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体育文化生态困境与发展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延超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010173474
- 页数:284 页
从文化生态看民族体育:一个立体的人性观照 1
前言 1
导论 1
一、研究缘起 1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2
(一)研究目的 2
(二)研究意义 3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4
(一)研究方法 4
(二)研究思路 5
四、研究的创新点 6
五、调查区域选择 6
第一章 文化生态理论及其应用拓展 8
一、文化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 8
(一)国外文化生态学发展概述 8
(二)国内文化生态学研究概况 20
二、文化生态理论的基本内容 27
(一)文化生态的含义、构成及分类 27
(二)文化生态的特征与运行机理 38
(三)文化生态的变迁与失衡 41
(四)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 44
三、运用文化生态理论开展研究的意义 47
四、文化生态理论的研究主题与着力点 48
(一)文化生态理论的研究主题 49
(二)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的着力点 56
五、文化生态理论的应用拓展 63
(一)民族文化生态 64
(二)民族体育文化生态 67
第二章 民族体育的项目特点和生态发展定位 74
一、民族体育的项目特点 74
(一)依托自然,协调身心 74
(二)形式多样,意境和谐 75
(三)健身效果明显,富含养生知识 75
(四)休闲品位高,娱乐效果好 76
(五)文化底蕴深厚,民族特征显著 76
二、民族体育的生态发展定位 77
(一)传播生态思想 77
(二)引领健康潮流 78
(三)促进休闲生活 79
(四)传承民族文化 79
(五)开拓体育市场 79
(六)扩大体育人口 80
(七)带动文化消费 80
(八)维护社会稳定 80
第三章 民族体育的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特征 82
一、民族体育的生态环境 82
(一)自然环境:物质层依托 83
(二)经济社会环境:组织与制度层保障 85
(三)文化环境:观念层引领 86
二、民族体育的文化生态特征 92
(一)自然生态性 93
(二)生活本真性 93
(三)民族文化性 95
(四)本土传承性 95
(五)艺术交融性 96
(六)群众基础性 97
(七)活态传承性 98
(八)文化消费性 99
第四章 民族体育的文化生态现状 100
一、民族体育活动原生特质犹存,但发生文化变迁已为大势所趋 100
二、民族体育活动参与群体单一,且青少年群体参与度明显不够 101
三、活动举办集中于民运会和节日,活动目的的政治功能相对突出 102
四、民族体育与当地旅游相结合,资源开发要注意保护文化根基 103
五、外来体育和文化的大量引入,传统体育保护受挫且濒临消亡 104
六、体育公共服务建设广受关注,但民族体育权利重视程度较低 105
七、民族体育申遗活动呈现热潮,但内涵传承和保护还有待提高 106
八、民族体育社会组织初步形成,但管理水平和独立性尚需加强 108
九、民族体育文化生态备受关注,但建设工作和呈现效果需提高 109
十、传承保护工作多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调动和民众参与不够 110
第五章 民族体育文化生态的困境及其根源 112
一、民族体育文化生态的困境分类 112
(一)物质与保障困境 112
二、人才缺乏 113
(一)组织与制度困境 118
(二)观念困境 124
三、民族体育文化生态的困境表现 128
(一)民族体育传承主体的离乡离土 128
(二)体育旅游开发中的真实性缺失 130
(三)民族体育贫困的代际传递与文化断层 131
(四)土著民族体育文化权利的式微 132
(五)民族体育地方性知识的扭曲 133
(六)社会变迁中民族体育文化的失落 134
四、民族体育文化生态的困境特征 135
(一)原因呈现多样性 135
(二)困境表现差异性 135
(三)外部竞争冲击性 136
(四)功能价值弱化性 136
(五)组织管理失衡性 137
(六)市场作用边缘性 137
(七)公共服务缺失性 137
五、民族体育文化生态的困境机理与实质 138
六、困境根源:造成民族体育文化生态困境的原因分析 139
(一)外部生态原因 139
(二)内部生态原因 144
第六章 困境之后的思考:民族体育发展的生态诉求与理性思考 147
一、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生态诉求 147
(一)守望乡土情缘 147
(二)拒绝边缘化 149
(三)文化本真性的回归 150
(四)传统的驻留和发现 150
(五)主体地位的回归 151
二、民族体育发展的生态之惑 152
(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抑或生态效益:发展意义取舍 152
(二)生存文化、享受文化抑或发展文化:发展目标定位 153
(三)竞技性抑或非竞技性:发展的文化选择 155
(四)官办抑或民办:发展主体定位 156
(五)师徒方式、民俗方式抑或学校方式:传承途径选择 158
(六)同化抑或交融:文化变迁方式的取舍 159
(七)原生态抑或活生态:生存方式的抉择 160
(八)无意识地继承抑或有意识地改造:主体能动性发挥 162
(九)要舞台抑或要民俗:未来走向选择 163
三、民族体育文化生态发展前景的理性思考 164
(一)生态与生计的共享 165
(二)乡土与现代的共荣 166
(三)乡村与城市的互动 168
(四)民间与政府的共谋 169
(五)保护与发展的互补 171
(六)经济与社会的并举 173
(七)体育与文化的认同 175
四、和谐共生:民族体育生态与发展的辩证 176
(一)生态:民族体育发展的根基 176
(二)发展:民族体育生态维护的保障 180
第七章 民族体育文化生态的发展机遇: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 186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特征与构成 186
(一)生态文明的含义 186
(二)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 187
(三)生态文明的特征 188
(四)生态文明的构成 189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民族体育文化生态保护与发展的现实需求 192
(一)自然为人立法:民族体育文化发展顺应自然环境要求 192
(二)内源调节机制:乡愁式的民族体育文化守成 193
(三)顶层设计:民族体育文化发展需要规划,尤其要明确理念的指向 193
(四)人为自然护法:民族体育文化规划实施需要组织、保障与监督 194
(五)诗意的栖居:依托山水乡愁发展民族体育文化 194
三、民族体育生态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 195
(一)构筑相融的自然生态:发挥民族体育服务自然生态的作用 195
(二)倡导开放的文化生态:发挥民族体育服务文化生态的作用 195
(三)营造和谐的社会生态:发挥民族体育服务社会生态的作用 196
(四)打造高效的经济生态:发挥民族体育服务经济生态的作用 196
(五)强化协同的政治生态:发挥民族体育服务政治生态的作用 197
第八章 启示与借鉴:民族体育文化生态发展的案例分析 198
一、黔东南苗族独木龙舟原生态的保护 198
(一)原生态的含义 198
(二)独木龙舟的原生态文化解读 199
(三)独木龙舟的原生态保护 207
二、弥勒阿细跳月文化品牌的建立 209
(一)阿细跳月:民族体育与舞蹈的综合体 209
(二)阿细跳月的原初意义:择偶婚俗的符号 210
(三)阿细跳月的活动形式:云南彝族地区广为流传的跳乐 211
(四)阿细跳月文化品牌的建立和发展 212
(五)阿细跳月文化品牌的发展效应 213
(六)阿细跳月文化品牌发展引发的思考 216
三、酉阳土家族摆手舞的广场化 221
(一)原生态摆手舞的文化根源:祭祀性舞蹈 221
(二)摆手舞新潮时代的文化承载:城市文化景观 223
(三)摆手舞全民参与的动力基础: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 225
(四)摆手舞健身功能的价值实现:社会必然选择 226
(五)摆手舞传承发展的未来方向:体育公共服务 227
四、“魅力湘西”中的民族体育产业化发展 228
(一)民族体育产业的内涵 228
(二)民族体育产业的特殊性 230
(三)“魅力湘西”民族体育产业资源整合开采 231
(四)“魅力湘西”民族体育产业发展足迹探寻 232
(五)“魅力湘西”民族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 234
五、楚雄彝族打跳农家乐生态体育旅游模式 235
(一)当代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新趋势 235
(二)楚雄彝族打跳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特点 236
(三)楚雄打跳农家乐体育旅游形式的资源优势 238
(四)楚雄打跳农家乐民族体育旅游运作模式的特色 240
第九章 困境突破与发展的根本出路:民族体育生态发展模式的提出 243
一、民族体育文化生态发展模式的理念 243
(一)确认民族体育文化的主体地位和内在价值 244
(二)保持与外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交换的畅通 244
(三)确保民族体育文化系统的整体利益 245
二、民族体育文化生态发展模式的基本原则 245
(一)文化生态主体平等原则 245
(二)文化生态权利公正原则 246
(三)文化生态利益公平原则 246
(四)文化生态秩序安全原则 246
三、民族体育文化生态发展模式应处理的关系 247
(一)生态模式统一性与多样化的关系 247
(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248
(三)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249
(四)抵御与共生:与外来体育文化的共生、融合发展 250
(五)民族体育资源开发与当地民众文化权利保护 250
四、民族体育生态发展模式的定义、特征与要求 251
(一)民族体育生态发展模式的定义 251
(二)民族体育生态发展模式的特征 253
(三)民族体育生态发展模式的要求 254
五、民族体育生态发展模式的分类 256
(一)民族体育文化原生态保护型发展模式 256
(二)民族体育文化修复与重建型发展模式 257
(三)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式经济型发展模式 258
六、民族体育生态发展模式的具体措施 259
(一)观念认同 259
(二)法规护航 260
(三)传播与产业开发 260
(四)人才基础 261
(五)场地设施 262
(六)资金保障 263
(七)组织架构 263
第十章 民族体育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走向 265
一、发展走势 265
(一)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 265
(二)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 267
(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269
(四)作为一种文化资本 269
二、未来方向 270
(一)极具民族特色的高品质运动文化 270
(二)凸显休闲气质和生活品位 271
(三)旅游文化资本的开发宝库 271
(四)与现代体育和谐共生 272
(五)国际化传播中日趋突出话语权 273
(六)文化软实力开发中将被主流媒体所关注 274
(七)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多元主体投资体制 275
结论 276
参考文献 279
后记 283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版》刘万伦主编;王文秀,甘卫群,刘万伦编写人员 2019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体育公共服务改革 理想之美与现实之殇》齐超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你好,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编 2019
- 《批评的左岸》李蔚超著 2019
- 《蔽庐非诗话 甲集》蒋箸超著 1915
- 《文化融合思维与英语教学研究》魏雪超著 2019
- 《榕荫书话》陈伟军,陈鸣超著 2019
- 《新中东秩序构建与中国对中东战略》唐志超著 2018
- 《语料库驱动的短语配价型式研究》甄凤超著 2019
- 《治理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治理的发展逻辑与进路》吴超著 2020
- 《媒介文化与当代生活境遇》葛彬超著 2019
- 《中国古代石刻概论》赵超著 2019
- 《聚乳酸基生物质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与结构性能研究》曾超著 2017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国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中国)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人民院士》吴娜著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国人民的心》杨朔著;夕琳编 2019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短篇小说卷 上 全2册》贺邵俊主编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数学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文学作品精选 中篇小说卷 下 全3册》洪治纲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