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及影响研究
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及影响研究

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及影响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成林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16164860
  • 页数:198 页
图书介绍: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用于解释去工业化发生机制的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是围绕着资本逐利的本质来展开的,它不仅将去工业化的不同成因纳入进来,而且还进一步地探讨了去工业化的更深层次的根源——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制造业的生产过剩以及由此引起利润率下降。这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一。其次,本文结合资本主义经济历史发展的实践,对去工业化的影响进行了有益的探讨。这些影响从经济增长到经常账户的收支失衡,再到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2008年金融危机以及主权国家债务危机等各个方面。第三,本文在对去工业化发生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经济的“再工业化”能否取得成功进行了分析。这一分析不仅适用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的“再工业化”策略,而且也适用于2008年危机爆发以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再次提出的“再工业化”策略。这又是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之一。最后,本文也对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如何避免出现去工业化,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及影响研究》目录

导论 1

第一章 工业化的内涵及意义 4

第一节 工业化的内涵及标志 5

一 工业化的内涵 5

二 工业化的程度、阶段和标志 7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10

一 现代化的内涵 10

二 现代化的阶段划分和判断指标 13

三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相互关系 16

第三节 工业化的本质和意义 18

一 工业化的本质 18

二 工业化的作用和意义 21

第四节 小结 25

第二章 去工业化的内涵及影响 27

第一节 去工业化的内涵及不同形式 28

一 地理学意义上的去工业化 28

二 宏观经济视角下的去工业化 29

三 典型去工业化和早熟去工业化 31

四 去工业化现象的不同认识 32

第二节 去工业化的影响 34

一 去工业化的经济影响 34

二 去工业化的社会影响 36

第三节 小结 39

第三章 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 40

第一节 去工业化的实质及影响因素 40

一 去工业化的实质 40

二 去工业化的影响因素 42

第二节 去工业化的根本原因 45

一 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与去工业化的发生 45

二 资本垄断和集中及经济长期停滞的去工业化效应 50

第三节 经济长期停滞的去工业化效应:实证分析 53

一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长期停滞 53

二 长期停滞与发达经济体的去工业化 57

三 长期停滞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早熟去工业化 61

第四节 去工业化的实现途径 64

一 对外直接投资与去工业化的发生 64

二 “荷兰病”及经济政策等对去工业化的影响 72

第五节 小结 76

第四章 去工业化的国际比较 78

第一节 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一):英国 78

一 英国的工业化及经济发展状况 79

二 英国经济的去工业化进程 81

第二节 发达国家的去工业化(二):美国 86

一 美国的工业化及经济状况 86

二 美国的去工业化及背景 88

第三节 发展中大国的去工业化:巴西 91

一 巴西的工业化及经济发展状况 91

二 巴西经济的去工业化进程 93

第四节 早熟的去工业化:哥伦比亚 96

一 哥伦比亚的资源禀赋及经济发展状况 97

二 哥伦比亚经济的早熟去工业化 98

第五节 小结 102

第五章 去工业化与资本主义繁荣的终结 105

第一节 去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05

一 去工业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05

二 去工业化与国际收支失衡 108

三 去工业化与国家竞争力 112

第二节 从增长繁荣到长期停滞:1950年以来的分阶段探讨 116

一 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 117

二 战后繁荣的结果:1965—1973年的盈利能力危机 120

三 经济的长期停滞:1973—1993年 124

第三节 去工业化与2008年经济金融危机 128

一 关于危机成因的不同解释 129

二 经济金融化的兴起及表现 131

三 去工业化与经济金融化、2008年危机 132

第四节 去工业化与主权国家债务危机 133

一 主权债务问题的根源 134

二 主权国家债务经济长期持续的原因 137

第五节 小结 139

第六章 再工业化的提出和探索 142

第一节 再工业化问题的提出及内涵 143

一 再工业化的提出及其基本内涵 143

二 再工业化提出的时代背景 144

第二节 为什么要对经济进行再工业化 145

一 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动力 146

二 经济运行和增长基础的古典溯源 147

三 再工业化的必要性 149

第三节 再工业化的思路和路径 150

一 关于再工业化路径的争论 150

二 政府政策与经济的再工业化 152

第四节 传统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演变模式反思 154

一 再工业化能够成功吗 154

二 传统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演变模式反思 157

第五节 小结 158

第七章 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可能性及对策 160

第一节 中国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现有对策及其反思 161

一 中国工业发展和工业化存在的问题 162

二 解决问题的现有对策 164

三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模式的反思 166

四 对现有问题和对策的反思 167

第二节 中国经济的去工业化问题 170

一 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可能性 170

二 两个“替代效应”与中国经济的去工业化 172

三 对外直接投资的“逆转”与中国经济的去工业化 174

第三节 中国避免去工业化的对策 176

一 中国模式及其核心 176

二 关于避免中国经济去工业化的一些建议 178

第四节 小结 181

结束语 183

参考文献 18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