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论文集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论文集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台湾大学,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7014768
  • 页数:533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论文汇编而成,汇集了海峡两岸水利科研、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在水利科技方面的最新技术成果。共辑录专题报告2篇,论文133篇,内容涉及防洪抗旱减灾策略、水利营运维护管理、流域水资源分配与综合管理、水环境与生态保护、农业与农村水利问题与对策等方面。本书内容丰富,学术观点及研究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可供水利科技工作者和院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水利科技交流研讨会论文集》目录

第一篇 专题报告篇 3

淮河流域规划与治理 3

淮河蚌埠以下河段治理实践与进一步治理研究 7

第二篇 防洪抗旱减灾策略篇 13

北京市中心城内涝控制规划对策与建议——由“2012.7.21”暴雨引发的思考 13

应用FLO-2D于土石流防治工程方案决策分析——以高雄市南沙鲁里为例 16

关于安徽省淮河流域涝灾治理的思考 21

气候变迁对曾文水库缺水风险之冲击 26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在突发水灾害事件应急水文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30

台湾沿海海平面上升趋势分析与极端水位之推估 33

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的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监测评估 39

气候变迁对河川警戒水位影响之探讨 43

台风“达维”雨洪特点及防台减灾对策研究 47

应用阶层式聚合法分析宜兰县内暴雨事件之时空形态 50

辽西北农业干旱特点及风险指标研究思路 54

水灾风险度分析暨防灾地图研究——以新北市新庄区为例 57

安徽省沿淮淮北水资源情势及缺水对策研究 61

气候变迁对高屏溪流域防洪设施风险评估 65

沂沭泗流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体系构建 70

台湾地区降雨量之变迁特性分析 77

淮河旱涝灾害与主要气象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82

治淮科技成效与发展展望 85

淮河流域洪涝灾情评估系统探索和展望 88

都市台洪防灾安全指标量化分析之研究与应用 90

堰塞湖三维空间分析与辅助决策系统开发及应用 96

黄河夺淮与治理淮河 100

探讨淮河洪水出路问题 103

城市下垫面不透水层分布与热岛效应遥感分析——以廊坊市为例 106

高雄沿海平原淹水实时预报之研究 109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需水量组合预测模型 113

城市暴雨内涝应急联动体系构建之探讨 116

从日本地震探讨台北地区自来水震灾评估应变与风险管理 120

流域应急通信系统模型与业务应用研究 125

山区水库防洪减灾中的卫星通信探讨与实践 128

气候变迁下水库供水营运与排砂减淤之风险管理对策 131

关于淮河干流行蓄洪区治理对策的认识和思考 135

沂沭泗流域防洪减灾问题的思考 138

气候变迁对台湾水利会灌区风能潜势之评估研究 141

沿淮洼地涝灾影响分析及治理对策初探 147

开放式水文预报通用平台技术研究及应用 150

公专结合,努力提升防汛通信应急保障能力 153

淮河流域洪涝干旱灾害分析研究 155

浅谈北汝河汝州段防洪减灾及水资源利用体系建设规划 159

淮河干流蚌埠闸上水资源形势与供水安全评价 161

第三篇 水利营运维护管理篇 167

淮河中游河道特性及整治进展 167

石门水库既有设施电厂防淤改善策略 172

宁波中心城区原水联网效益研究 178

群桩与波浪相互作用陷阱模态的数值仿真 181

防淤措施对雾社水库永续经营之影响研究 185

平原河流河道形态弯曲变化机理 189

南化水库维持库容规划 192

黄河中游淤地坝工程可持续减沙途径分析 196

异重流应用于水库防淤操作之试验研究——以石门水库为例 199

海洋钢筋混凝土结构氯离子扩散的时间分数阶导数建模 205

石门水库集水区径流预测系统建立 209

淮河流域核电建设水资源管理探讨 214

漂流物对桥梁冲击探讨——以双园大桥断桥为例 218

沂沭泗水系特征与“7.10”沂河洪水防御分析 224

淮河流域水闸工程病害分类及成因分析 227

永续水库规划方法刍论 231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直管区采砂管理对策研究 234

翡翠水库集水区之流量趋势研究 237

涉河建设项目管理现状及思考 243

海啸淹水模拟——以台湾北部沿海为例 246

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历史演变评述 251

水库异重流排砂效率研究——以士文水库为例 255

关于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运营和永续利用的探讨 258

抽水站流场之水工设施研拟探讨——以台北市社子岛增三抽水站为例 261

南水北调东线苏鲁省界段管理困境及对策分析 266

员山子分洪工程分水分砂量之分析探讨 269

沂沭泗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建设探讨 272

透水性圆柱之三维度流场数值模拟 275

淮河干流花园湖行洪区进洪和退洪方式研究 281

淮河中游浮山以下段河道治理浅析 284

沙颍河耿楼枢纽的重要性及工程设计要点 287

华夏之兴以涂山 290

海淤土地基挡潮闸安全监测设计技术研究 293

淮干行蓄洪区启动方式探讨 296

淮河流域水闸工程安全评估体系模型研究 301

三洋港挡潮闸枢纽工程设计 305

第四篇 流域水资源分配与综合管理篇 311

空间技术在洪涝灾害监测评估和预测中的应用 311

水权计量管理作业方式及地下水抽用量推估研究 316

淮河流域水文情势变化 319

闽台水文水资源情势分析研究 325

石羊河流域民勤盆地地下水模型与生态修复分析 328

名竹盆地水平衡分析探讨 332

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的回顾与思考 337

浅议山东黄河跨流域远程调水 340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后续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 343

变化环境下干旱牧区水资源草地资源及其承载力研究进展 347

北方井灌区地下水调控数值模拟研究 350

大潮州地下水补注湖工程取水工之水工模型试验研究 353

近50年黄淮海流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360

遥感技术在洪涝灾害监测评估中的应用 365

可利用水资源创新调配之探讨——以台湾彰化地区为例 370

国内跨流域调水工程的启示与思考 373

流域初始水权两层次分配方法研究 376

宁波市河湖连通自动化管理决策系统研究 380

基于混合空间插值技术的无资料流域枯季水文预报 385

苏北水网地区河湖水系连通实践与启示 390

河湖管理形势与管理理念的创新研究探讨 394

物联网在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397

基于Drainmod的控制排水对田间土壤水分状况影响研究 400

基于人工智群算法的水文模型参数优化率定研究 407

洪泽湖骆马湖水资源联合调度模型研究 410

淮河流域地下水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浅析 414

淮河流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的措施 417

淮河流域跨省河流水量分配研究思路 421

第五篇 水环境与生态保护篇 427

淮河流域重要水功能区水域纳污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 427

筏子溪之河川栖地相关研究 431

山西省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435

麟洛湿地临前水分状况之研究 441

水体中典型纳米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445

人工湿地水生大型无脊椎生物群落结构之时空变化性之研究:群落指标应用在评估人工湿地复育成效之探讨 448

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沿岸沙丘基本特征研究 450

拦河堰对指标物种可用栖地面积影响之研究——以凤山溪新埔大桥拦河堰为例 453

Gallery全自动水质分析技术在地表水环境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458

植生状态对于浅层边坡稳定影响之探讨——以砂仑仔崩塌地为例 462

叶绿素a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466

白洋淀湿地硝化、反硝化细菌初探 470

莫拉克台风高屏溪流域综合土砂灾害处理对策研究 474

复杂介质中溶质扩散问题的分数阶导数模型与数值算法 477

人工河道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及效益——以怀洪新河续建工程(安徽段)为例 480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指数相关性研究 483

行政区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考评赋分办法探讨 485

南四湖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研究 489

南四湖湖内治理工程中的湿地生态保护研究 493

湖泊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496

城镇水资源综合管理思路的探讨 499

第六篇 农业与农村水利问题与对策篇 505

农业缺水地区基层水利小组营运功能之探讨——以嘉南农田水利会为例 505

华北平原典型作物全生育期土壤水分遥感监测 507

弯道取水工二维水理模拟之探讨 510

淠史杭灌区水资源配置实践与对策建议 514

发展灌溉水质远程测报与数值分析推估之研究 517

沙箱法测定土壤田间持水量研究 521

水田埤塘轮流灌溉系统之效益评估 525

降雨量对阿里山森林铁路附近崩塌的影响 53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