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与交际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新仁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040385182
- 页数:241 页
第一章 导论 1
1.1 身份的定义 1
1.2 身份建构的语用学视角 2
1.3 各章内容简介 4
第一部分 身份建构的语言表征与话语实现 9
第二章 称呼语的身份标记功能 9
2.1 引言 9
2.2 理论背景 10
2.2.1 身份表征 10
2.2.2 作为元语用策略的称呼语 10
2.3 称呼语的元语用特征 11
2.3.1 个体身份 12
2.3.2 人际身份 14
2.3.3 群体身份 15
2.4 结语 16
第三章 说话人自指方式的身份建构:以《红楼梦》为例 17
3.1 引言 17
3.2 《红楼梦》人物说话人自指的实现方式 19
3.3 自指方式的社会语用价值分析 22
3.4 非指示性自指方式的语用修辞分析 27
3.5 结论 30
第四章 民事审判话语中人称指示语的变异与身份建构 32
4.1 引言 32
4.2 庭审中人称指示语的变异 33
4.2.1 人称指示语变异的类型 34
4.2.2 个体内部的人称指示语变异 34
4.2.3 主体之间的人称指示语变异 35
4.3 人称指示语变异:身份建构的重要途径 37
4.3.1 权益身份的建构 37
4.3.2 情感伦理身份的建构 38
4.3.3 权势身份的建构 40
4.3.4 机构身份的建构 41
4.4 结语 42
第五章 告辞场景中身份建构的会话分析 44
5.1 引言 44
5.2 文献综述 45
5.3 研究设计 47
5.3.1 身份分类 47
5.3.2 分析方法 47
5.4 身份策略:语料分析 49
5.4.1 建构好客主人身份的策略 49
5.4.2 配合建构好客主人身份的策略 56
5.5 结语 62
第六章 诈骗者虚假身份的话语建构 64
6.1 引言 64
6.2 谎言研究回顾 64
6.3 分析框架 66
6.4 语料收集与分析 67
6.5 不同类型虚假身份的建构:案例分析 68
6.5.1 受害者身份 68
6.5.2 老同学身份 69
6.5.3 电信工作人员身份 70
6.5.4 司法局工作人员身份 72
6.5.5 后门身份 73
6.6 诈骗者虚假身份选择的负顺应 75
6.6.1 对物理世界的负顺应 76
6.6.2 对社交世界的负顺应 76
6.6.3 对心理世界的负顺应 76
6.7 结语 77
第七章 广告劝说中身份建构的元话语资源 79
7.1 引言 79
7.2 元话语的界定及功能 79
7.3 合作原则视角下的元话语分类模式 80
7.4 广告商建构的两种身份 82
7.4.1 个体层面:建构诚信的人品 83
7.4.2 人际层面: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 85
7.5 广告商的身份建构偏好 87
7.6 结语 88
第二部分 不同语境话语中的身份建构策略 91
第八章 称赞应答中的身份选择及其表征 91
8.1 引言 91
8.2 理论概述 92
8.3 数据收集 93
8.4 称赞应答的身份表征及面子 94
8.4.1 个体身份 94
8.4.2 人际身份 96
8.4.3 群体身份 98
8.4.4 文化身份 101
8.5 结语 104
第九章 相亲类电视节目话语中的身份建构策略 105
9.1 引言 105
9.2 研究背景 106
9.2.1 自我介绍与身份建构 106
9.2.2 谦逊与礼貌 106
9.3 研究设计 108
9.3.1 研究问题 108
9.3.2 语料收集 109
9.3.3 分析框架 109
9.4 研究结果和讨论 109
9.4.1 自我形象提升的个人特质面子 109
9.4.2 个人身份建构的修辞特征 112
9.4.3 个人身份建构动机 115
9.5 结语 116
第十章 学术口语互动中专家建议者的身份建构策略 118
10.1 引言 118
10.2 文献回顾 120
10.2.1 学术口语互动中的身份建构研究 120
10.2.2 建议行为及建议行为中的交际者身份研究 121
10.3 研究方法 123
10.3.1 研究问题 123
10.3.2 语料收集 123
10.3.3 语料分析 126
10.4 专家建议者的身份类型及其建构策略 128
10.4.1 专家身份及其建构策略 128
10.4.2 教师身份及其建构策略 137
10.4.3 建议接受者身份及其建构策略 140
10.4.4 研究者身份及其建构策略 142
10.4.5 外行身份及其建构策略 144
10.5 专家建议者身份建构的动态性 146
10.6 专家建议者建构不同身份的语用动因 149
10.7 结语 152
第十一章 学术论文中第一人称代词使用与作者身份建构 154
11.1 引言 154
11.2 文献回顾 155
11.2.1 学术论文的互动性研究 155
11.2.2 学术论文中作者身份的建构研究 155
11.3 理论框架 156
11.4 研究方法 159
11.4.1 研究问题 159
11.4.2 研究语料 159
11.4.3 数据收集与分析 160
11.5 结果与讨论 161
11.5.1 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情况 161
11.5.2 第一人称代词建构的身份情况 162
11.5.3 建构不同作者身份时的人称代词使用情况 163
11.6 结语 167
第十二章 汉语新闻标题中的身份诉诸策略 168
12.1 引言 168
12.2 研究背景 169
12.3 新闻标题中的身份表达 170
12.4 研究方法 170
12.4.1 研究问题 171
12.4.2 语料来源 171
12.4.3 数据分析 171
12.5 结果与讨论 172
12.5.1 新闻标题中的身份表达分布频率 172
12.5.2 新闻标题中的身份类型 173
12.5.3 新闻标题中的身份表达的态度类型 174
12.5.4 新闻标题中身份表达的社会心理语用分析 175
12.6 结语 178
第十三章 女性广告中的身份预设策略 179
13.1 引言 179
13.2 调查设计 180
13.3 女性广告中的预设类型 180
13.3.1 女性广告中的身份预设 180
13.3.2 女性广告中的需求预设 181
13.3.3 女性广告中不同类型预设的分布及分析 183
13.4 结语 184
第十四章 商业会话中咨询顾问的语用身份建构 186
14.1 引言 186
14.2 研究设计 187
14.2.1 研究问题 187
14.2.2 语料收集 187
14.3 咨询顾问不同语用身份的建构 188
14.3.1 咨询顾问专家身份的建构 188
14.3.2 咨询顾问同伴身份的建构 198
14.3.3 咨询顾问销售代表身份的建构 201
14.4 咨询顾问语用身份建构在会话中的分布情况 203
14.4.1 医药电话咨询会话的整体结构 203
14.4.2 咨询顾问语用身份的分布及转换动因 205
14.5 咨询顾问语用身份选择的语境制约 207
14.5.1 专家身份建构对权势关系的顺应 207
14.5.2 同伴身份建构对亲疏关系的顺应 209
14.5.3 销售代表身份建构对角色关系的顺应 209
14.6 结语 211
第十五章 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中的身份建构 213
15.1 引言 213
15.2 文化层面的语用分析 213
15.3 词汇层面的语用分析 215
15.4 句法层面的语用分析 217
15.5 结语 219
参考文献 220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改革进程中的刑事诉讼程序与证据问题研究 基于警察的视角》谢波 2019
- 《走出抑郁与焦虑 中西医视角下的心身同治》杨红琳 2019
- 《现代汉语语用否定研究》王志英 2019
- 《文化转向视角下的英汉翻译问题再审视》王燕著 2020
- 《计算机自适应英语语用能力测试系统设计与效度验证 以TEM4词汇与语法题为例》张一鑫著 2019
- 《基于多维视角的英语语言学理论探索与应用》刘曦著 2019
- 《牙髓病学 生物学与临床视角》(意)多米尼科·里库奇,(巴西)小约瑟·斯奎拉编;陈刚,殷欣,苏阳责编;刘贺,汪林译 2020
- 《全国高等中医药行业“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医药学概论》翟华强 2019
-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 生活适应 二年级 上》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特殊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编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本书编写组 2020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高等数学试题与详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高等数学教学团队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徐影主编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家庭音乐素养教育》刘畅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