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中华战创伤学  第2卷  颅脑战创伤
中华战创伤学  第2卷  颅脑战创伤

中华战创伤学 第2卷 颅脑战创伤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付小兵总主编
  • 出 版 社: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64525132
  • 页数:692 页
图书介绍:
《中华战创伤学 第2卷 颅脑战创伤》目录

第一篇 颅脑战创伤概论 3

第一章 颅脑战创伤流行病学 3

第一节 颅脑战创伤流行病学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 3

第二节 颅脑战创伤分类 5

一、概述 5

二、颅脑创伤的分类标准及临床分类 8

三、伤情程度分类 9

第三节 颅脑战创伤的流行病学因素及相关影响因素 10

一、参战人员因素 10

二、战争本身因素 12

三、环境和时间因素 12

四、救护因素 13

五、颅脑战创伤发生率 15

六、颅脑战创伤的致残率及死亡率 16

参考文献 17

第二章 颅脑应用解剖 18

第一节 头皮 18

一、头皮的解剖结构 18

二、头皮的血管、神经、淋巴 19

第二节 颅骨 20

一、颅盖骨 20

二、颅底 22

第三节 脑膜 24

一、硬脑膜 24

二、蛛网膜 26

三、软脑膜 26

第四节 脑的血液循环系统 26

一、脑动脉系统 26

二、脑静脉系统 28

第五节 大脑皮质 30

一、形态特征 30

二、结构特征 32

三、功能定位 32

第六节 大脑白质 35

一、投射纤维 35

二、联合纤维 35

三、连合纤维 36

第七节 基底核 37

一、基底核位置与形态 37

二、基底核的纤维联系 39

第八节 脑神经 41

一、嗅神经 43

二、视神经 43

三、眼球运动神经 45

四、三叉神经 46

五、面神经 47

六、位听神经 47

七、后组脑神经 47

第九节 锥体外系 48

一、锥体外系纤维联系 48

二、苍白球纤维联系 49

三、锥体外系的主要通路 51

第十节 丘脑 52

一、丘脑的位置和形态 52

二、丘脑的内部结构及纤维联系 53

第十一节 脑干 55

一、脑干的外部结构 55

二、脑干的内部结构 58

第十二节 小脑 66

一、小脑的外部结构 66

二、小脑的内部结构 68

第十三节 头部断层解剖 71

一、概述 71

二、头部断层解剖 73

参考文献 77

第三章 颅脑战创伤的致伤机制与生物力学 78

第一节 颅脑战创伤的致伤机制 78

一、非火器性颅脑创伤 78

二、火器性颅脑创伤 80

第二节 颅脑战创伤的生物力学 82

一、生物力学基本参数 82

二、颅脑战创伤的生物力学研究 83

三、颅脑创伤动物模型 88

参考文献 93

第四章 颅脑战创伤神经病理生理学 95

第一节 细胞膜和离子通道改变 95

第二节 神经突触功能改变 96

第三节 轴索功能改变 97

第四节 脑微血管改变 98

第五节 脑组织能量代谢变化 99

第六节 脑血流量变化 100

第七节 生物化学改变 101

参考文献 102

第五章 颅脑战创伤后再生与修复 105

第一节 损伤神经元的自身修复 105

一、损伤神经元的再生 105

二、神经元脱氧核糖核酸的损伤和修复 106

三、神经元损伤后的信息转导及调控 109

四、神经元内与修复相关的蛋白变化 110

第二节 胶质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 111

一、胶质细胞的损伤反应 111

二、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影响 112

三、基质蛋白信号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112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基因表达的改变 112

一、神经毒性脑损伤后基因表达的改变与修复作用 113

二、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基因表达的改变和修复作用 113

三、缺血性脑损伤后基因表达的改变与修复作用 114

四、载脂蛋白的改变与修复作用 115

第四节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修复中的作用 115

一、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115

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改变 116

三、神经生长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修复中的作用 116

四、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修复中的作用 117

五、神经生长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中的应用 118

第五节 血小板激活因子 118

一、PAF与缺血性脑损害 119

二、PAF与颅脑创伤 121

参考文献 122

第六章 颅脑战创伤的循证医学研究与进展 124

第一节 颅脑战创伤的基础研究进展 124

一、动物模型的建立 125

二、动物实验的监测指标 126

三、伤后病理生理学的改变 126

四、颅脑战伤病理变化 127

第二节 颅脑战创伤的临床救治进展 127

一、辅助检查设备的运用 127

二、救治模式和方法 128

第三节 颅脑战创伤数据库的建立 130

参考文献 131

第二篇 颅脑战创伤救治 135

第七章 颅脑战创伤的伤史和检查 135

第一节 伤史的采集 135

一、受伤时间、致伤原因和致伤物 135

二、致伤物的方向、距离、受伤部位和伤员的体位 136

三、伤后症状 136

四、救治经过和结果 138

五、既往史询问 138

六、伤票与野战病历及检伤分类 139

第二节 伤员的一般检查 144

一、全身检查 144

二、神经系统查体 145

三、局部检查 159

第三节 神经影像学检查 159

一、X射线检查及诊断 159

二、CT检查及诊断 163

三、MRI检查及诊断 168

四、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及诊断 175

五、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及诊断 175

第四节 神经电生理检查及临床检查 176

一、脑电图与脑磁图 176

二、诱发电位 183

三、肌电图 187

四、经颅多普勒超声 188

五、腰椎穿刺术与脑脊液检查 193

参考文献 197

第八章 颅脑战创伤战现场急救及转运 199

第一节 战现场急救及转运 199

一、战现场急救 199

二、医疗救护与转运 211

三、野战条件下颅脑创伤的分级救治 212

四、颅脑战伤的阶梯救治模式 214

五、灾难性颅脑创伤的综合救治 216

第二节 颅脑战创伤的急救处理 217

一、颅脑战创伤战现场诊断 218

二、颅脑战创伤处理原则 221

三、合并其他部位伤的处理原则 223

参考文献 224

第九章 颅脑战创伤严重程度评估与重症监护 226

第一节 颅脑战创伤严重程度评估 226

一、伤情评估 227

二、生命体征评估 228

三、意识评估 229

第二节 颅脑战创伤重症监护 232

一、生命体征监测 233

二、意识监测 234

三、中心静脉压监测 234

四、颅内压监测 234

五、呼吸功能监测 237

六、神经功能监测 239

七、血氧饱和度监测 240

八、脑温监测 240

九、脑血流监测 242

十、脑组织氧代谢监测 243

十一、脑微透析监测 243

十二、神经电生理监测 244

十三、脑循环监测 246

十四、神经外科重症监护 247

参考文献 253

第十章 颅脑战创伤常用麻醉技术与并发症防治及疼痛管理 254

第一节 麻醉与颅脑生理 254

一、颅脑生理学知识 254

二、影响脑血流和脑代谢的因素 256

第二节 麻醉药物对中枢神经的影响 258

一、吸入麻醉药 258

二、静脉麻醉药 259

三、麻醉性镇痛药 260

四、局部麻醉药 261

五、肌肉松弛药 261

六、血管活性药 262

七、麻醉辅助药 262

第三节 神经外科麻醉技术 263

一、麻醉前准备 263

二、常用麻醉方法 264

三、麻醉期间的监测 267

四、麻醉管理 269

第四节 颅脑战创伤伤员的麻醉 271

一、颅脑战创伤严重程度的估计 271

二、颅脑战创伤的全身性并发症 272

三、麻醉处理 273

四、颅脑创伤的后果 275

第五节 麻醉后管理及并发症的防治 275

一、术后意识水平的判断及镇静 275

二、术后呼吸道的管理和呼吸支持 277

三、术后循环功能的维持 278

四、术后脑缺血和脑水肿的防治 278

五、术后电解质紊乱的纠正 280

第六节 伤员的疼痛管理 281

一、疼痛机制 281

二、疼痛的分类 281

三、战创伤疼痛特点 282

四、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282

五、疼痛管理意义 283

六、创伤疼痛管理目标 283

七、创伤疼痛管理要点 283

八、疼痛管理流程 283

九、疼痛管理误区 284

十、疼痛评估 284

十一、药物治疗 286

十二、给药途径 288

十三、非药物治疗(辅助治疗) 288

十四、镇痛治疗原则 289

参考文献 290

第十一章 头皮和颅骨战创伤 293

第一节 头皮损伤 293

一、头皮血肿 293

二、头皮裂伤 294

三、头皮擦伤 296

四、头皮挫伤 297

第二节 颅骨骨折的机制和分类 297

一、颅骨骨折的机制 297

二、颅骨骨折的分类 299

第三节 颅盖骨骨折 299

一、线性骨折 299

二、凹陷骨折 300

第四节 颅底骨骨折 301

一、颅底骨骨折线模式 301

二、颅前窝骨折 302

三、颅中窝骨折 303

四、颅后窝骨折 303

第五节 颅脑战创伤的整形 304

一、头皮和颅骨战创伤后期整形特点与原则 304

二、头皮缺损与整形 305

三、颅骨缺损修补与整形 307

参考文献 308

第十二章 原发性颅脑战创伤 310

第一节 开放性颅脑战创伤 310

一、火器性颅脑开放伤 310

二、非火器性颅脑开放伤 323

三、颅内异物的摘除 329

第二节 闭合性颅脑战创伤 334

一、脑震荡 334

二、脑挫裂伤 334

三、原发性脑干损伤 339

四、丘脑下部损伤 346

五、弥漫性轴索损伤 349

第三节 特殊类型脑损伤 351

一、颅内静脉窦损伤 351

二、颅底动脉损伤(颅脑创伤性鼻出血) 354

三、经额窦和经筛小房的颅脑损伤 355

四、颅眶损伤 356

五、颅面损伤 357

六、脑室损伤 358

七、新生儿颅脑损伤 358

八、小儿颅脑损伤 361

九、老年颅脑损伤 365

十、脑牵拉伤 368

十一、妊娠期颅脑损伤 371

十二、颅脑放射性复合伤 372

十三、颅脑爆震伤 376

十四、颅脑次声损伤 377

十五、颅脑化学武器损伤 379

十六、颅脑辐射伤 382

十七、海战浸泡伤 385

十八、高原颅脑损伤 387

参考文献 390

第十三章 继发性颅脑战创伤 393

第一节 硬脑膜外血肿 393

一、急性硬脑膜外血肿 393

二、慢性硬脑膜外血肿 396

第二节 硬脑膜下血肿 397

一、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 397

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 399

第三节 脑内血肿 401

一、急性和亚急性脑内血肿 401

二、迟发性创伤性脑内血肿 402

第四节 特殊部位血肿 403

一、脑干血肿 403

二、基底节区血肿 403

三、脑室内血肿 404

四、多发性血肿 405

五、颅后窝血肿 405

六、横窦沟微型硬脑膜外血肿 406

第五节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407

第六节 创伤性硬脑膜下积液 408

第七节 创伤性脑水肿 409

第八节 创伤性脑缺血 421

参考文献 439

第十四章 颅脑战创伤并发症与后遗症 442

第一节 内脏并发症及代谢紊乱 442

一、心血管功能障碍 442

二、肺部并发症 447

三、肾功能障碍 451

四、应激性溃疡 452

五、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454

六、酸碱平衡紊乱 460

七、物质代谢紊乱和营养障碍 467

第二节 脑脊液漏 469

第三节 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471

第四节 创伤性颅内动脉瘤 474

第五节 脑神经损伤 476

一、嗅神经损伤 476

二、视神经损伤 476

三、眼球运动神经损伤 477

四、三叉神经损伤 479

五、面神经损伤 480

六、听神经损伤 480

七、后组脑神经损伤 480

第六节 创伤性癫痫 481

第七节 颅脑战创伤后颅内外感染 486

一、头皮感染 486

二、颅骨骨髓炎 486

三、脑膜炎 487

四、脑室炎 488

五、脑脓肿 489

第八节 其他并发症 490

一、创伤后低颅压综合征 490

二、创伤后颅内积气 491

三、创伤后脑脂肪栓塞 491

四、创伤后颈内动脉闭塞 492

五、创伤后脑积水 493

六、创伤后脑膨出 493

第九节 颅脑创伤后遗症 494

一、脑创伤后综合征 494

二、迁延性昏迷 495

参考文献 496

第十五章 二次脑损伤 498

第一节 概述 498

一、颅外二次脑损伤的因素 498

二、颅内二次脑损伤的因素 499

三、二次脑损伤的基础研究 501

第二节 常见二次脑损伤因素循证医学研究 503

一、颅内压增高 503

二、血压改变 509

三、脑灌注压降低 511

四、低氧血症 513

五、体温升高 515

六、心血管系统改变 516

七、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519

八、肾功能损害 522

九、血糖改变 524

十、合并伤 524

第三节 二次脑损伤因素的多功能监护与治疗 526

一、入院诊治 526

二、监护管理 527

参考文献 531

第十六章 颅脑战创伤护理与手术配合 534

第一节 颅脑战创伤护理 534

一、头皮损伤护理 534

二、颅骨骨折护理 536

三、脑损伤护理 538

四、创伤性癫痫的护理 545

五、颅脑战创伤伤员康复期护理 550

第二节 颅脑手术配合 552

一、术前护理配合 552

二、术中配合与监护 558

三、术后护理 573

参考文献 580

第十七章 颅脑战创伤预后与康复治疗特点 582

第一节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级) 582

一、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级) 582

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级)的优劣 583

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级)与生存质量 583

四、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级)中的心理和认知因素 583

五、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分级)评估的时机 584

第二节 其他预后评估方法 585

一、神经行为学检查 585

二、脑干功能异常和瞳孔功能障碍 585

三、年龄对预后的影响 585

四、生命体征改变 585

五、神经影像学检查 586

六、颅内压测量 586

七、脑电图、诱发电位及事件相关电位 586

八、脑组织氧分压 587

九、神经生物学标记物 587

第三节 伦理问题 588

一、颅脑创伤救治中的一般伦理问题 588

二、严重颅脑损伤后脑死亡伤员的伦理问题 588

三、颅脑损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生存的伦理问题 590

第四节 脑干死亡 591

一、我国脑死亡的判定和诊断 591

二、鉴别诊断 592

三、其他可参考诊断标准 593

四、脑干死亡判定标准的准确性 593

第五节 持续性植物状态生存 594

一、持续性植物状态生存的诊断标准 594

二、鉴别诊断 595

三、治疗及预后 595

第六节 神经系统后遗症 596

一、大脑半球损伤 596

二、脑神经功能障碍 596

三、迟发性并发症 597

第七节 康复治疗 599

一、颅脑战创伤功能障碍及特征 599

二、颅脑战创伤康复评定 601

三、颅脑战创伤康复治疗 606

参考文献 612

第十八章 颅脑战创伤常用救治方法评估 615

第一节 呼吸机治疗 615

一、机制 615

二、适应证 618

三、临床应用 620

四、注意事项 621

第二节 亚低温治疗 622

一、机制 622

二、适应证与方法 623

三、临床应用 624

四、注意事项 625

第三节 大骨瓣开颅 625

一、机制 626

二、适应证、禁忌证及方法 627

三、临床应用 627

四、注意事项 628

第四节 高压氧治疗 628

一、机制 629

二、适应证 630

三、临床应用 630

四、注意事项 630

参考文献 631

汉英对照索引 633

英汉对照索引 66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