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神经外科麻醉学  2版
神经外科麻醉学  2版

神经外科麻醉学 2版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恩真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117160315
  • 页数:1022 页
图书介绍:
《神经外科麻醉学 2版》目录

第一篇 神经外科麻醉学基础 1

第1章 神经系统应用解剖 1

第一节 颅脑解剖概要 1

一、头皮 1

二、颅骨 1

三、脑膜 2

四、脑 5

五、脑神经 8

六、脑血管 9

七、脑室、脑脊液和脑脊液循环 10

第二节 脊柱和脊髓的解剖概要 10

一、脊柱 10

二、脊膜 11

三、脊髓 12

第三节 周围神经解剖概要 14

第四节 植物神经系统 16

一、植物神经系统的组成 16

二、植物神经对器官和脏器的支配 16

第五节 主要神经传导通路和功能系统 17

一、视觉传导通路 17

二、听觉传导通路 18

三、痛觉与温觉传导通路 18

四、触觉传导束 18

五、位置觉、运动觉、振动觉(本体觉)传导束 18

六、运动传导束 18

七、锥体外系统 18

八、网状结构和网状激活系统 19

九、边缘系统 19

十、心血管运动与血压的中枢调节 19

十一、呼吸的中枢调节 19

十二、体温的中枢调节 21

第2章 脑血流、脑代谢和血脑屏障与麻醉 22

第一节 脑的血液供应 22

一、脑动脉系统 22

二、脑的静脉系统 25

第二节 脑的血流 27

一、脑血流的测定方法 27

二、脑血流的自动调节 29

三、脑血流的影响因素 30

第三节 脑代谢 32

一、脑氧代谢和糖代谢 32

二、脑中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 32

三、脑中脂类代谢 32

四、脑中核苷酸代谢 33

五、脑中铁的代谢 33

六、脑功能和脑代谢的关系 33

七、年龄、性别和脑代谢的关系 34

第四节 麻醉对脑血流、脑代谢的影响 34

一、麻醉药物和麻醉辅助药物 34

二、体温 38

三、二氧化碳 39

四、低氧血症 39

五、麻醉方法和管理 40

第五节 血脑屏障与麻醉 41

第3章 颅内压与麻醉 49

第一节 颅内压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49

一、定义 49

二、颅内压的正常值 49

三、颅内压的产生和维持 49

第二节 颅内压的生理调节 50

一、脑脊液的调节 50

二、脑血流量和血容量的调节 51

三、脑组织体积的变化 52

第三节 颅内压与全身麻醉 52

第四节 麻醉用药对颅内压的影响 53

一、吸入麻醉药 53

二、静脉麻醉药 56

三、麻醉性镇痛药 57

四、肌肉松弛药 59

五、血管活性药物 59

第五节 硬脊膜外间隙阻滞对颅内压的影响 61

第六节 颅内高压的治疗 62

一、一般治疗原则 62

二、应用药物降低颅内压 62

三、生理性降低颅内压 69

四、颅内高压患者的补液治疗 71

五、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的治疗 71

六、颅内高压的手术治疗 71

第4章 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生化与麻醉 75

第一节 神经元间的突触传递 75

一、突触的结构 75

二、化学突触神经递质释放和传递的原理 76

第二节 中枢神经递质与中枢抑制 78

一、中枢神经递质 78

二、中枢抑制 84

第三节 全身麻醉药对突触生理的影响 86

一、对神经递质释放过程的影响 86

二、对突触后膜受体的影响 87

三、对突触后膜和离子通道的影响 87

第四节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与神经递质的变化 88

一、儿茶酚胺类和5-羟色胺 88

二、兴奋性氨基酸 88

三、γ-氨基丁酸 89

四、腺苷 90

第五节 围手术期神经递质的检测 90

第六节 外源性、内源性一氧化氮和各种信使与麻醉 91

一、一氧化氮的生理和病理生理作用 92

二、以一氧化氮为主的信使及其他各种信使的作用 93

三、一氧化氮与脑损伤时的神经元凋亡 94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一氧化氮与麻醉作用 94

第5章 麻醉与脑认知功能 97

第一节 睡眠与觉醒 97

一、睡眠与觉醒的机制及生理变化规律 97

二、全身麻醉与睡眠、睡眠剥夺 101

三、结语 102

第二节 意识和记忆 103

一、基本概念 103

二、麻醉下的记忆 104

第三节 手术中知晓 107

一、手术中知晓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107

二、手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及潜在性危害 108

三、手术中知晓的发生机制和可能危险因素 108

四、减少手术中知晓发生的策略 109

第四节 手术后谵妄 109

一、流行病学 110

二、谵妄的危害 110

三、谵妄的危险因素 111

四、谵妄的病理生理机制 112

五、谵妄的临床表现 112

六、谵妄的诊断 113

七、谵妄的预防 114

八、谵妄的治疗 114

第五节 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115

一、概述 115

二、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 115

三、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可能的病因 115

四、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 118

五、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和治疗 118

第六节 神经心理学和认知功能评定的方法 119

一、常用的成套神经心理学量表 119

二、应用神经心理学量表中注意的问题 121

三、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 122

第6章 神经外科麻醉的药理学基础 125

第一节 药效动力学 125

一、药物的量-效关系 125

二、时效关系 126

三、构效关系 127

四、受体学说 127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133

一、药物通过细胞膜的转运 133

二、药物的吸收 134

三、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 136

四、药物的生物转化 136

五、药物的排泄 137

第三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 138

一、房室模型的概念和原理 138

二、速率过程 140

三、药物的半衰期 142

四、恢复时间 144

五、效应部位平衡 144

六、药代动力学和静脉给药方案 144

第四节 神经外科麻醉的常用药物及药理学 146

一、静脉麻醉药 147

二、吸入麻醉药 149

三、麻醉性镇痛药 150

四、右旋美托咪啶 153

五、镇静药物 154

第7章 神经放射学基础 157

第一节 颅骨的正常X线解剖 157

一、颅盖骨 157

二、颅底骨 158

三、颅内生理性钙化 160

四、颅脑的测量 160

第二节 正常颅脑的CT解剖 160

一、颅底层面 160

二、蝶鞍层面 161

三、鞍上池层面 161

第三节 正常颅脑磁共振成像解剖 164

一、大脑半球 164

二、深部结构和脑室系统 165

三、横轴位断面成像 167

第四节 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175

一、基本问题 175

二、神经上皮性肿瘤 176

三、脑膜的肿瘤 187

四、神经鞘瘤 194

五、鞍区肿瘤 195

六、恶性淋巴瘤 202

七、生殖细胞的肿瘤 205

八、囊肿和类肿瘤病变 208

九、脑转移瘤 214

十、其他肿瘤 215

十一、脑肿瘤手术后与放疗后改变 218

第五节 颅内血管疾患的影像学诊断 221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 221

二、脑静脉窦闭塞 233

三、出血性脑血管病 235

第六节 颅脑外伤的影像学诊断 249

一、头皮血肿 249

二、颅骨骨折 249

三、脑挫裂伤 250

四、硬脑膜下血肿 250

五、硬脑膜外血肿 251

六、颅内血肿 251

七、蛛网膜下隙出血 251

八、颅脑外伤合并症和后遗症 252

第二篇 神经外科麻醉学总论 253

第8章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253

第一节 手术前全身状态评估及神经功能评分 253

一、全身状态评估 253

二、神经功能评分 257

第二节 手术前用药、手术前准备和伴发疾病的处理 260

一、手术前用药 260

二、手术前准备及伴发疾病的处理 261

第9章 神经外科常用的麻醉方法 264

第一节 吸入麻醉 264

一、基础原理 264

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吸入麻醉的原则 266

三、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吸入麻醉的实施 266

第二节 静脉全身麻醉 268

一、概述 268

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静脉麻醉的原则 269

三、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静脉麻醉的方法 269

四、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静脉麻醉的实施 269

第三节 静脉-吸入复合麻醉 271

一、基本问题 271

二、麻醉实施 272

三、静吸复合麻醉的注意事项 273

第四节 神经阻滞麻醉 274

一、局部麻醉药的药理学 274

二、神经阻滞前用药和监测 279

三、头部区域神经阻滞 279

第五节 针刺疗法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282

一、针灸-针刺麻醉-针刺疗法的历史演变 282

二、针刺疗法的作用机制 283

三、针刺疗法在手术麻醉中的作用 284

四、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针刺疗法 285

第六节 浅低温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287

一、低温的治疗机制 288

二、低温技术的实施方法 288

三、降温方法 289

四、临床应用 289

五、总结 290

第10章 肌肉松弛药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应用 293

第一节 肌肉松弛药的药理学特性 293

一、骨骼肌肉松弛作用 293

二、中枢神经系统 293

三、心血管系统作用 294

第二节 神经-肌肉阻滞的分类和常用的肌肉松弛药 296

一、神经-肌肉阻滞的分类 296

二、常用的肌肉松弛药 297

第三节 肌肉松弛药在神经外科麻醉中的应用 303

一、神经外科麻醉中应用肌肉松弛药的适应证 303

二、神经外科麻醉中影响肌肉松弛药作用的因素 304

三、神经外科麻醉中肌肉松弛药的应用 307

第四节 神经肌肉病变患者应用肌肉松弛药的原则 309

第五节 残余肌肉松弛作用的识别和拮抗 314

一、残余肌肉松弛作用的定义和发生率 314

二、抗胆碱酯酶药的量-效关系 314

三、拮抗药物和转复时机的选择 315

四、琥珀胆碱Ⅱ相阻滞的转复 316

五、转复肌肉松弛药作用的注意事项 316

第11章 控制性低血压 318

第一节 控制性低血压的生理学基础和临床意义 318

一、血管系统 318

二、人体的总血容量 319

三、血压 319

四、控制性低血压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320

第二节 实施控制性低血压的基本原则 322

一、保证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注量 322

二、血压控制水平 322

三、控制性低血压的时间 322

四、呼吸管理 323

五、注意体位对局部血压的影响 323

六、基本监测 323

第三节 控制性低血压的方法 324

一、生理性控制性低血压 324

二、椎管内阻滞控制性低血压 324

三、药物控制性低血压 324

四、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326

第12章 血液稀释与自身输血 328

第一节 血液稀释 328

一、血液稀释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328

二、血液稀释的分类及稀释程度 329

三、急性等容血液稀释 330

四、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 331

第二节 贮血式自身输血(PAT) 332

第三节 手术中血液回收 333

一、血液回收的操作流程 333

二、回收血液的主要成分 335

三、IBS的临床应用 337

第四节 失血量的测定 340

第五节 血液稀释与自身输血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现状与前景 340

一、PAT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现状 340

二、ANH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现状 341

三、AHH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现状 341

四、IBS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342

第六节 血液保护的最新理念 344

第13章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体液管理 349

第一节 血脑屏障与体液管理 349

一、血脑屏障的解剖学特点 349

二、血脑屏障与液体治疗 350

第二节 特殊神经外科手术临床状态的体液管理 353

一、脑血管痉挛 353

二、坐位 354

三、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354

第三节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监测 355

一、尿监测 355

二、电解质监测 356

三、体重监测 357

第四节 容量治疗的最新进展 357

一、重视容量治疗过程中的适当监测 357

二、重视临床工作理念的转变 358

第14章 神经外科手术体位与麻醉 360

第一节 基本问题 360

第二节 不同手术体位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61

第三节 不同手术体位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362

第四节 手术体位与并发症 363

一、循环系统 363

二、呼吸系统 363

三、神经系统 364

四、眼部损伤 366

五、咽部及面部水肿 367

六、皮肤损伤 367

七、空气栓塞 367

八、其他 367

第五节 手术中空气栓塞 368

一、空气栓塞的发生机制 368

二、空气栓塞的病理生理改变 369

三、空气栓塞的诊断 370

四、空气栓塞的预防 371

五、空气栓塞的治疗 372

第六节 特殊监测在坐位手术中的应用 372

一、胸前区多普勒超声 372

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373

三、右心房内置入导管 376

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377

五、呼气末氮气 379

六、直接动脉内压力监测 379

七、电生理学监测 379

第15章 神经外科麻醉中的气道管理 381

第一节 手术前的气道评估 381

一、病史复习 381

二、一般检查 381

三、张口度 382

四、舌咽解剖结构 382

五、寰枕关节伸展度 383

六、下颌间隙 383

七、其他评估方法 384

第二节 面罩通气技术 384

一、面罩的选择和准备 384

二、面罩通气的方法 385

三、面罩通气不良的原因和处理 386

四、面罩通气的注意事项 388

第三节 气管插管技术 388

一、气管插管前的准备 388

二、经口和经鼻明视气管插管技术 391

三、气管插管的并发症 397

四、拔管及其注意事项 399

第四节 特殊体位的气道管理 400

一、合理地摆放手术体位 401

二、围手术期加强呼吸动力学监测 401

三、特殊手术体位的气道管理 401

第五节 手术中唤醒患者的气道管理 402

一、手术前气道准备 402

二、手术中气道管理 403

第六节 喉罩通气道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气道管理中的价值 406

一、喉罩通气道的喉罩的类型和用途 406

二、喉罩通气道在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应用 409

第七节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困难气道管理 410

一、困难气道的定义 410

二、困难气道的危害 410

三、困难气道病因的分类 411

四、困难气道的处理 411

五、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特殊困难气道的处理 414

第三篇 神经外科麻醉的监测 415

第16章 循环功能监测 415

第一节 基本监测方法 415

一、脉搏监测 415

二、听诊器监测 415

三、无创性血压监测 416

四、心电图监测 417

第二节 特殊监测项目 419

一、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419

二、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和测压 422

三、肺动脉压的监测 426

四、心排血量的监测 429

第三节 其他监测方法 434

一、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434

二、氧输送和氧消耗 435

三、PiCCO监测 436

第四节 循环功能监测的重要性和临床意义 439

一、颅内操作易造成循环功能紊乱 439

二、循环稳定是防治脑损害的重要保证 439

三、体位多种多样 439

四、特殊技术的广泛应用 440

五、手术时间长、出血多 440

六、病情变化复杂 440

第17章 呼吸功能检查与监测 442

第一节 呼吸功能观察 442

一、一般监测方法 442

二、简易呼吸功能测定方法 443

第二节 肺通气功能的监测 443

一、肺容量 443

二、肺通气功能 444

第三节 肺换气功能与监测 448

一、肺的弥散功能 448

二、肺通气/血流比值 449

第四节 二氧化碳交换有效性的监测 450

一、动脉血气分析 450

二、脉搏氧饱和度仪 451

三、氧浓度监测 451

四、呼气末二氧化碳曲线图 451

第五节 呼吸功能的综合评价 456

第18章 全身麻醉深度监测 459

第一节 全身麻醉和麻醉深度 459

一、全身麻醉的定义 459

二、麻醉深度的概念 461

三、如何监测麻醉深度 462

第二节 麻醉中患者神志状态的监测 463

一、意识状态的临床评价 463

二、脑电监测 464

第三节 应激反应程度的监测 469

一、应激反应的基本概念 469

二、全身麻醉下创伤性应激反应的监测 472

第19章 脑血流和脑氧平衡的监测 477

第一节 脑血流测定的方法 477

一、经颅多普勒超声 477

二、放射性核素成像技术 482

三、氙-CT 483

四、近红外光谱分析法 484

五、激光多普勒流量仪 484

六、其他方法 484

第二节 围手术期脑血流监测 485

一、目的 485

二、脑血流监测在围手术期的应用 485

第三节 颈内静脉血监测 488

一、解剖与生理 488

二、方法 489

三、并发症 489

四、相对禁忌证 489

五、颈内静脉氧饱和度监测 489

六、颈静脉球血乳酸监测 493

第四节 脑红外光谱仪监测 494

一、脑氧饱和度监测 494

二、脑血流监测 496

三、临床应用 498

第20章 脑电图监测 503

第一节 脑电生理活动与麻醉 503

第二节 定量脑电图监测的原理和方法 503

一、基本概念 503

二、定量脑电图检测的原理和特点 504

三、定量脑电图监测的方法 505

第三节 影响定量脑电图监测的因素 507

一、影响定量脑电图监测采集的因素 507

二、影响定量脑电图监测分析的因素 509

第四节 围手术期脑电图监测的意义和应用及前景 509

一、围手术期脑电图监测的意义和范围 509

二、围手术期脑电图监测的应用及前景 512

第21章 诱发电位监测 515

第一节 概述 515

一、诱发电位的特点 515

二、诱发电位的分类 515

三、手术中诱发电位监测的基本技术 516

四、有关的技术参数 516

五、诱发电位监测的适用范围 517

第二节 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 518

一、体感诱发电位相关的解剖 518

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的技术 520

三、诱发电位的影响因素和警报标准 520

四、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测的临床应用 522

第三节 手术中运动诱发电位监测 524

一、概述 524

二、手术中运动诱发电位监测的技术 525

三、运动诱发电位的影响因素和报警标准 526

四、运动诱发电位监测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528

第四节 手术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 531

一、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相关的解剖 531

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的技术 531

三、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在手术中的应用 534

第五节 手术中肌电图监测 535

一、概述 535

二、肌电图监测在手术中的应用 535

三、肌肉松弛药对脑神经监测的影响 537

四、不同脑神经监测的方法 537

第六节 手术中视觉诱发电位监测 539

一、刺激和记录参数 539

二、视觉诱发电位改变的意义 539

三、视觉诱发电位监测在手术中的应用 539

第22章 颅内压监测 542

第一节 颅内压的物理学定义和解剖分析 542

一、颅内压的物理学定义 542

二、颅内压的解剖分析 543

第二节 颅内压监测的方法 544

一、颅内压监测的基本原理 544

二、液体(脑脊液)压力的测定 545

三、采用置入的压力传感器测定颅内压 547

四、无创性颅内压监测 550

第三节 正常的颅内压波形 552

一、压力波的组成 552

二、颅内压的振幅 552

三、颅内压的波形 553

第四节 异常的颅内压波形 554

一、A波 554

二、B波 554

三、C波 555

四、D波 555

五、E波 555

六、复合波 556

第五节 颅内压监测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556

一、急性颅脑外伤 556

二、颅内肿瘤 556

三、脑积水 557

四、蛛网膜下隙出血 557

五、其他 557

第六节 颅内压监测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557

一、感染 557

二、颅内出血 558

三、医源性颅内高压 558

四、测定错误 558

五、脑实质损伤 559

第23章 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 561

第一节 一般监测法 561

一、神志清醒的患者 561

二、神志尚未恢复的患者 561

第二节 周围神经刺激监测法 562

一、神经刺激器 562

二、肌机械描记法 563

三、肌加速度描记法 564

四、肌电描记法 564

五、特殊改良式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仪 565

第三节 电刺激的类型、方式和临床意义 567

一、单次颤搐刺激 567

二、强直刺激 568

三、四个成串刺激 569

四、强直刺激后单次刺激肌肉颤搐反应计数 569

五、双短强直刺激 570

第四节 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571

一、监测前准备工作 571

二、仪器的调整和对照值的确定 572

三、监测部位的选择 572

四、不同麻醉时期神经刺激类型的选择和应用 572

五、影响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监测的因素 574

第四篇 神经外科麻醉学各论 577

第24章 幕上肿瘤手术的麻醉 577

第一节 解剖学和生理学特点 577

一、幕上肿瘤的解剖学定位及其临床表现 577

二、幕上肿瘤的性质 578

三、幕上肿瘤对颅内压的影响 579

第二节 手术前评估和手术前准备 580

一、手术前评估 580

二、手术前准备 581

第三节 麻醉方法及实施 582

一、麻醉前准备 582

二、麻醉诱导 583

三、麻醉维持 584

四、麻醉苏醒 586

五、小结 586

第四节 脑室镜手术的麻醉 587

一、手术前准备 587

二、手术中管理 587

三、手术后管理 588

第五节 特殊注意事项 588

一、避免继发性脑损伤 588

二、特殊体位 589

三、颅内大出血的预防和治疗 589

四、神经功能与脑内环境监测 590

第25章 下丘脑、鞍区及垂体腺瘤手术的麻醉 592

第一节 垂体腺瘤患者的麻醉 592

一、垂体的解剖特点 592

二、垂体腺瘤的病理生理特点 593

三、垂体腺瘤的新分类法 593

四、垂体腺瘤的临床特征 594

五、垂体腺瘤患者的麻醉处理 594

第二节 麻醉对垂体前叶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596

一、麻醉对生长激素的影响 596

二、麻醉对泌乳素的影响 596

三、麻醉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皮质醇的影响 596

四、麻醉对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597

第三节 垂体腺瘤患者的气道管理 597

一、垂体腺瘤患者气道的特点 597

二、手术前气道评估 598

三、气道管理 598

四、手术中和手术后气道管理 601

五、特别提示 601

第四节 常见鞍区肿瘤手术的麻醉处理 601

一、常见的鞍区肿瘤 601

二、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 602

三、颅咽管瘤患者的麻醉处理要点 603

第五节 尿崩症患者的麻醉处理 604

一、基本问题 604

二、麻醉管理 604

三、手术后治疗 604

第26章 颅底病变手术的麻醉 606

第一节 颅底神经外科手术的基本问题 606

一、颅底的解剖 606

二、颅底肿瘤 608

三、颅底肿瘤的临床表现 610

四、颅底肿瘤手术入路的特点 610

五、颅底重建技术 611

六、内镜辅助颅底肿瘤显微手术 612

七、颅底手术的并发症 612

第二节 颅底病变患者的手术前评估和特殊准备 613

一、手术前评估 613

二、手术前特殊准备 613

第三节 麻醉方法和实施 614

一、麻醉方法 614

二、手术中管理 615

第四节 手术中监测和手术后管理 619

一、手术中监测 619

二、手术后管理 621

第27章 颅后窝病变手术的麻醉 624

第一节 颅后窝的解剖 624

第二节 手术前评估和准备 624

一、手术前评估 624

二、手术前准备 626

第三节 麻醉方法与体位的特点 627

一、麻醉方法 627

二、体位特点 628

第四节 手术中特殊监测的应用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629

一、手术中特殊监测 629

二、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629

第28章 脑干肿瘤手术的麻醉 631

第一节 脑干的解剖 631

第二节 脑干肿瘤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631

第三节 脑干肿瘤手术的麻醉 632

一、麻醉前评估 632

二、麻醉前准备 634

三、麻醉方法 635

第29章 脊髓手术的麻醉 640

第一节 脊柱和脊髓的解剖学 640

一、脊柱的解剖学 640

二、脊髓的解剖学 640

三、脊髓的被膜 641

四、脊髓的血液循环 641

第二节 脊髓的生理学 641

一、脊髓的运动功能 642

二、脊髓的感觉功能 642

三、自主神经功能 642

四、脊髓的血流量及其影响因素 643

第三节 脊髓手术的麻醉 643

一、手术前准备 644

二、麻醉处理 645

三、围手术期脊髓功能的保护 646

四、麻醉中注意事项 646

五、麻醉恢复期管理 647

第四节 寰枕畸形手术的麻醉 647

一、病因学 647

二、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648

三、麻醉处理 648

第五节 脊髓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 648

一、基本问题 648

二、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方法和麻醉药物的影响 649

第30章 功能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 652

第一节 癫痫手术的麻醉 652

一、概述 652

二、麻醉药物与癫痫患者的脑电活动 652

三、麻醉前准备 655

四、癫痫手术的麻醉 656

五、癫痫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658

第二节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麻醉 659

一、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历史 659

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的特点和适应证 659

三、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管理 660

第三节 帕金森病和肌张力障碍手术的麻醉 661

一、帕金森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661

二、帕金森病的临床表现 661

三、帕金森病的临床分级 662

四、帕金森病的治疗 663

五、帕金森病手术的麻醉 663

第31章 颅内血管疾病手术的麻醉 666

第一节 颅内动脉瘤手术的麻醉 666

一、流行病学 666

二、临床表现 666

三、诊断 667

四、治疗方法 668

五、麻醉管理 668

第二节 颅内血管畸形 670

一、病理学特点和临床特征 670

二、麻醉管理 672

第三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手术麻醉 675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学 675

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分类 676

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麻醉 678

第四节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麻醉 679

一、颈动脉疾病的病理生理基础和治疗现状 679

二、CEA患者的风险预测和手术前评估 680

三、手术前长期用药 681

四、麻醉选择 682

五、监测 684

六、麻醉管理 685

七、手术后管理及并发症 689

第32章 小儿神经外科手术麻醉 692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和生理特点 692

一、头颅和脊柱 692

二、脑脊液 693

三、脑血流和脑代谢 693

四、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 694

五、血脑屏障 695

六、自主神经系统 695

七、痛觉 695

第二节 小儿神经药理学 696

一、吸入麻醉药 696

二、静脉麻醉药 697

三、麻醉性镇痛药 698

四、肌肉松弛药 698

第三节 小儿神经外科疾患的特点 699

一、小儿颅内肿瘤的特点 699

二、小儿神经损伤的特点 701

三、小儿神经外科先天性疾患的特点 702

第四节 手术前评估、准备和麻醉前用药 703

第五节 麻醉选择和围手术期管理 705

一、麻醉选择 705

二、麻醉监测 706

三、呼吸管理 709

四、体液管理 709

五、中心静脉穿刺置管部位的选择 711

六、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711

第六节 几种常见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 712

一、小儿脑肿瘤 712

二、抗癫痫手术 714

三、狭颅症颅缝重建 715

四、血管畸形 715

五、神经管闭合不全 715

六、侧脑室/蛛网膜囊肿-腹腔分流术 716

七、脊髓手术 716

八、创伤性脑损伤 716

九、脑血管介入治疗术 717

第33章 神经介入治疗患者的麻醉 718

第一节 神经介入治疗 718

一、概述 718

二、神经介入治疗室的环境 718

三、神经介入治疗的范围 719

四、神经介入治疗的抗凝处理 720

五、神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处理 721

六、手术后护理 723

第二节 神经介入治疗患者的麻醉 723

一、麻醉科医师的职责及管理规章制度 723

二、手术前评估和准备 724

三、手术中管理 725

四、手术后管理 730

第34章 创伤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 732

第一节 颅脑创伤患者的临床特征 732

第二节 创伤性颅脑损伤手术的麻醉 735

一、麻醉前评估 735

二、呼吸管理 735

三、循环管理 736

四、液体治疗 737

五、手术中监测 738

六、麻醉实施 739

七、脑保护 741

第三节 脊柱脊髓创伤手术的麻醉 741

一、脊柱解剖生理特点在脊柱脊髓创伤中的意义 742

二、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变化 742

三、脊柱脊髓创伤手术的麻醉管理 744

四、神经保护策略 747

第四节 复合伤患者的麻醉管理 748

一、麻醉前准备 748

二、麻醉监测 748

三、麻醉的实施和管理 749

四、体液复苏 750

五、早期防治结合,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 751

第五节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伴发多系统功能障碍患者的处理 751

一、呼吸系统表现及处理 751

二、肝功能衰竭 752

三、肾脏功能衰竭 753

四、胃肠道表现 753

第35章 神经外科手术中唤醒麻醉 756

第一节 手术中唤醒麻醉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756

一、适应证 756

二、禁忌证 757

第二节 手术中唤醒麻醉的方法与实施 757

一、手术前访视与医患沟通 757

二、麻醉前评估和准备 758

三、体位的摆放 758

四、头部神经阻滞与切口局部浸润麻醉 759

五、唤醒麻醉手术中人工气道建立与呼吸管理 759

六、清醒镇静麻醉 759

七、全凭静脉唤醒麻醉 760

八、针刺辅助麻醉在唤醒麻醉中的应用 760

第三节 手术中唤醒麻醉的并发症及防治 761

一、麻醉唤醒期躁动 761

二、呼吸道并发症 761

三、呼吸抑制 762

四、高血压与心动过速 762

五、癫痫 762

六、恶心和呕吐 763

七、颅内压增高 763

八、低温与寒战 764

九、唤醒麻醉后心理障碍 764

第36章 术中磁共振成像手术的麻醉 767

第一节 仪器设备 767

一、磁兼容的麻醉机 767

二、监护仪 768

三、静脉输注系统 768

第二节 术中磁共振成像相关的安全问题 768

一、患者的安全 768

二、医护人员的安全 769

三、仪器设备的安全 769

第三节 术中磁共振成像患者麻醉处理的要点 769

第37章 合并其他疾患的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 772

第一节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麻醉 772

一、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现状 772

二、高血压脑出血手术的麻醉 772

三、围手术期的脑功能保护 775

第二节 合并妊娠患者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 776

一、妊娠期妇女的生理改变 776

二、麻醉对子宫血流量的影响 777

三、麻醉药物与妊娠 778

四、妊娠期神经外科疾病的流行病学 778

五、妊娠期颅内手术的麻醉 779

六、妊娠期自发性脊髓硬脊膜外间隙血肿清除术的麻醉处理 780

第三节 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麻醉 781

一、疾病概述 781

二、病因和临床表现 781

三、临床分型 783

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784

五、预后 784

六、治疗 784

七、麻醉管理 786

第四节 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麻醉 787

一、疾病特点 787

二、手术治疗的麻醉处理 793

三、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处理 797

第五篇 神经外科麻醉的恢复期管理和重症治疗 801

第38章 神经外科麻醉恢复期的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801

第一节 神经外科麻醉后恢复室的建立与管理 801

一、建立麻醉恢复室的意义和作用 801

二、神经外科麻醉恢复室的流程管理 802

第二节 呼吸系统并发症 803

一、上呼吸道梗阻 803

二、通气不足 805

三、低氧血症 805

四、神经源性肺水肿 806

五、肺栓塞 806

第三节 循环系统并发症 808

一、高血压 808

二、低血压 809

三、心律失常 809

第四节 神经系统并发症 810

一、麻醉苏醒延迟 810

二、手术后谵妄 812

三、手术后癫痫 812

四、颅内血肿 814

五、脑水肿 815

第五节 神经外科手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 815

一、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是否需要镇痛 815

二、神经外科手术后镇痛的解剖和生理学基础 816

三、神经外科手术后镇痛的药理学基础及药物评价 817

四、神经外科手术后镇痛的方法及其评价 821

五、神经外科手术后镇痛治疗的注意事项及并发症预防 823

第六节 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和治疗 825

一、手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 825

二、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易发因素 826

三、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 827

四、手术后恶心呕吐的治疗 828

第七节 手术后体温异常 830

一、体温调节 830

二、体温变化对机体的影响 830

三、手术后体温异常的易发因素 832

四、体温异常的预防和治疗 832

第39章 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重症监测治疗 836

第一节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特殊监测 836

一、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法在局部脑血流量监测中的应用 836

二、热弥散法 839

三、经颅多普勒超声 840

四、近红外光谱法 841

五、脑组织氧分压 841

第二节 意识水平的判断和手术后镇静处理 842

一、意识水平的判断 842

二、手术后镇静治疗 845

第三节 呼吸道湿化的管理 850

一、呼吸道湿化的有关知识 850

二、气管插管对呼吸道的影响 851

三、最适宜的温度与湿度 851

四、呼吸道湿化的目标 851

五、如何监测呼吸道湿化的疗效 851

六、监测呼吸道湿化时的不良反应 851

七、何时停止呼吸道湿化治疗 852

八、呼吸道湿化治疗无效的原因 852

九、呼吸道湿化的方法 852

十、临床上常用的湿化液 853

第四节 手术后脑水肿的防治和脑灌注压的维持 853

一、手术后脑水肿 853

二、脑灌注压的维持 855

第40章 神经外科手术后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支持 860

第一节 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输液的特点 860

一、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基础理论知识 860

二、脑灌注的维持与相关治疗理念 864

三、神经外科手术后补液原则 867

第二节 低钠血症的诊断和治疗 871

一、基本问题 871

二、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872

三、脑性耗盐综合征 875

四、低钠血症的鉴别诊断 877

第三节 高钠血症的诊断和治疗 878

一、高钠血症的病因 878

二、高钠血症的临床表现 879

三、尿崩症 879

四、高钠血症的治疗 882

第四节 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 884

一、脑损伤患者的能量需求 884

二、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方式 885

三、肠外与肠内营养的选择 886

四、营养支持的时机 887

五、营养支持的注意事宜 887

第41章 神经外科手术后感染的预防和治疗 889

第一节 神经外科手术后感染的概述 889

第二节 手术后感染的病因和发病学 889

一、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 889

二、发病学 894

第三节 神经外科手术后院内获得性感染的诊断 896

一、临床诊断的特点与困难 896

二、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896

三、诊断标准 901

第四节 神经外科手术后院内获得性感染的预防 902

一、手术前后的处理 903

二、无菌操作与洗手 903

三、加强人工气道管理 903

四、保持呼吸治疗器械清洁可用 904

五、胃黏膜的保护 904

六、加强口腔护理 904

七、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904

第五节 神经外科手术后院内获得性感染的治疗 904

一、抗生素的应用 904

二、感染的综合治疗 915

第42章 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 917

第一节 机械通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917

第二节 机械通气方式和临床应用 918

一、机械通气的时相 918

二、基本通气模式 919

第三节 神经外科手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治疗的特点 921

一、通气量 921

二、胸内压 922

第四节 机械通气的撤离和气管导管的拔除 923

一、机械通气的撤离 923

二、气管导管的拔除 924

第六篇 脑复苏和疼痛治疗 927

第43章 脑复苏和脑保护 927

第一节 脑缺血的病因和分类 927

一、脑缺血的病因 927

二、脑缺血的分类 929

第二节 脑缺血性损伤的病理生理学 929

一、脑能量代谢障碍 930

二、兴奋性神经递质的毒性作用 931

三、钙离子稳态失调 932

四、氧化应激损伤 932

五、免疫炎症损伤 934

六、细胞死亡 934

七、自我保护与修复机制 936

第三节 脑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 937

第四节 预处理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938

一、脑缺血耐受的诱导 938

二、脑缺血耐受的可能机制 939

第五节 脑保护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942

一、脑保护研究的现状 942

二、脑保护基础研究 943

三、脑保护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944

第六节 目前临床应用的脑保护措施 950

一、血糖控制 951

二、血压管理 952

三、高压氧 952

四、过度通气 952

五、血液稀释 952

六、药物措施 953

七、脑保护的生理监测 954

第七节 心肺脑复苏患者的预后判断和脑死亡 955

一、心肺脑复苏的转归 955

二、脑损伤程度的判断 955

三、脑死亡 957

第八节 心肺脑复苏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959

一、CPCR操作中的并发症及处理 960

二、各器官功能障碍及处理 960

第44章 疼痛治疗的相关基础 965

第一节 疼痛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 965

一、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理生理机制 965

二、癌痛的神经病理生理机制 970

第二节 疼痛治疗的新理念和分子镇痛的研究现状 974

一、疼痛机制研究的进展 975

二、基因载体 977

三、疼痛基因治疗途径 979

四、反义技术在疼痛研究中的应用 980

五、RNA干扰技术在疼痛研究中的应用 981

六、分子镇痛的临床应用 981

七、分子镇痛前景的展望 982

第45章 神经外科患者慢性疼痛的诊断和治疗 984

第一节 基本问题 984

一、疼痛的定义和分类 984

二、神经外科患者手术后急、慢性疼痛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984

三、神经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发生情况 985

四、神经外科手术后非伤口性疼痛的类型和治疗 986

五、疼痛评估和急性疼痛管理小组 989

第二节 中枢性疼痛 990

一、概述 990

二、中枢性疼痛的病因、临床特征和诊断 990

三、常见的中枢性疼痛疾病 993

四、中枢性疼痛的治疗原则 995

第三节 神经外科常见慢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 1002

一、三叉神经痛 1002

二、舌咽神经痛 1003

三、蝶腭神经痛 1004

四、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1005

五、脊髓损伤后疼痛 1006

与神经外科麻醉相关的国内网站 1008

与神经外科相关的国外网站 1010

索引 101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