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计算机技术发展史  2  晶体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计算机技术发展史  2  晶体管、集成电路计算机

计算机技术发展史 2 晶体管、集成电路计算机PDF电子书下载

工业技术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胡守仁编著
  • 出 版 社: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10992716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情况。
《计算机技术发展史 2 晶体管、集成电路计算机》目录

第一章 晶体管计算机的诞生 2

1.1 晶体管的诞生 2

1.1.1 电子管计算机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1.2 半导体电子器件的诞生 4

1.1.3 晶体管的优点 13

1.2 早期英国发展晶体管计算机的情况 14

1.3 美国发展晶体管计算机的情况 16

1.3.1 早期美国发展晶体管计算机的情况 16

1.3.2 IBM 7000系列晶体管计算机 20

1.3.3 IBM 1401与IBM 1410晶体管计算机 22

1.3.4 CDC 1604晶体管大型科学计算机 28

1.4 小型计算机PDP 29

1.4.1 奥尔森 29

1.4.2 PDP系列小型计算机 35

1.5 中国发展晶体管计算机的情况 42

1.5.1 441B晶体管计算机 42

1.5.2 中国研制的其他晶体管计算机 46

1.6 另一种尝试——UNIVAC固体计算机 49

1.7 计算机技术进入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54

第二章 早期超级计算机系统 56

2.1 IBM Stretch超级计算机 56

2.1.1 设计和研制Stretch的背景 56

2.1.2 Stretch的诞生与应用 57

2.1.3 对Stretch的评价 65

2.2 利弗莫原子研究计算机LARC 68

2.3 弗伦梯Atlas 69

2.3.1 基尔蓬 69

2.3.2 弗伦梯Atlas 76

2.4.1 克雷 82

2.4 CDC 6600 82

2.4.2 CDC 6600科学计算机 90

第三章 IBM 360系列计算机系统 98

3.1 引言 98

3.2 布鲁克斯、伊万斯和阿姆达尔 106

3.2.1 布鲁克斯和伊万斯 106

3.2.2 阿姆达尔 111

3.3 IBM System/360的体系结构 118

3.3.1 设计目标 118

3.3.2 设计决策 124

3.4 流水线技术 132

3.4.1 IBM System/360-91流水线处理机 132

3.4.2 IBM System/360-91浮点运算器 136

3.4.3 IBM System/360-91缓冲器的设置 140

3.4.4 流水线机中的指令相关性 141

3.4.5 程序分支对流水线性能的影响 144

3.4.6 IBM System/360-91机的中断处理 145

3.5 微程序设计 146

3.5.1 概述 146

3.5.2 微程序设计的历史 152

3.5.3 IBM System/360采用的微程序设计技术 153

3.6 IBM System/360系统使用的元件 160

3.6.1 晶体管—二极管—电阻模块 160

3.6.2 电抗元件 163

3.6.3 具有电抗元件的模块 164

3.6.4 提高封装元件的密度 166

3.6.5 结论 168

3.7 对于IBM System/360服务能力特性的设计 168

3.7.1 IBM System/360主要服务能力的目标 169

3.7.2 减小服务请求的中值和平均持续时间 170

3.7.3 减小长服务请求的持续时间 174

3.8 IBM System/360系列计算机的设计自动化 177

3.9 晶体管计算机时期的成就及其发展 183

第四章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0

4.1 摩尔、诺依斯与基尔比 190

4.1.1 摩尔和诺依斯 190

4.1.2 基尔比 196

4.2 早期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9

4.3 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开发的集成电路计算机 201

4.4 中国研究与开发的其它集成电路计算机系统 209

4.5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期突破的技术 213

第五章 巨型计算机系统 215

5.1 并行计算机系统 215

5.1.1 SOLOMON处理机阵列 215

5.1.2 ILLIAC Ⅳ阵列计算机系统 216

5.2 STAR-100向量计算机系统 221

5.3 TI-ASC巨型计算机 225

5.4 CRAY-1巨型向量计算机系统 227

5.5 “银河-Ⅰ”(YH-1)亿次巨型计算机 233

5.5.1 研究与开发“银河-Ⅰ”的背景 233

5.5.2 “银河-Ⅰ”巨型计算机系统的研制过程 234

5.5.3 “银河-Ⅰ”的总体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 242

5.6 “银河-Ⅱ”10亿次并行计算机 247

5.6.1 “银河-Ⅱ”任务的由来 247

5.6.2 “银河-Ⅱ”的研制过程 248

5.6.3 “银河-Ⅱ”在性能指标与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 251

5.6.4 “银河-Ⅱ”的国家鉴定结论 253

第六章 微处理器与个人计算机 255

6.1 微处理器的诞生 255

6.1.1 Intel公司的成立 255

6.1.2 微处理器的诞生 257

6.2 早期的个人计算机LINC 266

6.3 个人计算机的诞生 269

6.3.1 微处理器开发系统 269

6.3.2 比尔·盖茨 270

6.3.3 微型计算机的诞生 273

6.3.4 IBM个人计算机 280

第七章 分时计算机系统与计算机网络 288

7.1 分时计算机系统 288

7.1.1 概述 288

7.1.2 考巴脱 290

7.1.3 计算机分时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292

7.2 ARPAnet的建立 301

7.2.1 建立ARPAnet的背景 302

7.2.2 利克利德备忘录《星系际计算机网络的构件和机构》 312

7.2.3 ARPAnet思想的萌生 316

7.2.4 ARPAnet的诞生 319

7.3 Intemet的建立 323

7.3.1 ARPAnet在计算机通信的国际会议上第一次露面 323

7.3.2 ALOHAnet和SATnet 325

7.3.3 三类网络相连接——Intemet的建立 326

7.3.4 Intemet建立过程中相关技术的进展 329

7.4 互联网的发展 339

7.4.1 引言 339

7.4.2 第一个多用户城堡MUD 341

7.4.3 Usenet和BTTnet的建立 342

7.4.4 DARPA建立因特网配置控制站 345

7.4.5 纳尔逊完成集中式超文本数据库Xanadu的设计 345

7.4.6 个人计算机联网 346

参考文献 348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