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延安文艺大事编年
延安文艺大事编年

延安文艺大事编年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国林编著;王佳钰,王增辉校订
  • 出 版 社: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7561376737
  • 页数:837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万物有灵下一篇:宿命之门 云柯
《延安文艺大事编年》目录

1935年 1

延安文艺的形成 2

毛泽东连续写出三首诗词 2

毛泽东作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 5

陆定一、贾拓夫创作《长征歌》 6

工农剧社成立 7

《红色中华》复刊 8

1936年 11

中央关于宣传工作的指示 12

人民抗日剧社成立 12

毛泽东作《沁园春&雪》 13

延安时期第一支歌曲作品发表 13

作家冯雪峰参加东征 14

中央艺术教育委员会征求文艺作品 14

冯雪峰奉派赴上海传达党的新方针 15

毛泽东同美国作家、记者斯诺谈文学 16

毛泽东唱《辣椒歌》 17

斯诺和群众一起观看演出 17

鲁迅往陕北寄礼物与贺信 18

毛泽东、杨尚昆发起编写《长征记》 19

斯诺拍摄了一幅肖像艺术杰作 21

斯诺与毛泽东的《七律·长征》 22

鲁迅逝世,毛泽东是治丧委员 23

党中央连发三电悼念鲁迅 23

庆祝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演出 25

陕北追悼鲁迅的活动 25

红军总政治部征集红军故事 26

丁玲来陕北受到党中央欢迎 26

毛泽东作《临江仙·给丁玲同志》 26

人民抗日剧社的“长征” 27

一二〇师的战斗剧社到达陕北 28

一一五师的战士剧社到达陕北 28

鲁迅剧社成立 29

中国文艺工作者协会开始筹备 29

延安时期第一个文艺协会成立 30

毛泽东在中国文协成立大会上讲话 30

洛甫、博古在文协成立大会上讲话 31

中国文协召开第一次干事会 32

《红中副刊》创刊 32

歌曲作品《欢迎二、四方面军歌》发表 33

延安时期第一篇散文作品发表 33

毛泽东在人民抗日剧社谈西安事变 34

中国文协发起编辑《苏区的一日》 34

战号剧社成立 35

本年演出的戏剧 35

1937年 37

文艺团体陆续进驻延安 38

延安第一本歌曲集出版 38

《新中华副刊》创刊 38

中国文协为徐持立祝寿献诗 39

丁玲发表《记左权同志话山城堡之战》 40

延安时期第一篇短篇小说《深夜》发表 40

丁玲的《速写彭德怀》发表 41

冯雪峰返回延安汇报 42

丁玲担任中央警卫团政治部副主任 42

中国文协演出话剧《矿工》《秘密》 43

毛泽东会见史沫特莱 43

毛泽东谈文化政策 44

中央剧团成立 44

人民抗日剧社总社成立 45

《解放》创刊 46

老作家成仿吾发表论文《写什么》 47

毛泽东、朱德发起征集红军史料 47

丁玲发表《文艺在苏区》 47

斯诺夫人采访丁玲 48

关于左翼文艺“两个口号”问题的讨论会 49

中国文协纪念高尔基 50

毛泽东致信何香凝 51

雷铁铭发表《戏剧运动在陕北》 52

人民抗日剧社巡回演出 52

抗战剧团成立 52

光华书店开业 53

西北战地服务团成立 54

周扬一行抵达延安 55

延安举行欢送西战团出发的晚会 56

斯诺夫人第五次采访丁玲 58

西战团主办的《战地》创刊 58

丁玲创作剧本与登台演戏 59

毛泽东谈神话 60

毛泽东谈《水浒传》 60

西战团在前方 60

毛泽东论鲁迅 61

音乐家吕骥抵达延安 62

从贤发表《现阶段的文化运动》 63

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 63

李初梨撰文评述新文化运动 64

《特区文艺》创刊 65

延安演出《广州暴动》 66

抗大设立救亡室 66

战歌社成立 67

先锋剧团的演出活动 67

本年演出的戏剧和舞蹈 68

1938年 69

陕甘宁边区音乐界救亡协会成立 70

关于诗歌朗诵问题的讨论 70

毛泽东会见作家李又然 72

延安发表第一首纪念鲁迅的长诗 72

抗战剧团赴各地演出 72

关于戏剧问题的大讨论 73

边区文协召开反侵略大会 75

边区文协召开关于《血祭上海》的讨论会 75

边区文协欢迎史沫特莱 76

《边区文化》创刊 77

徐懋庸抵达延安 77

西战团在西安 78

陕甘宁边区抗敌电影社成立 79

毛泽东谈《西游记》人物 80

鲁迅艺术学院成立 80

毛泽东在鲁艺开学典礼上讲话 84

鲁艺在党中央的关怀下成长 85

鲁艺初期的机构设置和教师 86

鲁艺首任副院长沙可夫 87

边区文协编辑《五月的延安》 88

《延安颂》唱响延安城 89

毛泽东在鲁艺讲怎样做艺术家 90

毛泽东再到鲁艺讲话 91

柯仲平创作长诗《边区自卫军》 92

黄镇的《西行漫画》出版 92

抗战文艺工作团成立 93

边区文协发表《我们关于目前文化运动的意见》 95

陕甘宁边区民众娱乐改进会成立 95

毛泽东与徐懋庸谈“两个口号”的争论问题 97

胡风送给毛泽东《七月》杂志 98

毛泽东谈阿Q 99

边区文协纪念高尔基逝世二周年 99

丁玲在西安谈妇女抗战问题 99

《前线画报》创刊 100

民众剧团成立 101

鲁艺演出歌剧《农村曲》 103

鲁艺创作与演出平剧《松花江上》 103

延安纪念聂耳、黄自 104

吕骥发表《抗战后的音乐运动》 104

党中央慰劳戏剧工作者 105

《新中华报》副刊《动员》创刊 105

西战团返回延安 106

鲁艺实验剧团成立 106

战歌社发起街头诗运动 107

林山发表《关于街头诗运动》 108

鲁艺的路社成立 109

毛泽东喜获《鲁迅全集》 110

沙可夫谈抗战文艺 111

陕甘宁边区文艺界抗战联合会成立 111

毛泽东接见何其芳等三作家 112

《文艺突击》创刊 112

柯仲平刷写墙头诗 113

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成立 114

边区诗歌总会成立 114

毛泽东接见诗人臧云远 115

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开机拍摄 116

毛泽东谈继承文化遗产问题 116

毛泽东谈民族形式问题 116

柯仲平论持久战的文艺问题 117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致电慰问许广平 117

延安隆重纪念鲁迅逝世二周年 118

山脉文学社成立 119

《山脉诗歌》创刊 120

烽火剧团成立 121

延安文艺小组建立 123

冼星海抵达延安 125

冼星海投入紧张的工作 126

西战团开赴晋察冀工作 126

冼星海初见毛泽东 127

《军民进行曲》的创作与演出 127

鲁艺木刻工作团成立 128

1939年 131

《戏剧工作》创刊 132

抗敌演剧三队访问延安 132

抗大文工团成立 133

中共中央书记处宴请文艺界人士 134

《八路军军政杂志》创刊 134

抗战剧团募捐义演 135

西战团在陕北演出 135

毛泽东主持编辑《陕甘宁边区实录》 135

毛泽东致路社的信 136

周扬与朱光潜的通信 137

毛泽东接见总政电影团 137

鲁藜发表《目前的文艺工作者》 138

《新中华报》副刊《新生》创刊 139

陕甘宁边区美术工作者协会成立 139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边区分会成立 140

民众剧团赴各县演出 141

《文艺战线》创刊 141

《文艺战线》受到各界赞誉 143

成仿吾呼吁加强国际宣传 144

延安音乐界纪念张曙 145

延安文艺界欢迎、欢送演剧三队 145

鲁艺开展大生产运动 146

关于文艺利用旧形式问题的讨论 147

抗战剧团赴关中演出 148

民歌研究会(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成立 148

鲁艺文艺工作团成立 149

周扬畅谈新文学历程 151

冼星海、塞克的《生产大合唱》受到好评 152

文化界救亡协会召开联席会议 153

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 153

《黄河大合唱》创新多 155

延安首次举行文学晚会 155

毛泽东与冼星海交谈建立中国音乐学派问题 155

罗迈在鲁艺谈教育方针 157

边区音协工作蓬勃发展 157

《中国青年》创刊 158

毛泽东与萧三窑洞畅叙 158

苏联期刊介绍鲁艺 159

推迟了的鲁艺周年纪念会 160

冼星海指挥的四场《黄河大合唱》演出 161

毛泽东与斯诺同赏《黄河大合唱》 162

好评如潮赞《黄河》 163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成立 164

中央做出关于文化运动的指示 165

鲁艺招待苏联摄影师卡尔曼 166

鲁艺调整机构并任命负责人 166

党中央发起在职干部教育运动 167

毛泽东为《中国妇女》出版题诗 167

文协文艺顾问委员会成立 168

鲁艺开始军事演习 169

冼星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170

毛泽东致信萧三“现在需要战斗的作品” 171

千余人集会纪念高尔基 171

杨松发表《论新文化运动中的两条路线》 172

烽火剧团外地演出归来 172

周恩来、博古邀请文艺界讨论文艺的“民族形式” 172

边保剧团成立 173

烽火剧社总社成立 174

毛泽东关心鲁艺文艺家 174

老舍在延安的活动 175

老舍与周扬的通信 176

毛泽东同斯诺谈阿Q 177

总政电影放映队成立 178

《共产党人》创刊 178

鲁艺漫画研究会成立 179

萧三发表《鲁迅逝世三周年纪念》 179

工余剧人协会成立 179

烽火剧社受到毛泽东表扬 180

毛泽东为刘岘木刻题词 181

周立波奉调来延安 181

中央发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 182

山脉文学社决定发展组织 183

鲁迅图书馆扩大 183

延安纪念“一二·九”运动四周年 183

《八路军进行曲》创作成功 184

毛泽东致信刘御谈诗 185

1940年 187

《日出》在延安的演出 188

边区文协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 189

洛甫在边区文协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90

毛泽东做《新民主主义论》报告 192

毛泽东高度评价鲁迅 193

毛泽东谈继承文化遗产 193

《新中华报》发表社论《庆祝边区文协代表大会开幕》 193

《边区文协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 194

边区文协制定章程 195

艾思奇谈边区文化运动 196

冼星海谈边区音乐运动 197

文抗举行年会 197

《新中华报》祝贺边区文代会成功 198

《中国工人》创刊 198

延安欢迎西北电影队 199

《中国文化》创刊 200

蒙古文化促进会成立 202

话剧《秋瑾》的创作与演出 203

鲁艺实验剧团改组 203

延安追悼蔡元培逝世 203

大众读物社成立 204

《边区群众报》创刊 205

延安文化俱乐部成立 206

延安电影团改组 207

大众化问题研究会成立 207

鲁艺平剧团成立 208

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总剧团成立 209

毛泽东为鲁艺题写院名、校训 210

延安文抗向总会报告工作 210

《大众文艺》创刊 211

边区音协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 212

鲁艺两年来的木刻 212

冼星海、袁牧之奉派赴苏联 213

冼星海在西安写给钱韵玲的信 213

袁牧之在苏联 215

延安电影团扩大组织 216

延安举办“五四”音乐晚会 216

延安青年大合唱团成立 216

鲁艺总结文艺工作团经验 217

鲁艺增设部队艺术干部班 218

延安各界热烈欢迎茅盾 218

党和毛泽东对茅盾的关怀 219

茅盾在延安的社会活动 220

茅盾在延安的文艺活动 222

茅盾在鲁艺讲学 222

茅盾在延安的理论著作 223

烽火剧社总社出发陇东演出 224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艺术》出版 225

关于文学才能问题的讨论 226

抗大校歌创作完成 227

战歌社选出新的领导机构 227

鲁艺隆重纪念建校二周年 227

梅行发表《论部队文艺工作》 228

延安作家撰文纪念高尔基 228

边区剧协召开代表会议 229

文协召开文艺小组工作会议 229

文抗举行茶话会欢迎新到作家 230

鲁艺音乐工作团成立 230

鲁艺美术工场成立 231

朱德在鲁艺谈对敌宣战中的文艺工作 232

陈荒煤发表《刘伯承将军会见记》 233

音乐界召开纪念聂耳大会 233

胡蛮介绍鲁艺建校二周年美术展览 233

《大众习作》创刊 234

西青救总剧团演出曹禺的《雷雨》 236

艾思奇发表《当前文化运动的任务》 237

陕北公学文工队演出《蜕变》 237

鲁艺木刻工作团创作宣传画 238

陕北公学文工队成立 238

《新诗歌》(延安版)创刊 239

《歌曲月刊》创刊 240

文艺界庆祝百团大战胜利 240

张庚著文推崇“斯坦尼” 241

党中央做出《中央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 242

茅盾告别延安 243

延安合唱团成立 244

中宣部、中央文委发出关于文化人与文化人团体的指示 244

延安各界筹备纪念鲁迅逝世四周年 245

鲁艺美术系创作连环画 245

大众美术研究会成立 246

文艺月会成立 246

林伯渠等发起鲁迅文化基金募捐运动 248

西北战地写生队举办美术展览 249

延安各界召开纪念鲁迅逝世四周年大会 249

延安各界纪念鲁迅逝世四周年大会宣言 250

纪念鲁迅逝世四周年展览会开幕 251

庆祝苏联十月革命节的文艺演出 252

文艺月会安排多项工作 252

茅盾对延安文艺的盛赞与介绍 252

茅盾延安生活滋育的创作硕果 253

延安新诗歌会成立 254

蒙古文化考察团成立 255

陕北公学文艺工作团成立 256

文艺月会制定工作提纲 256

民众剧团总结工作 256

文协文艺顾问委员会安排系列辅导 257

《大众文艺》出版戏剧专号 257

新华广播电台首播文艺节目 258

毛泽东支持杂技艺术 258

1940年的马列文论译介 259

1940年演出的“大戏” 259

1941年 261

庆新年文艺演出多 262

《文艺月报》创刊 262

《文艺月报》的特色 263

青年晚会名震延安 265

中共中央秘书处等招待文化人 265

延安文抗举行年会 266

边区剧协安排新一年的工作 266

在国统区文艺界引起很大反响的一篇文章 266

鲁艺美术工场举办首次展览 267

钟敬之创作雕塑《小八路》 268

鲁迅研究会成立 268

总政、文委发出《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指示》 269

烽火剧社演出《李秀成之死》 270

文艺月会研讨文艺理论问题 270

延安作曲者协会成立 271

边区美协确定新的工作方向 271

《中国文艺》创刊 271

中央指导鲁艺总结第三年的工作 272

延安文艺界电慰剧作家洪深 273

蒙古文化考察团归来 273

艾青等化装闯关来延安 274

文艺月会举行第五次座谈会 274

文协筹备星期文艺学园 275

中央做出关于调整刊物的决定 276

青年文艺学习会成立 276

《歌曲旬刊》创刊 277

陈企霞、何其芳关于诗歌问题的争论 277

延安少年剧团成立 278

部队艺术学校成立 279

延安业余杂技团成立 281

李维汉在鲁艺的讲话 282

鲁艺党政干部大调整 282

毛泽东为画家题诗 283

大型壁报《轻骑队》创刊 284

鲁艺出版《陕北民歌选》 284

青艺演出苏联剧《铁甲列车》 284

延安业余剧团成立 285

中央军委直属队政治部文艺工作室成立 286

《解放日报》副刊创刊 287

《歌曲半月刊》创刊 288

边区施政纲领规定发展文艺运动 289

欧阳山的一篇文章受到欢迎 289

延安鲁迅研究会工作活跃 290

鲁艺制订《艺术工作公约》 290

鲁艺召开首次党代会 291

中央宣传部征集书稿 291

延安星期音乐学校成立 291

延安诗歌界纪念屈原 292

《大众化工作研究》出版 292

《新诗歌》(绥德版)创刊 293

《抗大文艺作品选辑》出版 294

星期文艺学园成立 295

刘雪苇发表《论文学的“雅”》 297

鲁迅研究会总结工作并做出决议 297

《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奖励自由研究》 298

文艺月会做出多项决议 298

延安“五四”征文评奖揭晓 299

鲁艺机构再做大调整 300

《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欢迎科学艺术人才》 300

文化俱乐部跳舞班成立 301

延安文艺界纪念高尔基逝世五周年 301

丁玲发表《我在霞村的时候》 302

延安文艺界奋起援苏反对法西斯 302

延安乐队成立 303

小说创作获丰收 303

一二〇师战斗平剧社成立 304

军直文艺室鹰社成立 304

延安文抗隶属关系改变 304

周恩来为延安送来第一架钢琴 305

鲁艺公布文艺干部津贴标准 305

延安市业余文化活动委员会成立 306

鲁艺开始制造乐器 307

周扬《文学与生活漫谈》引起的争议 307

严文井的小说《一个钉子》受到批评 309

毛泽东与萧军通信 310

延安业余平剧团成立 311

文抗召开第五次会员大会 311

《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努力开展文艺运动》 312

毛泽东上山看望文抗作家 313

党中央营救冯雪峰 314

美协举办“1941年美术展览会” 314

延安业余杂技团召开团员大会 315

延安作家重视文艺理论与批评 316

文抗制订新的工作计划 316

力群与胡蛮关于美术创作的争论 317

西北文艺工作团成立 318

中央研究院文艺研究室成立 318

怀安诗社成立 319

萧军和雪苇关于文艺批评的争论 321

《解放日报·文艺》版召开座谈会 322

毛泽东为《鲁忠才长征记》做批示 323

《解放日报·文艺》栏创刊 323

边区美协召开会员大会 324

“九一八”文艺社成立 324

青年艺术剧院成立 325

延安鲁迅研究的首批收获 326

剧协工委安排戏剧节演出活动 326

中央文委发出《关于文艺小组的通知》 327

文抗文艺小组工委制定工作提纲及条例 328

部艺首届学员举行毕业典礼 328

儿童艺术学园成立 329

延安新诗歌会改选 329

一篇小说引起的风波 330

延安作家俱乐部成立 330

延安戏剧界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 331

延安各界纪念鲁迅逝世五周年 332

丁玲的《我们需要杂文》惹麻烦 333

艾青为《古元木刻集》作序 333

延安业余剧团演出《新木马计》 333

《草叶》创刊 334

毛泽东与罗烽谈跳舞问题 335

《谷雨》创刊 336

丁玲发表《在医院中时》 337

延安、重庆同祝郭沫若五十寿辰 338

杨思仲、魏东明关于果戈理的争论 340

贺敬之的小说《情绪》受到批评 341

文艺小组举行巡回座谈会 341

延安成立国立音专同学会 342

《诗刊》创刊 342

朱德一首诗引起的唱和 343

《部队文艺》创刊 344

江丰论绘画利用旧形式问题 345

青艺召开第二次理事会 345

留政举行文艺家座谈会 346

延安诗会成立 346

小说研究会成立 347

郑景康与摄影研究小组成立 347

延安文艺界追悼邱东平 348

马加的小说《间隔》受到批评 348

重庆征集延安木刻作品 348

边区剧协延安工委召开剧团联席会 349

部艺实验剧团成立 349

文艺“民族形式”问题的大讨论 349

鲁艺演出《带枪的人》 350

1941年延安演出的“大戏” 351

延安关于演“大戏”的激烈争论 351

1942年 357

延安新年期间的文艺活动 358

萧三的文章获得好评 358

延安诗会召开理事会 359

鲁艺演出《凤凰涅槃大合唱》 360

留政文委邀请文艺家座谈文艺工作 360

青年艺术剧院演出《上海屋檐下》 361

剧协评奖剧作家、办刊物 361

萧三评《带枪的人》演出 362

鲁迅研究会决定多项工作 362

鲁艺组织三个工作团下基层 363

延安工艺美术社成立 364

留政成立文艺运动研究会 364

林昭与欧阳山关于如何评价小资产阶级作家的争论 364

延安文艺界关怀胡风 365

文协筹备第三次代表大会 366

毛泽东做《整顿学风党风文风》报告 366

毛泽东致信周文谈文风改革 367

延安D.H.孚·宗版画研究社成立 367

延安春节期间的平剧演出 368

《哀乐》源于黄河边 368

碧野的小说《乌兰不浪的夜祭》引起争议 369

毛泽东做《反对党八股》报告 370

延安春节期间的文艺活动 370

延安文艺界纪念普希金 371

讽刺画展轰动延安 371

《世界文学名著选》出版 373

党中央诚邀文化人来延安工作 374

延安作曲者协会总结工作 374

延安音乐的新成就 375

青年艺术剧院举行开学典礼 375

延安杂技团成立 376

钟灵写的标语受到批评 376

军直文艺室壁报《蒺藜》创刊 377

边区政府文化工作委员会成立 378

丁玲发表《三八节有感》 380

艾青发表《了解作家、尊重作家》 381

舒群接手《解放日报·文艺》栏 381

罗烽发表《还是杂文的时代》 382

边区文委电慰柳亚子 383

王实味发表《野百合花》 384

王实味发表《政治家、艺术家》 384

王实味其人 385

王实味在延安 386

中央研究院批判王实味 387

西北局文委议定边区文协工作 389

青年艺术剧院的《延安生活素描》引起争议 390

《解放日报》社论祝贺边区文委成立 391

毛泽东怀念瞿秋白 391

文艺家参与《解放日报》改版 391

《解放日报·文艺》栏停刊 393

《民族音乐》创刊 393

鲁艺开始整风检查工作 394

何其芳的诗引起争议 396

关于绘画细节的争论 397

延安木刻受到英美国家人民欢迎 397

毛泽东委托萧军收集文艺情况 398

“轻骑队”墙报受到批评 399

黄钢发表报告文学《雨》 400

萧军发表《论同志之“爱”与“耐”》 401

延安星期音乐社成立 402

毛泽东致信欧阳山调查文艺情况 402

毛泽东委托艾青收集文艺情况 403

贺龙、王震向毛泽东报告对文艺的意见 404

边区文委做出两项重要决定 404

党中央决定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 405

毛泽东继续约见文艺家了解情况听意见 406

毛泽东关心文艺家,关注文艺动态 410

毛泽东为召开文艺座谈会加紧理论研究 411

鲁艺庆祝建院四周年 412

边区政府设立文化奖金 412

延安诗界纪念马雅可夫斯基 412

青年艺术剧院开始整风 413

方纪的小说《意识以外》受批评 414

边区文协与绥德文协座谈 414

党中央政治局再议文艺问题 415

批评戏剧演出脱离实际的头炮 415

毛泽东约见鲁艺党员教师 415

毛泽东拟定参加文艺座谈会人员名单 417

毛泽东、凯丰向受邀参加文艺座谈会者发出“请柬” 418

毛泽东准备“引言”讲话 419

文抗开始整风学习 419

贺龙到“青艺”讲话 419

周恩来阐释《屈原》主旨 420

边区艺术干部学校成立 421

西北文艺工作团演出《北京人》 423

延安作家追悼萧红 424

部艺实验剧团演出《太平天国》 424

延安文艺座谈会会议室不足120平方米 425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主持人凯丰 426

文艺座谈会第一次大会:毛泽东讲“引言” 430

文艺座谈会第一次大会的激烈争论 432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速记员 433

艾思奇评介“五四”时期的一个重要争论 433

欧阳山尊与毛泽东通信 434

边区音协工作生机勃勃 434

延安业余剧团庆周年 435

戏剧界率先检讨剧运方向 435

萧军发表《对于当前文艺诸问题的我见》 436

《解放日报》开辟《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专栏 437

艾青发表《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 438

延安发起青年文艺有奖征文 438

文艺座谈会第二次大会发言:各抒己见 439

文艺座谈会第二次大会:有人畅谈文艺为群众 440

文艺座谈会第二次大会:有人发言太教条被轰下台 442

文艺座谈会第二次大会:有人发言反省受赞赏 443

文艺座谈会第二次大会:午餐和一张纸条 444

文艺界批判王实味 445

何其芳的《文学之路》引起争议 448

金灿然批评《论忘我的境界》 449

边区文委制订新的工作计划 450

毛泽东准备文艺座谈会“结论” 450

文艺座谈会第三次大会:朱德讲话 451

文艺座谈会第三次大会:一波三折照合影 452

延安文艺座谈会合影之中有谁人? 453

文艺座谈会第三次大会:毛泽东做“结论” 457

哪些人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 458

延安文艺座谈会信息的逐渐披露 460

艾思奇发表《谈讽刺》 462

边区音协总结工作 463

毛泽东在中央会议上通报文艺座谈会情况 463

边区文委号召“文化入伍” 464

毛泽东到鲁艺宣讲文艺座谈会精神 465

毛泽东劝艾青先学习马列主义 466

康生插手铸成王实味冤案 467

关于祥林嫂的争论 469

延安举行音乐晚会 470

丁玲的《在医院中时》受到批评 470

边区剧协延安工作委员会规划新的工作 471

毛泽东致信罗烽用好马克思主义 471

周立波著文检讨文艺思想 471

草叶社检讨编辑工作 472

艾思奇谈延安文艺工作者的立场、态度和任务 473

丁玲发表《关于立场问题我见》 474

文艺界悼念左权 474

延安文抗理事会决定开除王实味会籍 475

边区音协召开音乐运动座谈会 476

文化俱乐部纪念中外文化名人 476

周恩来报告香港文化情况 477

批评者与作者的平等对话 477

延安业余国乐社成立 478

活跃的文艺批评和争论 478

文艺界纪念“七七”抗战五周年 479

朱德邀丁玲看战地电报 480

关于“写熟悉题材”问题的讨论 480

江布批评国民党禁演《屈原》 481

鲁艺纪念殉难校友 482

边区文委确定新的工作 482

朱德与老同志的南泥湾唱和诗 483

陆定一传达毛泽东《讲话》结论部分 483

延安音乐界纪念聂耳逝世七周年 484

《解放日报·文艺》副刊邀集小说家开座谈会 484

金灿然的《论杂文》受到好评 485

关于“好作品”的讨论 486

周扬撰写长文批判王实味的文艺观 486

延安文艺界纪念“八一” 487

延安出版多部外国文学作品 488

延安平剧研究院整风创作双丰收 488

引起广泛关注的一期《文艺月报》 488

延安音乐界安排新活动 489

战斗剧社在延安演出 489

郭沫若的《雨》在延安发表 490

音乐家和诗人的月夜联欢 490

美协工作的创新 491

关于如何描写工农兵的讨论 491

战斗剧社演出《丰收》 492

战斗剧社受赞扬 492

延安创办“街头小说”“街头画报”“街头诗” 493

张庚批评演“大戏”之风 494

剧作者协会召开会员大会推动创作 495

新诗歌会确定工作方针 495

毛泽东出面为党报第四版征稿 495

总政治部发出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 497

《街头美术》总结工作 497

活跃的中央印刷厂文艺小组 498

第一部论述秧歌舞的著作发表 498

延安合唱团召开成立二周年纪念会 499

边区剧协招待战斗剧社 499

鲁艺开始党风专题学习 500

音乐界设立“聂耳创作奖金” 501

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 501

《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特刊》出版 503

徐悲鸿盛赞延安美术家古元 504

《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发起“创作思想”问题征文 505

何其芳检讨鲁艺文学系工作 506

延安文艺界纪念鲁迅逝世六周年 506

《青苗》创刊 507

三文艺团体召开诗歌大众化问题座谈会 507

何其芳发表《两种不同的道路》 508

周扬批评小说《腊月二十一》的立场 508

周扬称赞孔厥的小说 509

边区文委招待文化界人士 509

部艺改组为“部队艺术工作团” 510

毛泽东致信战斗剧社欧阳山尊等 510

谢觉哉谈新旧诗 511

关于平剧《乌龙院》的讨论 511

吕骥发表《中国民间音乐研究提纲》 512

延安市大众俱乐部开幕 512

众人赋诗祝贺刘伯承寿辰 513

中央总学委发出《关于文风学习的通知》 513

新诗歌会讨论诗歌大众化问题 514

延安平剧研究院排定新年演出日程 514

毛泽东谈要有一批专业文艺工作者 515

电影《南泥湾》拍摄完成 515

1943年 517

新年文艺演出丰富多彩 518

《解放日报》副刊征稿启事 518

延安与大后方文艺界信息的沟通 519

延安新华书店经销大后方书刊 520

中国民间音乐研究会的业绩 520

延安演出田汉的《岳飞》 520

电影《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公映 521

延安文艺界庆祝废除不平等条约 521

延安文化界致电英美文化名人 522

大众俱乐部举行拥军联欢游艺会 522

扭起秧歌庆新春 523

延安文化界与劳动英雄座谈 524

鲁艺秧歌震延安 524

陆定一称赞古元的木刻年画 525

延安展出凯绥·珂勒惠支作品 526

吴玉章与艾青友谊深 526

西北局要求总结春节文艺活动经验 527

文艺界开展拥军活动 528

文化界庆祝苏联红军节 528

边区音协讨论本年度工作 529

鲁艺美术供应社成立 529

孔厥发表《一个女人翻身的故事》 530

艾青发表长诗《吴满有》 530

毛泽东批准召开的文艺下乡动员会 531

凯丰在党的文艺工作者会上的讲话 533

陈云在党的文艺工作者会上的讲话 533

刘少奇等在党的文艺工作者会上的讲话 534

延安文艺界掀起下乡热潮 535

文艺工作者开进南泥湾、金盆湾 536

毛泽东《讲话》的部分内容首次公布 537

中央嘉奖党校俱乐部 537

贺敬之、马可创作《南泥湾》 538

一批写工农兵的作品发表 538

中央文委讨论剧运方针 539

张仃谈从劳动中寻找构图 540

鲁艺掀起生产热潮 540

《解放日报》开辟“大众习作”专栏 541

柳青下乡任职 541

延安杂技团结束 542

何其芳谈改造自己和改造艺术 542

周立波谈《后悔与前瞻》 543

萧三总结文艺新变化 543

延安平剧界讨论继承遗产问题 544

延安平剧研究院加强改旧创新工作 545

秧歌剧《兄妹开荒》发表 545

《解放日报》发表重要社论 546

西北局文委提出剧运总方针 547

鲁艺并入延安大学 548

文抗作家下乡 548

赵树理发表《小二黑结婚》 549

《小二黑结婚》出版的坎坷历程 550

西北文艺工作团机构大调整 551

延安出版多种书籍 551

林默涵支持大众习作 552

陈学昭谈整风收获 552

文艺界投入保卫边区斗争 553

贺绿汀初识毛泽东 554

延安文化界批判《中国之命运》 554

青艺演出《抓壮丁》 555

《讲话》的整理、修改和发表过程 556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发表 558

中央全力贯彻《讲话》 558

《讲话》在国内迅速传播 559

《讲话》在国外的传播 561

重庆与延安的互动:建设大众文化 561

赵树理发表《李有才板话》 562

延安木刻参加第二届全国木刻展 562

马健翎创作大型秦腔剧《血泪仇》 563

毛泽东约见三位剧作家 564

萧三谈“左联”解散问题 564

文艺界纪念苏联十月革命 565

中央宣传部作出执行党的文艺政策决定 565

延安平剧研究院创作新剧本 566

西北局宣传部动员剧团下乡 566

展览会促进连环画创作 566

西北局宣传部欢送剧团下乡 567

联政宣传队成立 569

联政宣传队的突出成绩 570

中央印刷厂俱乐部开幕 571

延安部署新年文艺活动 571

《解放日报》副刊部征集稿件 572

刘白羽谈学习《讲话》心得 572

周扬介绍劳动诗人孙万福 573

新年画蓬勃发展 573

新华书店出版《秧歌小丛书》等 574

1944年 575

新年演出喜人心 576

秧歌演出受称赞 576

《逼上梁山》创作成功 577

《逼上梁山》的彩排与演出 578

《逼上梁山》获好评 578

毛泽东关于《逼上梁山》的一封信 579

毛泽东称赞郭沫若的《虎符》 580

平剧院演出动人心 580

改编剧《傻瓜》受欢迎 581

作家呼吁开展新话剧活动 581

西北局发动创作新年画 581

党报号召为群众创作更多精神食粮 582

春节演出盛况空前 583

西北局要求总结文艺活动经验 584

留政电影团放映《南泥湾》 585

八大群众秧歌队会演 585

周立波著文探讨秧歌的艺术性 586

陈学昭谈参加劳动的收获 586

《甲申三百年祭》在延安 587

李有源与歌曲《东方红》 587

《海上的遭遇》获好评 589

周扬评述春节秧歌 589

毛泽东谈发展边区文化问题 590

一批秧歌剧发表获好评 591

毛泽东致信周扬谈《序言》 591

鲁艺工作团下农村的成绩 593

党报综述秧歌活动 593

平剧院总结下乡经验 594

西北局宣传部做出发展文化指示 594

延安报道全国文协六周年纪念活动 595

西北局文委总结文艺工作 595

毛泽东致信李鼎铭谈《永昌演义》 596

续范亭撰写《五百字诗并序》 597

何其芳、刘白羽赴重庆传达《讲话》 599

鲁艺工作团在绥德活动及经验 599

《惯匪周子山》的演出和评论 600

毛泽东建议翻译的话剧《前线》发表 601

《前线》演出受欢迎 602

毛泽东在延安大学开学典礼上谈文化建设 602

毛泽东推荐艾青的《秧歌剧的形式》 603

西战团演出《把眼光放远一点》 604

蓬飞评述延安上半年的戏剧演出 605

文艺界与中外记者参观团举行座谈会 605

王实味露面记者会 607

赵超构笔下的延安文艺 608

赵超构笔下的鲁迅文艺学院 610

延安木刻在美国 610

萧三发表《毛泽东同志的初期革命活动》 611

1944年上半年延安出版的文艺书籍 611

毛泽东祝贺丁玲、欧阳山新的写作作风 612

毛泽东同英国记者谈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613

党校演出《同志,你走错了路》 614

两地同悼邹韬奋 614

柯蓝发表《抗日英雄洋铁桶》 617

“八一”节的文艺演出 617

西北局文委大力推动“秧歌下乡” 618

朱德致信史沫特莱 618

重庆转载延安作家的文章 619

延安文化界批判张道藩的文化谬论 619

党的文艺政策在大后方传播 619

美术界探讨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 620

延安日本人演出日本戏剧 620

延安报道大后方作家的苦难生活 621

周恩来对电影团的指示 621

丁玲、萧三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622

鲁艺演出大型话剧《粮食》 622

周恩来致信郭沫若 623

延安市文教大会讨论秧歌艺术 624

延安市文教大会表扬先进单位和个人 624

重庆欢迎延安作家的文章 625

延安文艺界招待美国友人 626

边区文教代表大会开幕 626

宋家川秧歌队的经验 627

边区文教代表大会介绍群众秧歌典型 627

延安揭露国民党的书报检查行径 628

蒙古新歌剧受称赞 629

延安报道国民党破坏重庆纪念鲁迅大会 629

丁玲批判国民党文化专制 630

林平撰文介绍“顺天游” 630

毛泽东做《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报告 631

丁玲著文介绍民间艺人李卜 631

艾青介绍汪庭有和他的《十绣金匾》 632

民众剧团和马健翎获奖 632

天官府里闹秧歌 633

周扬、萧向荣在文教大会发言 633

周而复的《诺尔曼·白求恩断片》发表 634

党校鲁艺合演《前线》 634

边区文教大会闭幕 635

文教大会做出《关于发展群众艺术的决议》 635

毛泽东致信郭沫若、柳亚子、茅盾 636

《解放日报》出版邹韬奋逝世纪念辑刊 638

余聿批评延安的出版物 638

朱德和郭沫若的诗 639

艾青谈窗花剪纸 639

“自乐班”受到重视 639

毛泽东谈知识分子和文教工作 640

周恩来关心《同志,你走错了路》 640

联政宣传队慰问荣誉军人 641

延安大学业余剧团深入工厂演出 641

西北局宣传部部署春节文艺宣传工作 642

鲁艺创办《文艺》墙报和《桥儿沟画报》 642

周恩来谈延安文艺 642

1944年下半年延安出版的文艺书籍 643

1945年 645

陈毅畅吟祝寿诗 646

三边文工团成立 646

联政宣传队深入部队创作演出 646

延安文艺界哀悼罗曼·罗兰逝世 647

文艺界多人在边区群英会获奖 648

艾青、吴印咸群英会获奖 648

作家纷纷写英模 649

周恩来、董必武指示大后方文化整风 650

力群评论群英会美展作品 650

《三打祝家庄》创作成功 651

《三打祝家庄》演出成功 652

喜迎新春演出忙 653

重庆演出秧歌剧 653

贺敬之创作新秧歌 654

文艺演出过大年 655

延安处处秧歌声 655

马可发表秧歌剧《夫妻识字》 657

毛泽东称赞萧三的《第一步》 657

延安对重庆文化界的有力支持 658

毛泽东喜谈“大秧歌” 659

西北文工团演出丰富多彩 659

边区文协制作“西洋镜” 660

文艺家讨论秧歌剧 660

毛泽东电唁A.托尔斯泰逝世 660

抗大文工团排演新戏 661

延安文艺界声讨国民党的图书检查制度 662

延安文艺界祝贺毕加索加入共产党 662

延安文艺家座谈大后方文化活动 663

延安文化界反对国民党解散“文工会” 663

方旗捐助延安鲁艺 664

美术家讨论利用旧形式问题 665

边区文协成立说书组 665

说书典型韩起祥 666

毛泽东谈陈独秀 667

毛泽东谈阿Q 667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中谈文化和知识分子问题 668

毛泽东谈对待文化遗产问题 668

毛泽东谈“讲真话”和“不偷、不装、不吹” 669

毛泽东谈革命的现实主义 669

延安报道大后方文化消息 670

联政宣传队陇东演出胜利归来 671

联政宣传队为党的“七大”演出 671

孙犁发表小说《荷花淀》 672

美术界研讨年画创作 672

方纪发表《纺车的力量》 673

周扬评论《同志,你走错了路》 673

延安木刻作品登上美国杂志 674

《白毛女》创作成功 674

《白毛女》在“七大”演出 676

围绕《白毛女》的讨论 676

《白毛女》在苏联获得好评 678

绥德宣传部颁发文艺创作奖 678

方纪提出文艺作品要表现理想 679

两地共祝茅盾五十寿辰 679

话剧《粮食》发表 680

延安文抗召开扩大理事会 680

延安文艺界欢迎“六先生” 681

绥德地委设立“子洲文化奖金” 682

延安文抗产生新的领导机构 682

延安文艺界庆祝抗战胜利 683

两地文艺界同声要求惩处文化汉奸 683

贺绿汀再见毛泽东 684

东北文艺工作团开赴新区 685

两地文艺界送迎毛泽东赴重庆谈判 686

毛泽东邀请文化界人士叙谈 686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送音乐 687

毛泽东接见张恨水 688

华北文艺工作团踏上征程 688

艾思奇发表《文艺工作者到前方去》 689

重庆出版延安的秧歌剧 690

延安电影团先遣组出发东北 690

毛泽东致信柳亚子 691

毛泽东为画家尹瘦石做模特 692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在重庆发表 692

《沁园春·雪》震山城 694

毛泽东谈重庆的戏剧 697

延安广播电台再播歌曲 698

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更名 698

周恩来演讲纪念鲁迅 699

国统区首次出版《讲话》 699

周恩来谈延安文艺的三个时期 700

毛泽东为“柳诗尹画联展”题名 701

柯蓝谈谜语 701

延安文化界沉痛悼念冼星海 702

《打石门墕》的创作经验 703

边区文协开办说书训练班 704

民众剧团演出《官逼民反》 705

华北文艺工作团抵达张家口 705

重庆再次展出延安美术作品 705

毛泽东、朱德为联政宣传队题词 706

中央决定鲁艺迁离延安 707

西北局部署春节文艺活动 708

周而复的剧本《子弟兵》在重庆出版 708

何其芳在重庆发表《回忆延安》 709

周恩来在延安谈重庆文艺 709

《解放日报》报道梅兰芳近况 710

《解放日报》报道国民党破坏《清明前后》演出 710

两地文艺界反对美国助蒋打内战 711

西北局落实春节文艺活动 712

绥德文工团的新创作 712

延安文艺界声援国统区文艺界的斗争 713

“渝延木刻联展”在重庆开幕 713

1945年延安出版的文艺类书籍 714

1946年 715

杨家岭团拜演《武松》 716

三单位联合举办木刻展 716

“延安生活、艺术展览”在重庆开幕 717

延安刊登郭沫若的《苏联纪行》 718

延安、张家口文艺家们联欢 718

党报报道重庆文化界活动 719

周恩来主持的重庆追悼冼星海大会 719

十六个文艺单位联名呼吁民主 720

何其芳发表《记贺龙将军》 720

康濯发表《灾难的明天》 720

毛泽东致函柳亚子 721

新华广播电台播放文艺节目庆新春 721

十一个秧歌队演出庆新春 722

联防军电影团放映苏联影片 722

“延渝木刻联合展览会”在重庆开幕 722

茅盾的《清明前后》在延安演出 722

延安文化界声援重庆文化界 723

延安报道大后方的戏剧活动 724

平剧院演出水浒戏《大名府》 724

中央党校文艺工作研究室成立 725

外宾赞许延安文艺演出 725

《解放日报》介绍全国文协活动 726

延安木刻作品在美国出版 726

边区文艺界追悼张寒晖 727

张寒晖的《军民大生产》发表 727

毛泽东关怀贺绿汀 728

上海戏剧界欢迎延安艺术家 728

《解放日报》报道晋冀鲁豫边区文艺活动 729

挽歌哀悼“四八”烈士 729

边区重视发展群众文艺 730

苏联剧作《望穿秋水》在延安演出 730

影展演出庆“五四” 731

延安文化界声讨西安特务杀害李敷仁 731

中央管弦乐团开始筹建 732

欧阳山创作《高干大》 733

毛泽东致函新安旅行团 733

韩起祥赴米脂、绥德说书 734

延安发表郭沫若的政治讽刺诗 734

党报刊登张学良狱中诗 734

延安发表《全国文总告文艺工作者》书 735

赵树理的小说《地板》发表 735

何其芳发表长篇论文《关于现实主义》 736

贺龙谈文艺工作 736

胡蛮评述解放区的美术运动 737

柯蓝创作通俗小说《乌鸦告状记》 737

西北文工团扩大和组织人事变动 738

赵树理发表《李有才板话》 739

张庚评述秧歌运动 739

鲁艺迁校队伍抵达哈尔滨 740

朱德致信美国作家史沫特莱 740

延安美术界纪念珂勒惠支 741

中国作家反对美国助蒋打内战 742

延安演出陈白尘的《升官图》 742

延安文艺界抗议国民党杀害李公朴、闻一多 743

延安文艺界欢迎出狱人 744

郭沫若谈诗歌与音乐 744

《新少年》创刊 745

陈涌谈讽刺诗 745

延安中央管弦乐团成立 745

延安各界痛悼陶行知逝世 748

延安电影制片厂成立与故事片《吴满有》的拍摄 748

随军摄影小组在前线 749

多场演出庆“八一” 750

平剧院演出《升官图》 750

西北局宣传部召开文艺座谈会 751

延安文艺界以创作抗议敌机轰炸 752

两部叙事音乐作品创作完成 752

党报发表农民诗歌 753

《延安生活》丛刊筹办 753

上海文化界盛赞解放区文艺创作 753

《解放区短篇创作选》受到高度评价 754

韩起祥创作多篇说书 755

毛泽东、朱德聆听韩起祥说书 756

延安电影团抵达东北 756

《延安文艺》创刊 757

延安广播电台直播联政宣传队的演唱 757

延安转载章回体小说《吕梁英雄传》 758

边区开展“美术兵”运动 758

文艺界欢迎王震率部凯旋 759

周立波发表特写《王震将军记》 760

李季的长篇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发表 760

《王贵与李香香》受到热评 761

民众剧团下乡八年成绩卓著 763

延安木刻参加抗战八年木刻展览会 763

延安电影人创建东北电影制片厂 764

延安文化界发起“美军退出中国”运动周 764

延安演出《李国瑞》 765

延安及各地纪念鲁迅 766

陈涌著文评述三年来的文艺收获 767

街头诗画蓬勃发展 767

大型歌剧《无敌民兵》公演 768

部队音乐工作的经验 769

胡乔木、谢觉哉提议纪念杜甫 769

西北局文委讨论边区文艺工作 770

延安戏剧舞台的新面貌 770

民众剧团慰问子弟兵 771

文艺界投入保卫延安自卫战 771

何其芳发表《朱总司令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772

演出、写诗祝贺朱德六十寿辰 773

文艺界下基层迎接新年 773

史沫特莱复函朱德 774

美国艺术家盛赞延安木刻 774

悼念王大化逝世 775

延安鲁艺改组为东北鲁艺文艺工作团 775

1946年延安出版的文艺书籍 776

1947年 777

茅盾访苏获高度评价 778

西北文艺工作团慰问部队 778

徐特立的自寿诗与谢觉哉的奉答诗 779

祝贺徐特立七十寿辰的贺诗与演出 779

延安南区机关联合秧歌队成立 780

杨醉乡提出写好剧本是关键 780

柯仲平朴实作风受称赞 780

延安作家创作新作品 781

延安南联秧歌队会演 781

毛泽东、周恩来关心中央管弦乐团 781

中央管弦乐团转战华北 782

边区文协部署文艺活动 782

延安电影制片厂拍摄新闻纪录片 783

《部队生活副刊》创刊 783

秧歌演出遍城乡 783

狄耕谈戏剧的真实性和语言问题 784

元宵佳节演出多 784

米脂中学组成文艺宣传队 784

秧歌剧《模范妯娌》发表 785

战斗剧社创演《刘胡兰》 785

歌剧《蓝花花》引起争议 786

陈涌对几个剧本的评论 786

桥儿沟老乡怀念王大化 787

绥德文工团的春节演出 787

郭沫若盛赞《白毛女》 788

《部队画报》出版 788

柯仲平创作《诉苦清算歌》 788

苏一平创作秧歌剧《红布条》 789

中央发出收集、推荐文艺作品的指示 789

西线演出获成功 790

郭沫若盛赞《黄河大合唱》 790

延安电影家在东北的新作品 791

油印的《群众日报》出版 791

柳青长篇小说《种谷记》出版 791

《北方木刻》出版 792

柯仲平创作战地鼓动诗 792

延安评论家林默涵在香港论“人民文艺” 793

延安音乐家麦新牺牲 793

文艺团体参加实际斗争 794

边区摄映队在陕北 794

《边区群众报·副刊》创刊 795

毛泽东指示保护文化遗产 795

毛泽东在陕北看戏 796

西北电影工学队成立 796

毛泽东致函吴创国 798

朱德创作战略反攻诗 798

《军歌选》出版 799

毛泽东谈平剧的改旧创新 799

《西北窗花剪纸集》在上海出版 799

1948年 801

民众剧团排演《穷人恨》 802

周恩来谈平剧改革 802

赵树理发表小说《小经理》 803

西北文艺工作团整编 803

《群众日报》发表一组诗文 803

西北局召开文艺座谈会 804

春节期间的文艺表演 804

谢觉哉赋诗赞胜利 805

西北文工团街头演出庆大捷 805

彭德怀祝贺《穷人恨》演出 805

杜鹏程发表特写《王老虎》 806

谢觉哉为收复延安赋诗 806

毛泽东看戏谈萧恩 807

延安文艺家出席东北文艺座谈会 807

西北局召开边区文艺座谈会 807

联政宣传队深入部队演出 808

西北文艺工作团一团开赴新区活动 808

西北文艺工作团在前线 809

平剧院返回延安演新戏 809

钟灵发表《对文艺工作的几点具体意见》 809

苏一平创作《孙大伯的儿子》 810

西北文工团二团赴新区演出 810

联防军平剧院在延安演出 811

毛泽东、刘少奇批准柯仲平返回延安 811

战斗剧社活跃在前线 811

《群众文艺》创刊 812

野政提出关于整顿文艺团体的意见 812

《群众文艺》重视文艺批评 813

民众剧团为部队演出受欢迎 813

延安西北儿童剧团成立 814

文艺工作者战地纪念鲁迅 814

边区文协召开《群众文艺》改进座谈会 815

李卓然在《群众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815

王震盛赞民众剧团的两个戏剧 815

贺龙发表《对文艺工作者的讲话》 816

西北文工团演出事故的教训 817

西北文工团随军转战 817

马寒冰发表关于部队戏剧方向的意见 817

延安鲁艺在东北重建 818

1948年延安出版的文艺书籍 818

1949年 819

战地演出庆元旦 820

野战军政治部决定剧运方针 820

《群众文艺》第六期出版 820

贯彻旧剧改革的新精神 821

《新歌选集》出版 821

野政发出关于剧团、宣传队的指示 822

边区文协成立戏剧工作委员会 822

彭德怀关心西北文艺工作团 823

延安平剧院演出《红娘子》 823

石天谈《红娘子》的创作与演出 824

西北文工团总结评奖 824

西北文工团召开庆功大会 824

西北文工团领导机构调整 825

边区文艺界重视批评和团结 825

胡采发表《文艺进城的思想准备》 826

西北文艺代表团赴北京参加文代会 826

西北文工团进入西安 826

民众剧团进入西安 827

“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编成出版 827

“陕甘宁戏剧丛书”出版 828

延安文艺家出席全国文代会 828

石鲁撰文介绍“拉洋片” 829

柯仲平总结边区文艺工作 829

西北文工团演出创作双丰收 830

西北文工团扩大组织 830

西北文工团一、二团合并 830

参考书目 833

后记 83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