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本
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本

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本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丽,宁凌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501777497
  • 页数:335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商道下一篇:车城风采
《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本》目录

中文摘要 1

第一章 导言:建立分析性框架 1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1

Abstract 3

二、研究框架和创新点 7

图1-1 文化资本与企业发展的关系图 9

图1-2 文化资本与企业发展:逻辑思路图 10

三、几个基本假设 15

四、若干概念界定 22

第二章 文化资本与企业发展:理论基础 34

一、经济发展理论中的文化因素作用论 34

二、新制度经济学中的文化价值观 39

三、企业文化理论与企业经营业绩 44

图2-1 企业文化的功能 45

四、创新经济理论与企业发展 52

五、社会资本理论与企业竞争优势 57

六、生态经济学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63

一、企业制度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73

第三章 企业发展的制度文化作用力机制研究 73

二、产权安排、市场竞争与企业绩效 79

三、产权、竞争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88

表3-1 1998年不同所有制企业主要经济绩效指标比较 88

表3-2 1995年分行业的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的效率比较 89

表3-3 两类企业的生产函数回归分析 90

表3-4 1995年分行业的不同主管等级类型的企业的效率比较 93

表3-5 不同股权结构上市公司的平均绩效指标比较(1997~1999年) 95

表3-6 非国有经济比重与市场化进程的相关关系 96

图3-1 市场化进程与非国有经济的相关关系 97

四、公司治理结构与企业效率 98

表3-7 1996年企业资产持有者的分类 102

表3-8 东亚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分布情况 103

五、现代企业制度的文化根源 109

图3-2 公司治理制度的构成 110

一、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企业发展 123

第四章 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与企业发展 123

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与中国企业家精神的缺失 132

图4-1 创新精神与企业发展关系图 132

图4-2 企业规模与创新方式的一般关系 135

图4-3 1999年企业技术创新费用支出结构 135

表4-1 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支出比较 136

三、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培育机制——制度角度的分析 142

表4-2 1987~1997年不同方法估计中国外逃资本统计表 142

表4-3 各国企业家的精神激励比较 149

表4-4 企业经营者任职方式(%) 151

四、体制转轨过程中的企业创新行为比较分析 153

图4-4 创新的生命周期 156

图4-5 产业恩格尔曲线 159

表4-5 国有企业与乡镇企业的经济效率比较 160

表4-6 1998~2001年企业经营者的年收入情况(%) 163

表4-7 2001年不同类型企业经营者的收入构成(%) 164

表4-8 企业经营者任职方式(2000~2002年)(%) 165

第五章 企业发展的人际网络文化作用力机制研究 167

一、合作的演进与团队生产效率 167

表5-1 一个时期内团队生产的囚徒困境博弈 169

表5-2 团队生产的重复囚徒困境博弈 170

表5-3 当δ很小时团队生产的重复囚徒困境博弈 171

表5-4 当δ较大时团队生产的重复囚徒困境博弈 171

二、人际资本与企业效率 173

图5-1 交易成本、人际资本与交易次数关系 178

图5-2 交易成本、组织成本与企业规模的变动 180

三、不同人际信任模式下的企业发展规模 180

图5-3 两种文化环境下组织的平均交易成本随企业规模变化趋势 185

表5-6 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营业收入的比较 186

表5-5 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资产规模的比较 186

表5-7 中国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平均规模的变化趋势 187

图5-4(a) 中国工业企业平均规模变动趋势 188

图5-4(d) 中国私营企业平均规模变动趋势 189

图5-4(c) 中国集体企业平均规模变动趋势 189

图5-4(b) 中国国有企业平均规模变动趋势 189

四、制度安排突破华人企业发展的规模上限 190

表5-8 不同经济体中企业家创业资金的来源 191

表5-9 不同信任空间下的协调博弈 197

图5-5信任结构与家族企业的成长 198

第六章 生态伦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 204

一、经济—社会—自然三维结构协同的可持续发展观 204

二、从经济学效率和公平的角度理解可持续发展 213

图6-1 可持续发展复合三维概念模型图解 213

表6-1 中日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1991年) 218

表6-2 减少贫困所需要的增长率 220

图6-2 环境与发展的库兹涅茨曲线 221

图6-3 环境与发展此消彼长、相互推动的关系 223

表6-3 环境污染的囚徒困境 225

表6-4 有政府管制的环境污染 226

表6-5 有政府管制的环境污染 227

图6-4 环境标准的代价—效益曲线 230

三、生态伦理促进企业持续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233

表6-6 现存的环保法律对公司经营的影响 233

表6-7 各国经济增长的能源消耗量之比较(1998年) 235

表6-8 乡镇工业的污染份额与污染强度 236

图6-5 部分省市乡镇企业百元固定资产创利水平 237

图6-6 中国乡镇企业数量、规模变动 238

图6-7 企业与环境的关系示意图 240

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伦理观 243

图6-8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环境三维模型图解 245

表6-9 社会意识基金的总回报率(%)(1986~1990年) 247

第七章 案例分析:海尔集团的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 252

一、企业文化与海尔业绩 252

表7-1 海尔集团历年营业额 253

图7-1 海尔出口创汇额增长趋势 254

表7-2 海尔集团历年职工人数 254

图7-2 海尔文化冰山图 260

二、海尔文化的核心——创新 261

图7-3 海尔的“斜坡球体发展论”示意图 266

三、海尔创新型文化的支撑体系 270

图7-4 海尔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励与管理示意图 274

图7-5 动态三角结构 277

图7-6 海尔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 278

四、红星案例: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279

第八章 中国企业文化资本的配置:现状与对策 288

一、中国企业文化资本配置的低效率现状 288

表8-1 中国企业文化得分的国际比较 290

表8-2 2002年中外企业前10强的品牌价值比 293

表8-3 部分洋品牌产品在中国市场占有率 294

表8-4 企业文化的类型 295

图8-1 中国企业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分布 295

表8-5 对目前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的总体评价(%) 296

表8-6 中外企业家思维方式对比 297

表8-7 中国2001~2002年工业企业单位数和总产值统计 298

表8-8 中国1993~1998年环境污染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 302

二、培育企业文化资本的基本模型与对策 304

图8-2 配置与培育中国企业文化资本的基本模型 305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323

一、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323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24

参考文献 32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