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医学  第8版
中医学  第8版

中医学 第8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鹏翔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117173889
  • 页数:406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的编写,重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综合运用两方面,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医基础篇:包括导论;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藏象;病因病机;诊法述要;辨证;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等。下篇为临床的综合运用篇:包括中药;方剂;针灸学基础;内科常见病症;其他常见病症;肿瘤等内容。本教材的特点是:1、为了保持中医学这一学科的完整性,我们参考了历版教材导论中,内容删减过多,系统性,连续性不足等问题,适当增加了一些医学史内容,增加了趣味性、便于学生自学及对学习中医产生兴趣。同时针对西医院校医学生的特点,增加了中西医结合内容,以便于习惯于西医思维方法的学生学习中医,为今后的医疗科研奠定基础。2、鉴于活血化瘀法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在治法中增加了活血化瘀法。3、鉴于肿瘤患者日益增多的状况及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的疗效,增加了抗肿瘤的中药及肿瘤治疗的篇幅,突出了中医药的优势。4、本着删繁就简的原则。中药篇每节以介绍1~2味常用中药;方剂篇每类介绍1~2个常用方,其余列表介绍,以供学生自学参考。5、教材及体现了1~7版教材的传承特点,去伪存真,又有所创新,以阴阳和辨证论治为主线,全书贯彻始终,体现了传统中医学的特点。
《中医学 第8版》目录

上篇 1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中医学的历史沿革 1

一、中医学的起源 1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4

三、中医学摄生及预防医学思想 10

四、中医学的学科优势与展望 11

第二节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15

一、整体观念 15

二、恒动观念 17

三、辨证论治 17

第三节 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 18

一、司外揣内 19

二、援物比类 19

三、心法和顿悟 20

四、试探和反证 20

第四节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比较 21

一、中医学与西医学基本属性及特征的比较 21

二、中医学与西医学各自的优势及互补 22

第五节 中西医结合研究的进展 23

一、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研究与应用 23

二、热毒证与清热解毒法的研究 24

三、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法的研究 24

四、急腹症与通里攻下法的研究 24

五、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4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思想 26

第一节 元气论 27

一、元气的主要内容 27

二、元气论对中医学的影响 29

第二节 阴阳学说 29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 30

二、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32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4

第三节 五行学说 38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38

二、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 38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42

第三章 藏象学说 45

第一节 概述 45

一、藏象的基本概念 45

二、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45

三、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 46

第二节 脏腑 47

一、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与系统连属 47

二、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59

三、奇恒之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62

四、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 63

第三节 精、气、血、津液 67

一、精 67

二、气 68

三、血 71

四、津液 72

五、精、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系 73

第四节 体质 75

一、体质的基本概念 75

二、体质的形成因素 75

三、体质的分类 76

四、体质学说的应用 76

第四章 病因病机 79

第一节 病因 79

一、外感致病因素 79

二、内伤致病因素 83

三、其他致病因素 86

第二节 病机 87

一、正邪相争 88

二、阴阳失调 89

三、气机失常 90

第五章 诊法述要 92

第一节 望诊 92

一、全身望诊 92

二、局部望诊 94

三、望排出物 96

四、望小儿指纹 96

五、望舌 97

第二节 闻诊 100

一、听声音 100

二、嗅气味 101

第三节 问诊 101

一、问寒热 101

二、问汗 102

三、问疼痛 102

四、问饮食口味 103

五、问睡眠 103

六、问二便 103

七、问小儿及妇女 104

第四节 切诊 104

一、脉诊 104

二、按诊 108

第六章 辨证 110

第一节 八纲辨证 110

一、表里辨证 110

二、寒热辨证 111

三、虚实辨证 113

四、阴阳辨证 114

五、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 115

第二节 脏腑辨证 115

一、心与小肠病辨证 115

二、肺与大肠病辨证 117

三、脾与胃病辨证 120

四、肝与胆病辨证 122

五、肾与膀胱病辨证 124

六、脏腑兼病辨证 126

第三节 卫气营血辨证 128

一、卫分证 129

二、气分证 129

三、营分证 129

四、血分证 130

第四节 六经辨证 131

一、太阳病证 131

二、阳明病证 132

三、少阳病证 132

四、太阴病证 132

五、少阴病证 133

六、厥阴病证 133

第七章 防治原则与治疗方法 135

第一节 防治原则 135

一、养生与预防 135

二、治病求本 137

三、调整阴阳 138

四、扶正与祛邪 139

五、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139

六、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39

第二节 治法 140

一、汗法 140

二、吐法 141

三、下法 141

四、和法 142

五、温法 142

六、清法 143

七、补法 143

八、消法 143

下篇 145

第一章 中药 145

第一节 中药概述 145

一、中药的炮制 145

二、中药的性能 146

三、中药的用法 148

第二节 中药分类及常用中药 151

一、解表药 151

(一)辛温解表药 151

麻黄、桂枝 152

(二)辛凉解表药 152

柴胡、葛根 153

二、祛风湿药 155

独活、秦艽 155

三、祛湿药 157

(一)化湿燥湿药 157

藿香、苍术 157

(二)利水渗湿药 158

茯苓、猪苓 158

(三)清热利湿药 158

茵陈、木通 158

四、清热药 160

(一)清热泻火药 160

石膏、知母 161

(二)清热解毒药 161

金银花、连翘、 161

(三)清热凉血药 162

生地黄、牡丹皮 162

(四)清热燥湿药 162

黄芩、黄连、黄柏 163

(五)清热解暑药 164

荷叶、青蒿 164

(六)清热明目药 164

决明子、谷精草 165

(七)清虚热药 165

银柴胡、地骨皮 165

五、消导药 168

山楂、鸡内金 168

六、催吐药 169

瓜蒂 169

七、泻下药 170

(一)攻下药 170

大黄、芒硝 170

(二)润下药 170

火麻仁、郁李仁 171

(三)逐水药 171

大戟 171

八、祛痰止咳平喘药 172

(一)清化热痰药 172

前胡、贝母 173

(二)温化寒痰药 173

半夏、天南星 174

(三)止咳平喘药 174

杏仁、款冬花 174

九、温里药 176

附子、干姜 176

十、理气药 177

陈皮、枳实 177

十一、理血药 178

(一)活血药 178

川芎、丹参 179

(二)止血药 179

仙鹤草、白及 179

十二、补益药 182

(一)补气药 182

人参、黄芪 183

(二)补血药 183

熟地黄、当归 184

(三)补阴药 184

沙参、麦冬 184

(四)补阳药 185

鹿茸、杜仲 185

十三、固涩药 189

(一)收敛止汗药 189

麻黄根、五味子 189

(二)涩肠止泻药 190

肉豆蔻、乌梅 190

(三)涩精缩尿药 190

山茱萸、桑螵蛸 191

(四)固崩止带药 191

海螵蛸 191

十四、平肝息风药 192

天麻、钩藤 192

十五、安神药 194

朱砂、龙骨 194

十六、开窍药 195

麝香、苏合香 196

十七、驱虫药 196

使君子、雷丸 197

十八、抗肿瘤药 197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 198

十九、外用药 198

硫黄、雄黄 199

第二章 方剂 201

第一节 方剂的基础知识 201

一、方剂与治法 201

二、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201

三、方剂的剂型 202

第二节 方剂的分类及常用方剂 203

一、解表剂 204

麻黄汤、银翘散 204

二、祛风剂 205

(一)疏散外风 206

川芎茶调散、独活寄生汤 206

(二)平息内风 207

镇肝熄风汤 207

三、祛湿剂 208

藿香正气散、五苓散 208

四、清热剂 209

白虎汤、黄连解毒汤 210

五、和解剂 211

小柴胡汤、逍遥散 212

六、消导剂 213

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214

七、催吐剂 214

瓜蒂散 214

八、泻下剂 215

大承气汤、温脾汤 216

九、化痰止咳平喘剂 216

二陈汤、定喘汤 217

十、温里剂 218

理中丸、四逆汤 219

十一、理气剂 219

越鞠丸、旋覆代赭汤 220

十二、理血剂 221

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 221

十三、补益剂 222

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 223

十四、固涩剂 224

玉屏风散、四神丸 225

十五、安神剂 226

酸枣仁汤、朱砂安神丸 226

十六、开窍剂 227

安宫牛黄丸 227

十七、驱虫剂 228

乌梅丸 228

十八、外用剂 229

金黄散 229

第三章 针灸学基础 231

第一节 经络学说 231

一、经络的概念 231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231

三、经络的分布 233

四、经络的作用 235

第二节 腧穴 236

一、腧穴的概念 236

二、腧穴的分类 236

三、腧穴的主治规律 236

四、特定穴的意义 237

五、腧穴的定位法 238

第三节 十四经脉 240

一、手太阴肺经 240

二、手阳明大肠经 242

三、足阳明胃经 243

四、足太阴脾经 246

五、手少阴心经 247

六、手太阳小肠经 248

七、足太阳膀胱经 250

八、足少阴肾经 252

九、手厥阴心包经 253

十、手少阳三焦经 255

十一、足少阳胆经 257

十二、足厥阴肝经 259

十三、督脉 259

十四、任脉 261

第四节 经外奇穴 263

一、头颈部 263

二、胸背部 264

三、上肢部 265

四、下肢部 265

第五节 针灸法 265

一、针法 266

二、灸法 270

第六节 针灸治疗 272

一、概述 272

二、针灸的治疗原则 272

三、针灸的选穴与配穴 273

四、针灸异常情况及处理 273

第七节 其他疗法 276

一、耳针疗法 276

二、推拿疗法 282

三、拔罐疗法 297

第四章 内科常见病证 299

第一节 感冒 299

第二节 内伤发热 301

第三节 咳嗽 303

第四节 喘证 305

第五节 血证 308

第六节 心悸 314

第七节 胸痹 315

第八节 不寐 318

第九节 郁证 319

第十节 胃痛 321

第十一节 便秘 323

第十二节 黄疸 325

第十三节 胁痛 327

第十四节 臌胀 329

第十五节 泄泻 332

第十六节 头痛 334

第十七节 眩晕 337

第十八节 中风 338

第十九节 水肿 341

第二十节 腰痛 344

第二十一节 消渴 345

第二十二节 痹证 348

第二十三节 遗精 351

第二十四节 淋证 353

第二十五节 癫狂 356

第二十六节 痿证 358

第五章 其他常见病证 362

第一节 月经不调 362

第二节 闭经 367

第三节 痛经 368

第四节 崩漏 370

第五节 带下病 372

一、带下过多 372

二、带下过少 374

第六节 妊娠恶阻 375

第七节 恶露不尽 376

第八节 缺乳 378

第九节 疳积 378

第十节 痈 379

第十一节 湿疮 381

第十二节 瘾疹 382

第六章 肿瘤 384

第一节 肿瘤的病因病机 385

一、正气不足 385

二、外感六淫 385

三、内伤七情 385

四、饮食劳倦 385

五、外来邪毒 385

第二节 肿瘤的治疗原则 385

一、扶正 386

二、祛邪 387

第三节 治疗肿瘤的常用中草药、调护及治法的进展 388

一、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 388

二、饮食治疗 388

三、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特殊症状和并发症 389

四、中药治疗肿瘤多种给药途径进展 390

五、防治肿瘤恶变、复发、转移、耐药的进展 390

参考文献 392

方剂汇编 394

名词术语索引 40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