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正常人体学
正常人体学

正常人体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志雄,孙红梅主编;孔力,苗维纳等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17159272
  • 页数:587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是我社全国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正常人体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必修课。《正常人体学》教材是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将以往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学内容整合、交叉而成的一门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功能活动规律。上篇《形态学》以宏观结构为主,缩减了一些医学相关专业不需要的微观结构与胚胎学内容,并将部分微观结构融入下篇(如血液、内分泌等);下篇《机能学》以生理学内容为主,融入部分组织学内容,减少了解剖学内容。特色是在形态结构的基础上,介绍人体结构与功能变化规律的关系,把多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更符合医学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对正常人体认识规律的要求,也适应护理、康复临床工作的实际。为便于教学,各章前有学习目的与学习要点,章后有学习小结以及复习思考题。可供中医药院校护理学、康复治疗学等专业秋季教学使用。
《正常人体学》目录

上篇 形态学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人体形态学的研究内容 1

二、人体的基本组成 1

三、解剖学姿势和常用术语 1

四、组织学和胚胎学的主要研究技术 3

第二章 细胞与人体基本组织 5

第一节 细胞 5

一、细胞膜 6

二、细胞质 6

三、细胞核 9

第二节 人体基本组织 9

一、上皮组织 9

二、结缔组织 14

三、肌组织 20

四、神经组织 23

第三章 皮肤 32

第一节 表皮 32

一、角质形成细胞 32

二、非角质形成细胞 33

第二节 真皮和皮下组织 34

一、真皮 34

二、皮下组织 34

第三节 皮肤的附属器 35

第四章 运动系统 37

第一节 骨学 37

一、总论 37

二、各论 40

第二节 骨连结 54

一、总论 54

二、各论 55

第三节 肌学 65

一、总论 65

二、各论 67

第五章 消化系统 86

第一节 概述 86

一、胸部标志线及腹部分区 86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87

三、消化管的一般微细结构 88

第二节 消化管 89

一、口腔 89

二、咽 93

三、食管 94

四、胃 95

五、小肠 97

六、大肠 100

第三节 消化腺 102

一、肝 102

二、肝外胆道 105

三、胰 106

第四节 腹膜 107

一、腹膜的配布和功能 107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108

三、腹膜形成的主要结构 108

第六章 呼吸系统 111

第一节 肺外呼吸道 112

一、鼻 112

二、咽 113

三、喉 113

四、气管 115

五、主支气管 116

第二节 肺 116

一、肺的位置 116

二、肺的形态 116

三、肺的微细结构 118

第三节 胸膜和纵隔 120

一、胸膜 120

二、纵隔 122

第七章 泌尿系统 124

第一节 肾 125

一、肾的形态 125

二、肾的位置 125

三、肾的被膜 126

四、肾的内部结构 126

五、肾实质的微细结构 126

第二节 输尿管 129

一、输尿管的位置 129

二、输尿管分部与狭窄 129

第三节 膀胱 130

一、膀胱的形态 130

二、膀胱的位置 130

三、膀胱壁的结构 131

第四节 尿道 131

第八章 男性生殖系统 133

第一节 男性内生殖器 133

一、睾丸 133

二、附睾 135

三、输精管和射精管 135

四、精囊腺 136

五、前列腺 136

六、尿道球腺 136

第二节 男性外生殖器 137

一、阴囊 137

二、阴茎 137

三、男性尿道 137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 140

第一节 女性内生殖器 140

一、卵巢 140

二、输卵管 142

三、子宫 142

四、阴道 144

五、前庭大腺 145

第二节 女性外生殖器 145

第三节 女性乳房 146

一、乳房的位置 146

二、乳房的形态 146

三、乳房的结构 146

第四节 会阴 146

一、会阴的位置和分部 146

二、会阴的层次结构 147

三、坐骨肛门窝 147

第十章 循环系统 149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 149

一、总论 149

二、心 152

三、动脉 160

四、静脉 173

第二节 淋巴系统 182

一、淋巴管道 182

二、淋巴结 184

三、人体主要部位的淋巴结位置和淋巴引流 186

四、脾 188

五、胸腺 189

第十一章 感觉器 193

第一节 视器 193

一、眼球 193

二、眼副器 196

第二节 前庭蜗器 198

一、外耳 198

二、中耳 199

三、内耳 200

第十二章 神经系统 205

第一节 概述 205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 205

二、神经系统的区分 205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206

四、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207

第二节 脊髓和脊神经 207

一、脊髓 207

二、脊神经 211

第三节 脑和脑神经 220

一、脑 220

二、脑神经 231

第四节 传导通路 237

一、感觉传导通路 237

二、运动传导通路 241

第五节 内脏神经系统 243

一、内脏运动神经 243

二、内脏感觉神经 247

第六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和脑脊液、脑的血管 247

一、脑和脊髓的被膜 247

二、脑室 250

三、脑脊液及其循环 250

四、脑的血管 250

第十三章 人胚早期发育概述 256

一、人胚的发生和早期发育 256

二、胎膜和胎盘 269

下篇 机能学 277

第十四章 绪论 277

第一节 机能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277

一、机能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77

二、机能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277

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279

一、新陈代谢 279

二、兴奋性 279

三、适应性 279

四、生殖 280

第三节 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 280

一、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280

二、机体功能活动的自动控制原理 281

第十五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284

第一节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 284

一、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 284

二、胞纳和胞吐 286

第二节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 287

一、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 287

二、跨膜信号转导的主要方式和途径 288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290

一、生物电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方法 290

二、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291

三、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292

四、兴奋的引起和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 293

第四节 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295

一、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 296

二、骨骼肌的收缩原理 296

三、骨骼肌收缩的形式 298

四、骨骼肌收缩的力学分析 299

第十六章 血液 303

第一节 概述 303

一、内环境与稳态 303

二、血液的组成及血量 304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306

四、血液的功能 307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307

一、红细胞 307

二、白细胞 312

三、血小板 315

第三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318

一、血液凝固 318

二、纤维蛋白溶解 322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323

一、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323

二、血型 324

三、输血原则 326

第十七章 血液循环 329

第一节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329

一、心肌细胞生物电活动 330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333

三、心电图 338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341

一、心动周期和心率 341

二、心脏泵血过程及其机制 342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344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345

五、心音和心音图 347

第三节 血管生理 347

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及功能特点 347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348

三、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352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354

五、微循环 355

六、组织液和淋巴液的生成 357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359

一、神经调节 359

二、体液调节 364

三、自身调节 367

第五节 器官循环 367

一、冠脉循环 368

二、肺循环 369

三、脑循环 370

第十八章 呼吸 374

第一节 肺通气 374

一、肺通气原理 375

二、肺容积和肺容量 379

三、肺通气量 381

第二节 呼吸气体的交换 382

一、气体交换原理 382

二、气体交换的过程 383

第三节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85

一、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 385

二、氧的运输 386

三、二氧化碳的运输 388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390

一、中枢神经系统的调控机制 390

二、呼吸运动的反射性调节 392

第十九章 消化与吸收 398

第一节 概述 398

一、消化管平滑肌的特性 398

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399

三、胃肠道的神经支配 400

四、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400

第二节 口腔内消化 401

一、唾液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 401

二、咀嚼和吞咽 401

第三节 胃内消化 402

一、胃液的分泌 402

二、胃的运动 406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408

一、胰液的分泌 408

二、胆汁的分泌 409

三、小肠液的分泌 410

四、小肠的运动 410

第五节 大肠的功能 412

一、大肠液的分泌 412

二、大肠内细菌的作用 412

三、大肠运动的形式 412

四、排便 412

第六节 吸收 413

一、概述 413

二、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 414

第二十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 418

第一节 能量代谢 418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转化 418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420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422

四、基础代谢 423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425

一、人体正常体温及其生理变动 425

二、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427

三、体温调节 429

第二十一章 尿的生成与排出 432

第一节 肾脏的功能结构与血液循环 432

一、肾脏的功能结构 432

二、肾脏的血液循环 434

第二节 尿液生成的过程 436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436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439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排泄 443

第三节 尿液生成的调节 444

一、自身调节 444

二、神经调节 445

三、体液调节 445

第四节 尿液的浓缩和稀释 448

一、尿液的理化特性 448

二、尿浓缩和稀释的机制 448

三、尿浓缩和稀释的过程 452

第五节 血浆清除率 452

一、血浆清除率的计算方法 452

二、测定血浆清除率的意义 453

第六节 尿液排放 455

一、膀胱与尿道的神经支配 455

二、排尿反射 456

三、排尿异常 456

第二十二章 内分泌 459

第一节 概述 459

一、激素的分类 460

二、激素的特性 461

三、激素作用的机制 462

第二节 下丘脑与垂体 463

一、下丘脑与垂体的功能联系 463

二、神经垂体激素 464

三、腺垂体激素 465

第三节 甲状腺 468

一、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代谢 469

二、甲状腺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470

三、甲状腺功能的调节 471

第四节 甲状旁腺、甲状腺C细胞 472

一、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生物学作用 472

二、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分泌的调节 472

第五节 肾上腺 473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473

二、肾上腺髓质激素 476

第六节 胰岛 477

一、胰岛素 477

二、胰高血糖素 479

第七节 其他 479

一、前列腺素 479

二、褪黑素 479

三、瘦素 480

第二十三章 生殖与性生理 482

第一节 男性生殖 482

一、睾丸的生精功能 482

二、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483

三、睾丸功能的调节 484

四、男性的性反应 485

第二节 女性生殖 486

一、卵巢的生卵作用 486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487

三、卵巢功能的调节 489

四、月经周期 490

五、女性的性反应 492

第二十四章 神经系统的功能 494

第一节 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494

一、神经元的功能 494

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495

第二节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496

一、化学性突触传递 496

二、电突触 500

三、神经递质与受体 500

第三节 反射中枢活动的基本规律 504

一、反射中枢 504

二、反射中枢内兴奋传递的特征 505

三、中枢抑制 506

四、中枢易化 507

第四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508

一、感受器的概述 508

二、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 509

三、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509

四、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511

五、痛觉 512

六、视觉 514

七、听觉 520

八、平衡觉 524

九、嗅觉与味觉 527

第五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528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528

二、脑干对肌紧张和姿势的调节 531

三、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532

四、基底神经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534

五、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535

第六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536

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特点 536

二、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539

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 541

一、大脑皮层的生物电活动 541

二、觉醒与睡眠 543

三、学习与记忆 544

四、语言中枢和大脑皮层功能的一侧优势 546

主要参考书目 548

中英文对照索引 54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