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飘在网海  网络人际传播论
飘在网海  网络人际传播论

飘在网海 网络人际传播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智斌著
  • 出 版 社: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99956323
  • 页数:326 页
图书介绍:狼的生存智慧,狼的独特精神。在自然界中,狼之所以强大,是因为狼具有独具一格的特征,超越一般的智慧,与众不同的精神。在企业界中,狼性员工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具有狼的个性特征,狼的生存智慧,狼的独特精神。本书附赠狼性员工光盘一张。大自然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发展规律,狼,几千年来,一直都凭借它们独特的生存智慧,不但没有被淘汰,反而更为强大。实际上,在公司、企业里,正是因为那些富有“狼性”的员工,他们紧紧团结在一起,他们有明确的目标,他们富有团队合作精神,他们坚韧而有耐心……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公司才能生存、才能立于市场竞争的不败之地!
《飘在网海 网络人际传播论》目录

第一章 作为人际传播心理平台的网络 1

第一节 网络社会与虚拟实在 2

一、网络社会的技术根基 2

二、虚拟实在的本质 6

第二节 网络社会与物理现实 11

一、网络社会的实在性 11

二、网络连通物理现实 13

第三节 网络虚拟实在的普遍意义 15

一、新的存在与经验 15

二、网络虚拟实在的心灵意义 19

第二章 网络人际传播的形态与特征 25

第一节 网络社区及其特征 25

一、网络社区的含义 25

二、网络社区的特征 29

第二节 网络人际传播的形态 35

一、非同步网络人际传播 35

二、同步网络人际传播 38

第三节 网络人际传播的特征 42

一、匿名性 42

二、文字性 43

三、广泛性 44

四、多变性 45

五、去功利性 45

第三章 网络人际传播的微观心理 49

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本能论 50

一、人格结构和性本能 50

二、文明的压抑 52

第二节 网络交往与本能替代满足 54

一、网络改变心理势能 54

二、网络交往对本能的替代满足 56

第三节 网络与白日梦 59

一、日常现实中的白日梦 59

二、网上白日梦 61

第四节 网络交往与爱欲解放 64

一、爱欲与人的解放 64

二、网络与人的爱欲 66

第四章 网络人际传播的社会心理 72

第一节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72

一、需要的层次性 72

二、人的自我实现 75

第二节 网络人际传播对需要的综合满足 76

一、人的社会交往动机 77

二、网络交往动机与行动强化 79

三、网络中综合的“使用与满足” 81

第三节 网络交往与心理迷失 90

一、网络使用与社会逃避 90

二、网络成瘾的研究 91

第四节 全面看待网络交往中的需要 97

一、网络交往中的“顶峰经验” 98

二、网络人际传播中的利他行为 100

三、网络人际传播中的非正常行为 105

第五章 网络人际传播的心理实质 112

第一节 网络人际传播与心理社会 112

一、人际传播与心理 112

二、网络人际传播与心理社会 114

三、网络人际传播中的想象作用 117

第二节 网络人际传播的心理原则 120

一、快乐至上 120

二、通约现实 127

第三节 网络人际交往与自我游戏 135

一、游戏及其普泛化 135

二、网络中自我塑造的游戏 136

第六章 网络人际传播的角色行为 140

第一节 作为角色标示的网名 140

一、网名及其作用 140

二、网名的类型 142

三、网名的特征 145

第二节 网络人际传播与角色扮演 147

一、社会角色及其扮演 147

二、网络角色扮演 148

第三节 网络角色扮演的动因 156

一、网络角色扮演的认知动因 156

二、网络角色扮演的角色动因 159

三、媒介-社会情境的考察 167

第四节 角色狂欢的后果 174

一、人格障碍与偏差现象 174

二、网络孤独症 177

第七章 网络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发展 180

第一节 网络人际关系的模式与特征 180

一、网络人际传播与人际关系 180

二、网络人际关系的类型特征 183

第二节 网络人际关系与社会交换 188

一、人际关系中的社会交换 188

二、网络人际关系的交换意义 190

第三节 网络人际关系与人际吸引 194

一、人际吸引 194

二、网络人际吸引 196

第四节 网络人际关系发展 201

一、网络人际关系发展的过程 201

二、网络自我表露与关系速成 209

三、网络人际关系的松散性和速亡性 215

第五节 网络爱情关系 218

一、网络爱情与传统爱情 218

二、网络爱情中的交换 223

三、爱情由键盘到现实 225

第八章 网络人际传播与社会认知 228

第一节 人在传播中的呈现方式 228

一、面对面的方式 228

二、非面对面的方式 231

三、网上方式 232

第二节 网络自我认知 235

一、自我的对话机制 235

二、网络中的自我认知 238

三、两个新变化 241

第三节 网络对人认知 244

一、网上对人认知的一般线索 244

二、网上对人认知的稳定线索 246

三、网络认知印象形成 248

四、网络中的自他关系 250

第四节 网络认知的心理效应与社会心态 252

一、网络认知中的心理效应 252

二、网络刻板印象 253

三、网络知觉防卫 256

四、网名中的社会心态 257

第九章 网络人际传播的语言 261

第一节 网络人际传播的情境 261

一、传播与情境 261

二、网络交往的技术-心理语境 264

第二节 网络交往语言的特征 269

一、网络语言的特征 269

二、网络语言的口头性 275

三、网络语言的解读 279

第三节 网络人的语言生活 281

一、绝对符号化 281

二、行动感性化 285

三、思想平面化 288

四、存在碎片化 290

第十章 网络·人·家园 294

第一节 后现代中的网络生存 295

一、现代及其理性 295

二、后现代及其社会文化 297

三、网络作为技术的非人性 302

第二节 网络时代的主体与身份 304

一、主体的不确定化 304

二、身份认同的危机 307

第三节 网络生存与精神家园 313

一、存在的意义 313

二、向心与领悟 315

参考文献 322

后记 32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