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  增补本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  增补本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 增补本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国大陆)阎步克
  • 出 版 社: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108059048
  • 页数:521 页
图书介绍:本书包括三部分内容:对中国古代官僚等级制的若干整体思考,提出一系列的理论建构,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对秦汉等级品位结构及其变化进行了新的阐释和归纳;利用文献和新出史料,对战国秦汉禄秩演进的史实考证。
《从爵本位到官本位 增补本》目录

新版说明 1

序言 1

上编 3

第一章 品位结构的研究框架 3

一 品位结构:分等与分类 4

二 品秩五要素与品位性官职 12

三 品位结构变迁的四线索 18

四 品位结构的三层面 25

第二章 叠压与并立:从“爵—食体制”到“爵—秩体制” 33

一 周朝“爵本位”体制和“等级君主制” 34

二 战国秦汉间禄秩序列的伸展 45

三 功绩制和身份制之间:二十等爵 57

四 秦汉“爵—秩体制”及其“二元性” 70

第三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一:“比秩”与“宦皇帝者” 88

一“比秩”与“宦皇帝者”问题的提出 89

二“宦于王”溯源:周朝的士庶子体制 93

三 汉代的“宦皇帝者”与“比秩”的扩张 106

四“宦皇帝”制度的流衍及异族政权的类似制度 115

第四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二:秦汉冠服体制的特点 124

一“冠服体制”概念与冠服的分等分类 124

二 周代冠服体制:自然分类与级别分等 128

三 秦汉冠服体制:自然分类与职事分类 132

四 汉唐间冠服体制的变化趋势:场合分等和级别分等 144

五 从“由服及人”到“由人及服” 154

六 附论《旧唐志》所见隋朝冠服“四等之制” 160

第五章 分等分类三题之三:品位结构中的士阶层 178

一 选官与资格视角中的士人 180

二 阶层的标志:士子免役 194

三 服饰等级中的士子礼遇 203

第六章 从爵—秩体制到官品体制:官本位与一元化 218

一“一元化”与“官本位”的推进 218

二从“爵—秩体制”到“官品体制” 226

三 一元化多序列的复式品位结构 235

第七章 若干礼制与王朝品位结构的一元化 242

一 公卿大夫士爵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243

二 周礼九命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254

三 朝位与品位结构一元化 262

四 一元化和连续性 273

下编 285

第一章 战国秦汉间禄秩序列的变迁 285

一 战国秦汉的禄秩序列变迁 285

二 今见《秩律》的中二千石秩级阙如问题 293

三“中二千石”秩级的形成 301

四“真二千石”问题 305

五 丞相与御史大夫的秩级 313

六 略谈将军的秩级与位次 317

第二章 禄秩的伸展与“吏”群体之上升 323

一 禄秩的伸展与“吏”群体之上升 324

二 早期采用禄秩的官、吏、令试析 327

三“以吏职为公卿大夫士”与“以秩级为公卿大夫士” 332

第三章 西汉郡国官的秩级相对下降 342

一 王国官的秩级下降 343

二 王国丞相的秩级下降 348

三 王国内官的秩级下降 352

四 列郡秩级的相对下降附论郡县秩级简繁 355

五 郡县诸官属和诸县的秩级下降 364

第四章《二年律令》中的“宦皇帝者” 370

一“宦皇帝者”所涉官职 370

二论“宦皇帝者”之无秩级 379

三《二年律令》中的“吏”与“宦”:两大职类 392

四《津关令》所见中大夫及相关问题 400

第五章 若干“比秩”官职考述 408

一 期门郎、羽林郎 409

二 文学之官:博士与掌故 412

三 御史之比秩 418

四 中央官署掾属的“比秩”问题 421

五 国官之“比秩” 429

第六章“比秩”的性格、功能与意义 433

一“比秩”诸官的性格——非吏职 434

二“比秩”诸官的性格——“自辟除” 443

三“比秩”诸官的性格——军吏之自成系统 451

四“比秩”的扩张及其与正秩的配合 460

第七章“品位—编任”结构视角中的散吏与比秩 469

一 公府掾属的比秩原因 469

二“职吏—散吏”结构与“品位—编任”视角 472

三 学徒吏学事、守学事、小史与散吏假佐 477

四 正任职吏的“预备役”:从掾位、从史位 485

五 曹魏的司徒从掾位、司徒史从掾、司徒吏、散属 493

六 两种备吏:脩行与私学 500

七 文学类的属吏与备吏:文学、处士、好学 507

八 小结:“品位—编任”结构与属吏比秩现象 51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