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传播学与中国社会  张国良教授还历纪念论文集
传播学与中国社会  张国良教授还历纪念论文集

传播学与中国社会 张国良教授还历纪念论文集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传播学与中国社会》编委会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208120044
  • 页数:730 页
图书介绍: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始于1978年,恰与改革开放同步。30多年来,它为推动中国传媒改革、各行各业建设乃至整个国家现代化进程,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支以近千所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教师为主力、人数逾万的教育、研究和社会服务队伍。其间,先后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工作30多年的张国良教授,其学术生涯,又恰与中国传播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同步。为纪念一个中国传播学者的跋涉之旅,也为从一个侧面反映传播学在中国的拓荒之路,在张国良教授培育下成长起来的一百多位弟子,从他们历年公开发表的几千篇学术论文中,围绕传播学与中国社会之互动关系的旨趣,选取了几十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汇编成册,以飨读者。同时,还收录了一部分回忆文章,以及师生照片,图文并茂,清新感人,具体而生动地折射出一个学人的品格、一个学科的命运、一个时代的特征。
《传播学与中国社会 张国良教授还历纪念论文集》目录

一、理论与历史 1

传播学在中国20年 3

传播学在中国30年:效果研究的反思与进路——以“第三人效果理论”研究为例 13

西方舆论观演化的现代性理路 19

李普曼与杜威的争论试析 27

大众传媒与中国现代性复兴 35

二、传播与社会 45

传媒与乡村社会:中国大陆20年研究的回顾、评价与思考 47

我国发展传播学研究状况 56

媒体传播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63

儿童对电视广告中健康信息认知的“知沟”研究 73

从“林嘉祥事件”看网络传播的伦理与法律 81

近十年中国大陆科技新闻传播研究述评——以对《中国期刊网》1995—2004年有关文献的内容分析为依据 86

穷人、富人和传媒正义——解读新闻生产中的平民主义策略 96

传播学者的缺席:中国大陆健康传播研究十二年——一种历史视角 104

传播法法哲学思想的初探——“思想市场”理论评析 117

三、媒介与技术 129

“全媒体”概念辨析 131

划时代的传播革命——有线电报的发明及其对社会历史的作用 140

有意图的社会行动作为互联网社会应用过程中的一个影响因素 149

全球卫星电视的发展现状及影响 159

手机媒体引发的传播变革 165

新闻网站评估体系分析 171

报纸核实微博信源研究——以《青年报》为例 178

“碎片化”阅读时代报纸版式设计探微 183

手机网页版式设计研究 187

网络:自由及其想象——以巴赫金狂欢理论为视角 191

中国古乐记谱法则的视觉化设计研究——以工尺谱、减字谱书籍设计为例 202

四、媒介与经济 211

传媒经济研究的进路——兼与《传媒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商榷 213

中国传媒和企业发展关系研究 217

延伸传媒产业链 抢占传播新阵地——CCTV、SMG、凤凰卫视的新媒体战略对新华社的借鉴意义 226

文化差异与传媒企业国际化目标市场的选择——基于中国传媒集团的实证分析 239

为财经报道注入人文内涵——评《德隆大厦产权即将易主》 249

五、业务与实践 253

局部性传媒公共领域的呈现——以报纸的批评性报道为分析对象 255

中国预测性报道:现状、问题及前瞻 263

框架竞合:以中国入世报道为例 272

“就近随机采访”能真实反映民众心声吗? 284

《城市画报》的专题策划与传播模式 289

《苹果日报》在台湾发行纪实——“狗仔大亨”黎智英挑战传统办报理念 295

有效发行:一只中国报刊改革演进中的“麻雀” 304

这个“冷门”不该“冷”——试析当下职业教育新闻报道的缺失与应有作为 310

六、广告与品牌 317

三十年代中国报刊金融广告——以上海《生活》周刊为例 319

近年来上海城市形象境外推广的策略 324

政府形象传播动力模型研究初探 335

报业的全球品牌公关策略浅析 345

我国历次广告风波原因探析(1979—2009年) 350

论媒体品牌建构关键成功因素——以《台商周报》为例 359

七、广播与电视 363

被命名的改革:2008年以来广电制播分离的政策与政治 365

节目形态和深层结构:Talk Show移植过程中内涵和外延的错位 372

对我国集团化条件下频道细分化发展模式的思考——以上海文广集团为例 384

地方电视台的奥运报道准备——以上海电视台为例 391

数字媒体时代的电视剧产业价值链重构 396

电视节目经营的突破口——从台湾经验观察大陆营销策略 405

从电视收视行为异同看两岸电视节目合作规划之前景 410

电视科学传播节目效果实证分析——以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节目为例 424

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专业电视财经媒体的收视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艾杰比尼尔森第一财经频道收视数据的实证分析 433

爱情的想象——中国热播爱情剧的文本演变 446

八、受众与效果 457

西方媒介效果研究的新进展——以对20世纪90年代五本大众传播国际核心期刊的内容分析为主要依据 459

中国大陆传媒公信力:现状、功能与构建策略 476

大众媒介与社会边缘群体的关系研究——以拖欠农民工工资报道为例 482

我国农村受众媒介接触行为调查分析 492

上海青年的媒介接触动机——“当代传媒与青年”抽样调查报告 498

大学生网络传播行为嬗变的实证研究 506

台湾大学生接触大陆新闻的情形与对大陆事务的认知初探 516

迷文化:新媒介环境下的价值审视 529

落差或盲点——民意调查深入探讨 538

新旧媒体受众的观念现实差异实证研究——以报纸和微博为例 550

网络传播中的“知沟”现象研究 557

从同一效果到差异效果:对新媒体与主观阶层认同关系的多层分析 566

受众议程、媒介议程与真正现实关系的实证研究 581

九、传播与世界 589

论国际传播研究中的功能主义路径 591

日本报纸涉华报道现状透视 598

传媒报道与中日相互形象的形成 602

外籍汉语学习者对中国媒介的使用情况——以北京、上海为例 609

——以北京、上海为例 609

加强导向性 增强教化性 追求多样性——地方党报国际新闻报道功能和策略探讨 614

十、教育与素养 619

传播学与公共关系学之比较——以中美高等教育为例 621

传播学教育新方向:从媒介研究到媒介素养 632

加拿大未成年人媒介素养教育初探 639

“批判型受众”的培养——德国青少年媒介批判能力培养的传统、实践与理论范式 645

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 655

附录:我们在一起的日子 665

那时月明 667

从容日月长——写在张国良先生60寿诞和从教38周年之际 670

我眼中的张国良老师 676

延续28年的学术交往 679

春江潮水连海平——师门记忆剪影 682

学术的“故乡” 686

张老师和龚老师 688

赋词四首 690

祝愿与祈福——给最敦厚的国良恩师与龚师母 692

春风桃李的记忆 693

记忆的旋律Ballade Pour Ma Memoire 695

张老师的台湾情 698

风定池莲自在香 700

上海岁月 702

春风化雨乐未央 704

永远的张门 707

“对自己喜欢的题目要充满信心地做下去!” 709

不说再见 711

师恩难忘 713

小白与张老师 715

张门弟子回忆 720

记得 722

师门羁绊 725

张门琐忆 72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