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  一种设计研究框架
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  一种设计研究框架

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 一种设计研究框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佑镁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131343
  • 页数:3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教育变革与学习创新的需求以及教学目的和学习结果的知识时代取向出发,立足于学习的整体品质和学习者的协调发展,提出了协同学习系统这一创新性概念框架,为目前教育技术领域学术界和实践领域关注的前沿性问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
《协同学习系统的建构与应用 一种设计研究框架》目录

引言 协同学习的设计研究之旅 1

一 问题提出 1

二 研究定位 10

三 设计研究 15

四 研究架构 41

第一章 学习系统的知识时代追溯 46

第一节 知识时代学习的李约瑟难题及其框架指向 46

一 时代变迁:信息社会迈向知识社会 46

二 知识时代教育的“李约瑟难题”:知识的悖论与整观的缺失 48

三 学习目标的统整:关注21世纪学习目标,重建知识创新的目标取向 51

四 学习系统的重建:提倡能力本位学习,重构整观教育的价值框架 53

第二节 从数据到智慧:知识创新的多维构面剖析 54

一 知识及其连续体 55

二 学习情境中的知识多维度构面 56

三 追问:知识的动力学特质与新型知识观 64

第三节 从个体到群体:教学主体的双向互动回归 69

一 学习系统中的群体及其支持 69

二 教学传播系统及其结构向度 70

三 追问:学习系统中的群体缺席与互动失衡 71

第四节 从习得到建构:学习领域的多重隐喻解构 72

一 学习隐喻概述 73

二 学习的三种隐喻 74

三 追问:多重学习隐喻中的分布式机制 77

第五节 从认知到发展:学习系统的整观取向诉求 82

一 概述 82

二 学习系统及其分析框架 83

三 学习领域与个体发展指向:多维视角 85

四 从全脑学习到全人教育:整体诉求 95

五 比较与述评:学习系统要素的抽象 97

小结·反思:设计研究之广博考究 98

第二章 协同学习系统的模型与框架 100

第一节 重塑面向知识时代的学习系统新框架 101

一 学习系统模型的协同学关照 101

二 现有学习系统的局限 103

三 创设适应知识时代的学习系统新框架 106

第二节 协同学习系统元模型 109

一 协同学习含义 109

二 协同学习系统元模型 112

第三节 协同学习系统场论及其动力学 120

一 从场、认知场到学习场 120

二 协同学习场 122

三 五场协同模型 128

四 协同学习场动力学 130

第四节 协同学习系统的理论维度 136

一 知识生态维度 136

二 学习联通维度 137

三 认知加工维度 143

四 多场协调维度 145

第五节 协同学习系统的实践框架 146

一 协同学习的实践空间 146

二 协同学习的深度知识建构框架 155

三 协同知识建构的过程模型 158

小结·反思:设计研究之原型开发 160

第三章 协同学习原理与机制 162

第一节 深度互动原理 163

一 互动与深度互动 163

二 深度互动原理及其推论 167

第二节 汇聚共享原理 173

一 教育情境中信息传播的汇聚与共享 173

二 汇聚共享原理及其推论 176

第三节 集体思维原理 180

一 思维的个体与集体特质 180

二 集体思维原理及其推论 181

第四节 合作建构原理 188

一 合作建构的内涵 188

二 合作建构原则及其推论 191

第五节 多场协调原理 196

一 多场协调的教育意蕴 196

二 多场协调原理及其推论 197

小结·反思:设计研究之学习轨线 204

第四章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设计 206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学习系统创新 207

一 信息技术与学习系统变革 208

二 技术系统与学习方式的发展演变 211

三 学习系统中的技术角色 214

第二节 协同学习系统中的技术隐喻 218

一 协同学习系统的技术要素 218

二 支持知识建构的技术系统 219

三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作为深度知识建构工具 222

第三节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初步架构 223

一 协同学习工具套件规划 223

二 知识标注工具设计 224

三 知识建构工具设计 227

第四节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可用性测试 228

一 研究目的 228

二 分析模型 229

三 研究设计 231

四 数据分析 232

五 可用性分析 234

第五节 支持深度知识建构的协同学习技术系统架构 235

一 协同学习技术系统的框架设计 235

二 协同学习工具套件 237

小结·反思:设计研究之技术制品 242

第五章 协同学习设计的映射模型与应用框架 244

第一节 协同学习设计的映射模型 245

一 协同学习设计概述 245

二 协同学习设计的映射模型 247

三 协同学习设计模式的表征与解释 248

第二节 协同学习活动开发 250

一 协同学习活动 250

二 协同学习活动结构 252

三 协同学习活动编列方法 252

四 协同学习活动选择矩阵 254

第三节 协同学习场域构建 254

一 协同学习场域及其分层 254

二 协同学习场域设计模型 256

三 协同学习场域设计策略 257

第四节 协同学习环境设计 266

一 协同学习环境概述 266

二 协同学习的时空结构 268

三 协同学习的关系构成 270

四 协同学习工具的结构化选择 272

第五节 协同学习的应用框架 273

一 协同学习的教学设计过程 273

二 协同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 275

三 支持协同学习的教学过程模型特点 276

小结·反思:设计研究之干预开发 278

第六章 协同学习实证分析与扩展评价 279

第一节 协同学习第一循环效果分析 280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280

二 研究方法 280

三 研究组织 282

四 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284

五 主要结论 290

第二节 协同学习第二循环改进及效果分析 291

一 第二循环研究的必要性 291

二 教学设计改进 291

三 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293

第三节 协同学习系统中知识建构使能机制分析 296

一 研究目的与内容 296

二 口语报告分析方法 296

三 研究实施 299

四 数据收集与结果分析 299

第四节 境脉扩展评价:杜郎口中学教改的协同学习特质追寻 303

一 杜郎口中学及其非典型教改 303

二 协同学习特质追寻 304

三 结论与反思 311

小结·反思:设计研究之拓延评价 312

结语 迈向一种学习系统新框架 314

一 本书观点总结 314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318

三 未来研究取向 319

附录 322

一 学习系统要素的抽象 322

二 可视化思维结构与图式 326

三 协同学习设计模型到典型学习范型的映射分析 333

四 协同学习活动序列 336

五 协同学习活动—学习设计选择矩阵 342

六 协同学习活动—原理选择矩阵 344

七 协同学习研究量表 346

八 协同学习研究量表信效度分析 349

参考文献 352

后记 37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