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改革三部曲  3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
中国改革三部曲  3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

中国改革三部曲 3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吴敬琏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8662350
  • 页数:285 页
图书介绍:《论竞争性市场机制》一书成书于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前,全面讨论了如何建立竞争性市场体制问题,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理论普及和奠基作用,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此书后来两次再版,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关键时点屡屡引发普遍关注和讨论,诚如吴敬琏先生所言:“翻阅旧稿,觉得书中讨论的主要问题似乎并没有过时,因此仍然值得将它呈献给读者。”
《中国改革三部曲 3 中国增长模式抉择》目录

第1章 导论 1

1.1 写作缘起 1

1.2 若干基本概念的界定 7

1.3 本书的结构 15

第2章 从早期经济增长到现代经济增长 20

2.1 早期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 20

2.2 现代经济增长和相关的理论发展 36

2.3 早期增长模式和旧型工业化道路的陷阱 46

第3章 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提高的源泉 57

3.1 “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广泛应用 57

3.2 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经济的整体效率 73

3.3 现代信息通信技术(ICT)渗入和改造各产业部门 90

第4章 我国工业化的曲折道路和粗放增长模式存在的问题 90

4.1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增长模式 110

4.2 改革开放以来调整经济结构和改善增长方式的探索 122

4.3 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偏差的消极后果 128

第5章 粗放增长模式的延续:出口导向战略 152

5.1 出口导向战略及其实施效果 152

5.2 出口导向政策导致的问题 161

第6章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73

6.1 采取实际措施提高经济效率 173

6.2 必须建立充满活力的新体制 191

6.3 改革攻坚,建立健全集约增长的制度基础 207

6.4 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最终取决于政府自身改革的成效 215

附录1 全面提升整体竞争力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浙江经济发展考察报告(2004) 229

附录2 “十一五”时期必须认真解决工业化道路和增长模式的问题(2005) 239

附录3 广东发展转型的机遇与挑战(2008) 244

主要参考文献 269

索引 277

初版后记 281

修订版附记 283

增订版后记 284

表 41

2.1 美国增长源泉的核算 41

2.2 若干发达国家的产出、投入和生产率的增长率 42

2.3 日本增长源泉的核算 43

2.4 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阶段和相关的增长理论 45

2.5 苏联投入、产出和效率指标 48

2.6 产出和度量投入的年均增长率 50

2.7 经济增长源泉的相对贡献 51

2.8 1960~1990年东亚高绩效经济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53

3.1 代表性通用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71

3.2 英国和美国的就业结构(1700~1998年) 74

3.3 英国工业化进程中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情况 75

3.4 美国工业化进程中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情况 75

3.5 日本工业化进程中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和产值比重变化情况 76

3.6 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产业结构 82

3.7 用作中间投入品的服务占全部生产投入的比重 84

3.8 用作中间投入品的服务产出占全部服务产出的比重 85

3.9 从中央处理器(CPU)看“摩尔定律”的作用 92

3.10 美国商务部定义的IT产业 98

3.11 美国的IT部门研究开发支出 99

3.12 IT部门对于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 102

3.13 1989~2001年美国的GDP平均增长 102

3.14 美国经济中的计算机投资 105

3.15 美国经济部门应用信息技术(IT)密集度排序 106

3.16 1995~2000年间美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增长 108

4.1 中国基本建设投资的分配 116

4.2 1953~1978年经济增长基本指标 117

4.3 能源定价反映全部成本之后对国民经济和能源消耗的影响 126

4.4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情况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 129

4.5 1980年以来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情况 134

4.6 2003年我国资源消耗量占世界总消耗量的比重 136

4.7 中国就业弹性的变化 144

4.8 中国的投资率与消费率 146

6.1 中国研究开发经费支出(1997~2002) 175

6.2 中国科学与技术发展指标的国际对比 175

6.3 教育发展指标的国际对比(1997年) 178

6.4 2004年中国和美国信息产业市场结构比较 188

6.5 中国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和软件及信息服务的产出 188

6.6 1965~1995年农业和制造业之间劳动生产率实际年平均增长率差距的国际比较 189

6.7 1934~1983年研究开发支出占GNP的比重 192

6.8 历年中央财政拨入全国社保基金情况表 221

图 77

3.1 韩国工业化过程中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 77

3.2 韩国工业化过程中三次产业就业比重的变化 77

3.3 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产业结构 82

3.4 生产性服务业 84

3.5 微笑曲线 89

3.6 2003年世界ICT产业的构成 104

4.1 中国:198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需求结构 118

4.2 中国:1981年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结构 118

4.3 中国:1982年劳动力总量的部门结构 119

4.4 中国与世界部分国家服务业就业比重的对比 133

4.5 世界部分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变动情况 134

4.6 1991~2004年我国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及城镇失业率 144

4.7 中国投资率的不断提高 146

4.8 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的提高 148

4.9 贷款增长和投资增长 149

5.1 1979~1986年的中国进出口贸易 157

5.2 1986~1993年的中国进出口贸易 158

5.3 1979~1993年的中国进出口贸易差额 159

5.4 1994年以来的中国进出口贸易 160

5.5 1994年以来的中国贸易顺差 161

5.6 1994年以来的中国外汇储备余额 169

5.7 1997~2006年房价和房价收入比的变动趋势图 170

5.8 上证指数日线(2005年6月1日至2007年11月2日) 171

6.1 发展中国家目前在全球生产体系中的位置 174

6.2 执行研发支出的组织结构的国际比较 176

6.3 研发支出的使用方向 176

专栏 26

2.1 从“工业化论战”到斯大林工业化路线的确立 26

2.2 东亚金融危机 54

3.1 通用目的技术(GPT) 72

3.2 金万堤论韩国20世纪70年代的“重化工业运动” 78

3.3 硅谷为什么成为创新者栖息地? 93

3.4 21世纪初部分国家的信息化战略 95

4.1 毛泽东论中国工业化 120

5.1 出口导向战略 153

5.2 台湾从奇迹到危机的经历 165

6.1 供应链管理 18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