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大福利视阈下的中国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研究
大福利视阈下的中国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研究

大福利视阈下的中国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毕云天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6193723
  • 页数:26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从大福利视角出发,全面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我国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的必然趋势、理论基础、政策基础、实践基础、民意基础、基本任务、制约因素和实施对策。本书为推进我国社会福利体系整合提供理论解释和科学依据,拓展了我国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研究的理论视角,丰富了我国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研究的学术积累。本书对我国制定、修订和调整社会福利整合政策具有借鉴参考价值,对社会福利保障主管部门、经办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大福利视阈下的中国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研究》目录

导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文献回顾 4

三 基本概念 11

四 研究方法 15

五 创新及意义 18

第一章 中国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的必然趋势 20

第一节 普遍型社会福利体系的形成 20

一 全面完整的教育保障体系 20

二 涵盖全程的就业保障体系 22

三 惠及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 26

四 全面覆盖的养老保障体系 28

五 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32

六 应保尽保的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35

第二节 社会福利普遍化中的碎片化 37

一 社会福利碎片化的表现 37

二 社会福利碎片化的危害 41

第三节 加快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的意义 46

一 有利于增强社会福利公平 46

二 有利于提高福利管理效率 47

三 有利于提高制度统筹层次 48

四 有利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49

五 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49

第二章 中国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的理论基础 51

第一节 社会建设理论 51

一 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 51

二 社会建设理论的基本内容 53

三 社会建设理论的指导意义 56

第二节 普遍福利理论 57

一 普遍福利理论的提出 58

二 普遍福利理论的基本内容 59

三 普遍福利理论的指导意义 61

第三节 底线公平理论 62

一 底线公平理论的提出 63

二 底线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64

三 底线公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67

第四节 基础整合理论 69

一 基础整合理论的提出 69

二 基础整合理论的基本内容 70

三 基础整合理论的指导意义 73

第五节 适度普惠福利理论 74

一 适度普惠福利理论的提出 74

二 适度普惠福利理论的基本内容 76

三 适度普惠福利理论的指导意义 78

第三章 中国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的政策基础 80

第一节 教育保障体系整合政策 80

一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 80

二 覆盖全程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 83

第二节 就业保障体系整合政策 87

第三节 医疗保障体系整合政策 92

一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整合政策 92

二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政策 94

三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整合政策 95

四 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96

五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跨省就医费用核查结报政策 97

六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政策 97

第四节 养老保障体系整合政策 99

一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政策 99

二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整合政策 102

三 职工与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整合政策 104

四 军人退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 105

第五节 住房保障体系整合政策 106

第六节 最低生活保障整合政策 107

第四章 中国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的实践基础 108

第一节 重庆市社会福利体系整合实践 108

一 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09

二 建立城乡统筹的基础教育体系 110

三 建立城乡统筹的就业保障体系 111

四 健全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 112

五 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制度 113

六 建立一体化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14

七 整合基层社会保障服务经办机构 114

第二节 厦门市社会福利体系整合实践 115

一 厦门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16

二 推进市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17

三 健全统筹城乡就业保障体系 118

四 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体系 119

五 整合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制度 120

六 整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22

第三节 苏州市社会福利体系整合实践 123

一 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23

二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124

三 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创业制度 125

四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救助体系 126

五 实现城乡一体化居民社会保险制度 127

六 不断扩大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 129

第四节 红河州社会福利体系整合实践 130

一 红河州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130

二 在缩小“双重差距”中推进社会保障整合 131

三 扶贫开发与完善低保“双管齐下” 132

四 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33

五 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134

六 扩大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面 135

七 建设统筹城乡的就业保障体系 136

第五节 城乡居民基本保险制度整合实践 137

一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实践 137

二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实践 139

第五章 中国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的民意基础 141

第一节 义务教育保障整合意愿 141

一 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看法 141

二 对义务教育经费主要承担者的看法 143

三 对义务教育城乡生均经费标准的看法 143

四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的接纳 144

第二节 就业保障制度整合意愿 146

一 就业歧视现象的判断 146

二 对政府和社会提供就业服务的期望 147

三 对公务员缴纳失业保险金的意见 150

第三节 养老保障制度整合意愿 151

一 农民工适合参加的养老保险制度 151

二 失地农民适合参加的养老保险制度 152

三 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整合的态度 153

四 对公务员与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障制度整合的态度 154

五 对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整合的态度 155

第四节 医疗保障制度整合意愿 156

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整合的意愿 156

二 整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意愿 159

三 对取消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态度 160

第五节 住房保障制度整合意愿 161

第六节 社会救助制度整合意愿 162

一 对农村五保标准统筹层次的态度 162

二 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统筹的态度 163

三 城乡医疗救助统筹的意愿 166

第七节 社会服务体系整合意愿 169

一 养老社会服务整合的意愿 169

二 儿童社会服务整合的意愿 171

三 妇女社会服务整合的意愿 172

四 残疾人社会服务整合的意愿 173

第六章 中国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的制约因素 175

第一节 经济因素 175

一 国内生产总值 175

二 财政收支状况 177

三 居民收入水平 179

第二节 人口因素 181

一 人口流动 181

二 人口就业结构 182

三 人口年龄结构 183

四 人口城乡结构 185

五 人口收入结构 186

第三节 体制因素 188

第四节 法制因素 189

第五节 政策因素 190

一 外部政策因素 190

二 内部政策因素 191

第六节 人才因素 192

第七节 技术因素 193

第八节 思想因素 194

第七章 中国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的基本任务 197

第一节 社会福利制度整合 197

一 教育保障制度整合 197

二 就业保障制度整合 198

三 养老保障制度整合 199

四 医疗保障制度整合 201

五 住房保障制度整合 202

六 生活保障制度整合 203

第二节 社会福利管理整合 204

一 管理职能整合 204

二 主管部门整合 206

三 经办机构整合 206

四 信息系统整合 207

五 统筹层次整合 208

第三节 社会福利政策整合 209

一 社会福利政策整合的必要性 209

二 社会福利政策的纵向整合 210

三 社会福利政策的横向整合 210

第四节 社会福利主体整合 211

一 始终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 211

二 充分发挥非政府主体作用 214

第五节 社会福利类型整合 217

一 坚持货币福利的基础地位 217

二 发挥实物福利的辅助作用 218

三 加快服务福利的体系建设 219

四 社会福利类型的整合模式 220

第六节 社会福利机制整合 220

一 责任机制整合 220

二 供求机制整合 221

三 调节机制整合 222

四 监控机制整合 223

第八章 中国社会福利体系整合的实施对策 227

第一节 整合的基本原则 227

一 民生为本原则 227

二 政府主导原则 228

三 统筹城乡原则 229

四 利益平衡原则 229

五 持续发展原则 230

六 循序渐进原则 231

第二节 整合的支撑条件 232

一 思想条件 232

二 经济条件 233

三 法制条件 234

四 政策条件 235

五 队伍条件 236

六 技术条件 237

第三节 整合的发展阶段 238

一 低度整合阶段 238

二 中度整合阶段 241

三 高度整合阶段 243

结束语 245

主要参考文献 248

后记 2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