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魅文馆  传播学十二讲
魅文馆  传播学十二讲

魅文馆 传播学十二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成振珂著
  • 出 版 社: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10454721
  • 页数:397 页
图书介绍: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传播学的产生、发展以及其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影响。书中,有传播过程和方式的解析,有主要传播学流派的介绍,有传播学在当今新时代的表现和影响等。书中除了介绍了各传播学流派之外,也注重结合一些事例对传播进行解析。
《魅文馆 传播学十二讲》目录
标签:传播学 传播

第一讲 看似简单却牵连广泛——传播与传播学 2

一、追溯人类传播的踪迹 2

1.动物世界的传播现象 2

2.如影随形的人类传播现象 5

3.人类传播的演变——从口语交际到电子传播 7

二、从传播看传播学 13

1.传播与信息 13

2.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16

3.传播学的性质及研究对象 18

三、传播学研究的演变 21

1.孕育传播学的外部条件 21

2.传播学的三大来源 24

3.传播学的发展演变 26

第二讲 传播的基因,信息的载体——符号与意义 32

一、人类传播中的神秘符号 32

1.符号与意义 32

2.符号的分类和功能 34

3.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37

二、编码和译码——符号互动 39

1.编码和译码 39

2.符号互动与传播 41

三、语义与传播——语言符号 44

1.认识语言符号 44

2.语言的误用 47

3.语言使用不当 50

四、非语言符号的妙用 52

1.体态语言 53

2.听觉性非语言符号 55

3.视觉性非语言符号 56

4.非语言符号的作用 57

第三讲 交流信息、互动有方——传播过程 62

一、认识传播过程 62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62

2.传播过程的特点 65

二、传播学研究的主要过程模式 67

1.传播过程的直线传播模式 67

2.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70

三、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73

1.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73

2.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75

第四讲 找到共同话题——人际传播 80

一、自我思考和反思——人内传播 80

1.什么是人内传播 80

2.人内传播的能动意识和思维活动 83

3.心理活动的人内传播 87

二、一对一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 94

1.为什么要进行人际传播 94

2.人际传播的特点及社会功能 97

三、人际影响与媒介效应 101

1.两级传播 102

2.创新扩散论 105

第五讲 一对多,自由而负责——大众传播 112

一、什么是大众传播 112

1.什么是大众传播 112

2.大众传播具有的特点 116

3.大众传播社会“功能”说 119

二、大众传播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124

1.大众报刊 124

2.电报、电影以及广播 126

3.电视媒介与大众传播 128

4.新媒体与大众传播 129

5.自媒体与大众传播 132

三、大众传播与舆论——沉默的螺旋 135

1.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 135

2.构成“沉默的螺旋”的三个命题 137

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特点 139

四、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培养理论 141

1.培养理论的起源及背景 142

2.培养理论中关于传播的观点 144

3.培养理论的外围 146

五、大众传媒与信息社会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 149

1.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150

2.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151

3.知沟理论的研究及其意义 155

第六讲 人的延伸,通过什么传播——理解媒介 160

一、媒介及媒介比较研究 160

二、麦克卢汉的“奇谈怪论” 164

1.媒介即讯息 165

2.媒体:人的延伸 168

3.热冷媒介 170

三、斯蒂芬森的媒介游戏论 172

四、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 176

1.什么是“议程设置” 176

2.“议程设置”理论的研究 180

五、媒介的隐性功能:媒介环境 183

1.身外世界与脑海图景 183

2.媒介环境 186

第七讲 人有人的用处,谁在影响传播——媒介控制 192

一、媒介控制 192

1.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192

2.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193

3.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194

二、媒介规范理论的演变 196

1.极权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196

2.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199

3.社会责任规范理论 203

4.民主参与规范理论 205

5.社会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209

三、大众传媒的把关及把关人 213

1.卢因的把关人概念 213

2.三种把关模式 216

第八讲 乌合or固执,人民的选择——受众分析 226

一、认识受众 226

1.何谓乌合之众 226

2.联合御敌的受众 229

二、集合行为——匪夷所思的受众传播机制 231

1.认识集合行为 232

2.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 233

三、群体压力与从众 237

1.为什么要从众 238

2.有趣的从众研究 240

四、使用与满足——一种受众行为理论 242

第九讲 说服的艺术,态度的改变——传播效果分析 248

一、传播效果 248

1.什么是传播效果 248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250

二、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 252

1.信源的可信性及休眠效果 252

2.信源的知名度 255

3.信源的动机 257

三、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259

1.一面之词or两面之词 259

2.明说还是暗示 263

3.以理服人还是以情动人 264

4.先说还是后说 266

四、传播效果与态度改变 268

1.海德的平衡论 268

2.奥斯古德和塔南鲍姆的和谐论 271

3.认知不协调论 274

第十讲 源流、奠基及集大成者——传播的研究者们 280

一、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 280

1.塔尔德的模仿法则 280

2.西默尔:舆论的厨房 281

3.杜威:大众传播是变革社会的工具 282

4.库利:“镜中我” 283

5.帕克:提倡社会互动论 284

6.米德:“主我”与“客我” 285

7.李普曼:“刻板成见” 285

二、传播学的“四大先驱” 287

1.拉斯韦尔:“5W”模式 287

2.卢因:团体动力学 292

3.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 296

4.霍夫兰:态度改变 301

三、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 306

四、经验偶然批判——传播学流派 313

1.传播学经验学派 313

2.传播学批判学派 317

第十一讲 网世界,博天下——透视博客传播 324

一、博客——网络时代的传播新范式 324

1.什么是博客 324

2.博客与其他网络传播方式的比较 326

二、博客传播:在共同平台展示凡人的生活 331

1.博客的传播特性 331

2.博客传播的模式 335

3.博客现象的传播学意义 340

三、博客应用:虚拟公共领域的力量 345

1.博客个体介入新闻传播的方式 346

2.博客的社会影响力 351

3.博客应用中凸现的问题 356

第十二讲 微时代,大变革——轻松玩转微传播 364

一、微传播,微时代 364

1.什么是微传播 364

2.微时代,微传播 366

二、微博:微时代的领航者 369

1.什么是微博 369

2.微博的传播特点 372

3.微博的分类 375

4.发现微博的营销价值 379

三、微信:微时代的加速器 384

1.微信的传播特点 384

2.微信营销的模式及误区 38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