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雷渭侣主编;王兰波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302351351
  • 页数:3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1)本书把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实际应用技术和基本技能融为一体,教材结构层次清晰、条理分明。(2)本书紧密结合当前新技术(云计算)的新发展,在阐述理论知识的同时侧重实用性;力求在讲述概念和原理上严格、准确、精炼;实例丰富、深入浅出。(3)本书为便于教学,也为便于学生自学,每章最后附有小结和练习与思考题,画龙点睛地归纳小结每章精髓。
《计算机网络》目录

第1章 概述 1

1.1在信息时代中计算机网络的作用 1

1.2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2

1.2.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阶段 2

1.2.2计算机网络的形成 3

1.2.3计算机网络在我国的发展 4

1.3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5

1.3.1计算机网络定义的基本内涵 5

1.3.2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区别 6

1.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分类与应用 6

1.4.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6

1.4.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7

1.4.3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8

1.5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11

1.5.1资源子网的概念 11

1.5.2通信子网的概念 12

1.6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 12

1.6.1带宽 12

1.6.2时延 13

1.6.3时延带宽积和往返时延 15

1.7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6

1.7.1计算机网络拓扑定义与分类 16

1.7.2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的选择 19

小结 20

练习与思考 20

第2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 22

2.1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 22

2.1.1信息、数据、信号、信源、信宿与信道 22

2.1.2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 24

2.1.3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25

2.1.4通信方式 27

2.2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29

2.2.1网络协议的概念 29

2.2.2网络体系结构的提出 31

2.3 OSI参考模型 32

2.3.1 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32

2.3.2 OSI参考模型的结构 33

2.3.3 OSI参考模型的功能 34

2.3.4 OSI环境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35

2.4物理层 37

2.4.1物理层接口与协议 37

2.4.2物理层协议举例 39

2.5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介 42

2.5.1导向传输媒介 42

2.5.2非导向传输媒介 47

2.6数据编码技术和时钟同步 50

2.6.1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编码 50

2.6.2数字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52

2.6.3模拟数据的数字信号编码 55

2.7信道复用技术 57

2.7.1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统计时分复用 57

2.7.2波分复用 60

2.7.3码分复用 61

2.8数据交换技术 62

2.8.1电路交换 63

2.8.2报文交换 63

2.8.3分组交换 64

2.8.4交换技术的比较 66

小结 67

练习与思考 68

第3章 数据链路层协议 70

3.1数据链路层的几个基本概念 70

3.1.1数据链路层在七层协议中的地位 70

3.1.2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 71

3.1.3数据链路层的简单模型 72

3.1.4链路和数据链路 73

3.2数据链路层功能概述 73

3.2.1数据链路层的服务功能 73

3.2.2差错控制方法简介 74

3.3停止—等待协议及其应用 77

3.3.1停止—等待协议 78

3.3.2具有实用意义的停止—等待协议 78

3.4连续ARQ协议 79

3.4.1连续ARQ协议的工作原理 79

3.4.2滑动窗口 81

3.5选择重传ARQ协议 82

3.6数据链路层协议举例 83

3.6.1面向字符的数据链路控制协议BSC 83

3.6.2面向比特的传输控制协议HDLC 87

3.7因特网中的点对点协议PPP 94

3.7.1 PPP协议概述 94

3.7.2 PPP协议的组成 95

3.7.3 PPP协议的数据帧格式 96

3.7.4 PPP协议的工作状态 97

小结 98

练习与思考 99

第4章 网络层、运输层和高层协议 100

4.1网络层 100

4.1.1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 100

4.1.2路由选择 103

4.1.3拥塞控制 111

4.2运输层 120

4.2.1运输层提供的服务 120

4.2.2运输层协议类型 120

4.2.3连接管理 121

4.2.4传输连接上的流量控制和缓冲策略 126

4.2.5崩溃的恢复 129

4.3高层协议 130

4.3.1会话层协议 130

4.3.2表示层协议 131

4.3.3应用层协议 133

小结 136

练习与思考 137

第5章 局域网 140

5.1局域网概述 140

5.1.1局域网及其特点 140

5.1.2局域网与广域网的比较 142

5.2局域网的参考模型 142

5.2.1局域网参考模型简介 142

5.2.2 IEEE 802标准 144

5.2.3 IEEE 802 LLC协议 145

5.3 CSMA/CD协议和IEEE 802.3标准 147

5.3.1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 147

5.3.2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CSMA/CD 148

5.3.3 IEEE 802.3局域网的MAC子层 148

5.3.4 IEEE 802.3标准的物理层规范 149

5.4令牌环和IEEE 802.5标准 150

5.4.1令牌环的工作原理 150

5.4.2 IEEE 802.5局域网的MAC子层 151

5.4.3令牌环的管理 153

5.4.4 IEEE 802.5标准的物理层规范 154

5.5令牌总线和IEEE 802.4标准 154

5.5.1令牌总线局域网的组成 154

5.5.2 IEEE 802.4标准局域网的MAC子层 155

5.5.3逻辑环路的管理 155

5.5.4 IEEE 802.4标准的物理层规范 156

5.5.5 3种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比较 156

5.6虚拟局域网 157

5.7无线局域网 159

5.7.1无线局域网的组成 159

5.7.2 IEEE 802.11标准中的物理层 161

5.7.3 IEEE 802.11标准中的MAC子层 161

5.8高速局域网 166

5.9城域网 171

5.9.1城域网概念的演变与宽带城域网业务范围 171

5.9.2宽带城域网技术的主要特征 172

5.9.3宽带城域网的功能结构 172

5.9.4宽带城域网的层次结构 173

小结 174

练习与思考 175

第6章 广域网 177

6.1广域网的基本概念 177

6.1.1广域网的构成 177

6.1.2数据报和虚电路 179

6.2 X.25分组交换网的构成 181

6.3帧中继概述 182

6.3.1帧中继的体系结构和帧格式 183

6.3.2帧中继的工作过程 185

6.3.3帧中继的拥塞控制 186

6.4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187

6.4.1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188

6.4.2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189

6.5异步传输模式ATM 189

6.5.1 ATM的基本概念 189

6.5.2 ATM协议的参考模型 191

6.5.3 ATM的信元结构 194

6.5.4 ATM的逻辑连接机制 195

小结 196

练习与思考 197

第7章Internet与Intranet技术 198

7.1因特网的基本概念 199

7.1.1因特网的定义 199

7.1.2因特网的组成 199

7.1.3因特网的管理组织 200

7.1.4我国因特网的发展前景 200

7.2因特网的通信协议 201

7.2.1 TCP/IP协议 202

7.2.2 IP地址 205

7.2.3子网划分 209

7.2.4域名系统DNS 215

7.3因特网的服务功能 217

7.3.1 W W W服务 217

7.3.2电子邮件服务 218

7.3.3远程登录服务 223

7.3.4文件传输服务 224

7.4因特网用户的接入方式 226

7.4.1 ISP的作用 226

7.4.2拨号接入因特网 227

7.4.3高速接入Internet 228

7.5 Intranet和Extranet技术 229

7.5.1 Intranet和Extranet概述 229

7.5.2 Intranet技术 230

7.5.3 Extranet技术 233

7.6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IPng) 234

7.6.1 IPv6协议的基本概念 234

7.6.2 IPv6协议的主要特征 236

7.6.3 IPv6地址 237

7.6.4 IPv6分组结构与基本报头 240

7.6.5 IPv4到IPv6过渡的基本技术 241

7.7下一代网络简介 244

7.7.1概述 244

7.7.2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 251

7.8云计算和计算机网络 258

7.8.1云计算的概念 258

7.8.2云化计算的系统实现 259

7.8.3云计算的主流技术 259

7.8.4云计算类型与计算机网络 260

7.8.5云计算应用实例 261

7.8.6云计算的网络安全 262

7.8.7云计算前景 263

小结 264

练习与思考 266

第8章 组网与互联技术 268

8.1网络互联的概念 268

8.1.1网络互联的类型 269

8.1.2网络互联的层次 270

8.2常用网络互联设备 271

8.2.1网卡 271

8.2.2中继器 273

8.2.3集线器 273

8.2.4网桥 274

8.2.5局域网交换机 275

8.2.6路由器 277

8.2.7网关 279

8.3局域网组网方法 280

8.3.1局域网组网分层结构 280

8.3.2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 281

8.3.3千兆以太网组网方法 282

8.4局域网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283

8.5第3层交换技术与应用 287

8.5.1产生第3层交换的背景 287

8.5.2网桥、交换机和第2层交换 287

8.5.3第3层交换技术与产品 288

小结 288

练习与思考 289

第9章 网络安全与网络管理 291

9.1网络安全概述 291

9.1.1什么是网络安全 291

9.1.2通信安全 292

9.1.3安全通信的特征 292

9.2密码学与加密算法 293

9.2.1密码学的基本概念 293

9.2.2对称密钥 294

9.2.3非对称密钥 296

9.2.4密钥的分发与认证 299

9.3鉴别与完整性 301

9.3.1鉴别 301

9.3.2数字签名 302

9.4攻击与防范 304

9.4.1网络安全威胁 304

9.4.2 TCP/IP协议栈中各层次的安全性 305

9.5访问控制和防火墙 308

9.5.1防火墙的定义 308

9.5.2防火墙的类型 308

9.6病毒防范与网络安全 312

9.6.1计算机病毒概述 312

9.6.2网络病毒的防范 313

9.6.3入侵检测 313

9.7网络管理技术 316

9.7.1网络管理概述 316

9.7.2 SNMP与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317

9.7.3网络管理软件概述 319

小结 320

练习与思考 320

附录 对网络实验的一些建议及题目 322

参考文献与推荐网址 3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