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学新奠基 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东著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301110901
- 页数:570 页
第一编 三大解读模式:历史反思篇 3
第一章 第一个五十年:“以恩解马”的解读模式 3
第一节 为什么会形成“以恩解马”的解读模式 3
第二节 恩格斯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六大历史贡献 5
第三节 恩格斯阐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五点历史局限 6
第四节 恩格斯与马克思关系新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入门之道与深入之道 17
第五节 “以恩解马”解读模式的历史地位——四点结论 21
第二章 第二个五十年:“以苏解马”的解读模式 23
第一节 “以苏解马”解读模式产生的历史背景 23
一 德波林《辩证唯物主义》系统化最初尝试 35
第二节 “以苏解马”解读模式形成的六个阶段 35
二 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系统化最初尝试 39
三 20年代中期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一体化最初尝试 50
四 斯大林《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作用 55
五 50—80年代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及其三次改良 59
第三节 苏联哲学教科书体系和“以苏解马”解读模式的基本理论框架 64
第四节 苏联哲学体系和解读模式的历史贡献 66
第五节 苏联哲学体系和解读模式的历史局限 68
第三章 第三个五十年:“以西解马”的解读模式 78
第一节 什么是“以西解马”的解读模式 78
第二节 “以西解马”解读模式的来龙去脉 79
一 20世纪初期:梅林、普列汉诺夫、卢卡奇、葛兰西——“以西解马”的个别萌芽 80
二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早期法兰克福学派和赖希“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以西解马”解读模式初步形成 84
三 20世纪后半叶:“以西解马”解读模式广泛流行——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学 88
第三节 “以西解马”解读模式:十种类型与思想谱系 99
一 把马克思黑格尔化:“以黑解马”解读模式 100
二 把马克思费尔巴哈化:“以费解马”解读模式 104
三 把马克思弗洛伊德化:“以弗解马”解读模式 110
四 把马克思海德格尔化、存在主义化:“以海解马”解读模式 112
五 阿尔都塞把马克思结构主义化:“以阿解马”解读模式 121
六 德拉-沃尔佩把马克思新实证主义化:“以德解马”解读模式 129
七 以哈贝马斯交往理论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以哈解马”解读模式 132
八 把马克思康德化或新康德主义化:“以康解马”解读模式 135
九 把马克思韦伯化:“以韦解马”解读模式 140
十 后现代主义、后马克思主义:“以后解马”解读模式 149
第四节 “以西解马”的四点启迪 159
一 启迪我们注意到“以苏解马”解读模式的历史局限性 159
二 启迪我们注意更加深入地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问题 160
三 启迪我们注意到马克思哲学在现代西方世界哲学中引起的深刻反响 161
四 启迪我们注意探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与未来发展的生长点 161
第五节 “以西解马”的五个根本缺陷 162
一 简单化的历史还原方法 162
二 井蛙观天式的理论归结 163
三 抹平马克思哲学独特个性与独特逻辑 165
四 制造了“马克思与马克思”、“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三大对立 166
五 根本抹煞马克思划时代的重大哲学创新 167
第二编 “以马解马”:解读模式创新篇 171
第四章 马克思哲学解读方式:回归与创新——跨越世纪的焦点问题 171
第一节 20世纪前期:列宁、卢卡奇率先提出解读模式问题 171
第二节 20世纪中期:阿尔都塞、卢卡奇再度提出解读模式问题 175
第三节 20世纪后期:中国学界对解读模式的新探索 179
第五章 什么是“以马解马”新解读模式——方法论十步 182
第一节 根据本人文本 183
第二节 还原独特语境 184
第三节 结合人生道路 185
第四节 多重历史背景 187
第五节 追溯理论来源 189
第六节 把握来龙去脉 191
第七节 抓住理论起点 192
第八节 结合整个体系 193
第九节 观照内在逻辑 194
第十节 忠于精神实质 196
第十一节 马克思自己的科学命名:新唯物主义——一个本名与三个别名 198
第六章 创造中国特色“马克思学” 200
第一节 什么是“中国特色马克思学” 200
第二节 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新阶段的理论奠基 202
一 马克思哲学创新发展过程问题 203
二 马克思哲学创新思想主线问题 20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新奠基 205
三 马克思哲学科学命名与精神实质问题 205
第四节 超越苏联模式马克思研究的理论奠基 208
第五节 超越西方马克思学与新马克思主义“三大对立论”的理论奠基 210
一 “两个马克思”乃至“三个马克思”的自我对立论 213
二 “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 215
三 “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对立论” 221
第六节 回应“千年马克思”、面对新时代的哲学创新奠基 225
第三编 中国特色马克思学:四大基石篇 239
第七章 马克思学第一基石:新型解释学——客观性与主体性的统一 239
第一节 解释客观性与主体性的关系:古今中外的哲学难题 239
一 马克思其人其思:作为社会存在、历史存在的客观性 240
第二节 马克思哲学文本解读客观性——六条根据 240
二 马克思哲学文本和文本体系的客观性 241
三 马克思哲学文本历史背景客观性 242
四 马克思哲学文本语言文字、语境语义的客观性 242
五 马克思哲学理论内容与发展轨迹客观性 243
六 马克思哲学文本、哲学范畴内在联系的客观性 243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文本解读主体性——四个层次 245
一 解读活动的一般主体性 245
二 解读活动的时代主体性 247
三 解读活动的民族主体性 251
四 解读活动的个人主体性 254
一 解读目标的统一 257
第四节 解读客观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四个结合点 257
二 互为前提的统一 258
三 相互渗透的统一 260
四 相辅相成的统一 260
第八章 马克思学第二基石:新型目录学——马克思哲学创新的十大文本 262
第一节 确定马克思哲学创新文本难点何在——四大难题 262
第二节 马克思文本:目录学史上的十份书目——恩格斯、列宁、俄文版、MEGA2等比较研究 265
一 “恩格斯书目”(1892) 265
二 在恩格斯基础上形成的“列宁书目”(1914) 268
三 “阿多拉茨基书目”(1934) 269
四 梁赞诺夫首倡的“MEGA1书目”(1927—1935) 270
五 “俄文第一版书目”(1928—1948) 272
六 “俄文第二版书目”(1955—1975) 273
七 首次囊括马克思手稿与笔记篇目的“阿姆斯特丹书目”(1964) 274
八“尤班克斯英文书目”(1977,1984) 279
九“德雷珀百科辞典书目”(1986) 280
十 迄今最全的“MEGA2书目”(1972,1989,1995) 281
第三节 马克思文本目录学三阶段:少——多——精 284
第四节 马克思哲学创新:三个阶段、十大文本的总和 293
第九章 马克思学第三基石:新型版本学——版本学研究的四大课题 296
第一节 版本学研究:马克思学入门阶梯——为什么亟待开创新型版本学 296
第二节 必须澄清版本来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个案研究之一 298
第三节 必须理清版本历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十种版本的个案研究之二 300
第四节 必须进行版本比较——《德意志意识形态》十种编排的个案研究之三 304
第五节 必须作出版本评价——《资本论》文本系列的个案研究之四 310
一 《资本论》文本系列:四大阶段的诸多文本 311
二 怎样对《资本论》文本系列作出版本评价 315
三 《资本论》逻辑与哲学精髓何处寻 319
第六节 版本学研究的四大课题——新型版本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范畴 322
第七节 澄清版本来历——十大要素说 322
一 时间 323
二 地点 323
三 历史背景 324
四 写作动机 324
五 原作者 325
六 原生态 326
七 保存者 327
八 初版者 327
九 加工者 327
十 正名 327
第八节 梳理版本历史——五类版本说 330
一 原本——文本在编辑加工出版前的原始状态 330
二 祖本——原始文本第一次公开发表的最初版本,因而多半成为以后各种版本的基本依据 331
三 母本——直接影响了其他文字、其他版本,成为其主要模本的 331
重要版本 331
四 别本——不同于祖本的主流的、传统的编排模式,采取另类的、异质的编排方针编辑的版本 332
五 新本——从历史和现状来看,代表版本史发展潮头、最新成果的现有版本 333
第九节 进行版本比较——六项异同说 335
第十节 作出版本评价——八等版本说 341
一 赝本 341
二 劣本 342
三 残本 342
四 全本 342
五 草本 343
六 正本 343
七 定本 344
八 善本 345
第十一节 马克思文本的历史命运——传承保存的六个阶段 349
一 马克思本人与燕妮等家人的保存(1833—1883) 350
二 恩格斯与爱琳娜对马克思遗稿的保存与处置(1883—1895) 352
三 马克思小女儿爱琳娜对遗稿的保存与处置(1895—1898) 360
四 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对马克思文献的接管与出版(1895—1932) 365
五 苏联对马克思文本的收集与出版(1917—1991) 369
六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对马克思文献的接管与保存(1938— ) 378
第十二节 马克思文本的版本演化轨迹——九种主要版本的初步比较研究 385
一 梅林编的《马克思、恩格斯、拉萨尔遗著》四卷本(1902) 385
二 俄文第一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9卷(1928—1948) 390
三 MEGA1,历史考证版第一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27—1935) 396
四 俄文第二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50卷(1955—1975) 402
五 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57—1974) 412
六 日文两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35,1975) 415
七 英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5— ) 417
八 MEGA2,历史考证版第二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5— ) 424
九 中文两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56—1985,1995— ) 439
第十三节 三个阶段、两大系统、一条红线——版本学比较研究的三点结论 455
第十章 马克思学第四基石;新型文本学——马克思文本的四大层次:篇、组、系列、群 457
第一节 马克思文本的四大层次 457
第二节 “篇”——马克思文本体系细胞 458
第三节 马克思的10组论著、7组手稿、30组笔记 458
一 马克思的10组论著 458
二 马克思的7组手稿 459
三 马克思的30组笔记 460
第四节 马克思文本四大系列:著作、手稿、笔记、书信 462
一 第一系列——论文著作 463
二 第二系列——著作手稿 464
三 第三系列——读书笔记 466
四 第四系列——书信 477
第五节 马克思一生的四大文本群 505
一 青年马克思早期文本群 506
二 40年代哲学创新文本群 509
三 五六十年代《资本论》创作文本群 510
四 晚年马克思文本群——写出“《资本论》续篇”的四组准备材料 540
第六节 从唯物史观到世界史观——马克思晚年文本群:哲学创新新阶段 559
第七节 追求自我超越的更大理想目标——马克思与爱因斯坦:晚年思想共性比较 563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基于地质雷达信号波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探测方法研究》赵贵章 2019
- 《第一性原理方法及应用》李青坤著 2019
- 《幸福的哲学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 3》周国平 2019
- 《数学物理方法与仿真 第3版》杨华军 2020
- 《Helmholtz方程的步进计算方法研究》李鹏著 2019
- 《《鬼谷子》思想新解 上》林仁政著 2015
- 《土壤环境监测前沿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著 2018
- 《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管理方法技术与服务创新丛书 俄罗斯档案事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徐胡乡责编;肖秋会 2019
- 《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一体化理论方法与信息化管理技术》王海燕著 2019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
- 《魔法销售台词》(美)埃尔默·惠勒著 2019
- 《微表情密码》(波)卡西亚·韦佐夫斯基,(波)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著 2019
- 《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鲁迅著 2019
- 《酒国》莫言著 2019
- 《大学计算机实验指导及习题解答》曹成志,宋长龙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发展》王琳责任编辑;(中国)肖宇 2019
-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 标准模拟 四级》汪开虎主编 2012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1》王佃春,骆敏主编 2015
- 《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下 第2版》施卫主编 2020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