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高等院校教材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第3版
高等院校教材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第3版

高等院校教材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第3版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南方十六所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材编写组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3
  • ISBN:3118·163
  • 页数:490 页
图书介绍:
《高等院校教材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部分 第3版》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 11

第一节 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11

一 无产阶级革命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11

二 没收官僚资本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产生 15

三 过渡时期的经济特征和基本历史任务 18

第二节 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

一 农业合作化的必然性 20

二 农业合作化的形式和步骤 23

三 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7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0

一 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 30

二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形式和步骤 34

三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过程中的阶级斗争 39

第四节 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建设 41

一 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内容及其重要性 41

二 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的建设 45

第二章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50

第一节 生产资料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及其形式 50

一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50

二 社会主义社会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的形式 55

第二节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 58

一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基本特征及全民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58

二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内部关系 61

一 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的特点和作用 69

第三节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69

二 农村中的集体所有制 71

三 城镇中的集体所有制 74

第四节 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条件下的劳动者个体所有制 79

一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个体所有制 79

二 附属于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社员家庭副业 82

第三章 社会主义劳动和物质利益 8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要素的结合 84

一 社会主义生产的要素 84

二 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及劳动过程 8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劳动 91

一 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 91

二 社会主义劳动的划分 96

三 社会主义劳动协作和劳动竞赛 9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物质利益 103

一 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的特点 103

二 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 107

第四章 社会主义生产的实质 11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111

一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的需要 111

二 劳动者物质文化需要的内涵 114

第二节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手段 119

一 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120

二 社会劳动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分配 124

三 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128

一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130

第三节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 130

二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作用 134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 139

第一节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139

一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条件 139

二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 14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重要比例关系 147

一 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关系 148

二 农业内部和工业内部的比例关系 151

三 国民经济的其他重要比例关系 15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国民经济的计划领导 158

一 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依据 158

二 国民经济计划工作的基本原则 162

三 国民经济计划体系和综合平衡 166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 17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关系 172

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商品关系的必然性 172

二 社会主义商品关系的本质和特点 17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 180

一 社会主义商品的二重性 180

二 生产社会主义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183

三 社会主义商品的价值决定 18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 187

一 社会主义货币的本质 187

二 社会主义货币的职能 189

三 我国的人民币 190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值规律 192

一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作用的特点 192

二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作用 195

三 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流通中的作用 199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效益和经济管理 20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效益 203

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经济效益的实质 203

二 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速度 206

三 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的途径 21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 212

一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和职能 212

二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 216

三 经济方法和行政方法相结合 219

四 社会主义专业化协作 221

第三节 社会主义企业管理 225

一 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性质和任务 225

二 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 229

三 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经济责任制 234

四 集体所有制企业管理的特点 236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核算 238

一 社会主义经济核算的客观依据和本质 238

二 全民所有制企业的经济核算制 241

三 集体所有制企业经济核算的特点 246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249

第一节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循环 249

一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本质 249

二 企业资金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形态 250

一 企业资金周转的时间 254

第二节 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周转 254

二 企业生产资金的构成及其对资金总周转的影响 256

三 固定资金的周转 258

四 流动生产资金的周转 263

五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265

第九章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成本、盈利和阶格 268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产品成本 268

一 社会主义产品成本的实质 268

二 降低产品成本的意义 270

三 影响产品成本的因素和降低产品成本的主要途径 271

一 社会主义盈利的实质 275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盈利 275

二 影响企业盈利的因素 277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价格 279

一 价格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价格体系 279

二 价格形成的基础 281

三 价格总水平和稳定物价 285

四 商品比价 289

第十章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29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 29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生活资料的流通 298

一 社会主义生活资料流通的形式和渠道 298

二 社会主义商业的流通费用和商业利润 303

一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流通的特点 309

第三节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流通 309

二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流通的形式 311

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货币流通 315

一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的特点和渠道 315

二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货币流通规律 318

三 社会主义的货币管理 320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关系 32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322

一 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 322

二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326

三 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33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财政和预算 334

一 社会主义财政的本质和职能 334

二 社会主义国家预算的特点和构成 33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信贷和银行 342

一 社会主义信贷的本质和作用 342

二 社会主义银行的本质和职能 347

三 信贷资金同预算资金的平衡 352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积累和再生产 356

第一节 社会主义再生产 356

一 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内容和特征 356

二 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 36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积累 366

一 社会主义积累和扩大再生产 366

二 积累和消费的矛盾统一关系 369

三 正确处理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关系 373

一 社会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377

第三节 社会主义积累的规律 377

二 社会主义的人口规律 381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消费品的分配关系 385

第一节 社会主义消费基金的构成 385

第二节 按劳分配规律 387

一 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387

二 按劳分配规律的要求和按劳分配关系的性质 389

三 按劳分配规律的作用 393

四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正确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 39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报酬形式 397

一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397

二 正确处理工资问题的主要原则 403

一 集体所有制经济实行按劳分配的特点 405

第四节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报酬形式 405

二 集体所有制经济中的劳动报酬形式 407

第十四章 社会主义的消费 412

第一节 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和作用 412

一 社会主义消费的性质 412

二 社会主义消费在社会主义再生产过程中的地位 414

和作用 414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消费结构 417

一 社会主义消费结构的内涵 417

二 社会主义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419

三 合理的消费结构和我国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 421

一 社会主义的个人消费和集体消费 423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 423

二 社会主义的消费水平 425

第四节 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消费模式 429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 433

第一节 自力更生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43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 437

一 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必要性和作用 437

二 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的性质和特点 439

三 发展社会主义对外贸易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442

第三节 引进先进技术和利用外资 446

一 引进先进技术的必要性和原则 446

二 利用国外资金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449

三 我国的经济特区是发展对外经济联系的特殊形式 451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援助 455

一 对外经济援助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 455

二 我国对外经济援助的原则和主要方式 457

第十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及其历史趋势 46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461

一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和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 461

二 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的阶级关系 466

三 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 473

第二节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和条件 478

一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低级阶段 478

二 共产主义社会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必然性 482

三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基本条件 484

后记 48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