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老中医解码黄帝内经
老中医解码黄帝内经

老中医解码黄帝内经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戴义龙,郭祖贵编著
  • 出 版 社: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537741620
  • 页数:469 页
图书介绍:《黄帝内经》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光辉巨著,其文简、意博、理奥、趣深,是业医者必读之书。
《老中医解码黄帝内经》目录

第一章 “治未病”只是养生的第一步 1

第一节 养生的目的是为了享天年 2

第二节 “治未病”的目的是为了养生 4

第三节 “天人合一”是人与宇宙和谐的统一 6

第四节 《黄帝内经》能告诉我们什么 10

1.气血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 10

2.阴阳平衡才能养生 20

3.五行有序运转,使人体达到和谐 29

第二章 用体质把人群分门别类 35

第一节 体质决定一个人的寿夭 35

第二节 “南橘”与“北枳” 37

第三节 男八与女七 42

第四节 透过阴阳看体质 47

第五节 透过五行辨体质 51

1.木形之人 51

(1)木形之人的形体特征 51

(2)木形之人的人格特征 52

(3)木形之人的养生之道 53

2.火形之人 54

(1)火形之人的形体特征 54

(2)火形之人的人格特征 54

(3)火形之人的养生之道 54

3.土形之人 55

(1)土形之人的形体特征 55

(2)土形之人的人格特征 56

(3)土形之人的养生之道 56

4.金形之人 57

(1)金形之人的形体特征 57

(2)金形之人的人格特征 57

(3)金形之人的养生之道 57

5.水形之人 58

(1)水形之人的形体特征 58

(2)水形之人的人格特征 59

(3)水形之人的养生之道 59

第六节 九大体质养生各有其法 60

1.平和体质 顺其自然 61

2.阴虚体质 调养心神 62

3.阳虚体质 保暖避寒 63

(1)起居调养 64

(2)运动调养 66

(3)饮食调养 66

(4)药物调养 67

(5)经络调养 67

(6)精神调养 67

4.阳盛体质 修身养性 67

(1)起居调养 69

(2)运动调养 69

(3)饮食调养 69

(4)药物调养 69

(5)精神调养 69

5.气虚体质 调理饮食 70

(1)起居调养 71

(2)运动调养 71

(3)饮食调养 72

(4)药物调养 72

(5)经络调养 72

6.血虚体质 合理休息 72

(1)起居调养 74

(2)饮食调养 74

(3)药物调养 74

(4)精神调养 74

7.痰湿体质 增加运动 74

(1)起居调养 75

(2)运动调养 75

(3)饮食调养 76

(4)药物调养 76

(5)经络调养 76

(6)精神调养 76

8.血瘀体质 调理气血 76

(1)运动调养 77

(2)饮食调养 77

(3)药物调养 77

(4)精神调养 77

(5)经络调养 78

9.肝郁体质 自我开导 78

(1)起居调养 79

(2)运动调养 79

(3)饮食调养 79

(4)药物调养 80

(5)经络调养 80

(6)精神调养 80

第三章 按照时令顺应自然变化 82

第一节 把握时序更迭中的阴阳消息 82

第二节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87

第三节 春捂秋冻,一年无病 89

第四节 春夏秋冬,顺时养生 91

一、春三月的顺时养生 91

1.春三月的阴阳消息 91

2.春三月的起居养生 92

3.春三月的藏象养生 94

4.春三月的情志养生 94

5.春三月的饮食养生 95

二、夏三月的顺时养生 96

1.夏三月的阴阳消息 91

2.夏三月的人体特点 97

3.夏三月的藏象养生 97

4.夏三月的起居养生 98

5.夏三月的情志养生 99

6.夏三月的饮食养生 100

三、秋三月的顺时养生 101

1.秋三月的阴阳消息 101

2.秋三月的人体特征 101

3.秋三月的起居养生 102

4.秋三月的情志养生 102

5.秋三月的藏象养生 103

6.秋三月的饮食养生 103

四、冬三月的顺时养生 104

1.冬三月的阴阳消息 104

2.冬三月的人体特征 104

3.冬三月的起居养生 105

4.冬三月的藏象养生 107

5.冬三月的情志养生 107

6.冬三月的饮食养生 108

第四章 认识藏象就能认识自身 109

第一节 藏象是自足的人体系统 109

1.藏象与五行 109

2.藏象与八卦 111

3.脏腑的体用 115

4.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 116

第二节 养心安神 120

1.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120

2.心主神明 121

3.在志为喜 123

4.心生血,心主血脉 124

5.其华在面 125

6.舌为心之苗 125

7.在液为汗 126

8.心恶热 127

9.六十岁,心气始衰,若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 127

第三节 养肺益气 127

1.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127

2.肺主治节 128

3.肺主气 128

4.肺主宣肃 129

5.通调水道 129

6.肺恶寒 129

7.在志为忧 130

8.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130

9.肺藏魄 131

10.开窍于鼻 132

11.在液为涕 132

12.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 132

第四节 养肝制怒 133

1.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133

2.谋虑出焉 133

3.肝藏魂 134

4.魂与梦 135

5.在志为怒 138

6.肝藏血 139

7.肝开窍于目 139

8.泪为肝液 140

9.肝主筋 140

10.其华在爪 141

11.肝恶风 141

12.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 141

第五节 养脾补血 141

1.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142

2.脾胃为后天之本 143

3.脾统血 144

4.在液为涎 144

5.脾主肌肉、四脚 145

6.脾恶湿 145

7.脾藏意 145

8.在志为思 146

9.开窍为口 146

10.其华在唇 147

11.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 147

第六节 养肾固精 147

(1)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147

2.伎巧出焉 148

3.肾藏精 148

4.肾为阴阳之宅 151

5.肾主水液 152

6.肾藏志 153

7.在志为恐 153

8.肾开窍于耳 154

9.肾生骨髓 155

10.其华在发 156

11.在液为睡 156

12.肾恶燥 156

13.九十岁,肾气焦,四脏经脉空虚 156

第五章 情志养生追求心理健康 157

第一节 心清神宁,无灾无病 157

第二节 调情志可以疗疾全生 159

第三节 喜怒哀乐,伤身致病 161

1.喜 161

2.怒 164

3.思 166

4.悲、忧 168

5.惊、恐 170

第四节 心病还须心药医 172

1.悲可以治怒,以怆侧苦楚之言感之。 174

2.喜可以治悲,以嚯浪戏狎之言娱之。 175

3.恐可以治喜,以遽迫死亡之言怖之。 176

4.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 176

5.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压之。 177

第五节 修养心性,养生至要 179

《百病歌》 181

《百药歌》 183

第六章 经络是人体的交通网络 187

第一节 经络是人体的交通网络 187

第二节 经络畅通,不异地行仙 190

第三节 腧穴是经络上的交通枢纽 191

1.手太阴肺经 192

2.手阳明大肠经 198

3.足阳明胃经 204

4.足太阴脾经 212

5.手少阴心经 217

6.手太阳小肠经 222

7.足太阳膀胱经 226

8.足少阴肾经 235

9.手厥阴心包经 240

10.手少阳三焦经 244

11.足少阳胆经 248

12.足厥阴肝经 255

13.任脉 260

14.督脉 265

第四节 附录:灸法和按摩法 270

1.艾灸法 270

2.按摩法 271

第七章 起居养生重在坚持 273

第一节 睡眠乃人生第一等大事 274

第二节 穿衣打扮不仅仅是为了美 279

1.天暑减衣,天寒增衣 279

2.春捂秋冻 280

3.冻头暖足,上薄下厚 280

4.腹背保暖 281

第三节 劳逸结合防劳伤 282

1.久视伤血 283

2.久卧伤气 283

3.久坐伤肉 284

4.久立伤骨 284

5.久行伤筋 284

第四节 导引按?简单易行有奇效 285

一、曹庭栋导引法 286

1.卧功五段 286

2.立功五段 287

3.坐功十段 287

二、华佗五禽戏 288

三、八段锦 292

四、十二段动功 295

1.叩齿一 295

2.咽津二 296

3.浴面三 296

4.鸣天鼓四 296

5.运膏肓五 296

6.托天六 296

7.左右开弓七 296

8.摩丹田八 296

9.擦内肾穴九 297

10.擦涌泉穴十 297

11.摩夹脊穴十一 297

12.洒腿十二 297

五、林子六字诀 297

第五节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299

第六节 天时异变须避忌 300

1.风邪 301

2.寒邪 301

3.暑邪 302

4.湿邪 302

5.燥邪 302

6.火邪 302

第八章 饮食养生既简单也复杂 303

第一节 饮食以水谷为本 303

第二节 食物也有四性归经 305

1.温热性质的谷物 307

2.温热性质的果品 307

3.温热性质的肉类 308

4.温热性质的菜蔬 309

5.寒凉性质的谷物 310

6.寒凉性质的果品 310

7.寒凉性质的肉类 311

8.寒凉性质的菜蔬 312

9.平和性质的谷物 314

10.平和性质的果品 314

11.平和性质的菜蔬 315

第三节 五味养人须调和 315

1.辛散 316

2.酸收 316

3.甘缓 316

4.苦坚 317

5.咸软 317

第四节 食物颜色有玄机 319

1.青色 319

2.赤色 320

3.黄色 320

4.白色 320

5.黑色 320

第五节 食饮有节,不贪口腹之欲 320

1.定时 321

2.定量 321

3.过饥 322

4.过饱 322

5.过热 323

6.过冷 323

7.食不宜速 323

8.饮食清淡 324

第六节 食粥养老 325

第七节 孔子八不食 337

第八节 冬食萝卜夏食姜 341

第九节 烟、茶、酒不可因嗜成癖 342

1.烟 343

2.茶 344

3.酒 346

第九章 药物养生注重方法 351

第一节 是药三分毒 351

第二节 进补之初识药性 352

第三节 药物进补因人而异 355

第四节 药物进补补什么 357

1.先天为本 357

2.培补后天 357

3.协调五脏 358

4.调和气血 358

5.平衡阴阳 358

6.畅通经络 359

第五节 益气中药 359

1.人参 360

2.党参 363

3.西洋参 364

4.黄芪 365

5.白术 367

6.甘草 370

7.茯苓 371

8.大枣 373

9.松花粉 375

第六节 补血中药 376

1.熟地黄 377

2.当归 379

3.灵芝 381

4.阿胶 382

5.何首乌 384

6.白芍 386

7.枸杞子 387

8.桂圆 390

第七节 滋阴中药 392

1.沙参 392

2.玄参 393

3.麦门冬 395

4.天门冬 397

5.黄精 399

6.百合 402

7.女贞子 403

8.龟板 404

9.鳖甲 406

10.白木耳 408

11.黑芝麻 409

第八节 助阳中药 410

1.鹿茸 410

2.冬虫夏草 413

3.紫河车 414

4.海狗肾 415

5.蛤蚧 416

6.巴戟天 417

7.淫羊藿 419

8.肉苁蓉 420

9.仙茅 422

10.锁阳 423

11.补骨脂 424

12.菟丝子 426

13.益智仁 427

14.胡桃仁 428

15.杜仲 430

16.狗脊 432

17.续断 433

18.骨碎补 434

19.阳起石 435

附录 第十章 林龙江九序心法 437

九序心法 438

参考文献 465

附录 467

一、古今重量换算 467

二、古今容量换算 46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