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第2版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第2版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晔,李玉山主编;晁志,陈立娜副主编;白云娥,李玉山,陈立娜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17173742
  • 页数:398 页
图书介绍:本套教材的修订主动适应医药学成人学历教育的需求,从内容和形式上体现成人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如精心编排突出基础知识、新知识、实用性知识的有效组合,加入案例突出临床技能的培养等。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 第2版》目录

绪论 1

第一节 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2

第二节 我国古代重要本草著作简介 4

第三节 近代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发展 6

第四节 学习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的方法 7

第一篇 药用植物学基础 9

第一章 植物的细胞和组织 9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基本构造 9

一、原生质体 10

二、植物细胞的后含物 13

三、细胞壁 16

四、植物细胞的分裂及方向 19

第二节 植物的组织 19

一、植物组织的类型 19

二、维管束及其类型 29

第二章 植物的器官 32

第一节 根 32

一、根的形态与类型 32

二、根的变态类型 33

三、根的显微构造 34

四、根的生理功能及药用 39

第二节 茎 40

一、茎的外形 41

二、茎的类型 43

三、茎的变态 44

四、茎的显微构造 46

五、茎的生理功能及药用 51

第三节 叶 52

一、叶的组成与形态 52

二、单叶及复叶 59

三、叶序 60

四、叶的变态 61

五、叶的显微构造 62

六、叶的生理功能及药用 64

第四节 花 66

一、花的组成及其形态结构 66

二、花的类型 72

三、花程式与花图式 74

四、花序 75

五、花的生理功能和药用 76

第五节 果实 78

一、果实的发育和结构 78

二、果实的类型 78

三、果实的生理功能及药用 82

第六节 种子 82

一、种子的形态结构 83

二、种子的类型 84

三、种子的生理功能及药用 84

第三章 植物分类概述 86

第一节 植物分类学的目的和任务 86

第二节 植物分类学发展简史 87

第三节 植物分类的等级 87

第四节 植物的命名 88

一、植物学名的组成 89

二、种以下等级的名称 89

第五节 植物界的类群 89

第六节 植物分类检索表 90

第七节 植物分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91

一、形态分类学 91

二、实验分类学 92

三、细胞分类学 92

四、化学分类学 92

五、数量分类学 93

六、生化与分子系统学 93

第二篇 生药学基础 97

第四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 97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97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大纲 99

一、生药的记载大纲 99

二、生药的拉丁名 101

第五章 生药的化学成分 103

第一节 糖类和苷类 104

一、糖类 104

二、苷类 106

第二节 生物碱类 108

第三节 黄酮类 109

第四节 皂苷类 111

第五节 强心苷类 112

第六节 醌类 114

第七节 香豆素类 115

第八节 萜类 116

第九节 挥发油类 117

第十节 木脂素类 118

第十一节 鞣质类 118

第十二节 其他成分 119

第六章 生药的鉴定 121

第一节 生药鉴定的意义 121

第二节 生药鉴定的一般程序与方法 122

一、生药的取样 122

二、生药的常规检查 122

第三节 生药的基源鉴定 123

一、实地调查和采集标本 123

二、观察植物形态 124

三、核对文献 124

四、核对标本 124

第四节 生药的性状鉴定 124

一、性状鉴定的内容 124

二、各类生药性状鉴定的要点 126

第五节 生药的显微鉴定 128

一、显微鉴定常用的方法 129

二、显微鉴定的步骤 129

三、各类生药显微鉴定要点 129

四、中成药的显微鉴定要点 133

五、显微鉴定新技术 133

第六节 生药的理化鉴定 134

一、一般理化鉴别 134

二、色谱法 135

三、分光光度法 137

四、生药理化鉴定新技术 138

第七节 DNA分子遗传标记鉴定 140

一、DNA分子标记技术概述 140

二、DNA分子标记技术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 140

第七章 生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142

第一节 生药的采收 142

一、确定适宜采收期 142

二、一般采收原则 143

第二节 生药的加工 144

第三节 生药的贮藏和保管 145

一、生药贮藏中易发生的变质现象及其防治 145

二、药材贮藏的新技术 147

第八章 中药材的炮制 148

第一节 中药材炮制的发展概况 148

第二节 中药材炮制的目的 149

一、增强药物的疗效 149

二、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149

三、缓和或改变药物的性能 150

四、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和趋向 150

五、矫嗅矫味,利于服用 151

六、利于制剂、调剂和有效成分的煎出 151

七、利于药材贮运,保存药效 151

第三节 中药材炮制的方法 151

一、一般修制 151

二、水制 152

三、火制 152

四、水火共制 153

五、其他炮制方法 154

第四节 中药材炮制的机制和应用实例 154

一、炮制提高或改变药材的疗效 154

二、炮制降低药材副作用或毒性 155

第九章 生药的质量控制及质量标准的制订 157

第一节 影响生药质量的因素 157

一、自然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157

二、人为因素对生药质量的影响 159

第二节 生药中有害物质及其检测 160

一、生药中外源性有害物质及其检测 160

二、生药中内源性毒性成分及其控制 162

第三节 生药质量标准的依据和制订 164

一、质量控制的依据 164

二、生药质量标准的制订 165

三、质量标准用对照品要求 166

第四节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167

第十章 生药资源的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169

第一节 我国生药资源概述 169

一、我国生药资源的概况 169

二、道地药材 170

三、生药资源的保护 171

第二节 生药资源的开发利用 171

一、生药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 171

二、生药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171

第三节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及说明 179

一、注册分类 179

二、注册分类说明 179

第三篇 药用植物类群和重要生药 181

第十一章 藻类、菌类和地衣 181

第一节 藻类植物 181

一、藻类植物概述 181

二、藻类植物的分类与生药选论 181

昆布 182

海藻 182

螺旋藻 182

第二节 菌类植物 183

一、菌类植物概述 183

二、菌类植物的分类与生药选论 183

冬虫夏草 184

茯苓 186

灵芝 189

猪苓 190

麦角 190

第三节 地衣类植物 190

一、地衣类植物概述 190

二、地衣类植物的分类 191

第十二章 高等植物 192

第一节 苔藓植物门 192

一、苔藓植物概述 192

二、苔藓植物的分类 193

第二节 蕨类植物门 194

一、蕨类植物概述 194

二、蕨类植物的分类与生药选论 195

绵马贯众 196

骨碎补 198

海金沙 198

第三节 裸子植物门 199

一、裸子植物概述 199

二、裸子植物的分类与生药选论 199

麻黄 199

银杏叶 203

三尖杉 204

紫杉 204

侧柏叶 204

第四节 被子植物门 205

一、被子植物概述 205

二、被子植物的分类与生药选论 205

(一)双子叶植物纲 206

1.桑科Moraceae 206

桑白皮 206

2.桑寄生科Loranthaceae 206

桑寄生 207

3.马兜铃科Aristolochiaceae 207

细辛 207

4.蓼科Polygonaceae 208

大黄 209

何首乌 213

虎杖 217

拳参 217

5.苋科Amaranthaceae 217

牛膝 218

6.毛茛科Ranunculaceae 218

川乌 219

白芍 222

黄连 224

白头翁 227

牡丹皮 228

7.小檗科Berbendaceae 228

淫羊藿 228

8.防己科Menispermaceae 229

防己 229

9.木兰科Magnoliaceae 230

厚朴 231

五味子 234

辛夷 236

10.樟科Lauraceae 237

肉桂 237

11.罂粟科Papaveraceae 240

延胡索 240

12.十字花科Cruciferae 242

板蓝根 242

13.景天科Crassulaceae 245

红景天 245

14.杜仲科Eucommiaceae 245

杜仲 246

15.蔷薇科Rosaceae 246

山楂 248

苦杏仁 250

枇杷叶 251

16.豆科Leguminosae(Fabaceae) 252

黄芪 253

甘草 256

番泻叶 260

葛根 262

苦参 263

决明子 263

17.芸香科Rutaceae 263

黄柏 264

枳实 267

陈皮 268

吴茱萸 268

18.橄榄科Burseraceae 268

乳香 269

没药 269

19.远志科Polygalaceae 269

远志 269

20.大戟科Euphorbiaceae 270

巴豆 270

21.鼠李科Rhamnaceae 270

酸枣仁 271

22.瑞香科Thymelaeaceae 271

沉香 271

23.桃金娘科Myrtaceae 274

丁香 274

24.五加科Araliaceae 276

人参 276

三七 280

五加皮 282

刺五加 282

25.伞形科Umbelliferae 283

当归 283

柴胡 287

川芎 290

白芷 293

小茴香 293

蛇床子 293

26.山茱萸科Cornaceae 293

山茱萸 294

27.木犀科Oleaceae 294

连翘 294

秦皮 295

28.马钱科Loganiaceae 295

马钱子 295

29.龙胆科Gentianaceae 298

龙胆 299

秦艽 299

30.夹竹桃科Apocynaceae 299

萝芙木 300

罗布麻叶 300

31.萝藦科Asclepiadaceae 300

香加皮 301

32.唇形科Labiatae (Lamiaceae) 301

黄芩 301

丹参 304

薄荷 308

益母草 311

广藿香 312

荆芥 312

33.茄科Solanaceae 312

洋金花 312

枸杞子 314

颠茄草 315

34.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315

地黄 315

洋地黄叶 319

35.茜草科Rubiaceae 322

钩藤 323

栀子 323

36.忍冬科Caprifoliaceae 324

金银花 324

37.葫芦科Cucurbitaceae 326

天花粉 326

瓜蒌 327

38.桔梗科Campanulaceae 327

桔梗 327

党参 330

南沙参 331

39.菊科Compositae (Asteraceae) 331

红花 332

苍术 334

木香 336

白术 337

菊花 337

青蒿 337

茵陈 337

蒲公英 338

(二)单子叶植物纲 338

40.禾本科Gramineae 338

薏苡仁 338

41.天南星科Araceae 339

半夏 339

天南星 341

42.百合科Liliaceae 342

麦冬 342

川贝母 345

浙贝母 347

知母 347

芦荟 348

43.薯蓣科Dioscoreaceae 348

山药 348

44.姜科Zingiberaceae 348

砂仁 349

莪术 351

郁金 352

干姜 352

45.兰科Orchidaceae 352

天麻 353

石斛 356

白及 357

第四篇 动物类和矿物类生药 361

第十三章 动物类生药 361

第一节 动物类生药概述 361

一、动物类生药的概述 361

二、动物的学名 362

三、动物的分类 362

第二节 动物类生药的活性成分 363

一、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类 363

二、甾体类 363

三、生物碱类毒素 363

四、萜类 364

第三节 动物类生药选论 364

鹿茸 364

麝香 368

牛黄 371

蟾酥 374

金钱白花蛇 377

羚羊角 377

地龙 379

珍珠 380

全蝎 380

斑蝥 381

龟甲 381

蛤蚧 381

阿胶 382

水蛭 382

第十四章 矿物类生药 384

第一节 矿物类生药概述 384

一、矿物的性质 385

二、矿物生药的分类 387

三、矿物类生药的鉴定 387

第二节 矿物类生药选论 389

朱砂 389

石膏 391

雄黄 391

芒硝 392

信石 392

参考文献 394

索引 39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