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实用疼痛学
实用疼痛学

实用疼痛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延青,崔健君主编;于生元,李勇杰,李文志副主编;于生元,肖礼祖,王凡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117171427
  • 页数:953 页
图书介绍:
《实用疼痛学》目录

第一篇 总论 3

第一章 疼痛学概述&刘金锋 李文志 刘延青 3

第一节 疼痛学发展史 3

第二节 疼痛的分类 4

一、按疼痛发生部位分类 4

二、按疼痛的性质分类 4

三、按疼痛的原因分类 5

四、按疼痛的持续时间分类 5

第三节 慢性疼痛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5

第四节 慢性疼痛的诊断与治疗原则 6

一、疼痛诊断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6

二、疼痛的治疗方法 6

三、镇痛药物的治疗原则 6

四、慢性疼痛的脊髓电刺激治疗 8

第二章 疼痛解剖学&黄丹奇 张少臣 10

第一节 颈椎的应用解剖 10

一、颈部的体表标志 10

二、颈椎的解剖 10

三、颈椎的关节 14

四、头颈部的运动 16

五、颈部肌肉 17

六、颈部的分区 19

七、颈部血管和淋巴管 19

八、颈部神经 24

九、颈椎退行性变的解剖基础 27

第二节 上肢的应用解剖 28

一、上肢的体表标志 28

二、上肢关节 30

三、上肢肌肉 37

四、上肢神经 41

五、上肢血管和淋巴 44

第三节 胸椎的应用解剖 47

一、骨性胸廓 47

二、胸壁的表面解剖 51

三、胸壁X线解剖 52

四、胸壁的软组织 52

五、胸壁的关节 56

第四节 腰椎的应用解剖 58

一、脊柱的骨性标志 58

二、腰骶、尾椎的解剖组成 58

三、腰骶尾的关节结构组成 63

四、腰背部肌肉 66

五、腰骶部血管 68

六、腰骶部神经 73

七、腰骶部解剖特点及腰痛 76

八、脊柱的曲度与运动 78

第五节 下肢的应用解剖 81

一、下肢的体表标志 81

二、髋关节 83

三、下肢肌肉 85

四、下肢血管及淋巴 91

五、下肢的神经 96

第三章 疼痛生理学&刘金锋 101

一、疼痛的周围神经机制 101

二、疼痛的中枢神经机制 102

第四章 疼痛的神经解剖及病理机制&李勇杰 陈富勇 104

第一节 疼痛的传导 104

一、伤害感受器 104

二、痛觉传导的机制 104

第二节 疼痛的传递和调节 105

一、周围神经 105

二、后根和Lissauer’s束 106

三、脊髓后角及脊髓水平的调节 106

四、脊髓上行传导通路 108

五、三叉神经系统 109

六、丘脑 110

七、痛觉调控中的下行抑制系统 110

第三节 疼痛的感知 112

一、第一躯体感觉区 112

二、第二躯体感觉区 113

三、前扣带回 113

四、岛叶 113

第五章 慢性疼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王韵 115

第一节 概述 115

第二节 慢性痛的细胞和分子机制 115

一、外周机制 116

二、中枢机制 122

三、其他机制 124

第六章 疼痛药理学&刘金锋 邓超 方先海 126

第一节 麻醉性镇痛药 126

一、可待因 126

二、羟考酮 126

三、哌替啶 127

四、曲马朵 127

五、吗啡 128

六、美沙酮 128

七、丁丙诺啡 129

八、芬太尼及其衍生物 129

第二节 非甾体抗炎药 130

一、布洛芬 130

二、双氯芬酸钠 130

三、氯诺昔康 131

四、酮洛酸 131

五、阿司匹林 131

六、吲哚美辛 132

七、吡罗昔康 132

八、美洛昔康 133

九、塞来昔布 133

十、氟比洛芬酯 133

第三节 抗抑郁、抗癫痫与抗焦虑药 134

一、抗抑郁药 134

二、抗癫痫药 136

三、抗焦虑药 137

第四节 糖皮质激素类药 138

一、地塞米松 138

二、甲泼尼松龙 138

三、利美达松 138

四、得宝松 139

五、泼尼松龙 139

六、曲安奈德 139

第五节 局部麻醉药 139

一、利多卡因 140

二、布比卡因 140

三、左旋布比卡因 140

四、罗哌卡因 141

第六节 中枢性抗肌痉挛药 141

一、巴氯芬 141

二、乙哌立松 141

三、替扎尼定 142

四、A型肉毒菌素 142

五、氯唑沙宗 143

第七节 神经破坏药 143

一、乙醇 143

二、苯酚 143

三、阿霉素 143

第八节 其他药物 144

一、可乐定 144

二、氯胺酮 144

三、维生素 145

四、高乌甲素 145

五、神经妥乐平 145

六、钙磷代谢调节药 146

七、硫酸氨基葡萄糖 147

八、辣椒碱 147

第七章 疼痛心理学&陆丽娟 149

第一节 概述 149

一、疼痛心理学的产生 149

二、疼痛感觉的特异性 149

三、痛觉形成的心理过程 150

四、痛觉的测量 150

第二节 影响疼痛的社会心理因素 150

一、影响疼痛的社会因素 150

二、影响疼痛的心理因素 151

第三节 慢性疼痛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 152

第四节 常见心理因素相关性疼痛 153

第八章 疼痛的测量与评估&陆丽娟 李文志 155

第一节 概述 155

第二节 疼痛间接评估法 155

一、视觉模拟评分法 155

二、口述描绘评分法 156

三、数字评分法 156

四、疼痛问卷表 156

五、行为疼痛测定法 157

第三节 疼痛直接评估法 158

一、痛阈测定 158

二、生理生化指标 159

第四节 小儿疼痛的评估 160

一、自我评测 160

二、行为评测 160

三、生理学的评测 161

四、复合评测 161

五、各种年龄段儿童的疼痛评估 161

第九章 疼痛的影像学检查&周海 吴士明 邬冬芳等 164

第一节 X射线检查 164

一、透视 165

二、X线平片 165

三、X线造影 169

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与脑血管造影 171

五、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X线表现 172

第二节 CT检查 173

一、概述 173

二、CT检查方法 173

三、颅脑CT 174

四、脊柱CT 175

五、四肢及软组织CT 177

六、胸部CT检查 179

七、腹部CT检查 180

八、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CT表现 183

第三节 MRI检查 183

一、MRI图像特点 183

二、MRI检查技术及其应用 184

三、MRI的优点和限度 185

四、MRI技术进展 185

五、颅脑MRI检查 185

六、脊柱MRI检查 188

七、骨骼、关节和软组织MRI检查 190

八、胸部MRI检查 192

九、腹部MRI检查 192

十、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MRI表现 193

第四节 超声波检查 193

一、引起腹部疼痛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193

二、四肢静脉血栓性疾病的超声诊断 206

三、颈部及四肢动脉系统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208

第五节 核医学检查 215

一、核医学影像检查 215

二、非影像功能检查 216

三、体外免疫分析检查 216

第六节 红外热成像检查 216

一、红外热成像原理与检查方法 216

二、医用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219

三、红外热像的检查方法 219

四、红外热图诊断分析 224

五、正常人体热图 226

六、干扰热图分析 228

七、病理热图分析 235

第十章 脊椎造影术&肖礼祖 罗裕辉 张德仁 288

第一节 椎间盘造影术 288

一、总论 288

二、颈椎间盘造影术 289

三、胸椎间盘造影术 291

四、腰椎间盘造影术 292

五、椎间盘造影结果的评判 295

六、术后短期随访及出院后的观察 298

第二节 硬膜外造影术 298

一、概述 298

二、适应证 299

三、禁忌证 299

四、操作方法 299

五、常见并发症 299

六、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300

七、注意事项 300

八、硬膜外造影术的临床应用 300

第三节 脊髓造影 306

一、概述 306

二、适应证 307

三、禁忌证 307

四、操作方法 307

五、并发症 307

六、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308

七、注意事项 308

八、脊髓造影术的临床应用 308

第十一章 神经电生理检查&乔慧 316

第一节 概述 316

第二节 常用的检测方法和意义 316

第三节 神经根病电生理诊断 318

第四节 诱发电位检查 320

一、瞬目反射 321

二、颌骨反射 324

三、三叉神经诱发电位 325

第十二章 神经阻滞术&刘红兵 327

第一节 发展历史 327

一、局部麻醉药的发展历史 327

二、国外神经阻滞方法的发展历史 327

三、我国神经阻滞术的发展历史 328

第二节 作用机制和特点 328

一、神经阻滞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28

二、神经阻滞的作用机制 329

三、神经阻滞的特点 329

第三节 分类及注意事项 330

一、神经阻滞的分类 330

二、注意事项 331

三、不良反应及对策 332

第四节 使用药物 334

一、局部麻醉药 334

二、皮质类固醇制剂 334

三、维生素B12 335

四、神经毁损药物 335

第五节 诊断性神经阻滞 336

第十三章 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术&肖礼祖 熊东林 张德仁 338

第一节 概述 338

一、发展历史及意义 338

二、选择性脊神经阻滞术的病例选择 339

三、所需药物与仪器设备 339

第二节 选择性颈脊神经根阻滞术 340

一、适应证 340

二、操作方法 340

第三节 选择性胸脊神经根阻滞术 344

一、适应证 344

二、操作方法 344

第四节 选择性腰骶脊神经根阻滞术 346

一、适应证 346

二、操作方法 346

三、针尖到目标位置的判断 348

四、注意事项及术后可能并发症 348

五、典型病例 349

第十四章 神经电刺激术&胡永生 陶蔚 350

第一节 周围神经电刺激 350

第二节 脊髓电刺激术 350

一、概述 350

二、适应证 351

三、手术方法 351

四、疗效和并发症 352

第三节 脑深部电刺激术 353

第四节 运动皮层电刺激术 354

第十五章 射频热凝和脉冲射频技术&蒋劲 358

第一节 射频热凝的物理学基础 358

一、发展历史 358

二、原理 359

三、物理学概念 359

四、射频毁损的医学基础 360

五、射频治疗应用的相关模式 360

第二节 标准射频损毁模式 361

第三节 脉冲射频模式 361

第四节 双极射频模式 362

第五节 射频纤维环成形术 363

一、分类 363

二、方法 363

第六节 射频热凝临床应用状况 367

一、射频损毁术的优势 367

二、射频热凝疗法在疼痛疾病中的应用 368

三、射频热凝疗法的现状和未来 369

第十六章 双极射频和双极水冷射频技术&张挺杰 371

第一节 双极射频 371

第二节 双极水冷射频 373

一、工作原理 373

二、设备及技术参数 374

三、病人选择条件 375

四、手术操作步骤 376

第十七章 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任龙喜 379

第一节 概述 379

一、发展史 379

二、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基本原理 379

三、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的实验研究 379

第二节 治疗方法 380

一、适应证 380

二、禁忌证 380

三、手术方法 381

四、术中注意事项 381

第三节 术后疗效评价 381

第四节 并发症 382

第十八章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任龙喜 384

一、概述 384

二、治疗机制 388

三、基础研究 389

四、治疗方法 391

五、PLDD围手术期护理 396

六、临床疗效评价 398

七、术后的并发症与处理 401

第十九章 臭氧注射治疗&王林 刘延青 404

第一节 臭氧的理化特性及生物学效应 404

第二节 臭氧的临床应用 404

一、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404

二、治疗骨性关节炎 405

三、治疗软组织疼痛疾病 406

四、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应用 406

第三节 臭氧治疗的安全性 407

第二十章 化学髓核溶解术&刘延青 王平 409

第一节 胶原酶髓核溶解术 409

一、概述 409

二、治疗机制 410

三、治疗方法 410

四、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414

五、有关穿刺置管的问题 414

六、临床疗效 415

七、关于注射胶原酶是否会造成术后粘连的问题 415

第二节 臭氧髓核溶解术 416

一、治疗原理 416

二、毒、副作用 417

三、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 417

第二十一章 椎间盘髓核旋切术&肖越勇 吴斌 刘延青 420

第一节 椎间盘突出的经皮切吸术 420

一、原理 420

二、设备 420

三、适应证与禁忌证 420

四、手术方法 421

五、并发症及处理 422

六、术后康复及疗效 423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的微切治疗 424

一、原理 424

二、设备构造及特点 424

三、适应证及禁忌证 425

四、手术方法 425

五、并发症及处理 425

六、术后康复 426

七、疗效及相关因素 426

第二十二章 经皮椎体成形术&肖越勇 廖正银 吴斌 428

第一节 椎体成形术概念及发展历史 428

第二节 PVP和PKP的治疗原理 428

第三节 适应证及禁忌证 429

一、适应证 429

二、禁忌证 430

第四节 PVP和PKP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 430

第五节 颈椎体成形术 431

一、麻醉与手术体位 431

二、穿刺进针点的选择 431

三、影像学导向方法 432

四、操作步骤 432

五、并发症及处理 436

六、术后康复术后处理 436

七、疗效及相关因素 436

第六节 胸腰椎体成形术 436

一、术前准备 436

二、穿刺针及路径的选择 436

三、PVP的操作步骤 436

四、PKP的操作步骤 442

五、手术操作技术要点 445

六、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445

第二十三章 硬膜外腔镜技术&郑虎山 张德仁 448

第一节 概述 448

一、发展简史 448

二、作用机制 448

第二节 硬膜外腔镜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449

第三节 硬膜外腔镜操作技术和步骤 450

第四节 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452

第五节 案例分析 453

第二十四章 功能神经外科疼痛治疗技术&陶蔚 胡永生 455

第一节 脊髓前外侧束切断术 455

第二节 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术 456

第三节 脊髓后正中点状切开术治疗顽固性内脏痛 457

第四节 脑深部核团和痛觉传导束毁损术 458

一、丘脑感觉核团毁损术 458

二、中脑脊丘束和三叉丘束毁损术 459

第五节 扣带回前部切开术 461

第六节 周围神经减压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462

第二十五章 疼痛的物理治疗&李兴志 469

第一节 概述 469

第二节 静电场疗法 470

第三节 低频电疗法 470

第四节 中频电疗法 471

第五节 高频电疗法 472

第六节 光学疗法 472

一、概述 472

二、临床常用的光学疗法 474

第七节 超声波疗法 476

第八节 磁场疗法 477

第九节 热疗法与冷疗法 477

第二十六章 中医疼痛治疗&王凡 卢世秀 赵立军等 479

第一节 中医对疼痛的认识 479

一、中医治疗疼痛历史 479

二、中医对疼痛的认识 480

第二节 疼痛的中医诊断方法 483

一、四诊 483

二、辨证—认识疼痛的方法 485

第三节 疼痛的中医治疗原则 488

一、整体与局部合参 488

二、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488

三、祛邪以通,扶正以荣 488

四、治痛与治神相结合 489

第四节 中医治疗疼痛方法 489

一、药物疗法 489

二、针刺疗法 497

三、灸法 505

四、拔罐疗法 507

五、刮痧疗法 509

六、推拿疗法 510

七、针刀疗法 514

第二十七章 慢性疼痛的心理学治疗&陆丽娟 518

第一节 概述 518

一、心理治疗的原则 518

二、常用心理测定方法 518

第二节 常用心理治疗方法 522

第三节 药物在疼痛患者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523

第二篇 各论 527

第二十八章 头面部疼痛&刘红兵 527

第一节 概述 527

第二节 偏头痛 528

第三节 丛集性头痛 533

第四节 紧张型头痛 534

第五节 颈源性头痛 536

第六节 外伤性头痛 539

第七节 三叉神经痛 540

第八节 舌咽神经痛 544

第九节 膝状神经痛 546

第十节 非典型面痛 547

第十一节 巨细胞性动脉炎 548

第十二节 高颅压头痛 549

第十三节 低颅压头痛 550

第二十九章 颈椎源性疼痛疾病&刘延青 金钟 张衍慧 553

第一节 颈椎间盘源性疼痛 553

第二节 颈椎间盘突出症 555

第三十章 胸部疼痛疾病&刘金锋 周华成 代小奇 564

第一节 肋间神经痛 564

第二节 胸椎根性神经痛 569

第三节 肋软骨炎 570

第四节 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571

第五节 椎间盘源性胸痛 572

第六节 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 573

第七节 胸椎棘间韧带炎 574

第八节 剑突痛 574

第三十一章 腰椎源性疼痛疾病&刘延青 王应德 576

第一节 腰椎间盘源性疼痛 576

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579

第三十二章 骨关节疼痛性疾病&吴大胜 宫小文 刘娜 600

第一节 颈椎病 600

第二节 肩关节疼痛性疾病 617

一、应用解剖 617

二、肩关节周围炎 618

三、肩峰下滑囊炎 622

四、喙突下滑囊炎 623

五、肩锁关节挫伤 624

六、冈上肌损伤及冈上肌腱炎 625

七、冈下肌炎 626

八、肩胛骨周围肌肉劳损 626

九、肱三头肌长头腱炎 627

十、大圆肌损伤及大圆肌下滑囊炎 627

十一、菱形肌损伤 628

十二、肩胛-肋骨综合征 628

第三节 肘关节疼痛性疾病 629

一、应用解剖 629

二、肱骨外上髁炎 630

三、肱骨内上髁炎 633

四、尺骨鹰嘴滑囊炎 634

五、前臂交叉综合征 635

六、肱桡滑膜炎 636

七、肘部扭伤 637

第四节 腕关节疼痛性疾病 637

一、腕关节扭伤 637

二、腕部腱鞘囊肿 638

三、腕背隆突综合征 638

四、手背部捻发音肌腱炎 639

五、拇指基底关节综合征 639

六、腕及手部创伤性滑囊炎 640

七、指关节侧副韧带损伤 640

八、指关节扭挫伤 641

第五节 胸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641

一、胸椎管狭窄症 641

二、胸椎间盘突出症 641

第六节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643

一、腰部解剖 643

二、急性腰扭伤 645

三、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647

四、腰椎管狭窄症 648

五、腰椎滑脱症 651

六、坐骨神经痛 652

第七节 骶髂关节疼痛性疾病 653

一、应用解剖 653

二、骶髂关节炎 654

三、骶髂关节错位 655

四、骶髂关节结核 656

第八节 髋关节疼痛性疾病 656

一、大转子疼痛综合征 657

二、梨状肌综合征 658

三、股外侧皮神经炎 659

四、臀上皮神经综合征 659

五、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660

六、臀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662

第九节 膝关节疼痛性疾病 663

应用解剖 663

膝前区疼痛 667

一、髌骨软化症 667

二、髌腱损伤 669

三、髌下脂肪垫炎 670

四、髌尖末端病 671

五、前交叉韧带损伤 672

六、剥脱性骨软骨病 673

膝内侧区痛 674

一、膝内侧副韧带损伤 674

二、鹅掌腱弹响 675

三、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 676

四、隐神经痛综合征 677

五、脂膜炎 677

膝外侧区痛 678

一、髂胫束摩擦综合征 678

二、膝外侧副韧带损伤 679

三、腘肌腱滑脱与腘肌腱炎 679

四、股二头肌腱腱鞘炎 680

五、腓总神经鞘内囊肿 680

六、膝关节外侧滑囊炎 681

膝后区痛 681

一、腘绳肌综合征 681

二、腘窝脂肪组织损伤 682

三、腘窝滑囊炎 682

全膝痛 683

一、骨性关节炎 683

二、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684

三、膝部滑囊炎 685

第十节 踝关节疼痛性疾病 686

一、踝部腱鞘炎 686

二、胫后神经痛 688

第十一节 骶尾部痛 688

第十二节 跟痛症 689

一、跟骨骨刺 689

二、跟腱周围炎 690

三、跟骨滑囊炎 690

四、跖腱膜炎 691

第三十三章 脊神经后支综合征&刘延青 朱长德 694

第一节 颈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694

第二节 胸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694

第三节 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695

第四节 骶尾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696

第三十四章 脊柱结核&廖正银 刘怀清 697

第三十五章 脊柱脊髓急性损伤&商卫林 李振宙 700

第一节 概述 700

一、流行病学特征 700

二、脊柱解剖特点 701

三、脊柱的运动生理特性 705

四、脊髓解剖特征与生理功能 707

第二节 脊柱急性损伤 710

一、创伤性脊柱不稳 710

二、急性脊髓损伤 712

三、诊断和紧急处理 717

四、非手术治疗 719

五、手术治疗 725

第三十六章 脊椎创伤性疾病&商卫林 李振宙 730

第一节 上颈椎损伤 730

一、枕颈连接处损伤 730

二、寰枢关节半脱位 732

三、枢椎齿状突骨折 734

四、枢椎创伤性滑脱 734

第二节 下颈椎损伤 735

一、分型 736

二、治疗原则 739

第三节 胸、腰椎损伤 741

概述 741

第四节 骶骨骨折和腰骶椎脱位 751

一、概述 751

第三十七章 神经病理性疼痛&刘金锋 张嘉航 李冬艳 760

第一节 概述 760

第二节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761

第三节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763

第四节 背部手术失败综合征 765

第五节 幻肢痛与残端痛 766

一、幻肢痛 766

二、残端痛 766

第三十八章 中枢性疼痛&胡永生 陶蔚 768

第一节 概述 768

第二节 脊髓损伤后疼痛 770

第三节 脊髓空洞症 771

第四节 多发性硬化 772

第五节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773

第三十九章 癌痛&郭建荣 崔健君 兰培丽 776

第一节 癌痛的病因与流行病学 776

第二节 癌痛的发病机制 779

第三节 癌痛的临床表现 780

一、概述 780

二、癌痛的临床分类 780

第四节 癌痛综合征 782

一、概述 782

二、癌痛综合征 782

第五节 癌痛的药物治疗 784

一、癌痛的评估至关重要 784

二、癌痛的治疗要点 784

三、癌痛药物治疗的主要原则 785

四、镇痛药物及合理使用 786

五、镇痛药物的副作用及处理 788

六、辅助治疗药物 788

第六节 癌痛的心理治疗 791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 792

二、癌痛患者的心理变化 792

三、癌痛患者的心理评价和方法 794

四、癌痛患者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和时机 795

五、癌痛患者心理治疗方法 796

六、癌痛患者心理治疗效果和注意事项 799

第七节 癌痛的姑息治疗 802

第八节 癌痛的微创介人治疗 805

一、概述 805

二、神经毁损 805

第四十章 内脏痛&吴秀英 崔健君 810

第一节 肾及输尿管绞痛 810

第二节 慢性或复发性腹痛 811

一、慢性右上腹痛 811

二、慢性中腹部疼痛 813

三、慢性右下腹痛 814

第三节 肛门会阴部疼痛 815

第四节 妇科疼痛疾病 816

一、慢性盆腔炎 816

二、痛经 817

三、子宫内膜异位症 818

第五节 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 819

第四十一章 血管性疼痛疾病&陈华 崔健君 821

第一节 红斑性肢痛症 821

第二节 肢端发绀症 822

第三节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823

第四节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824

第五节 雷诺病 827

第六节 血栓性静脉炎 829

第七节 网状青斑 830

第四十二章 内分泌及代谢性疼痛疾病&钟历勇 832

第一节 痛风 832

第二节 骨质疏松症 836

第三节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840

第四节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843

第五节 尿毒症与周围神经病 845

第六节 营养缺乏病与周围神经病变 848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症 848

二、维生素B1缺乏病 851

三、烟酸缺乏病 852

第四十三章 免疫异常及风湿性疼痛疾病&王建民 金光玉 854

第一节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854

第二节 纤维肌痛综合征 855

第三节 风湿性多肌痛 856

第四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857

第五节 强直性脊柱炎 858

第六节 艾滋病疼痛 861

第四十四章 软组织疼痛性疾病&王建民 文佳昊 864

第一节 胸廓出口综合征 864

第二节 颈椎过伸性损伤 866

第三节 肩部撞击综合征 866

第四节 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 867

第五节 腕管综合征 868

第六节 腕尺管综合征 869

第七节 桡管综合征 870

第八节 肘管综合征 870

第九节 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 871

第十节 旋前圆肌综合征 871

第十一节 旋后圆肌综合征 872

第十二节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872

第十三节 尺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873

第十四节 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 873

第十五节 股神经卡压综合征 874

第十六节 股外侧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874

第十七节 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 875

第十八节 膝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876

第十九节 踝管综合征 877

第二十节 跖管综合征 877

第四十五章 儿童疼痛&张丽红 崔健君 879

第一节 儿童疼痛的特点 879

第二节 婴儿和儿童的疼痛评估 880

一、新生儿婴儿疼痛的评估 880

二、幼儿、学龄前儿童疼痛的评估 881

三、学龄期儿童疼痛的评估 882

第三节 儿童疼痛常见的因素 883

第四节 儿童疼痛治疗 883

一、小儿常用镇痛药物及方法 883

二、小儿手术后疼痛的治疗 888

三、小儿慢性疼痛治疗 889

四、小儿癌症疼痛治疗 892

第四十六章 老年疼痛&董有静 章晓慧 崔健君 894

第一节 老年患者的生理特点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特点 894

第二节 老年患者疼痛的评估 898

一、疼痛的主观初步评估 898

二、疼痛部位评估 898

三、疼痛强度的评估 898

四、行为观察 899

五、认知障碍患者疼痛评估工具 900

第三节 老年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902

第四节 老年患者的心理评估 903

一、当前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904

二、心理状态的观察 906

第五节 老年患者的疼痛治疗 906

第四十七章 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非疼痛性疾病&张丽 李兴志 李新阳等 912

第一节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912

第二节 面肌痉挛 913

第三节 突发性耳聋、耳鸣 915

第四节 眩晕 917

第五节 痉挛性斜颈 919

第六节 膈肌痉挛 922

第七节 肢端感觉异常症 924

第八节 躯体化障碍 926

第四十八章 慢性疼痛与抑郁症&王贺波 于生元 929

第一节 慢性疼痛 929

一、慢性疼痛的定义 929

二、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 930

三、慢性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 930

四、慢性疼痛的分类 932

五、慢性疼痛的评估流程 936

六、慢性疼痛的治疗原则 937

七、慢性疼痛的护理 938

第二节 慢性疼痛与抑郁症 938

一、慢性疼痛患者抑郁症的发生率 938

二、慢性疼痛和抑郁症的关系 938

三、慢性疼痛和抑郁的临床 940

四、慢性疼痛和抑郁症的治疗 941

第四十九章 椎间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白一冰 薛祥云 刘延青 944

第一节 椎间孔镜简介 944

一、椎间孔镜发展史 944

二、椎间孔镜构成 944

第二节 椎间孔镜的临床应用 945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945

二、手术操作程序与注意事项 945

三、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946

四、发展前景与展望 947

第五十章 发散式冲击波疗法&于晓彤 刘延青 949

第一节 发散式压力波的物理原理 949

一、发散式压力波的产生 949

二、发散式压力波的物理和生物效应 949

三、聚焦式冲击波与发散式冲击波的区别 950

第二节 RSWT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应用 950

一、发散式冲击波发展史 950

二、发散式冲击波治疗慢性疼痛的范围 951

三、扳机点冲击波疗法 951

四、体外冲击波类针灸式治疗 951

五、国内应用进展 952

第三节 小结 95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