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产区粮食产能建设与利益补偿政策研究 基于河南省“四化”同步发展的考量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予新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09228184
- 页数:261 页
第一章 绪论 1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
(一)研究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5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7
(一)“四化”同步发展意义和“四化”相互关系的研究 7
(二)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粮食安全影响的研究 8
(三)关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研究 10
(四)关于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 12
(五)对粮食生产利益补偿的研究 13
(六)相关文献述评 17
三、研究目标、内容与技术路线 18
(一)研究目标 18
(二)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9
(三)研究内容 20
四、研究方法 22
五、可能的创新点 23
第一篇 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篇 27
第二章 主产区“四化”进程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发展考察 27
一、河南省“四化”的发展进程与阶段划分 27
(一)1978年以来河南省工业化的发展 28
(二)1978年以来河南省信息化的发展 30
(三)1978年以来河南省城镇化的发展 33
(四)1978年以来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35
二、河南粮食核心区的建设 40
(一)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的缘起 41
(二)河南粮食核心区的生产现状 42
(三)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现状 43
三、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产出绩效分析 50
第三章 “四化”同步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作用机制 57
一、“四化”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关系 57
二、“四化”同步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正向作用机制 58
(一)工业化发展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带动机制 58
(二)信息化发展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机制 59
(三)城镇化发展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拉动机制 60
(四)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引领机制 61
三、“四化”发展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负向作用机制 62
(一)城镇化、工业化发展与粮食生产争夺耕地资源 62
(二)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恶化了农业生态环境 63
(三)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水资源投入面临长期压力 64
(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削弱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65
(五)粮食消费的刚性增长增大了粮食安全压力 65
四、“四化”发展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66
(一)指标的选取和数据来源 66
(二)计量方法的选择 66
(三)实证结果和分析 67
(四)简要的结论 68
五、河南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69
(一)耕地数量和质量呈逐年下降趋势 69
(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71
(三)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撑能力不足 72
(四)未来谁来种粮问题日益突出 74
第四章 粮食核心区建设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76
一、粮食核心区研究的理论综述 76
(一)关于粮食核心区的界定 76
(二)粮食核心区建设的相关理论 78
二、河南粮食核心区发展现状 79
(一)河南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79
(二)河南粮食核心区的界定 80
(三)河南粮食核心区粮食生产基本状况 82
(四)河南农业生产条件的现状 86
(五)河南粮食生产基础设施系统的现状 87
三、河南粮食核心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SWOT分析 88
(一)优势(Strengths) 88
(二)劣势(Weakness) 89
(三)机会(Opportunities) 90
(四)威胁(Threats) 91
四、粮食核心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 92
(一)农业发展方式的相关概念 92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 93
(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实质要求 93
(四)河南粮食核心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思路 94
(五)河南粮食核心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95
第五章 基于“四化”同步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内容 99
一、基于“四化”同步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思路 99
(一)以“四化”融合为前提 99
(二)以信息化引领为关键 100
(三)以转变粮食产业发展方式为导向 100
(四)以粮食核心区建设为重点 101
二、基于“四化”同步发展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 101
(一)充分利用新型工业化创造的现代生产要素 102
(二)以新型城镇化为契机发展粮食产业区域化 104
(三)以农业现代化为动力提升粮食生产集约化水平 106
(四)以现代信息化为手段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 108
第六章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重点工程 110
一、融合型粮食产业培育工程 110
(一)推进粮食生产与粮食加工的融合 110
(二)推进粮食产业内各子产业之间的融合 111
(三)推进粮食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 112
二、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 117
(一)全面提升高标准粮田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118
(二)加速推进粮食生产与科技的有机结合 118
(三)将高标准粮田建成粮食产业化经营的示范区 118
(四)切实加强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119
(五)切实加大投入力度 119
(六)完善综合配套管理服务措施 119
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培育工程 122
(一)大力培育现代职业农民 122
(二)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123
(三)结合实际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123
(四)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作机构 124
四、粮食信息化水平提升工程 124
(一)加快粮食主产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125
(二)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粮食产供销各环节 125
(三)加大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 126
五、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126
(一)加强粮食作物新品种选育与种质资源创新 126
(二)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127
(三)加快技术集成推广 128
(四)强化技术指导服务与监管 128
(五)推进农机农艺融合 129
(六)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运行机制 129
(七)切实加强科技培训工作 130
六、耕地保护和地力培育工程 132
(一)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132
(二)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 133
(三)开展绿色高产示范县创建活动 133
(四)开展污染和沙化土地的治理与修复 134
(五)在高标准粮田开展耕地质量定向培育 134
(六)按照现代农业的要求改造中低产田 135
七、粮食加工业转型升级工程 135
(一)以优势地区为依托发展粮食加工产业集群 136
(二)积极探索粮食“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136
(三)大力提升粮食加工业科技创新能力 137
(四)积极发展粮食精深加工 137
(五)创造条件发展循环经济 138
(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保障平台 138
八、区域粮食品牌建设工程 139
(一)明确品牌定位,加强内涵建设 139
(二)组建粮食集团,做到五个统一 140
(三)加强规划引导,整合品牌资源 141
(四)加强政策支持,做强龙头企业 141
(五)加强品牌宣传,健全销售体系 142
第二篇 主产区利益补偿篇 149
第七章 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满意度调查分析 149
一、河南省粮食补贴政策实施的历史与现状 149
(一)粮食直补变化情况 149
(二)农资综合补贴变化情况 150
(三)良种补贴变化情况 151
(四)农机具购置补贴变化情况 151
二、种粮农民满意度调查基本情况 154
三、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满意程度分析 155
(一)样本农户基本信息描述性统计分析 155
(二)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评价 156
(三)农户对四项补贴满意度评价 159
(四)农户对种粮的看法 161
(五)简要的结论 163
第八章 粮食补贴绩效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164
一、农民满意度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164
(一)数据预处理与样本描述性统计 164
(二)模型的建立和估计 165
(三)农户满意度计算 172
(四)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173
二、粮食补贴模糊模型分析 175
(一)粮食补贴政策评价 175
(二)权重向量的计算 176
(三)模糊综合分析和归一化运算 176
(四)计算政策总分 176
三、粮食补贴政策DEA模型效率评价 177
(一)指标变量的选择 177
(二)DEA分析与结论 177
第九章 河南省和粮食主销区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181
一、河南省与几个典型主销区经济发展情况对比 181
(一)河南省与几个典型主销区经济发展状况对比 181
(二)粮食产量的比较 181
(三)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较 182
(四)人均财政收入的比较 185
(五)人均GDP的比较 186
二、河南省与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188
(一)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 188
(二)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189
三、简要的结论 190
第十章 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的总体设计 192
一、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92
(一)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水平总体上偏低 192
(二)农业补贴结构不尽合理 192
(三)农业补贴管理和监督不健全 193
(四)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获得的补贴不平等 193
二、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的构建 193
(一)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构建的目标定位 194
(二)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的框架设计 195
第十一章 优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的重点任务 203
一、优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的目标定位 203
二、机制优化应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203
(一)加大支持力度与遵守对WTO承诺的关系 203
(二)存量利益与增量利益的关系 204
(三)“普惠制”与“特惠制”的关系 204
(四)市场化改革取向与保护农民利益的关系 205
(五)产能增加与绿色发展的关系 206
三、优化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的重点任务 206
(一)政策向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倾斜 206
(二)政策向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倾斜 208
(三)政策向产粮大县倾斜 208
(四)政策向农民培训倾斜 209
四、健全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的配套措施 210
(一)加强对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监管 210
(二)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210
(三)推进粮食生产的组织创新 212
(四)加强服务和监管平台建设 213
第三篇 粮食政策优化篇 217
第十二章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保障机制与政策优化 217
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的保障机制 217
(一)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217
(二)农民收入保障机制 217
(三)产区销区合作机制 218
(四)粮食生产风险担保机制 218
二、优化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目标定位 219
(一)持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219
(二)改善粮食供给体系质量 219
(三)促进产粮大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20
三、优化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重点任务 220
(一)调整政策支持的品种结构,深化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221
(二)优化粮食政策的补偿对象,补上粮食生产组织“小而散”的短板 222
(三)拓展政策支持的功能和领域,补上生产方式不可持续的短板 223
(四)突出政策支持的重点地区,补上产粮大县的经济发展短板 225
(五)改善政策支持的手段和途径,补上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薄弱的短板 225
四、对粮食主产区的几个专项政策 226
(一)完善主产区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 226
(二)进一步强化耕地保护政策 227
(三)进一步完善水资源保护政策 231
(四)粮食生产多元化资金投入政策 233
五、对中央政府支持产粮大省的政策建议 234
(一)建立耕地保护补偿基金制度 234
(二)优先支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 235
(三)统筹推进轮作休耕试点工作 236
(四)拓宽粮食生产支持资金来源,减轻地方财政压力 238
(五)将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法制化 238
参考文献 240
附录 254
一、农民从事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政策及其执行现状的调查方案 254
二、关于粮食产量“十一连增”背景下农业补贴政策研究的调查问卷 255
三、粮食种植和补贴满意度调查表 259
后记 260
- 《1975年的粮食》谢根林著 2014
- 《解字说粮 汉字中的粮食文化》崔志远著 2019
- 《粮食工程导论》林亲录,杨玉民主编 2019
- 《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葡萄酒初阶讲师教程》宁夏回族自治区葡萄产业发展局,宁夏大学葡萄酒学院编著
- 《粮食安全视角下中国境外农业资源利用研究》乔长涛著 2017
- 《互联网+农业 智慧粮食的电商流通营销管理生态圈研究》王黎明著 2018
- 《西平县志 粮食 初稿》西平县史志总编辑室编 1986
- 《粮食作物种植实用技能》钟旭华主编;胡建广,年海,刘晓津等主编 2012
- 《全球治理的中国视角与外交对策》敖云波著 2011
- 《中国食物药用大典》谭兴贵,廖泉清,谭楣主编;陈德兴,刘昭纯,张小英等副主编 2013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