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
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

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何星亮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6196601
  • 页数:4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个人类学工作者的必备基础知识。文化的传承从本书来看,其实并不是靠专门的书本知识或者课堂教学来传承,恰恰是融入一个民族的生活中,从生活方式中传承下去。从出生到死亡,出生礼、成丁礼、婚礼、葬礼,人的一生四个最重要的过渡礼仪中,经历的却不止是这四个礼仪这么简单,社会如何组织,如何规范,如何交往等等。本书也是在系统的罗列文化结构框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文化上的总体构思。
《文化人类学调查与研究方法》目录

序 1

引言 1

一 方法的类型 1

二 方法的特点 3

三“方法”创新的重要性 6

上篇 田野调查方法 11

第一章 导论 11

一 什么叫田野调查 11

二 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特点与功能 12

(一)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特点 13

(二)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功能 14

三 田野调查方法的形成与发展 15

(一)西方学术界的田野调查 15

(二)中国学术界的田野调查 19

第二章 田野调查的基本原则与类型 21

一 田野调查的基本原则 21

(一)客观性原则 21

(二)科学性原则 22

(三)系统性原则 23

(四)参与性原则 24

(五)尊重性原则 26

二 田野调查的类型 26

(一)综合调查·专题调查·典型调查·个案调查 26

(二)无理论假设的调查·有理论假设的调查 28

(三)无问题取向的调查·有问题取向的调查 30

(四)一点调查·多点调查 32

(五)历时性调查·共时性调查 33

第三章 田野调查的选题与设计 35

一 调查课题的选择 35

(一)田野调查类型的选择 35

(二)选题方法 36

(三)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37

二 调查方案的撰写 38

三 调查提纲的设计 40

(一)综合调查提纲的特点 41

(二)专题调查提纲的特点 42

(三)问卷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43

第四章 田野调查的方法 46

一 如何进入田野 46

(一)准备阶段 47

(二)开始阶段 49

(三)调查阶段 50

二 参与观察法 54

(一)参与观察法的特点 55

(二)参与观察法的类型 55

(三)参与观察法的优缺 58

三 深度访谈法 59

(一)深度访谈法的特点 59

(二)深度访谈的原则 60

(三)深度访谈的类型 62

(四)深度访谈的一般程序 64

四 问卷调查法 69

(一)问卷法与问卷 70

(二)问卷的类型 70

(三)问卷调查的特点 70

(四)问卷的结构 71

(五)问卷法的程序 73

(六)问卷的设计 76

(七)问卷法的评价 82

第五章 调查研究报告 83

一 资料整理、分析与鉴别 83

(一)资料整理的原则 83

(二)资料的审核与鉴别 84

(三)资料分类 85

二 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的基本原则 85

(一)客观性 86

(二)科学性 86

(三)完整性 86

(四)条理性 86

(五)逻辑性 87

(六)代表性 87

(七)简洁性 87

三 调查报告的类型 87

(一)描述性报告·解释性报告·建议性报告 88

(二)通俗性报告·专业性报告 88

(三)综合性报告·专题性报告 89

(四)“传记体”调查报告·“小说体”调查报告·“游记体”调查报告 89

四 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的基本程序 91

(一)拟定提纲 91

(二)撰写初稿 92

(三)评审初稿 92

(四)修改 92

(五)评估 92

五 调查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 94

(一)前言部分 94

(二)正文部分 96

(三)结语部分 97

(四)附录部分 97

中篇研究方法 101

第六章 文化人类学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101

一 认识论 101

(一)主智论与反智论 101

(二)单元论与双元论 108

(三)民族自我中心论与文化相对论 115

二 方法论 120

(一)实证论 120

(二)整体论 122

(三)主客二元论 127

第七章 研究类型 131

一 时间取向研究·理论取向研究·人文取向研究 131

(一)时间取向研究 131

(二)理论取向研究 133

(三)人文取向研究 134

二 描述型研究·解释型研究·应用型研究·预测型研究 135

(一)描述型研究 135

(二)解释型研究 136

(三)应用型研究 136

(四)预测型研究 137

三 创新型研究·假说验证型研究 137

(一)创新型研究 138

(二)假说验证型研究 139

四 民族志型研究·专题型研究·个案型研究 140

(一)民族志型研究 140

(二)专题型研究 141

(三)个案型研究 142

第八章 学术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143

一 选题的重要性 143

二 选题的原则 144

(一)学术性原则 144

(二)现实性原则 147

(三)可行性原则 147

(四)特色性原则 148

(五)兴趣性原则 148

三 选题的方法 149

(一)通过熟悉本学科的研究情况而发现问题 149

(二)通过读书发现问题 149

(三)通过学术交流发现新问题 150

(四)发现某种观点不成立 150

(五)在实地调查研究中发现新问题 151

(六)通过比较发现新问题 151

(七)探讨有争议的问题 151

(八)因掌握新材料而发现问题 152

(九)开拓新的领域 152

(十)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 153

四 选题应注意的问题 154

(一)根据自己的专长选题 154

(二)选题大小要适中 154

(三)选题以单一主题为好 155

(四)选题切忌炒冷饭 155

(五)选题时应多请教有关专家 156

五 课题研究的设计 156

(一)课题设计的基本原则 156

(二)课题设计的基本要求 157

(三)课题设计的基本内容 157

第九章 理论与概念的构建 160

一“理论”含义 160

(一)“理论”一词的来源 160

(二)“理论”的界定与特征 161

二 理论的类型 162

(一)宏观理论·微观理论 162

(二)假设演绎式理论·功能性理论 162

(三)成熟理论·未充分验证的理论·未验证的理论 164

三 理论的功能 164

(一)认识事物本质的功能 164

(二)解释或分析事物的功能 165

(三)预测的功能 166

(四)指导的功能 166

四“概念”的含义 166

(一)“概念”的界定 167

(二)概念的特征 168

五 理论与概念的区别 168

六 理论的构建 170

(一)构建理论的基本原则 170

(二)构建理论的程序 170

(三)逻辑演绎法 171

(四)归纳探索法 172

(五)由果究因探索法 174

(六)联想探索法 175

七 关于理论创新的若干问题 177

(一)理论创新的意义 177

(二)理论创新的条件 178

(三)理论创新的方法 180

第十章 假设及其构建 190

一 假设的内涵和特征 190

(一)假设的含义 190

(二)假设的特征 191

二 假设的类型 193

(一)逻辑性假设·观点性假设 194

(二)公理性假设·一般性假设 194

(三)科学的假设·不科学的假设 194

(四)全面的假设·片面的假设 195

(五)条件式假设·差异式假设·函数式假设 195

三 假设的功能 196

(一)反映前期探索的成果 196

(二)引导科研或调研方案的设计 196

(三)指导资料的收集 197

四 假设的检验 197

(一)假设检验的目的 197

(二)假设检验的方法 198

(三)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 198

五 假设的构建 198

(一)相关关系法 199

(二)因果关系法 199

六 人性假设的理论 201

(一)“工具人”假设 202

(二)“经济人”假设 203

(三)“社会人”假设 204

(四)“自我实现人”假设 204

(五)“复杂人”假设 205

(六)“文化人”假设 206

(七)“理性人”假设 209

(八)“决策人”假设 210

(九)“利己利他”假设 210

(十)“道德人”假设 211

第十一章 范式及其构建 213

一 范式的概念 213

二 范式的特征和意义 214

(一)范式的特征 214

(二)范式的意义 215

三 范式的类型 216

(一)历时性研究范式·共时性研究范式 216

(二)科学研究范式·人文学研究范式 217

(三)功能主义研究范式·结构—功能主义研究范式 219

(四)历史人类学研究范式 221

四 范式的转换 227

五 中国乡村研究范式 232

(一)葛学溥的家族主义村社研究范式 233

(二)费孝通的功能主义村社研究范式 234

(三)林耀华的结构—功能主义村社研究范式 236

(四)杨懋春的以家庭为中心的村社研究范式 239

(五)弗里德曼的宗族研究范式 242

(六)施坚雅的市场研究范式 245

(七)黄宗智的经济关系研究范式 250

(八)杜赞奇的权力关系研究范式 253

六 中国宗教研究范式 257

(一)杨庆堃的结构—功能主义研究范式 257

(二)李亦园的结构主义研究范式 259

第十二章 一般性研究方法 265

一 方法及其选择 265

(一)方法的概念 265

(二)方法选择的重要性 266

(三)如何选择最合适的研究方法 266

(四)选择方法应考虑差异性和互补性 267

二 归纳法与演绎法 268

(一)归纳法的概念 268

(二)求同归纳与求异归纳 268

(三)求同归纳与求异归纳在人类学中的应用 270

(四)演绎法的概念 272

(五)演绎法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273

(六)演绎法与归纳法的关系 274

三 分析法与综合法 275

(一)分析法的概念 275

(二)分析法的类型 275

(三)综合法的概念 278

(四)综合法的特点 279

(五)综合法的类型 279

(六)综合法与分析法的关系 282

(七)综合法与分析法相结合 283

四 比较法与分类法 284

(一)比较法的概念 284

(二)比较法的类型 284

(三)分类法 290

第十三章 特殊性研究方法 292

一 民族志研究法 292

(一)民族志研究与村落研究 292

(二)民族志研究的特点 293

(三)民族志研究的类型 294

二 文化残余分析法 298

(一)生物学与人类学的“残余”概念 298

(二)文化残余分析法的优缺 300

(三)近现代民族保留的古代文化 301

三 跨文化比较研究法 303

(一)人类学中的跨文化比较 303

(二)经济学中的跨文化比较 306

下篇专题研究 313

第十四章 中西学术研究之异同 313

一“求知”与“求用” 314

二“求普遍性”与“求特殊性” 318

三“学”与“术” 325

(一)西方的“学”与“术” 326

(二)中国的“学”与“术” 330

(三)科学对待“学”与“术”的关系 331

四“先专后通”与“先通后专” 333

五“点”与“面” 337

六 中西学术差异的根源 340

(一)思维方式不同 340

(二)学术渊源不同 341

(三)教育方式不同 342

(四)民族性不同 343

七 结语 344

第十五章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化与国际化 346

一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国化的目的与意义 346

(一)防止全盘西化 347

(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 347

(三)充分发挥中国人的创造力 350

二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中国化的原因 350

(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有地域性 350

(二)研究对象不同 352

三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国化的途径 354

(一)模仿—创新 355

(二)综合—创新 356

四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国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358

(一)“国际化”与“中国化”相反相成 358

(二)熟悉与对话相辅相成 359

(三)中国化与世界学术的多元化 359

五 结语 361

第十六章 关于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创新的若干问题 362

一 学术创新的类型 362

(一)理论创新 363

(二)观点创新 363

(三)方法创新 364

二 为什么要进行学术创新 365

(一)西方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并不能有效解释和解决中国的问题 365

(二)传承中华文明需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 365

(三)防止人文社会科学“全盘西化” 367

(四)西方的许多理论没有得到实践检验证明具有普遍性 367

三 如何进行学术创新 367

(一)熟悉过程 367

(二)发现问题过程 368

(三)批判的过程 371

(四)构建假设的过程 372

(五)论证过程 373

四 学术创新的方法 373

(一)原创法 373

(二)替代法 376

(三)修正法 377

(四)补充完善法 379

(五)综合法 381

(六)移植法 383

五 结语 384

第十七章 关于我国应用人类学研究的若干问题 389

一 关于应用人类学研究的范围和对象 389

二 应用人类学研究的模式 390

(一)“应用—理论”型 390

(二)“理论—应用”型 392

(三)“项目—应用”型 393

三 应用人类学研究的类型 393

(一)对策性研究 394

(二)预测性研究 394

四 应用人类学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395

第十八章 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30年的回顾与展望 397

一 主要成就 397

(一)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学科体系 397

(二)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401

(三)理论和方法多有建树 401

(四)田野调查成果显著 402

(五)国际学术交流不断扩大 403

二 学术热点 404

(一)关于学科建设问题的讨论 404

(二)关于社会形态问题的讨论 405

(三)关于婚姻家庭的讨论 406

(四)关于“族群”问题的讨论 407

(五)关于民族地区现代化问题的讨论 409

(六)关于保护文化多样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讨论 410

三 反思与展望 411

(一)完善和发展学科体系 411

(二)提升田野调查的科学性 412

(三)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413

(四)普及民族学人类学知识 414

主要参考文献 41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