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语言文字
汉语语序教学  遵循功能原则和概念原则
汉语语序教学  遵循功能原则和概念原则

汉语语序教学 遵循功能原则和概念原则PDF电子书下载

语言文字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康健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61942321
  • 页数:4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汉语语序研究现状及汉语教学实际出发,集中谈论了汉语的语序问题,目的是揭示汉语的表层句法结构所基于的组织原则,对汉语中有关的语法现象提出概括并阐述理由。本著作的理论为研究汉语的语序和一些特殊句式的构成理据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汉语语序教学 遵循功能原则和概念原则》目录

第一章 汉语句法结构的组织原则和重要的概念 1

1 句法结构的组织原则 1

1.1 时间顺序原则(PTS) 2

1.2 “程(过程)”与“果(结果)”的概念原则 4

1.3 功能原则 6

1.4 概念原则与功能原则的相互作用 12

1.5 本书在分析中所依据的其他象似性原则 13

2 汉语的基本句子结构 14

2.1 主谓宾的基本语序 14

2.2 单句 16

2.3 动词中心和句子成分语序的相对固定 17

2.4 汉语中的基本句型:SV,SVO,SAV,SVOO,SV(O)C 19

2.5 语义关系、语用关系和语法关系 20

3 句子成分的语义角色 23

3.1 谓语、论元、述谓 24

3.2 句子成分主语的语义角色 25

3.3 句子成分宾语的语义角色 28

3.4 句子成分补语的语义角色 30

3.5 句子成分状语的语义角色 31

第二章 句子成分状语及其位序 33

1 对多项状语排序的研究成果的回顾 33

2 导言和“时间顺序原则” 35

3 状语的语义角色概要 37

3.1 地点状语“在+地点名词”与其位置 37

3.2 介词短语“在+地点名词”作为句子状语 39

3.3 表方向和出发点的状语 40

3.4 过程状语 42

3.5 主语指向的状语 45

4 时间状语和时间范围原则 46

4.1 时位状语(adverbials of time position) 47

4.2 表时间跨度和持续时间的词语 51

4.3 表时间频率(time frequency)的词语 56

5 表示态度和看法的状语 59

5.1 语气 59

5.2 语义范域和焦点 61

5.3 常用的强调状语 64

5.4 焦点状语 66

5.5 表示观点的状语 68

5.6 常用的强化状语 69

5.7 表示各种语气的副词做状语 72

5.8 语气状语小结 77

6 多项状语的相对位序 77

7 语义的混合 85

8 处所(location)概念的表达 90

8.1 处所概念的实质是表达关系 90

8.2 “整体先于部分”的概念原则及复合方位词 91

8.3 由复合方位词表达的空间关系 92

8.4 恒定和投射的场所(projected location)关系 96

9 表处所的句型 98

9.1 表存在的“有”字句 98

9.2 地点“在”字句 99

9.3 表辨认的“是”字句 100

第三章 句子成分补语及其位序 103

1 背景知识 103

1.1 情状类型 103

1.2 时体 107

1.3 汉语动作动词的体特征 110

2 结果动词复合词 112

2.1 结果动词复合词的定义 112

2.2 结果动词复合词的词汇上的特点 112

2.3 结果动词复合词(RVC)是完结动词(accomplishment) 119

2.4 结果动词复合词的词首或中心 121

2.5 结果动词复合词所导致的完成体的体意义 122

2.6 结果动词复合词与进行体“正在”不相容 125

2.7 常用的结果补语 126

3 趋向动词复合词 130

3.1 复合趋向补语简介 130

3.2 复合趋向补语的句法上的特征 132

3.3 复合趋向补语的体特征及其功能 134

3.4 趋向动词复合词的词汇特点 137

3.5 检验趋向动词复合词是完结动词的正式测试 141

4 句子成分补语 147

4.1 动量补语 147

4.2 时量补语 155

4.3 动量补语和时量补语所基于的概念结构 161

4.4 由介词短语表达的补语 163

5 可能补语 170

5.1 可能补语的定义 170

5.2 可能补语和能愿动词“能/可以”的区别 171

5.3 结果动词复合词的可能式与“得”补语的区别 174

5.4 另外三种习语性的可能补语 178

6 程度补语 179

6.1 程度补语的定义 179

6.2 可以带程度补语的动词类别 180

6.3 常用的程度补语 181

6.4 程度补语与结果补语的区别 182

第四章 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中分句的位序 185

1 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 185

2 偏句的语义角色 189

2.1 因果复句 189

2.2 让步复句 191

2.3 条件复句 194

2.4 条件一让步复句 196

2.5 目的复句 199

2.6 结果复句 200

2.7 取舍复句 202

3 联合复句 204

3.1 并列复句 204

3.2 顺承复句 206

3.3 选择复句 207

3.4 递进复句 208

4 常用的并列关联词 208

4.1 “而” 209

4.2 并列连词:“以及” 213

4.3 并列连词:“和” 214

4.4 并列连词:“既……又………“既……也……” 214

4.5 并列连词:“并/并且” 216

第五章 名词前多项前修饰语的排序规则 217

1 汉语名词短语内部的排序模式 218

1.1 限定词、数量词和形容词(“的”修饰语)的语义和语用功能 218

1.2 语义靠近原则(SP)和指别性领先原则(RP)的相互作用 220

2 “的”修饰语更前列的位置及其位序变化的动因 222

2.1 “的”修饰语的灵活位置 222

2.2 引申的指别性领先原则 222

2.3 形容词的指别性以及“指别一定语”的比率 223

3 出现在数量词之前和数量词之后的“的”修饰语 226

4 出现在限定词前的“的”修饰语 228

5 排列多项前置形容词的指导准则 230

6 排列跨词类的前修饰语的一般准则 232

6.1 修饰语的恒定性相对于临时性 232

6.2 恒定性与临时性两级的总原则 234

7 有关修饰语“限定词”“形容词”和“动词短语”的补充知识 241

7.1 具有定指力的语项 241

7.2 形容词修饰语 246

7.3 名词短语修饰语 251

7.4 动词短语修饰语 253

第六章 汉语的四大结果句式 257

1 背景知识 257

2 汉语中的使役结构——“把”字句 261

2.1 “把”字结构是汉语的使役结构 261

2.2 “把”字句和非“把”字句的区别 263

2.3 “把”字句中的谓语动词须表示结果 265

2.4 “把”字句中主语名词的施事性 275

2.5 “把”字句中宾语的特点 278

2.6 “把”字句的交际功能和用法 279

3.无“被”字句 282

3.1 背景知识 282

3.2 无“被”字结构的实质 285

3.3 无“被”字句中的谓语动词须表结果 286

4 “被”字句结构 287

4.1 “被”字句结构的实质 288

4.2 可用作“被”字句谓语的动词短语 291

4.3 状语成分在“被”字句中的位置 297

4.4 “被”字句和“由”字句的区别 300

4.5 “把”字句、“被”字句和无“被”字句的组织原则 302

5 “得”补语结果句式 304

5.1 对“得”补语结构的传统分析 304

5.2 “得”补语结构的实质 305

5.3 “得”补语结构与结果动词复合词结构的比较 305

5.4 目标和结果的概念 307

5.5 可做“得”补语结果句式中主句谓语动词的类型 310

5.6 “得”补语结果句式的语义指向 316

5.7 探讨动词指向的“得”补语句 328

5.8 “把”字句与“得”补语结构的共现 338

5.9 “得”补语与“被”字和无“被”字结构的共现 340

第七章 汉语的“话题—述题”结构 341

1 背景知识 341

1.1 话题的定义 341

1.2 句末焦点和标记焦点 344

1.3 带有标记焦点的主语 346

2 汉语“话题—述题”句中话题的特点 348

2.1 话题以及话题所指 349

2.2 话题和述题之间的关系 358

2.3 话题所指对象为多个的现象 364

2.4 做话题的成分语法上的词类 366

2.5 “话题—述题”结构中主语成分的省略 370

2.6 宾语名词作为话题 372

3 话题的可接受范围 377

4 话题提升结构 378

4.1 呈现句 379

4.2 存在句 382

5 汉语的“话题—述题”结构 388

5.1 名词谓语句 388

5.2 主谓谓语句 392

5.3 比较句 397

6 左分离句 405

6.1 左分离句的定义 405

6.2 左分离句的交际功能 406

6.3 左分离句与带有零指代词的话题句 407

6.4 左分离句的语用动因 410

7 右分离句 412

8 话题对比结构 413

8.1 话题对比“连……也/都……”结构 413

8.2 话题对比结构“疑问代词+都/也” 421

8.3 话题对比结构“重叠的量词+都” 423

8.4 话题对比结构“—+量词+名词……也/都不……” 424

9 拷贝式话题结构 424

10 可逆句 429

11 汉语信息焦点结构 437

11.1 汉语对句末焦点的偏爱 437

11.2 主语—形容词谓语结构 438

11.3 信息焦点结构“是……的”句 439

主要参考书目 449

REFERENCES 45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