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扩大内需的财税作用机制研究  如何实现供给与需求两端发力
扩大内需的财税作用机制研究  如何实现供给与需求两端发力

扩大内需的财税作用机制研究 如何实现供给与需求两端发力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代欣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516192511
  • 页数:181 页
图书介绍:我国自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即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扩大内需,但作用并不明显。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财政扩张政策与供需失衡之间存在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即供需失衡是采取财政扩张的原因,但以间接税为支撑的财政扩张,又制造了新的供需失衡。为了厘清扩大内需的财政政策作用机制,更为中国经济增长从中高速迈向中高端,本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章为引言,分析了现阶段扩大内需应从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状况、提高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改善供给结构着手;第二至六章分别从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分配状况、边际消费倾向和财政乘数四个方面阐述税收与财政支出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机理。此外,第二至六章还附有简单的政策结论。
《扩大内需的财税作用机制研究 如何实现供给与需求两端发力》目录

第一章 中国模式与内需不足 1

第一节 内需角色的演变:从补短板到稳增长 1

一 高频率出现的内需不足 1

二 内需不足下的增长态势 2

三 补足内需支撑未来发展 2

第二节 内需不足的成因 6

一 内需与外需的关系 6

二 内需不足主要是居民消费不足 9

三 产品与服务品质制约了内需扩大 10

四 市场分割及过度干预影响消费升级 11

第三节 扩大内需的障碍 13

一 扩大内需的长期性与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存在差异 13

二 当前收入分配格局下大幅扩大居民消费 尚有难度 14

三 创新能力与产出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内需 15

四 不利于统一市场、产能出清和消费升级的体制机制 16

第四节 通往扩大内需之路 17

一 深刻理解扩大内需的长期性和经济增长的周期性 18

二 把弥合收入分配差距作为改善内需的基础 18

三 坚持通过创新发展和精细化生产留住消费 19

四 实施有助于统一市场、产能出清和消费升级的供给侧改革 20

第二章 扩大内需的财税政策作用机制 22

第一节 稳增长、调结构下的财税政策定位 22

一 积极财税政策亟须兼顾稳增长与调结构 22

二 立足宏观调控基本规律的财税政策定位 23

三 基于微观行为主体的财税政策定位 24

四 调节供需失衡的财税政策定位 25

第二节 扩大内需的财税政策作用机制:理论解释 26

一 财政乘数理论:供给侧与需求端的不同理解 26

二 收入分配结构理论:基于国民经济收入循环的分析 28

三 居民消费微观理论:收入假说与边际消费倾向 29

四 政府收入与公共支出理论:总量扩大与供需平衡的兼顾 31

第三节 一并化解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探索性的机制设计 33

一 尽力扩大财政乘数在稳增长、调结构中的杠杆作用 33

二 全面构筑调节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宏观调控新思路 34

三 准确把握促进居民增收与消费升级的财税政策作用机制 35

四 精细化运用财政收支工具扩大总需求和实现供需平衡 36

第三章 着眼于供给与需求两端发力的财税政策 38

第一节 什么是供给与需求两端发力的财税政策 38

一 供给侧改革下的财税政策指向 38

二 供给与需求两端发力的财税政策 39

第二节 供给与需求两端发力的作用机制 39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理论与实践 39

二 供给与需求两端发力的理论与实践 40

第三节 有利条件分析 41

一 中国财政拥有较强的获取收入能力 41

二 比较完备的支出体系和管控机制 43

三 尚有一定的财政空间且重视财政风险防控 44

四 正在全力开发对接供给与需求的具体项目 45

第四节 制约因素分析 46

一 财政收入增幅连下三个台阶 46

二 支出刚性较大且效率有待提升 47

三 财政赤字和负债风险缺乏系统预测 48

四 对接供给与需求的具体项目起步艰难 49

第五节 拓展财税政策发力空间的建议 50

一 协调好财政收入稳定和减税之间的分歧 50

二 运用支出体系做好总量控制和效率提升 51

三 更加灵活使用财政赤字并动态防控债务风险 52

四 重点支出领域要尽快驶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53

第四章 如何实现供给侧发力:结构性改革下的收入政策 54

第一节 政府收入政策:关键问题及主要环节 54

一 大国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特征 56

二 如何维持收入稳定性与政策延续性 59

三 同步实现创新转型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61

四 减税策略:企业与个人的微观问题 62

第二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收入政策:转型设计 63

一 致力于大国政府收入体系的形成与优化 63

二 完善稳定收入和助力供给侧改革的方式方法 64

三 构建有利于创新转型的现代政府收入模式 65

四 准确把握减税的外部条件、进度与力度 66

第五章 如何实现供给侧发力:结构性改革下的支出政策 68

第一节 影响中国政府支出政策的外部格局分析 68

一 新背景 69

二 同任务 70

三 特殊性 71

第二节 已有经验与作用机制 72

一 中国政府支出的总体作用 72

二 中国政府支出的具体效应 73

第三节 政府支出政策:关键问题及主要环节 74

一 大国政府支出的双重压力:经济周期与结构转型 74

二 支出合理性与效率:支出刚性和绩效 76

三 覆盖供给侧改革成本:兜底转型的支出 78

四 如何获取体制改革的红利: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 81

第四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支出政策:转型设计 83

一 实施逆周期调节助力结构转型 83

二 提升支出效率,减缓刚性支出压力 83

三 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出必要成本 84

四 获取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的体制红利 85

第六章 如何实现供给侧发力:赤字与债务管理政策 87

第一节 背景变化与新任务 87

一 经济社会全面转型 88

二 结构性改革 91

三 正在硬化的约束 95

第二节 主要问题与关键环节 99

一 如何促成经济周期与财政周期的协调 99

二怎样理解赤字与债务规模的动态特征 100

三 是什么阻碍了赤字与债务管理的滞后 102

四 广义债务管理:不同债务分类下的综合考虑 104

第三节 积极稳妥的应对策略 106

一 将赤字和债务管理纳入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设计 106

二 精确把握赤字与债务的数量规模和收敛特征 107

三 全面推进偿付责任划分和债务规模余额管理 107

四 实施广义政府赤字与债务的分类管理模式 108

第七章 如何实现需求端发力:PPP的策略与事实 110

第一节 PPP项目的中国进展:宏观指标与政策匹配 110

一 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与转型 111

二PPP项目的分类推进 114

三 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 115

四 落地与推进过程中的难点 117

第二节 国际经验:政府与市场合作的政策体系 118

一 世界范围内的PPP标准 118

二PPP项目的分类经验 119

三 政策体系与管理体制 120

四 普遍性的政策难点与重点 122

第三节 中国模式:通往未来的关键政策 123

一PPP项目的预算制度安排 123

二PPP项目的合同管理体系 124

三PPP项目的法律体系 125

四PPP项目的体制机制设计 125

第八章 如何实现需求端发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 127

第一节 国际经验:总体走向与形成机制 127

一 购买公共服务的动因 128

二 市场环境塑造 129

三 体制机制建设 130

四 提升总福利水平战略 131

第二节 中国问题:四个亟须转变 132

一 转变各级政府把购买公共服务当“形象工程” 132

二 转变社会组织弱小参与程度较低 133

三 转变购买公共服务各自为政 134

四 转变财政支出水平与社会总福利水平不同步 135

第三节 发展方向与路径选择 136

一 选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领域 136

二 培育社会组织应兼顾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 137

三 将事权划分作为购买公共服务的基础 138

四 实现社会福利总水平与财政资金绩效双提升 138

第九章 驱动结构性改革:“营改增”的政府间收入分配效应 140

第一节 “营改增”对政府间收入分配的重构 140

一 广义的收入分配效应 141

二 经济增长与税制结构的影响 142

三 收入分配效应背后的税收收入弹性 143

第二节 税收收入弹性测算及分配效应解释 145

一 研究设计 145

二 分区域税收分配效应:基于国地税的税收收入弹性估计 147

三 分产业收入分配效应:基于区域的税收收入弹性估计 149

四 区域与行业增值税收入综合分配效应:“营改增”的影响机制及预测 150

第三节 结论及政策建议 153

一 重新制定增值税分成比例有助于化解政府间收入分配失衡 153

二 确保地方财力不下滑与地方财政长期可持续 154

三 缩小工业增值税与商业增值税之间的收入弹性差异 154

第十章 驱动结构性改革:支撑创业创新的财政政策 156

第一节 政策目标 156

一 帮助化解结构性改革中的就业失业问题 158

二 减缓经济减速与实现动能转换 160

三 体现现代财政制度下的财政政策支撑力 161

第二节 财政政策面临的挑战 163

一 惠及个人的财政政策受制于现有财税制度 163

二 惠及企业的财政政策不止于减税和补贴 164

三 财税体制对政策落地的影响 165

第三节 重点政策 166

一 着眼保障和激励两端发力的财政政策 166

二 有针对性地减轻企业税费负担 167

三 激发地方支持创业创新的积极性 168

第十一章 驱动结构性改革:大国转型中的新能源领域财税政策 170

第一节 经济社会转型的结构性影响 170

一 经济转型下能源消耗:总量与结构的变化 171

二 社会发展持续下的环境保护 173

三 现代财政制度要求的政策体系 174

第二节 新能源领域财税政策面临的挑战 175

一 产业转型:如何持续体现减税和补贴效果 175

二 消费升级:怎样鼓励新能源消费 176

三 环境改善:谁来负担清洁环境的费用 177

四 全球竞争力:如何应对能源价格走低 178

第三节 未来政策的建议 178

一 不断提升促进新能源产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效果 178

二 以财税政策优化带动新能源产品的消费升级 179

三 利用财税工具分享新能源发展的环境红利 180

四 构建提高新能源产业全球竞争力的财税政策 18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