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初中语文学习词典
初中语文学习词典

初中语文学习词典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锐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303031162
  • 页数:397 页
图书介绍:
《初中语文学习词典》目录

一、初中语文学习总论 1

初中语文学习目标 1

语文基础知识内容与要求 1

阅读能力目标 1

写作能力目标 1

听话能力目标 2

说话能力目标 2

语文智力开发 2

语文学习习惯 2

初中生语文学习特点 3

初中生语文学习方法 3

大语文学习观 4

大语文学习模式 4

非语文科语文学习 4

应需性语文学习 5

各科语文学习 5

二、阅读能力 5

(一)阅读能力 5

阅读能力 5

阅读目的 6

阅读意志 6

阅读品质 6

主动阅读心理 6

阅读动机 7

阅读态度 7

阅读定势 7

阅读兴趣 7

阅读想象 8

阅读记忆 8

阅读技能 8

阅读感知 9

阅读联想 9

阅读美感 9

阅读速度 9

阅读情感 9

阅读习惯 10

(二)阅读行为 10

积累性阅读 10

理解性阅读 11

探测性阅读 11

评论性阅读 11

鉴赏性阅读 11

创造性阅读 12

专题性阅读 12

发展性阅读 12

消遣性阅读 13

立体阅读 13

平面阅读 13

线性阅读 13

正序阅读 13

逆序阅读 13

标准阅读 14

变式阅读 14

比较阅读 14

交叉阅读 15

接力读 15

抢读 15

(三)阅读方法 15

默读 15

朗读 16

吟读 16

背读 16

速读 17

精读 17

略读 17

泛读 18

摘读 18

跳读 18

预读 19

抄读 19

研读 19

划读 19

眉批法 19

旁批法 19

夹注法 19

卡片法 19

图表法 20

三步阅读法 20

五步阅读法 21

SQ3R读书法 21

参读法 21

探读法 22

钩玄提要法 22

信息检索法 22

(四)句段篇阅读 22

同义词辨析 22

反义词辨析 23

文中词语理解 23

句意理解 24

句外意理解 24

同义替换 25

中心句辨析 25

段意归纳 25

段内层次划分 26

语段思路辨析 26

篇章阅读 27

记叙文中心思想提炼 27

记叙文写作特点分析 28

说明文说明方法分析 28

议论文论证方法分析 29

诗歌特点分析 29

小说情节分析 30

散文线索分析 30

戏剧冲突分析 31

议论文中心思想提炼 31

说明文中心思想提炼 31

记叙文结构分析 32

说明文结构分析 32

议论文结构分析 33

(五)文体阅读法 33

记叙文阅读 33

说明文阅读 34

诗歌阅读 35

游记阅读 35

寓言阅读 36

应用文阅读 36

记叙文朗读 36

小说朗读 37

议论文阅读 37

小说阅读 38

散文阅读 39

剧本阅读 39

童话阅读 40

报纸阅读 40

议论文朗读 41

诗歌朗读 41

(六)文言文阅读 42

文言文阅读能力 42

通假字辨析法 42

同位互释法 42

合叙分解法 42

文言朗读法 43

文言读注法 43

文言析句法 43

文言断句法 43

互文见义法 44

文言串读法 44

文言翻译法 45

文言文翻译口诀 45

六字法 45

直译法 45

意译法 46

对译法 46

(七)背诵与记忆 47

整体背诵与分段背诵 47

综合背诵与尝试背诵 47

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48

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 48

形象记忆 49

逻辑记忆 49

情感记忆 50

运动记忆 50

列表记忆 51

主干记忆 51

缩略记忆 52

纲要记忆 52

归纳记忆 52

比较记忆 53

分类记忆 53

头尾记忆 53

趣味记忆 53

默写记忆 54

自测记忆 54

联想记忆 55

分散记忆 55

快速记忆 56

寻找规律记忆 56

发掘特征记忆 57

三、写作能力 57

(一)写作能力 57

写作能力 57

写作的基本能力 57

写作的专门能力 58

提高写作能力的途径 58

“文外功” 59

(二)写作的态度与心理 59

写作的正确态度 59

写作偏见 59

写作目的 60

写作心理 60

写作的积极心理 60

写作的消极心理 60

写真情实感 61

写作兴趣 61

直接兴趣 61

间接兴趣 61

写作习惯 61

(三)观察 62

观察 62

观察的作用 62

观察的对象 62

观察的习惯 63

观察的特征 63

观察的态度 63

观察的有意识性 64

观察目的的调整 64

观察力 64

有目的的观察 64

无目的的观察 65

观察力的培养 65

表述性观察 65

专题性观察 65

对应性观察 66

逻辑性观察 66

综合性观察 66

观察感知直接培养 66

选择观察重点 67

追踪观察对象 67

把握观察时机 68

选择观察视角 68

变换观察方位 68

调节观察视野 68

讲究观察侧重 69

多层次观察 69

模糊观察 69

精确观察 70

比较观察 70

推断观察 71

自我观察 71

变角度观察 71

(四)联想与想象 71

联想力 71

联想的作用 72

联想的主观动机 72

联想的客观依据 72

纵向联想 72

相似联想 72

横向联想 73

接近联想 73

因果联想 73

点面联想 73

对比联想 73

关系联想 73

类比联想 73

反向联想 73

变质联想 74

变形联想 74

扣紧题旨展开联想 74

想象力 74

想象的作用 74

再造想象 74

创造想象 75

幻想 75

无中生有 75

小中见大 75

借题发挥 75

(五)审题 76

审题 76

审题要求 76

审文字型命题 76

审材料型命题 77

审清体裁 77

审清中心 77

审清范围 78

审清重点 78

审清写法 79

扣词法 79

分析词义法 79

找中心词法 80

剖析法 80

联想法 80

比较法 81

(六)立意 81

立意 81

立意的要求 81

立意的方法 82

(七)选材 82

选材 82

选材的要求 82

材料·素材·题材 83

事实材料与经验材料 83

个别材料与综合材料 83

历史材料与现实材料 84

正面材料与反面材料 84

直接材料与间接材料 84

选择真实材料 85

选择典型材料 85

选择新颖材料 85

对材料作多元素分析 85

对材料作多角度分析 86

对材料作多层次分析 86

从一则材料抽取多个观点 86

从多则材料抽取一个观点 87

积累素材的方法 87

(八)构思 87

构思 87

构思的要求 87

轮廓构思法 88

随想构思法 88

腹稿构思法 88

设问自答法 89

多角度构思法 89

时间扩展法 89

空间扩展法 89

相似扩展法 90

反面扩展法 90

组合构思法 90

段落的构思要求 90

线索构思法 91

段落的构思方法 91

以人物为线索 91

以事件为线索 92

以物件为线索 92

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92

行文顺序的要求 92

以时间为序 93

以空间为序 93

以逻辑关系为序 93

以情感发展为序 94

以认识发展为序 94

过渡与照应 94

用词语过渡 95

用句子过渡 95

用段落过渡 95

文章开合处过渡 96

内容转换处过渡 96

表达方式转换处过渡 96

表现手法转换处过渡 97

开头与结尾照应 97

正文与标题照应 97

行文中互相照应 97

情节照应 98

细节照应 98

人物语言照应 98

(九)开头与结尾 99

文章开头的要求 99

总揽开头法 99

交代开头法 100

悬念开头法 100

点名开头法 100

抒情开头法 100

引用开头法 101

设境开头法 101

破题开头法 101

树靶开头法 101

设问开头法 101

文章结尾的要求 101

自然式结尾 102

总结式结尾 102

启发式结尾 102

补充式结尾 102

点题式结尾 103

展望式结尾 103

描绘式结尾 103

号召式结尾 104

(十)作文提纲 104

提纲的要求 104

标题式 105

提要式 105

列表式 105

(十一)作文的语言 106

作文对语言的要求 106

记叙文对语言的要求 107

议论文对语言的要求 107

说明文对语言的要求 108

应用文对语言的要求 108

(十二)记叙文的写作 109

记叙文 109

记叙的要素 110

记叙的人称 110

顺叙 111

倒叙 111

插叙 111

补叙 111

平叙 112

人物描写 112

肖像描写 112

行动描写 112

语言描写 113

心理描写 113

细节描写 114

环境描写 114

场面描写 114

正面描写 115

侧面描写 115

客观描写 115

主观描写 115

白描 115

细描 115

写人物 116

通过一事写一人 116

通过几事写一人 116

通过事件写多人 117

写事件 117

叙述事件片断 117

叙述一件事 118

叙述几件事 118

写景物 118

换形描写法 119

静动描写法 119

点射描写法 119

声色描写法 120

总分描写法 120

位序描写法 120

衬托描写法 120

移觉描写法 120

抒情 121

直接抒情 121

间接抒情 121

即事抒情 122

借景抒情 122

借物抒情 122

融情于理 123

抒真挚之情 123

(十三)说明文的写作 123

说明文 123

说明文的写作要求 124

说明事物的特征 124

介绍性说明 124

记叙性说明 124

阐释性说明 125

文艺性说明文 125

科学性说明文 125

应用性说明文 125

分析说明 125

综合说明 126

平实说明 126

生动说明 126

定义说明法 126

诠释说明法 127

分类说明法 127

分解说明法 127

举例说明法 128

比较说明法 128

比喻说明法 128

描述说明法 129

数字说明法 129

引用说明法 129

图表说明法 130

多角度说明法 130

拟人说明法 130

问答说明法 131

顺序说明法 131

程序说明法 131

(十四)议论文的写作 132

议论文 132

确立论点 132

选择事实论据 133

选择事理论据 133

举例论证法 133

引用论证法 133

比喻论证法 134

因果论证法 134

类比论证法 134

多方论证法 135

对比论证法 135

分层论证法 135

立论 136

驳论 136

中心论点的确立 136

分论点的设置 137

直驳论点法 137

直驳论据法 137

反证法 137

归谬证法 138

矛盾法 138

安排论证结构 138

多方并列式论证 139

层进深入论证 139

引申式论证 139

引论切题法 139

议论文结尾法 140

(十五)应用文的写作 140

应用文 140

应用文的种类 141

应用文的格式 141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141

应用文的写作时限 141

书信 142

感谢信 142

表扬信 143

贺信 143

申请书 143

倡议书 144

说明书 144

建议书 144

介绍信 144

证明信 145

明信片 145

电报 145

通知 146

启事 147

日记 147

会议记录 147

读书笔记 148

广播稿 148

演讲稿 148

新闻稿 149

计划 149

总结 150

实验报告 150

调查报告 150

合同 151

规则 151

简报 151

公约 151

广告 152

(十六)作文练习法 152

作文练习法 152

命题作文练习 152

借鉴型命题 153

智能型命题 153

自教型命题 153

实用型命题 154

半自由型命题 154

给材料作文 154

给书面材料作文 154

给画面材料作文 154

给听觉材料作文 155

自由作文练习 155

自动作文 155

情境作文 156

素描作文 156

情景作文 156

自拟题作文 156

用词写话 157

语段作文 157

写读后感 157

改写 158

缩写 158

扩写 158

仿写 159

续写 159

(十七)作文的修改 159

作文的修改 159

作文修改的要求 159

作文修改的符号 160

作文修改的方法 161

互改法 161

推敲法 162

冷却法 162

读改法 162

重作法 162

粗成细改法 163

四、听话能力 163

听话的态度 163

听话的心理 163

听话的特点 163

听话能力的构成 164

听知注意力 165

听知记忆力 165

听知理解力 165

听知组合力 165

听知品评力 166

听知想象力 166

听话训练方式 166

听力 166

听误读 166

听发言 166

听记复述 166

听读文章 167

听问 167

听测 167

听后辨析 168

听后评判 168

听后感 168

听记训练 169

抗干扰听话训练 169

听话习惯 169

五、说话能力 170

(一)说话能力 170

说话的态度 170

说话的特点 170

说话能力的构成 171

说话与思维能力 171

说话训练方式 172

独白 172

对话 173

介绍 174

讲故事 174

口头复述 174

口头复述方式 175

口头问答 175

口头讨论 176

辩论(口头辩论) 176

解说 177

质询 177

口头广播 178

日常交谈 178

打电话 179

看图说话 179

即席说话 180

会议发言 180

口头作文 180

演讲 181

朗读训练 181

朗读的要求 182

朗读的语音技巧 182

不同文体的朗读技巧 183

朗读符号 183

停连 183

重音 183

语调 184

语速 184

(二)说话习惯 184

仪态与咬字吐音 184

消除语言杂质 184

清晰性与条理性 185

说话习惯 185

六、语文基础知识 185

(一)汉语知识 185

语音部分 185

语音 185

语音四要素 185

音节 186

元音 186

辅音 186

声母 186

韵母 187

单韵母 187

复韵母 187

鼻韵母 188

特别韵母 188

声调 188

语调 189

轻声 189

拼音 190

两拼法 190

三拼法 191

隔音符号 191

汉语拼音拼写规则 191

汉语拼音方案 192

汉字部分 192

文字 192

汉字 192

汉字构造方法 193

象形 193

会意 193

形声 194

指事 194

形符 195

声符 195

偏旁 195

部首 196

同音字 196

多音多义字 196

形似字 197

错别字 197

消灭错别字的方法 197

异体字 198

古今字 198

繁体字 198

简体字 199

音序查字法 199

部首查字法 199

笔画查字法 200

词汇部分 200

语素 200

词 200

词汇 201

基本词汇 201

一般词汇 201

单纯词 202

合成词 202

联合式合成词 202

主谓式合成词 203

偏正式合成词 203

动宾式合成词 203

补充式合成词 203

词义 204

多义词 204

同义词 204

同义词辨析法 205

词语感情色彩 205

同音词 206

反义词 206

词类 206

实词 207

名词 207

动词 207

形容词 208

数词 208

量词 208

代词 209

虚词 209

副词 209

介词 209

连词 210

助词 210

叹词 210

拟声词 210

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别 211

副词和介词的区别 211

动词和介词的区别 211

词义扩大 211

词义缩小 212

词义转移 212

基本意义 212

引申意义 213

比喻意义 213

短语部分 213

短语 213

名词短语 213

动词短语 214

形容词短语 214

主谓短语 214

介宾短语 214

复指短语 215

固定短语 215

歇后语 215

谚语 215

成语 215

成语的运用 216

格言 216

惯用语 216

句子部分 216

句子 216

主语 216

谓语 216

宾语 216

句子的主要成分 216

句子的连带成分 217

双宾语 217

补语 217

定语 217

状语 217

宾语和补语的区别 217

定语和状语的区别 217

复指 217

插说 217

单句 218

陈述句 218

疑问句 218

祈使句 218

感叹句 218

省略句 218

无主句 218

独语句 219

倒装句 219

完全句 219

主谓句 219

非主谓句 219

特殊句式 219

“把”字句 219

“是”字句 220

“被”字句 220

连动句 220

兼语句 220

存现句 221

分析句子方法(或步骤) 221

复句 221

关联词语 221

复句和单句的区别 221

联合复句 222

偏正复句 222

多重复句 223

修辞部分 223

修辞 223

修辞方式 224

词语锤炼 224

句式选择 224

修辞方式综合运用 224

修辞方法 225

比喻 225

借代 225

拟人 226

对比 226

对偶 226

排比 226

反复 227

夸张 227

反语 227

设问 228

反问 228

引用 228

借代和借喻 229

对偶和排比 229

对比和对偶 229

反问和设问 229

(二)文学知识 230

中国现代文学作家 230

鲁迅 230

茅盾 230

竺可桢 231

郭沫若 231

朱自清 232

魏巍 232

叶圣陶 233

茅以升 233

老舍 233

冰心 234

鲁彦 234

臧克家 234

吴伯箫 235

赵树理 235

唐弢 236

陶铸 236

吴晗 236

艾青 237

何其芳 237

邓拓 237

杨朔 238

杨沫 238

徐迟 238

郭小川 239

柳青 239

秦似 240

方纪 240

杜鹏程 240

峻青 240

何为 241

袁鹰 241

贺敬之 241

王愿坚 242

柯岩 242

闻一多 243

李大钊 243

周建人 243

外国文学作家 244

巴甫洛夫 244

契诃夫 244

高尔基 244

安徒生 245

奥斯特洛夫斯基 245

伏契克 245

莫泊桑 245

马克·吐温 246

海涅 246

都德 247

七、思维品质 247

立体思维 247

动作思维 247

形象思维 247

抽象思维 248

求同思维 248

求异思维 248

创造性思维 248

直觉思维 249

灵感思维 249

灵感 249

分析 249

综合 249

比较 249

概括 250

抽象 250

具体化 250

推理 250

系统化 250

分类 250

归纳 251

演绎 251

判断 251

思维的广阔性 251

思维的批判性 251

思维的深刻性 252

思维的逻辑性 252

思维的敏捷性 252

思维的创造性 252

质疑的三个层次 253

八、初中语文课外活动 253

语文课外活动 253

课外阅读 253

课外写作活动 254

读书小组 254

语文札记 254

课外练笔 254

影视语文学习 255

影视评论 255

课外听说活动 255

读书报告会 256

文学社团 256

文学社团活动 256

课外写字活动 256

小记者团 257

小通讯社示例 257

社会调查 257

人物专访 258

手抄报 258

参观活动 258

演讲会 259

辩论会 259

语文游艺会 259

语文竞赛活动 259

家庭语文学习 260

九、语文自学能力 260

(一)语文自学能力目标 260

自学能力的目标 260

自学能力的因素 261

培养自学能力的途径 261

利用语文环境 261

(二)自学方法 262

单篇自学法 262

单元自学法 262

分步学习法 262

分类归纳学习法 263

三结合学习法 263

读议自学法 263

尝试自学法 264

探究自学法 264

举一反三法 264

逆推法 265

列表法 265

字典速查法 265

语文复习法 266

(三)自学习惯 266

勤于动手 266

勤于动口 266

勤于动脑 267

勤于观察 267

善于积累 268

十、初中语文应考 268

试卷读解法 268

题目审读法 268

标点题读解法 269

填空题读解法 269

解释题读解法 270

文言翻译题读解法 270

简答题读解法 270

选择题读解法 270

配伍选择题读解法 270

分类选择题读解法 271

多解选择题读解法 271

最佳选择题读解法 271

排序题读解法 271

是非题读解法 271

划分题读解法 271

连线题读解法 272

图表题读解法 272

辨析题读解法 272

简缩题读解法 272

变换题读解法 272

分析题读解法 273

修改题读解法 273

综合题读解法 273

作文审题法 273

十一、初中基本课文学习指要 274

一件珍贵的衬衫 274

老山界 274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74

一面 274

济南的冬天 275

春 275

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 275

人民的勤务员 275

驿路梨花 276

纪念白求恩 276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76

皇帝的新装 276

为学 276

故事三则 277

狼 277

同志的信任 277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 277

挺进报 278

谈骨气 278

诗三首 278

《伊索寓言》二则 278

我的老师 279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279

小桔灯 279

社戏 279

最后一课 280

分马 280

《论语》六则 280

扁鹊见蔡桓公 280

口技 281

回延安 281

梅岭三章 281

想和做 281

挖荠菜 282

诗五首 282

一件小事 282

七根火柴 282

背影 283

荔枝蜜 283

故乡 283

在烈日和暴雨下 284

中国石拱桥 284

苏州园林 284

宇宙里有些什么 284

食物从何处来 285

周总理,你在哪里 285

愚公移山 285

冯婉贞 286

短文两篇 286

记一辆纺车 286

批评和自我批评 287

诗词七首 287

向沙漠进军 287

死海不死 288

井岗翠竹 288

听潮 288

谁是最可爱的人 288

蜘蛛 289

统筹方法 289

论雷峰塔的倒掉 289

新闻两篇 289

多收了三五斗 290

老杨同志 290

变色龙 291

核舟记 291

桃花源记 291

小石潭记 292

最后一次讲演 292

白杨礼赞 292

回忆我的母亲 293

藤野先生 293

反对自由主义 293

事事关心 294

孔乙己 294

我的叔叔于勒 294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95

《孟子》二章 295

捕蛇者说 295

岳阳楼记 296

说谦虚 296

松树的风格 296

哥白尼 296

有的人 297

给青年们的一封信 297

《沁园春·雪》 297

海燕 297

挥手之间 298

“友邦惊诧”论 298

《白毛女》选场 298

普通劳动者 299

竞选州长 299

曹刿论战 299

出师表 300

人类的语言 300

二六七号牢房 300

《龙须沟》选场 300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300

唐雎不辱使命 301

附录 302

一、常用成语检索 302

(一)政治军事类 302

(二)社会生活类 304

(三)教育学习类 308

(四)思想工作类 310

(五)品行才貌类 312

(六)情感友谊类 316

(七)意志心理类 318

(八)状态变化类 321

(九)环境自然类 324

二、初中语文学习附表 326

(一)汉语拼音方案 326

(二)现代汉语词类简表 329

(三)现代汉语短语简表 333

(四)汉字笔顺规则表 335

(五)现代汉语句子成分简表 336

(六)现代汉语复句简表 337

(七)初中修辞格学习简表 338

(八)标点符号简表 343

(九)初中古代作家作品简表 346

(十)初中文言文基本篇目常见实词简表 348

(十一)初中文言文非基本篇目常见实词简表 353

(十二)初中文言文虚词简表 356

(十三)初中文言文一词多义释例 365

(十四)初中文言文古今异义词释例 371

(十五)初中文言文通假字简表 372

(十六)初中常见代词用法简表 376

(十七)常用表时间的词语解释 377

(十八)初中文言文副词简表 37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