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马列毛邓
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

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马列毛邓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玲著
  • 出 版 社:北京:东方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06083478
  • 页数:337 页
图书介绍:列宁在创建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理论和深邃的思想,这些理论和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特别是关于政治伦理的思考,这些思考在客观上就为后人预留了广阔的研究空间。本书分别以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系统研究法、理论研究法及实践研究法,全面梳理和架构了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的整体框架,详细阐述了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的内涵;凸显了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特质;拓展了研究列宁思想的场域。探析了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研究》目录

导论 1

一、研究缘起 1

二、研究动态 10

三、本文的架构及主要观点 17

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20

五、研究方法 21

第一章 列宁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现实条件 23

第一节 列宁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23

一、俄共(布)执政的时代背景 24

二、俄共(布)执政的曲折进程 28

第二节 列宁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思想来源 33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伦理思想 33

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有关思想 36

三、俄国民粹主义积极思想的影响 38

四、列宁对旧道德及错误思潮的批判 43

第三节 列宁政治伦理思想形成的个人条件 54

一、列宁的家庭背景 54

二、列宁的优秀事迹 58

三、列宁的独特风格 65

第二章 列宁政治伦理思想中的价值理念 76

第一节 自由理念 77

一、批判资产阶级的自由理念 77

二、继承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自由观 80

三、列宁对自由的认识和把握 83

第二节 平等理念 90

一、批判资产阶级的平等观 90

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 94

三、列宁的平等思想 96

第三节 公正理念 105

一、批判资产阶级的公正观 105

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公正学说 107

三、列宁的公正思想 109

第四节 民主理念 112

一、揭露资产阶级民主的狭隘和局限 113

二、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思想 114

三、列宁的民主思想 116

第五节 和平理念 121

一、和平是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121

二、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存与共处 126

三、世界各国的相互承认、相互尊重 129

第三章 社会制度的伦理底蕴和道义追求 132

第一节 列宁对旧制度非正义的批判 133

一、旧制度缺失正当性 133

二、旧制度缺乏合理性 133

三、旧制度缺少自由、平等、民主 134

四、旧制度对苏维埃的制约与影响 135

第二节 列宁对政治制度伦理底蕴的阐释 136

一、以实现人的政治解放为前提 137

二、以实现社会正义为要旨 142

三、以实行政治民主为核心 146

四、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 148

五、以实现功利与道义的统一为目标 151

第三节 实现苏维埃政治制度价值目标的道德要求 154

一、政治主体的道德责任和伦理践行 154

二、制定密切联系群众的制度,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60

三、制定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制度,实现“优良的社会生活” 163

四、制定实现人民民主的制度,确保全体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政治自由 170

第四节 述评 176

第四章 执政党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78

第一节 执政党道德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178

一、消灭了阶级和剥削 179

二、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179

三、倡导了世界和平、民主、独立和发展 181

第二节 俄共(布)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82

一、践行民主作风,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182

二、反对官僚主义,密切联系群众 188

三、反对贪污腐败,建立“廉价”政府 195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升“公信”力 198

第三节 俄共(布)道德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07

一、经验 208

二、教训 213

第五章 社会道德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225

第一节 苏维埃俄国社会道德状况 225

第二节 列宁关于社会道德建设的目标 228

一、培育共产主义道德 229

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34

三、自觉造福社会 237

四、构建和谐社会 239

第三节 列宁关于社会道德建设的基本路径 243

一、开展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243

二、培育共产主义道德文化 249

三、锤炼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254

四、发扬共产主义劳动精神 258

第六章 列宁政治伦理思想的特征及当代意义 263

第一节 思想特征 263

一、批判性 264

二、实践性 271

三、创新性 283

第二节 当代意义 286

一、理论价值 287

二、当代启示 288

结语 317

后记 320

参考文献 322

一、经典著作 322

二、译著 323

三、中文著作 325

四、相关论文 328

五、相关外文文献 33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