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区域创新优势
区域创新优势

区域创新优势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林迎星著(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6
  • ISBN:7802077729
  • 页数:3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区域创新的理论与实现途径。
《区域创新优势》目录

第一章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

一、区域的概念与特征 3

(一)区域的概念 3

绪论 3

(二)区域的类型 4

(三)区域的特征 5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6

(一)区域经济的概念 6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 8

(三)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回顾 10

(一)竞争的概念与类别 24

第二章 区域竞争优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24

一、区域竞争与区域竞争优势 24

(二)区域利益与区域竞争 26

(三)区域竞争力的概念 29

(四)区域竞争优势与区域竞争优势理论 31

二、当代区域经济发展的时代背景 35

(一)当代经济的全球化 35

(二)当代经济的本地化 40

(三)当代经济的信息化 42

(四)当代经济的知识化 44

(五)当代经济的生态化 47

三、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51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与影响因素 51

(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59

(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简史与现状 69

(四)赢得竞争优势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理论:区域创新优势论 78

第三章 本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92

一、本书的研究方法 92

(一)研究方法的含义与类型 92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 93

(一)本书的研究主题及研究范围 95

二、本书的研究内容 95

(二)本书的研究内容 97

上篇 理论渊源 101

第四章 区域创新系统的静态分析 101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与构成 101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 101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特征 103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类型 104

(四)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 106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08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结构 108

(二)区域创新系统构成要素的联系(联结) 110

(三)区域创新系统的功能 112

第五章 区域创新系统的动态分析 115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及其机制 115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态势 115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 116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 122

第六章 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124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绩效评价 124

(一)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内涵 124

(三)区域创新系统绩效测度的指标体系 125

(二)区域创新系统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 125

(四)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评价方法 133

二、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136

(一)区域创新系统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136

(二)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137

第七章 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及其与区域竞争优势的关系探讨 141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性问题 141

(一)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 141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性 142

(三)区域创新系统复杂性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142

(一)区域创新系统的仿真基础 145

二、区域创新系统的仿真模型 145

(二)区域创新动力学系统的分解与协调 147

(三)应用系统动力学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基本观点 149

(四)应用系统动力学研究区域创新系统的步骤 151

三、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与区域竞争优势 153

(一)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与区域竞争优势的关系假说 153

(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与区域竞争优势关系假说的论证 154

(三)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与区域竞争优势相关关系状况讨论 157

(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创新型区域的建设概况 161

一、美国加利福尼亚创新型区域的建设经验 161

第八章 国外赢得竞争优势的创新型区域建设经验 161

中篇 国际经验 161

(二)硅谷的启示 165

(三)美国加利福尼亚创新型区域的建设经验 172

二、日本东北创新型区域的建设经验 174

(一)日本东北创新型区域的建设概况 174

(二)日本东北创新型区域的建设经验 177

三、德国北莱因—威斯特伐利亚创新型区域的建设经验 179

(一)德国北莱因—威斯特伐利亚创新型区域的建设概况 179

(二)德国北莱因—威斯特伐利亚创新型区域的建设经验 181

四、印度提若普尔创新型区域的建设经验 182

(一)印度提若普尔创新型区域的建设概况 182

(二)印度提若普尔创新型区域的建设经验 184

一、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和创新型区域的建设历史 187

(一)对区域创新系统概念的再认识 187

第九章 我国赢得竞争优势的创新型区域建设经验 187

(二)我国区域创新系统和创新型区域的建设历史 188

二、我国创新型区域建设的典型实例 191

(一)北京创新型区域的建设经验 191

(二)上海创新型区域的建设经验 199

(三)深圳创新型区域的建设经验 207

一、创新型区域的概念与特征 213

(一)“鼠标现象”与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 213

第十章 赢得竞争优势的创新型区域建设原则与过程 213

下篇 实现途径 213

(二)对创新型区域概念的再认识 215

(三)创新型区域的特征 218

二、创新型区域建设的概念与原则 219

(一)创新型区域建设的概念 219

(二)创新型区域建设的指导思想 221

(三)创新型区域建设的基本原则 223

三、创新型区域的建设过程 225

(一)创新型区域建设的一般过程 225

(二)区域创新难题及其应对策略 226

(一)诚信的含义及其对创新型区域建设的重要性 228

四、诚信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228

(二)我国区域创新诚信建设的现状 231

(三)在创新型区域建设中提高诚信的对策 234

第十一章 区域发展内部状况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236

一、区情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236

(一)区情及其组成 236

(二)区域发展形势分析法 237

(三)区情、区域发展形势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238

(一)区域类型的界定 239

二、区域类型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239

(二)区域类型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241

三、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242

(一)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242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245

第十二章 赢得竞争优势的创新型省域建设对策:以福建省为例 247

一、创新型福建建设的依据与努力方向 247

(一)创新型福建建设的理论依据 247

(二)创新型福建建设的现实依据 249

(一)创新型福建建设的目标 259

(二)创新型福建建设的基本思路 259

二、创新型福建建设的再造设计 259

(三)创新型福建建设的努力方向 259

(三)福建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框架与功能定位 261

三、创新型福建建设的对策 262

(一)促进福建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 262

(二)加强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能力建设 266

(三)推动区域创新主体的互动与合作 269

(四)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 271

(五)培育具有福建特色的产业集群 272

(六)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与创业的风险投资 273

(七)加强创新人才与创业者的培养 274

(八)营造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 275

(九)建设活力强、绩效高的区域创新系统 279

四、创新型福建再造的建设实施与运行管理 281

(一)创新型福建建设的领导机构 281

(二)创新型福建建设的监督机制 281

(三)创新型福建建设的检查与评价 282

(四)创新型福建建设的反馈与控制 282

第十三章 赢得竞争优势的创新型县域建设对策: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 284

一、晋江市的概况 284

(一)晋江市的基本情况 284

(二)晋江市的经济发展历程 287

(一)晋江创新系统的调查方案及其说明 290

二、晋江创新系统的调查与分析 290

(二)目前晋江企业的创新活动状况 291

(三)目前晋江其他创新活动主体的创新活动状况 300

(四)目前晋江企业区内结网行为及其区外联结状况 302

(五)目前晋江创新环境的建设状况 307

(六)目前晋江创新系统的总体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 309

三、创新型晋江建设的再造设计 311

(一)创新型晋江建设的意义 311

(二)晋江经济发展形势的“SWOT”分析 313

(三)创新型晋江建设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315

(四)创新型晋江的建设目标 316

(五)晋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结构框架与功能定位 317

(六)创新型晋江的建设阶段与建设重点 318

(七)近期创新型晋江的建设对策 319

四、创新型晋江再造的建设实施与运行管理 323

(一)创新型晋江建设的领导机构 323

(二)创新型晋江建设的监督机制 324

(三)创新型晋江建设运行的检查与评价 324

(四)创新型晋江建设运行的反馈与控制 325

参考文献 326

附录一 国外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 337

附录二 中国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综述 349

后记 36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