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难经派腹诊
难经派腹诊

难经派腹诊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文瑞,李秋贵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学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7743784
  • 页数:622 页
图书介绍:“日本汉方腹诊选编”系列丛书,是编译者在在已搜集到的100余部汉方腹诊书籍中,遴选目前在日本汉方界影响较大的三派代表作中有实用价值者,所选各派腹诊书多达60余部,如再以字数计算,多达150余万字。拟以《难经派腹诊》、《伤寒派腹诊》和《折衷派腹诊》分三册,冠名“日本汉方腹诊选编”系列丛书陆续出版。《伤寒派腹诊》已于2010年8月正式出版。今次出版《难经派腹诊》。此书共选入《诊病奇侅》、《五云子腹诊书》、《腹诊精要》、《腹诊书》、《台州腹诊书》等26部日本汉方腹诊书籍。编译“日本汉方腹诊选编”系列丛书之目的,是拟将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中的腹诊“一朵鲜花”,在日本“结了果”的汉方腹诊理论体系和临证应用经验,介绍给国内中医界同道,采长补短,为我所用,以期在临证实践中,完善腹诊理论,提高临证诊断水平,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疾病治疗。
《难经派腹诊》目录
标签:难经 主编

第一章 诊病奇侅 1

简介 2

序 5

采摭诸家 6

一、叙述 7

二、下手法 8

三、平人腹形 13

四、部位 18

五、通腹形证 20

六、虚里 25

七、动气通说 27

八、胸上 32

九、心下 32

十、中脘 34

十一、水分 35

十二、脐中 37

十三、小腹 41

十四、腹中行 44

十五、腹两旁 45

十六、肋下 48

十七、腹痛 49

十八、腹胀满 51

十九、妇人与妊娠 52

二十、小儿 55

二十一、众疾腹候 56

二十二、死生 68

第二章 五云子腹诊书 71

简介 72

第一节 五云子先生口授腹诊法 76

一、诊背之模样 76

二、无病上寿之腹候 77

三、饮食平生失宜之腹候 77

四、劳心之腹候 78

五、右方痞之腹候 78

六、两方肋骨之腹候 79

七、脾胃虚之腹候 79

八、有物如张大网之腹候 79

九、右方挛急而动气之腹候 80

十、左痞之腹候 80

十一、中道痞之腹候 81

十二、少腹痞之腹候 81

《诊病奇侅》之跋 82

第二节 五云子腹候论 84

一、概述 84

二、内容介绍 85

三、对后世之影响 91

第三节 腹诊总论及各论 94

前言 94

一、腹诊总论 95

二、诊肺 96

三、诊心 96

四、诊脾胃 97

五、诊肝 98

六、诊肾 98

七、虚里之动 100

八、动气三候 101

附1 王宁宇紫竹堂道人五云子先生系图 102

附2 王宁宇五云子传 105

第三章 脏腑部位 119

简介 120

第四章 腹诊精要 127

简介 128

诊家要诀序 132

诊家要诀序 134

新刊诊家要诀自序 136

腹诊精要序 138

第一节 总论 139

第二节 诊病举要 142

一、腹诊之要 142

二、脐中之动 143

三、肾间之动 143

四、虚里 145

五、筋起 146

六、脐上下之软坚 146

七、按之轻重 147

八、伤寒 147

九、脚气 148

十、中风 149

十一、疟 149

十二、痢病泄泻 152

十三、痞 152

十四、胀满 153

十五、水肿 153

十六、噎嗝 154

十七、形气不足 155

十八、诸虫 157

十九、吐衄 158

二十、中恶 158

二十一、妊娠与血块 159

二十二、痘疮 160

二十三、婴儿腹诊概要 161

腹诊精要跋 162

诊家要诀跋 163

第五章 腹诊书 165

简介 166

师序 169

自序 170

凡例 171

第一节 腹诊书上卷 173

一、腹诊源流 173

二、腹诊所据 176

三、据《难经》以解腹诊之说 181

第二节 腹诊书下卷 183

一、法天为范篇 183

二、教其人之法 183

三、下手之法并腹诊大略 184

四、虚实之辨 185

五、阴腹阳腹 186

六、任脉 187

七、脐 188

八、气象之别 189

九、男女之别 190

十、小儿 191

十一、壮年 192

十二、老年 194

十三、肥瘦之别 195

十四、腹部纹划 197

十五、肌肤之候 198

题腹诊书后 202

第六章 台州腹诊书 203

简介 204

第一节 台州腹诊 207

一、脏腑部位 207

二、腹诊 207

三、妊娠与瘀血之别 209

第二节 台州翁腹诊辨 210

一、胸部 211

二、腹部 212

三、脐切 213

四、肾间动气 214

五、候孕 216

六、候中风偏枯 217

七、候痘 217

八、候嗝 217

九、候痢病 218

十、候疟 218

十一、候病人之腹 218

十二、诊脉 220

十三、腹诊图 223

十四、治法与用药 225

第三节 台州先生腹诊秘诀 227

小引 227

一、平候 228

二、疢候 228

第四节 台州先生腹候记闻 236

一、定脏腑部位 236

二、疝 240

三、肠痈 240

四、蚘 241

五、温脾 241

六、痢 242

七、脐 242

八、肾间动气 242

九、妊娠 243

十、血晕 243

十一、血块 244

十二、带下 244

第五节 腹诊口诀杂记 245

一、腹诊 245

二、腹诊补遗 248

三、补续 250

第六节 台州先生腹诊论 254

一、五脏之部位 254

二、腹诊 256

三、违古人之论 259

四、诊腹之强弱 259

五、论胸膈肩背之病处 260

六、诊蛇虫之法 261

七、诊神阙之法 261

八、诊肾间之动 262

九、动气之事 263

十、诊妊与瘀血 263

十一、候中风之法 264

十二、候痢病之法 264

十三、候痘疹之法 264

十四、候嗝之法 265

十五、诊疟之法 265

第七章 腹诊总论 267

简介 268

第一节 腹诊总论(一) 269

一、概述 269

二、动气之辨 269

三、腹部要所 271

四、腹内诸证诀 273

第二节 腹诊总论(二) 278

一、概述 278

二、各论 278

三、婴儿腹诊概论 280

第八章 针灸溯洄集 281

简介 282

一、腹诊总论 284

二、诊肺 284

三、诊心 285

四、诊脾胃 285

五、诊肝 286

六、诊肾 286

七、虚里之动 287

八、动气三候 288

第九章 腹诊传法 289

简介 290

一、肾间动气之辨 292

二、肾间动气 292

三、肾间动气诊法秘诀 295

四、秘诊肾间动气辨惑诀 295

五、肾间动气诊法 296

六、虚里动之诊法 297

七、五脏六腑胀满之诊法 298

八、腹诊要传 300

九、妊娠之诊法 301

第十章 内证诊法 307

简介 308

一、总论 310

二、按腹 311

三、虚实 312

四、脐 313

五、知邪气离之腹 313

六、肌肤 314

七、皮肉之离 317

八、纹划 317

九、肥瘦 318

十、元气 320

十一、脾胃 322

十二、三焦 322

十三、血虚 323

十四、虚里之脉与动气之腹 323

十五、知病人死生远近之腹 324

十六、中风 324

十七、中气 325

十八、水肿 325

十九、消渴 327

二十、霍乱 327

二十一、遗精 327

二十二、辨痢病外邪内伤之别 328

二十三、泄泻 328

二十四、食滞(附块积) 328

二十五、腹痛 329

二十六、腰痛 329

二十七、痿证 330

二十八、痹证 330

二十九、中恶 330

三十、湿痰燥痰 330

三十一、昏倒 331

三十二、小儿 331

三十三、痘疹 332

三十四、知妇人有无子之腹 333

三十五、妊娠 333

第十一章 腹诊要览 335

简介 336

小引 337

第一节 腹诊要览上卷 338

一、肾间动气 338

二、虚里之动 339

三、腹诊总括 339

四、中风之候 339

五、中风与痿证之辨 340

六、淋病 340

七、疟 341

八、水肿胀满 341

九、痢病与泄泻 342

十、怀妊与瘀血 342

十一、虚劳劳咳 343

十二、嗝证 343

十三、五淋 344

十四、水肿 344

十五、痘疹(疱疮) 344

十六、产后 345

十七、金疮 345

十八、小儿疳 346

十九、内外伤 346

二十、湿 347

二十一、痰 347

二十二、肾虚 347

二十三、腰痛 347

二十四、眩晕 348

二十五、疝气 348

二十六、疮气 348

二十七、精气神之腹 348

二十八、寝能寐恶 349

二十九、大气之腹 349

三十、虚实 349

三十一、君火相火 349

三十二、消渴 351

三十三、伤寒之腹 352

三十四、武者之腹 352

三十五、肝胀满之腹 352

三十六、崇脉 352

三十七、行尸 352

三十八、顿死之候 353

三十九、《内经》禁刺之秘 353

第二节 腹诊要览下卷 355

一、腹诊概略 355

二、阳虚之腹与阴虚之腹 360

三、左右两肾 360

三、脉与腹 361

四、任脉 362

五、干枯腹 363

六、恶腹与佳腹 363

七、腹之痞 363

八、腹之离 363

九、脐下左右之腹 364

十、久积与瘀血 364

十一、肿气之腹 365

十二、腹诊之要 365

第十二章 两宜流腹诊书 367

简介 368

一、腹诊 369

二、脉诊 370

三、观五脏六腑与形体 370

四、寒气客于经脉及肠胃 373

五、辨腹部纹划 373

六、辨皮肤肌肉 374

七、按腹之法 377

八、阳腹阴腹 378

九、任脉 379

十、脐 380

十一、气象之别 381

十二、小儿 381

十三、壮年 383

十四、老年 385

十五、肥瘦之别 386

十六、四诊之中论腹诊 389

第十三章 腹诊秘事 393

简介 394

一、邪气之动与元气之动 395

二、死候 395

三、根元之动与上下根元 395

四、动气太过与不及 396

五、腹冷邪气 396

六、胃腑与三焦之动气强 396

七、推腹与抚腹 397

第十四章 腹诊秘传 399

简介 400

一、脐 402

二、肾虚 402

三、脾胃虚 402

四、诸病之三种腹证 403

五、肾间动气 403

六、痢病泄泻 404

七、水肿胀满 404

八、中风 404

九、疟 405

十、腹诊之常(总述) 405

十一、灸法 406

十二、五种死证 406

十三、小儿痘疮 406

十四、怀妊与瘀血之鉴别 407

十五、引草刈三悦《三伯家秘传卷物》 407

第十五章 腹诊秘传抄 409

简介 410

序 411

自序 413

一、按腹法 415

二、虚里之动气 415

三、肾虚 416

四、疝气 416

五、肠痈 416

六、水肿 416

七、脚气 417

八、积气 417

九、疥癣内攻 417

十、狐狸附体与癫痫发狂之鉴别 417

十一、中风先兆 418

十二、怀妊与血块之鉴别 418

十三、止呃逆 418

十四、卒中之人 418

十五、顿死之人 419

十六、二三年内死之人 419

十七、几种死证虚证脱证 419

十八、腹诊药方 421

第十六章 北山友松子腹诊秘诀 423

简介 424

一、腹诊之法 426

二、肾间动气 429

附:伤寒十禁 430

第十七章 枫亭腹诊 433

简介 434

一、腹诊时间与顺序 435

二、脏腑定位 435

三、腹诊之法 436

四、妊娠与瘀血之别 441

五、痢病之腹候 442

六、痘疮之腹候 442

第十八章 腹诊口诀 443

简介 444

一、概述 445

二、阴脉秘诀 445

三、动气与犯房 446

四、泄利 446

五、水肿胀满 446

六、中风 447

七、痞证 447

八、妊娠 448

九、腹之变 448

十、虚里动 448

十一、缺盆之变 448

十二、劳咳 449

十三、噎嗝 449

十四、顿死 449

十五、痘疮 449

附录 451

一、《内经》、《难经》腹诊腹证考 452

二、日本汉方腹诊书目 599

三、日本江户时代医师职称 619

四、腹诊图索引 6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