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疑难病精要
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疑难病精要

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疑难病精要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爱军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3235501
  • 页数:310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韦绪性主任医师,躬身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7年的疑难病研究心得和临证经验集萃。全书突出三大特点:①创新辨治疑难病理论框架。以其“辨治疑难病,识‘杂’是关键”的学术思想为指导,率先提出辨识疑难病首在明“杂致”,论治疑难病贵在从“杂治”的诊疗观。系统阐发了“杂治”之要,在于“和中”;“杂合以治”,必“顾胃气”的临床思路和方法。②“术”“案”结合,实用性强。所遴选的74则医案,以“术”类“案”,以“案”明“术”,融临证思维、学术观点、医案于一体,经验独到,多有建树。③探究“临证基本功”,提高辨治疑难病水平。书中对“诊察、辨证、论治”的原则、方法和步骤,发皇古义,融汇新知,突破了对辨证论治的简约表述,也是韦绪性长期研究辨证论治理论、方法的心得集成。
《全国名老中医韦绪性辨治疑难病精要》目录

第一章 疑难病学术举要 1

第一节 辨治疑难病,识“杂”是关键 1

一、辨识疑难病,首在明“杂致” 2

(一)辨识“杂致”之要 2

(二)要重视复杂性辨证思维的运用 8

二、论治疑难病,贵在从“杂治” 9

(一)“杂治”之要,在于“和中” 9

(二)“杂合以治”,必“顾胃气” 23

三、走出三大误区,减少辨治疑难病的复杂因素 26

(一)医者之误 26

(二)患者之误 27

(三)用药致误 27

第二节 内伤杂病临证启微 28

一、筑根基,首重修德 28

二、识病名,提纲挈领 30

三、察病机,融会贯通 31

四、悉证治,通常达变 32

五、析纵横,辨别异同 33

六、多临证,提高疗效 34

七、学医案,启迪思维 36

八、勤总结,致力创新 36

第三节 弘扬中医特色,引领疑难病临床研究 38

一、继承和借鉴 38

二、创新和争鸣 40

三、标准和规范 42

第四节 辨治瘀证,纲目分明 43

一、辨“证”“象”主次,洞悉原委 43

(一)有瘀象未必皆是瘀证 43

(二)“无”瘀象未必皆非瘀证 44

二、详审病位病性,细察证候轻重缓急 45

(一)定病位 46

(二)辨病性 46

(三)识轻重 47

(四)察缓急 47

第五节 通法治疗久泻实证心法 48

一、辨证候:虚实夹杂,因实致虚 48

二、察病机:腑气壅滞,清浊相混 49

三、立治法:以通为主,兼养胃气 49

(一)理气通降法 50

(二)化瘀通络法 50

(三)苦辛通降法 50

(四)攻逐水饮法 51

第二章 辨治疑难病临证基本功 52

第一节 整体诊察,诊法合参 53

一、全面诊察 55

二、突出重点 56

(一)抓主症 57

(二)完整性 57

(三)准确性 58

三、程序灵活 59

第二节 辨证七步,次第井然 60

一、辨病因 61

(一)重视整体 62

(二)辨“旧病因” 62

(三)辨“新病因” 63

二、辨病位 63

(一)脏腑定位 64

(二)经络定位 65

(三)气血定位 66

(四)上下定位 66

(五)表里定位 67

三、辨病性 68

(一)寒热定性 68

(二)虚实定性 69

四、辨病机 69

五、辨病势 70

六、辨体质 72

七、辨病证 73

(一)因名识病,提倡“四辨” 74

(二)因病识证,严守“四要” 76

第三节 论治法则,纲举目张 78

一、治则六要,尤重调摄 78

(一)治病求本 78

(二)治未病 80

(三)扶正祛邪 83

(四)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83

(五)分期论治 85

(六)综合调摄 85

二、治法严谨,通常达变 89

三、组方六要,机圆法活 90

(一)依法统方 90

(二)君臣佐使 91

(三)按药性配伍 92

(四)随证化裁 93

(五)选择剂型 94

(六)有方有守 95

四、遣药精当,用法周详 95

(一)明确用药宜忌 96

(二)慎重妊娠用药 96

(三)严格药物用量 97

(四)选择服药时间 97

(五)斟酌服药方法 98

(六)善于药后调摄 99

(七)提倡药食并用 99

(八)配合食物“忌口” 100

(九)适当运用“药引” 101

(十)重视外治疗法 101

(十一)掌握煎药技巧 102

第四节 门诊医嘱,突出特色 104

一、医嘱的内容 104

二、医嘱的特色 105

(一)以人为本,不失“三情” 105

(二)内容丰富,可靠实用 105

第三章 疑难病诊疗经验 108

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 108

一、临证思维 108

(一)思维溯源 108

(二)理法精要 109

(三)辨证撷菁 110

二、验案举隅 111

(一)脾肾气阴两虚,痰湿恋肺案 111

(二)木火刑金,气阴两虚案 112

(三)脾肺气虚,寒饮伏肺案 113

第二节 慢性胃炎 114

一、临证思维 115

(一)思维溯源 115

(二)理法精要 115

(三)辨证撷菁 117

二、验案举隅 117

(一)肝郁脾虚,湿郁化热案 117

(二)土壅木郁,升降失调案 118

(三)肝郁脾虚,湿热互结,瘀阻冲任案 119

第三节 消化性溃疡 121

一、临证思维 121

(一)思维溯源 121

(二)理法精要 122

(三)辨证撷菁 124

二、验案举隅 125

(一)肝胃气滞,湿热中阻案 125

(二)脾胃气虚,久痛入络案 126

(三)脾胃气阴两虚,虚火灼伤胃络案 127

第四节 肠易激综合征 128

一、临证思维 129

(一)思维溯源 129

(二)理法精要 130

(三)辨证撷菁 131

二、验案举隅 132

(一)肝郁脾虚,湿热中阻案 132

(二)脾肾阳虚,土壅木郁案 133

(三)脾肾阳虚,肝郁化热案 134

第五节 肝硬化 135

一、临证思维 135

(一)思维溯源 135

(二)理法精要 137

(三)辨证撷菁 139

二、验案举隅 141

(一)湿热瘀血互结,肝脾气阴两虚案 141

(二)脾虚肝郁,湿热瘀血互结案 142

(三)脾肾阳虚水聚,肝络瘀滞案 144

第六节 溃疡性结肠炎 146

一、临证思维 147

(一)思维溯源 147

(二)理法精要 147

(三)辨证撷菁 148

二、验案举隅 149

(一)脾肾阳虚,湿热留恋,肠道气血壅滞案 149

(二)肝郁脾虚,胃热肠寒,寒重于热案 150

(三)脾肾气阴两虚,肠道湿热留恋,脉络瘀滞案 151

第七节 心力衰竭 153

一、临证思维 154

(一)思维溯源 154

(二)理法精要 154

(三)辨证撷菁 156

二、验案举隅 157

(一)心气阴两虚,水瘀互阻案(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157

(二)心肾阳虚,瘀阻水泛案(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 159

(三)心脾两虚,心失所养案(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 160

第八节 高血压病 161

一、临证思维 161

(一)思维溯源 161

(二)理法精要 162

(三)辨证撷菁 163

二、验案举隅 164

(一)肝阳偏亢,痰热上扰案 164

(二)痰瘀互结,风痰上扰案 165

(三)肾阴阳两虚,冲任血瘀案 166

第九节 脑卒中 167

一、临证思维 168

(一)思维溯源 168

(二)理法精要 169

(三)辨证撷菁 172

二、验案举隅 173

(一)肝阳暴亢,痰热腑实,瘀血阻络案 173

(二)风痰上扰,瘀阻脑络案 174

(三)脾肾气阴两虚,脉络瘀阻案 175

第十节 糖尿病 177

一、临证思维 177

(一)思维溯源 177

(二)理法精要 179

(三)辨证撷菁 182

二、验案举隅 182

(一)肝肾阴虚阳亢,中焦热盛津伤案 182

(二)脾肾气阴两虚,痰瘀互结,风痰上扰案 184

(三)脾肾气阴两虚,瘀阻脉络案 185

第十一节 高脂血症 186

一、临证思维 187

(一)思维溯源 187

(二)理法精要 188

(三)辨证撷菁 190

二、验案举隅 191

(一)从心论治案 191

(二)从脾论治案 193

(三)从肾论治案 194

第十二节 慢性肾盂肾炎 195

一、临证思维 196

(一)思维溯源 196

(二)理法精要 197

(三)辨证撷菁 198

二、验案举隅 199

(一)脾肾气阴两虚,湿热瘀血互结案 199

(二)肾阳虚弱,湿热留恋,寒热错杂案 200

(三)肾阴阳两虚,湿热瘀血互结,肝风上扰案 201

第十三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203

一、临证思维 203

(一)思维溯源 203

(二)理法精要 205

(三)辨证撷菁 207

二、验案举隅 209

(一)脾肾阳虚,风热客表案 209

(二)肝肾阴虚阳亢,湿热蕴积下焦案 211

(三)脾肾气阴两虚,水停血瘀案 212

第十四节 慢性肾功能衰竭 214

一、临证思维 215

(一)思维溯源 215

(二)理法精要 216

(三)辨证撷菁 220

二、验案举隅 221

(一)脾肾阳虚,水瘀互结案 221

(二)痰热腑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案 223

(三)脾肾气阴两虚,浊毒壅滞,瘀阻脉络案 225

第十五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227

一、临证思维 228

(一)思维溯源 228

(二)理法精要 230

(三)辨证撷菁 231

二、验案举隅 232

(一)脾肾气阴两虚,湿热瘀血痹阻经络案 232

(二)脾肾阴阳两虚,痰瘀阻络案 234

(三)肝肾阴虚,血分瘀热案 235

第十六节 干燥综合征 236

一、临证思维 237

(一)思维溯源 237

(二)理法精要 238

(三)辨证撷菁 240

二、验案举隅 241

(一)脾肾气阴两虚,湿毒瘀结案 241

(二)肾阴阳两虚,偏于阴虚,瘀热互结案 243

(三)肾阴阳两虚,偏于阳虚,瘀阻脉络案 244

第十七节 慢性鼻炎 246

一、临证思维 246

(一)思维溯源 246

(二)理法精要 247

(三)辨证撷菁 248

二、验案举隅 249

(一)肺脾气虚,湿热壅塞鼻窍案 249

(二)肺脾气虚,湿瘀互结鼻窍案 250

(三)肺脾阳虚,寒湿壅滞鼻窍案 251

第十八节 梅尼埃病 252

一、临证思维 253

(一)思维溯源 253

(二)理法精要 254

(三)辨证撷菁 255

二、验案举隅 256

(一)肝脾失调,风痰上扰案 256

(二)痰郁化热,上犯耳窍案 257

(三)肾阴阳两虚,湿瘀互结案 258

第十九节 月经失调 259

一、临证思维 260

(一)思维溯源 260

(二)理法精要 262

(三)辨证撷菁 263

二、验案举隅 264

(一)脾虚湿盛,瘀热闭阻案(月经先期) 264

(二)肝脾失调,湿瘀化热案(月经后期) 265

(三)肝郁脾虚,湿毒蕴结案(月经过多) 267

(四)气滞血瘀,痰阻胞宫案(痛经) 268

(五)脾肾阳虚,湿瘀互结案(闭经) 269

第二十节 围绝经期综合征 270

一、临证思维 271

(一)思维溯源 271

(二)理法精要 272

(三)辨证撷菁 273

二、验案举隅 274

(一)脾肾气阴两虚,湿瘀互结案 274

(二)肝肾阴虚,肝气郁滞案 275

(三)肾阴阳俱虚,肝风夹痰热上扰案 276

第二十一节 寻常痤疮 277

一、临证思维 278

(一)思维溯源 278

(二)理法精要 278

(三)辨证撷菁 279

二、验案举隅 280

(一)脾虚湿盛,浊毒瘀血互结案 280

(二)肝郁脾虚,湿瘀互结案 281

(三)脾虚湿盛,肺经风热案 282

第二十二节 银屑病 283

一、临证思维 284

(一)思维溯源 284

(二)理法精要 285

(三)辨证撷菁 287

二、验案举隅 287

(一)脾肺气虚,风伏脉络,浊毒内蕴案 287

(二)脾肺气虚,风伏脉络,瘀热互结案 288

(三)热犯心营,津气耗伤案 289

第二十三节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291

一、临证思维 292

(一)思维溯源 292

(二)理法精要 293

(三)辨证撷菁 295

二、验案举隅 296

(一)脾肺气虚,痰瘀互结血脉案 296

(二)脾虚湿盛,瘀热闭阻血脉案 297

(三)脾肾阳虚,寒痰凝滞血脉案 298

第二十四节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299

一、临证思维 300

(一)思维溯源 300

(二)理法精要 301

(三)辨证撷菁 302

二、验案举隅 303

(一)心脾两虚,肝郁化热案 303

(二)肝肾阴虚,虚火灼络案 304

(三)脾肾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案 305

附:岐黄传承忆父亲 30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