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

病理生理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宁,李著华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030381019
  • 页数:247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由三篇组成,基于西医理论的根基在于稳态紊乱,病理生理学的中心任务是探索疾病的机制和本质,所以第一篇重点介绍了人体稳态紊乱与疾病关系,并对不同历史时期人类探索疾病疾病发病机制其思想观念和研究模式出现了重大不同进行了概述。第二篇根据稳态紊乱理论,选择了最基本的、最具有普遍代表意义的生命异常过程进行了介绍,包括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紊乱及氧失衡、血容量失衡、凝血与抗凝血失衡、体温失衡、胆红素代谢失衡等病理过程。也介绍了阐释生命进化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基础理论应激学说,以及对临床出现的个别“反常”现象缺血与在灌注损伤进行了介绍。第三篇重点是前面章节所学内容在器官层面上的综合应用,包括对心、肺、肝、肾、脑单一器官功能障碍及多个器官功能障碍进行了介绍。
《病理生理学》目录

第一篇 病理生理学概论 2

第一章 人体稳态紊乱与疾病 2

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概述 2

一、病理生理学概念 2

二、病理生理学科与教学 3

三、学习病理生理学的重要性 4

四、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 4

第二节 人体稳态紊乱与疾病 5

一、稳态 5

二、稳态紊乱与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一般规律 5

第三节 健康与疾病 5

一、健康 5

二、疾病 6

三、健康与疾病的转化 8

四、探讨健康与疾病概念的意义 8

第四节 生与死 9

一、生与生命 9

二、死亡 9

第二章 人类疾病发病机制概论 13

第一节 人类认识疾病本质的发展过程 13

一、原始医学 13

二、古代经验医学 13

三、近代实验医学 14

四、现代医学 14

第二节 简单疾病与复杂疾病概述 14

一、简单疾病 14

二、复杂疾病 15

第三节 传统与现代生物研究模式对疾病基本发病机制的认识 16

一、传统生物研究模式对疾病基本发病机制的认识 16

二、现代生物研究模式对疾病基本发病机制的认识 16

第四节 复杂疾病的研究方法 18

一、基因组学 19

二、蛋白质组学 20

三、代谢组学 21

四、系统生物学 21

五、“大科学”系统研究的起步 22

第五节 肿瘤系统生物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22

一、肿瘤系统生物学的概念 22

二、肿瘤系统生物学对肿瘤早期诊断、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影响 23

第二篇 病理过程 26

第三章 水平衡及紊乱 26

第一节水、钠代谢概述 26

一、正常水、钠代谢 26

二、水、钠代谢障碍的分类 30

第二节 脱水 31

一、低渗性脱水 31

二、高渗性脱水 32

三、等渗性脱水 34

第三节 水肿 35

一、水肿概述 35

二、水肿的基本机制 35

三、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38

四、水肿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41

第四章 电解质平衡及紊乱 43

第一节 钾代谢紊乱 43

一、正常钾代谢 43

二、钾代谢紊乱 46

第二节 镁代谢紊乱 53

一、正常镁代谢 53

二、镁代谢紊乱 54

第三节钙、磷代谢紊乱 56

一、正常钙、磷代谢 56

二、钙、磷代谢紊乱 58

第五章 酸碱平衡及紊乱 61

第一节 酸碱平衡及紊乱概述 61

一、酸、碱及酸碱平衡的概念 61

二、酸碱平衡的调节 62

三、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及分类 65

四、反映酸碱平衡的实验室指标及其意义 67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基本机制 70

一、4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70

二、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75

第三节 酸碱平衡紊乱对机体的影响 76

一、总体影响 76

二、重要影响及机制 76

第四节 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 77

第五节 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78

一、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疾病 78

二、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78

第六章 应激 80

第一节 应激概述 80

一、应激概念 80

二、应激原 81

三、全身适应综合征 81

第二节 应激反应的基本表现 82

一、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反应 82

二、应激的细胞体液反应 85

三、应激时机体的代谢和功能变化 88

第三节 应激反应与疾病 91

一、应激性溃疡 91

二、心身疾病 92

三、应激相关性心理、精神障碍 93

第四节 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94

第七章 缺氧 95

第一节 缺氧概述 95

一、缺氧的概念 95

二、临床常用的血氧指标 95

第二节 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96

一、乏氧性缺氧 97

二、血液性缺氧 97

三、循环性缺氧 99

四、组织性缺氧 99

第三节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100

一、代偿性反应 100

二、损伤性变化 104

第四节 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06

第八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108

第一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概述 108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原因 108

二、影响因素 109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 109

一、活性氧的作用 109

二、钙超载 112

三、微血管内皮损伤和白细胞的作用 114

第三节 主要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变化 115

一、总体影响 115

二、重要影响及机制 115

第四节 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16

第九章 休克 118

第一节 休克概述 118

一、休克的概念 118

二、休克的病因 118

三、休克的分类 119

第二节 休克的进展及其发生机制 120

一、休克的微循环变化 120

二、体液因子在休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22

第三节 休克对机体代谢和功能的影响 125

一、总体影响 125

二、重要影响及其机制 125

第四节 各型休克的特点 128

一、感染性休克 128

二、创伤性休克 128

三、烧伤性休克 128

四、过敏性休克 129

五、心源性休克 129

六、神经源性休克 129

第五节 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29

第十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31

第一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31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 131

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机制 132

第二节 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 134

一、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134

二、肝功能严重障碍 135

三、血液高凝状态 135

四、微循环障碍 135

第三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和分型 136

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期 136

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分型 136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表现 136

一、出血 137

二、休克 137

三、多器官功能障碍 137

四、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138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实验室检查 138

第六节 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39

第十一章 发热 141

第一节 体温调节及升高概述 141

第二节 发热的基本病因与机制 142

一、发热激活物 143

二、内生致热原 143

三、体温调定点上移的机制 145

四、发热的基本环节及体温变化时相 146

第三节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147

一、总体影响 147

二、重要影响及机制 148

第四节 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48

第十二章 黄疸 150

第一节 黄疸概述 150

一、黄疸的概念 150

二、黄疸的类型 150

第二节 基本机制 151

一、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及其障碍的基本环节 151

二、非酯型胆红素增高性黄疸 153

三、酯型胆红素增高性黄疸 157

第三节 黄疸对机体影响 160

一、总体影响 160

二、重要影响及机制 161

第四节 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62

第三篇 系统病理生理学 166

第十三章 心功能不全 166

第一节 心功能不全概述 166

一、心功能不全的概念 166

二、心功能不全的病因 166

三、心功能不全的诱因 167

四、心力衰竭的分类 168

第二节 心功能不全时机体的代偿 169

一、心脏本身的代偿反应 169

二、心脏以外的代偿反应 170

第三节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171

一、正常心肌舒缩的过程 171

二、细胞水平发生机制 172

三、整体水平发生机制 174

第四节 心力衰竭对机体的影响 176

一、总体影响 176

二、重要影响及机制 176

第五节 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79

一、防治原发病及消除诱因 179

二、调整神经-体液系统失衡及干预心室重塑 179

三、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 179

四、改善心肌的收缩和舒张性能 179

五、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 180

第十四章 呼吸功能不全 181

第一节 呼吸衰竭概述 181

一、呼吸功能不全和呼吸衰竭的概念 181

二、呼吸衰竭的分类 182

第二节 呼吸衰竭的病因与机制 182

一、病因 182

二、临床表现 183

三、呼吸衰竭的基本机制 183

第三节 呼吸衰竭对机体的影响 186

一、总体影响 186

二、重要影响及机制 186

第四节 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190

第十五章 肝功能不全 192

第一节 肝功能不全 192

一、肝功能不全概述 192

二、肝功能不全的常见病因 192

三、肝功能不全对机体的影响 193

第二节 肝性脑病 196

一、肝性脑病概述 196

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 197

三、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202

四、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02

第三节 肝肾综合征 203

一、肝肾综合征概述 203

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机制 203

三、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03

第十六章 肾功能不全 205

第一节 肾功能不全概述 205

第二节 急性肾衰竭 205

一、急性肾衰竭的病因与分类 206

二、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207

三、急性肾衰竭对机体的影响 209

四、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10

第三节 慢性肾衰竭 211

一、慢性肾衰竭的病因 211

二、慢性肾衰竭的发展过程 211

三、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212

四、慢性肾衰竭对机体的影响 214

五、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18

第四节 尿毒症 218

一、尿毒症的发病机制 218

二、尿毒症对机体的影响 219

三、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20

第十七章 脑功能不全 222

第一节 脑功能不全概述 222

第二节 认知障碍 222

一、认知障碍的基本表现 223

二、认知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24

三、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27

第三节 意识障碍 227

一、意识障碍概述 227

二、意识障碍的分类及表现 227

三、意识障碍的病因 228

四、意识障碍的发病机制 228

五、意识障碍对机体的影响 229

六、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30

第十八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231

第一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概述 231

一、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病因 232

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病经过与分型 232

第二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的基本机制 232

一、全身性炎症反应失控 232

二、肠屏障功能损害和肠道细菌移位 233

三、微循环障碍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234

四、细胞凋亡 234

五、能量代谢障碍 234

第三节 多器官功能障碍对机体的影响 235

一、总体影响 235

二、重要影响及机制 236

第四节 临床防治措施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237

索引 239

参考文献 24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