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郧阳文化论纲
郧阳文化论纲

郧阳文化论纲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柳长毅,匡裕从主编;胡玖明总编
  • 出 版 社: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7216070881
  • 页数:619 页
图书介绍:
《郧阳文化论纲》目录

导论 1

第一章 考古文化 23

第一节 地质时期古生物遗存 23

一、白垩纪恐龙蛋化石 23

二、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 25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古人类考古文化 27

一、郧县人遗址学堂梁子遗址 27

二、郧县猿人遗址梅铺猿人遗址 31

三、郧西猿人遗址白龙洞遗址 33

四、郧西黄龙洞遗址 33

第三节 旧石器时代石制品遗存考古学文化 38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 41

一、仰韶时期文化 41

二、屈家岭文化 47

三、石家河文化 52

四、季家湖文化 54

五、乱石滩文化 55

六、小结 57

第五节 夏商时期考古文化 62

一、夏代考古学文化 62

二、商代考古学文化 63

第六节 两周时期考古文化 65

一、西周文化 66

二、东周文化 69

第七节 秦汉时期考古文化 81

一、秦代文化 81

二、西汉文化 82

三、东汉文化 89

第八节 魏晋南北朝考古文化 99

一、均县双塚墓地 99

二、房县二龙岗魏晋墓葬 102

三、丹江玉皇庙墓地魏晋墓 103

四、尖滩坪魏晋墓地 103

第九节 唐宋时期考古学文化 105

一、唐代文化 105

二、宋代文化 117

三、唐宋铜镜 118

第十节 明清时期考古学文化 120

一、郧县明清文化遗存 120

二、张湾明清文化遗存 121

三、丹江口明清文化遗存 122

第二章 方国文化 133

第一节 郧国 133

第二节 麇国与钖国 138

第三节 房国 144

第四节 庸国 148

第五节 彭国 155

第六节 微国 160

第七节 绞国 164

第八节 濮国、缰国、黎国 168

第三章 汉水文化 173

第一节 神农文化 173

一、炎帝神农对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及其与汉水流域的关系 173

二、炎帝神农尝百草的真相及过程 175

三、炎帝神农尝百草在汉水流域的三大意外发现 176

四、炎帝神农尝百草对郧阳文化的深远影响 178

第二节 上庸文化 180

一、古老文明的上庸 180

二、女娲文化 187

三、历史上的桃花源与上庸 194

第三节 房陵文化 204

一、房陵文化的特点 204

二、源远流长的诗经文化 205

三、流放文化是房陵文化最具特色的文化 209

四、韵味悠长的房县酒文化 212

第四节 庸巴文化 219

一、庸巴文化的由来 220

二、竹溪关垭楚长城与朝秦暮楚 222

三、竹溪县的寨堡旅游文化 228

四、竹溪三贡 233

五、庸巴文化的奇葩——竹溪山二黄 241

第四章 抚治文化 250

第一节 郧阳抚治出现的历史背景 250

一、明朝督抚制度之由来 250

二、督抚制度的发展与成熟 252

三、督抚制度产生的原因 254

第二节 郧阳抚治的产生 256

一、荆襄流民与“抚治荆襄”的设立 256

二、“郧阳”、郧阳府与“郧阳抚治”的产生 260

三、湖广行都司的地位 263

四、郧阳抚治的年代上限 264

第三节 郧阳抚治的辖区演变 266

一、作为参照坐标的万历时期辖区 266

二、郧阳抚治暂设阶段的辖区 267

三、郧阳抚治空设阶段的辖区 267

第四节 郧阳抚治的历史阶段 273

一、第一次治乱时期与郧阳抚治的暂设 273

二、郧阳抚治的定设与第二次治乱时期 276

三、郧阳抚治定设后的和平发展时期 283

四、郧阳抚治围绕战事的特殊时期 287

第五节 郧阳抚治的制度文化 294

一、郧阳抚治的名称演变 294

二、郧阳抚治的官阶变化 296

三、郧阳抚治的任职、离职与任期 296

四、权力层级与管理体制 297

五、郧阳抚治的礼仪制度 299

六、郧阳抚治公署 301

第六节 郧阳抚治的地位与作用 302

一、郧阳抚治在明朝国家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302

二、郧阳抚治在区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04

三、以史为镜,郧阳抚治历史贡献的启示 314

第五章 商旅文化 348

第一节 水路交通 348

一、郧阳:重要交通枢纽 348

二、水路交通 352

三、陆路交通 360

第二节 商业贸易 369

一、郧阳商贸流变 369

二、著名商埠 373

三、商业贸易 383

第三节 古盐道 神道 388

一、郧阳古盐道 388

二、郧阳古神道 392

第四节 商旅与旅游 403

一、商旅与古代郧阳旅游 404

二、当代郧阳旅游 411

第六章 移民文化 434

第一节 郧阳的土著先民及其与中原的往来 434

一、郧阳的土著先民及其开始进入中原 434

二、郧阳土著先民与中原的交往 434

三、郧阳先民大步融入华夏的夏商时期 435

第二节 两周时期郧阳的方国与人口的流动 437

一、楚的兴起与建国 437

二、庸国和郧阳的社会经济 437

三、秦楚在郧阳的争夺 439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移民 441

一、秦代的人口政策 441

二、流放于房陵的秦代“罪人” 442

三、流放于鄂西北的汉代宗室 443

四、两汉流动于郧阳的其他人口 444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移民 445

一、三国对东三郡的争夺与曹魏的屯田 445

二、永嘉之乱与北人南迁 446

三、北方移民对郧阳的影响 448

第五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移民 449

一、隋代郧阳是王公大臣的封地 449

二、“割断恩宠”,放逐李泰于郧乡 450

三、李显流放房县 452

四、唐代移民的主体——逃户 454

五、唐末及五代的动乱与郧阳的人口流动 455

第六节 宋元时期的移民 456

一、辽人南迁郧阳 456

二、宋初移民与郧阳经济缓慢恢复 457

三、迁徙郧阳的北宋王室及高官 458

四、金人南下与郧阳移民 459

五、宋金对峙时的郧阳经济 461

六、宋元襄樊战役与郧阳屯田 462

七、元代郧阳的社会经济 463

第七节 明代的移民 464

一、明初郧阳社会状况 464

二、山西大槐树与郧阳移民 467

三、武当宫观的修建与移民 470

四、流民的聚集和起义 471

五、郧阳府的设置 473

第八节 清代的移民 475

一、招徕流民,促使经济恢复 475

二、社会的进步与移民的变化 477

第九节 现代移民 481

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郧阳社会及人口状况 481

二、抗日战争时期郧阳人口的流动 482

三、郧阳人口新中国初期的变动 484

四、水库建设与移民 486

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与移民 487

六、三线建设与移民 489

七、现阶段的移民 493

第十节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移民 494

第七章 民俗文化 504

第一节 民俗——最富本土特色的文化元素 504

一、民俗及民俗文化的特性 504

二、民俗文化在文化结构中的地位 507

三、郧阳民俗文化生成的环境 508

第二节 郧阳的民间文学 513

一、民间故事与中国民间故事村伍家沟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官渡镇 513

二、民间歌谣与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村 520

三、范氏口传文学家族 526

四、民间谚语 528

五、民间曲艺说唱 532

六、地方戏剧 535

七、民间艺术 538

第三节 郧阳的地方民俗 541

一、岁时节庆习俗 541

二、寿诞婚娶习俗 547

三、丧葬习俗 551

四、生活起居习俗 559

五、生产经营习俗 564

六、卜巫禁忌习俗 566

七、城乡民居 569

第四节 郧阳民俗文化的传承 575

一、郧阳民俗体现的文化精神 575

二、郧阳民俗文化的流变 578

三、郧阳民俗文化的保护 581

结语:郧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585

第一节 郧阳文化的特征与地位 585

一、郧阳文化的根源性 585

二、郧阳文化的多元性 587

三、郧阳文化的普世性 589

第二节 郧阳文化精神 591

一、首创首发、敢为人先的精神 591

二、天下为公、牺牲奉献的精神 593

三、独立求真、不懈探索的精神 596

四、太和博爱、厚德载物的精神 599

五、兼容并包、有容乃大的精神 601

第三节 郧阳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603

一、郧阳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 603

二、郧阳文化的发掘与保护 612

后记 61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