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思想研究辑刊 十一编 第20册 魏晋美学趋势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庆彰主编;张钧莉著
- 出 版 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862545409
- 页数:241 页
绪论 1
一、释名 1
(一)魏晋美学 1
(二)魏晋美学趋势 2
1.先秦两汉的外向和谐审美基调 2
2.魏晋的美学新趋势 3
(1)人本趋势 3
(2)缘情趋势 4
(3)抽象趋势 5
二、研究范围 6
三、研究方法 7
第一章 魏晋美学的生成环境 9
前言 9
第一节 险恶的政治社会现实 9
一、战乱频仍 9
(一)战乱频仍的情况 9
(二)战乱频仍对美学生成的影响 11
二、儒学衰微 12
(一)儒学衰微的原因 12
1.驳杂不纯 12
2.支离繁碎 14
3.诡异不伦 16
4.僵化无用 16
(二)儒学衰微的情况 17
1.太学游谈不止 17
2.非儒言论盛行 18
3.法术玄言夹击 20
(三)儒学衰微对美学生成的影响 23
1.外在价值的失落 23
2.思维多向性发展 24
三、名士受害 26
(一)名士受害的情况 26
(二)名士受害对美学生成的影响 27
第二节 巨变的心理价值结构 28
一、圣王信念动摇 28
(一)圣王信念动摇的原因 28
(二)圣王信念动摇对美学生成的影响 29
二、伦理规范解体 30
(一)伦理规范解体的原因 30
(二)伦理规范解体对美学生成的影响 31
三、建功理想破灭 33
(一)建功理想破灭的原因 33
(二)建功理想破灭对美学生成的影响 35
第三节 坚实的玄学哲理基础 35
一、有无论 35
(一)有无论的基本意涵 36
(二)有无论与审美 36
二、自然说 37
(一)自然说的基本意涵 37
(二)自然说与审美 40
三、体情观 42
(一)体情观的基本意涵 42
(二)体情观与审美 47
结语 50
第二章 魏晋美学的人本趋势 51
前言 51
第一节 人本趋势的形成 54
一、重才轻德的社会风气 54
(一)东汉唯德是尚的社会价值标准 54
(二)曹操「唯才是举」的反道德意识 55
(三)曹操的个性化人格美特徵 58
二、死生新故的人生感慨 60
(一)人生感慨与人的存在自觉 60
(二)写实诗作与人的责任自觉 62
三、有无之论的哲理建构 63
(一)有无之论与个性 63
1.汉代「天人相应」之说与人之个性 63
2.有无之论与人之个性 64
(二)有无之论与审美 68
1.审美标准的转移 68
(1)汉代的外向和谐审美标准 68
(2)王弼的内向和谐审美标准 71
2.理想人格的重塑 75
第二节 人本趋势的奠定 76
一、文气之说——审美意识的觉醒 77
(一)「文气」观念的渊源 78
(二)文气说的内含 79
1.「气」的个性意义 80
2.文气说对「诗言志」的澄清 81
(三)「文气说」与个性本位的创作审美意识 82
1.个性的「不可力强而致」 82
2.主体的「不朽」 83
(四)「文气说」与风格本位的作品审美意识 85
1.「文气说」的作品论 85
2.「气」的作品特质 85
3.「文」的不同个性 87
二、英雄之论——人物审美的新标准 89
(一)「英雄」观念的产生及演变 89
(二)英雄论的内含——「智」与「力」的统一 92
(三)英雄论的审美价值——以智为美 95
三、才性之辨——审美标准的哲理基础 96
(一)才性之辨的渊源 97
1.重才意识 97
2.论辩之才 98
(二)才性之辨的展开 99
1.「性」的内含 100
2.才性之辨的内含 101
(三)才性之辨的审美价值 103
第三节 人本趋势对魏晋美学的影响 106
一、唯我之风 106
(一)唯我之风的内含 108
1.谓己为贤——道德价值的全然排除 108
2.我宁做我——欣趣判断的自我肯定 111
(二)唯我之风的影响 112
1.以独创为贵 112
2.以任诞为美 114
二、生死之观 120
(一)生死之观的内含 120
1.忧生之嗟——对生命之独特的独特哀伤 120
2.无生无死——对生死之必然的思辨超越 122
3.及时行乐——对生命之贵重的当下把握 123
(二)生死之观的影响 125
1.服食求仙——延续生命长度的尝试 125
2.奢华享乐——增加生命密度的努力 128
(1)从养生到乐生 128
(2)纵欲理论盛行 129
(3)奢华之风广被 130
结语 138
第三章 魏晋美学的缘情趋势 141
前言 141
第一节 缘情趋势的形成 142
一、人当道情 142
二、抑情抗礼 143
三、锺情在我 146
第二节 缘情趋势的奠定 146
一、圣人有情说 147
(一)「情」说的渊源 147
1.儒家的「以礼节情」 147
2.庄子的「无情说」 149
3.荀子的「情之不美」 150
4.董仲舒的「情欲合一」 150
(二)「圣人有情说」的审美价值——肯定审美情感的共通性 151
二、声无哀乐论 152
(一)乐论的渊源 152
1.《礼记·乐记》的社会功能论 152
(1)致乐治心 152
(2)反情和志 153
2.阮籍《乐论》的音乐本体论 153
(二)声无哀乐论的审美价值——强调审美情感的主体性 154
三、诗缘情说 157
(一)诗「缘情」的审美价值——情感的审美中介地位 157
(二)诗「绮靡」的审美价值——情感表现的艺术形式 158
第三节 缘情趋势对魏晋美学的影响 159
一、尚情之风 159
(一)父子之情 160
(二)夫妻之情 161
(三)爱情 162
(四)兄弟之情 163
(五)友情 163
(六)山川之情 164
(七)爱智之情 167
二、缘情制礼 170
三、缘情论文 173
结语 174
第四章 魏晋美学的抽象趋势 177
前言 177
第一节 魏晋学术思想的抽象趋势 178
一、汉魏之际的学术思想——儒、道、名、法兼融 178
(一)曹操重法术而名法兼备 178
(二)曹丕崇黄老而各家杂揉 181
(三)学术界各家兼融之情况 184
二、正始以后的学术思想——玄学独盛 187
(一)刘卲论君德而归结于人才识鉴 187
(二)王弼论君德以证成其玄远之学 188
第二节 魏晋清谈发展的抽象趋势 189
一、汉魏之际的清谈——人物品鉴为主 190
(一)东汉以德行为中心的清议式人物品鉴 190
(二)汉末以直觉下判语的印象式人物品鉴 196
(三)清谈一词的产生,及人物品鉴的崇高化和理论化 200
二、正始以后的清谈——谈玄说理 205
(一)太和年间荀粲、傅嘏之谈 205
(二)正始年间何晏、王弼之谈 208
第三节 抽象趋势对魏晋美学的影响 210
一、形神之论——审美观感之改变 210
(一)唯「神」是尚的人物品鉴 210
(二)以「形」写「神」的艺术理论 212
1.艺术欣赏理论 212
2.书法理论 213
3.绘画理论 217
4.音乐理论 219
二、玄虚之风——生活行为之渗透 222
结语 225
结论 227
参考书目 231
- 《云淡风轻 蒋勋谈东方美学》刘海珍,潘旖妍责编;蒋勋 2020
- 《当代翻译美学的理论诠释与应用解读》宁建庚著 2019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 2019
- 《《鬼谷子》思想新解 上》林仁政著 2015
- 《刘泽华全集 先秦政治思想史 下》刘泽华著;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编 2019
- 《2020考研英语大趋势 历年真题完形+翻译+新题型精讲精练》商志 2019
- 《龙影 西方世界中国观念的思想渊源 增补版》何辉著 2019
- 《俞士镇学术文存 下》俞士镇著;俞元江,俞元淮整理 2019
-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 学术卷 2》龚海燕译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