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张仲景医学源流
张仲景医学源流

张仲景医学源流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明,傅长龄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6734486
  • 页数:222 页
图书介绍:本书探讨了张仲景医学的学术渊流,包括《伤寒杂病论》的成书背景,版本流传,热点问题,以及张仲景医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张仲景医学源流》目录

第一章 张仲景医学的渊源及《伤寒杂病论》成书的时代背景 1

第一节 张仲景医学的渊源 2

一、汉以前医学分派 2

二、《伤寒杂病论》的几种重要学术渊源 5

(一)《汤液经》 5

(二)《黄帝内经》 7

(三)《神农本草经》 14

(四)《难经》 17

(五)《伤寒杂病论》以前的其他几种方书 22

二、《伤寒杂病论》成书的时代背景 24

第二节 《伤寒杂病论》成书的时代背景 24

一、《伤寒杂病论》成书年代 24

第二章 张仲景著作分合隐现及版本流传 27

第一节 史志中的张仲景著作 27

第二节 《伤寒杂病论》分合 28

一、《伤寒论》的形成及版本流传 28

二、《金匮要略》的形成 29

第三节 国内几种《伤寒论》版本 30

一、唐本《伤寒论》 30

二、宋本《伤寒论》 31

三、成本《伤寒论》 32

四、赵本《伤寒论》 33

五、《金匮玉函经》 34

六、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34

第四节 日本几种《伤寒论》版本 37

一、康平本《伤寒论》 37

二、康治本《伤寒论》 37

三、安政本《伤寒论》 38

第五节 《金匮要略》几种主要版本 39

第一节 伤寒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41

第三章 张仲景医学流派 41

一、晋唐时期的搜集、整理阶段 43

二、宋金时期的研究、发挥阶段 44

三、明清时期的发展、兴盛阶段 45

第二节 伤寒学派代表医家及其学术思想 46

一、错简重订派 46

(一)方有执 47

(二)喻昌 49

(三)张璐 50

(五)周扬俊 51

(四)程应旄 51

(六)沈明宗 52

(七)吴谦 53

二、维护旧论派 54

(一)张遂辰 54

(二)张志聪 55

(三)张锡驹 56

(四)陈念祖 57

柯琴 58

(一)按方类证 58

三、辨证论治派 58

徐大椿 59

(二)按法类证 61

吴人驹 61

尤怡 61

钱潢 62

(三)按症类证 63

刘纯 63

王肯堂 64

沈金鳌 65

秦之桢 65

(四)分经审证 66

陈念祖 66

包诚 67

四、经典考证派与临床经典派 67

(一)陈恭溥 68

(二)孙鼎宜 68

(三)陆懋修 69

(四)章太炎 70

(五)黄竹斋 72

(一)陶华 75

五、伤寒温病汇通派 75

(二)喻昌 76

(三)吴贞 77

(四)俞根初 77

六、中西汇通派 78

(一)唐宗海 78

(二)罗止园 79

(三)余无言 81

(四)张锡纯 82

(五)恽铁樵 83

(六)曹颖甫 84

(七)陆渊雷 86

第三节 金匮学家代表人物及其学术思想 87

(一)徐彬 87

(二)程林 88

(三)沈明宗 89

(四)魏荔彤 90

(五)尤怡 91

(六)吴谦 92

(八)黄元御 93

(七)周扬俊 93

(九)陈念祖 95

(十)高学山 97

(十一)唐宗海 98

(十二)曹颖甫 99

第四节 日本古方派 101

一、日本古方派的兴起及代表人物 101

二、日本古方派的学术特点 107

三、日本古方派的著名医家 110

(一)山胁东洋 110

(二)中西深斋 110

(三)永富独啸庵 111

(五)川越衡山 112

(四)吉益南涯 112

(六)中川修亭 113

(七)汤本求真 113

(八)大塚敬节 114

(九)山田正珍 115

(十)丹波元简 116

(十一)丹波元坚 117

第五节 张仲景学说在韩国的发展 117

一、六经 119

第四章 张仲景医学中的若干热点问题 119

第一节 医学热点问题 119

二、传经、再经与经尽 122

三、三纲说 125

四、热入血室 131

五、蓄血部位 140

六、少阳病次序 144

七、厥阴病的实质 148

八、杂病 155

一、《伤寒论·序》 158

第二节 文献学热点问题 158

二、《伤寒论》条文排列顺序 160

三、《伤寒例》 162

四、《平脉法》、《辨脉法》 163

五、“可”与“不可”诸篇 164

六、《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冷热 167

第三节 方法学热点问题 170

一、但见一症便是 170

二、三百九十七法 172

三、《伤寒论》的辨证方法 176

四、方证相对论 179

第四节 医史学热点 181

一、长沙太守 181

二、张机与张羡 182

三、张仲景祠、墓 182

第五章 张仲景医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184

第一节 张仲景医学对中医辨证体系的影响 184

一、六经辨证与八纲辨证 184

二、六经辨证与脏腑辨证 187

第二节 张仲景医学对温病学说的影响 189

一、仲景医学中的温病学说 190

三、伤寒与温病的关系 192

二、张仲景方在温病临床的应用 192

第三节 张仲景医学对中医治疗学思想的影响 193

一、阴阳自和 194

二、扶阳气、存阴液 195

三、扶正与祛邪 198

四、三因制宜 199

五、因势利导 201

六、表里先后 205

八、逆治与从治 210

七、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210

第四节 张仲景医学对方剂学的影响 212

一、组方原则 212

二、剂型与煎服法 214

三、方药剂量 215

第五节 张仲景治未病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215

一、未病先防 215

二、既病防变 216

三、瘥后防复 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