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高等学校教材  物理化学  1965年修订本  下
高等学校教材  物理化学  1965年修订本  下

高等学校教材 物理化学 1965年修订本 下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傅献彩,陈懿主编;南京大学物理化学教研组等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61
  • ISBN:K13010·1003
  • 页数:522 页
图书介绍:
《高等学校教材 物理化学 1965年修订本 下》目录

第六章 电解质溶液 251

6.1 基本概念及有关名词 252

电导体的分类 252

伏打作用与电解作用 252

电学的实用单位 253

6.2 通电于电解质溶液后所发生的变化——电解与离子的电迁移 254

法拉第定律 254

离子的电迁移现象 255

离子的迁移速率——淌度 256

离子的迁移数 258

迁移数的测定方法 259

迁移数与浓度、温度的关系 262

6.3 电导 264

电导、电导率、当量电导 264

电导的测定 265

当量电导的计算 266

当量电导与浓度的关系 267

离子独立移动定律 268

离子电导 269

电导比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度 271

电导测定的一些应用 272

电解质的平均活度和平均活度系数 274

6.4 电解质溶液理论 274

离子强度 276

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的表值 277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 278

德拜-尤格尔理论的验证 282

强电解质电导理论 287

本章基本要求 291

习题 291

7.1 引言 297

7.2 可逆电池与不可逆电池 297

第七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 297

7.3 电动势的测定 300

对消法测电动势 300

标准电池 301

7.4 电池电动势的符号及电池的写法 302

电池电动势的符号 302

电池的写法 303

7.5 可逆电池的热力学 304

电动势和浓度的关系 304

电动势与平衡常数 306

从电动势的温度系数求ΔH、ΔS 306

金属与溶液间电位差的产生 309

7.6 电动势产生的机理 309

电动势的产生 310

7.7 电极电位和电池的电动势 311

标准氢电极 311

标准电极电位 312

甘汞电极 315

从电极电位计算电池的电动势 316

电极的类型 317

计算示例 318

关于标准电极电位的符号和电池电动势的计算方法问题 321

7.8 浓差电池 322

7.9 液体接界电位 323

7.10 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326

pH值的测定 326

电位滴定 328

求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329

电解质溶液平均活度系数的测定 330

难溶盐类的溶度积 331

本章基本要求 332

习题 332

第八章 电解与极化作用 339

8.1 分解电压 339

8.2 极化作用 342

浓差极化 343

电化学极化 344

过电位的测定 345

氢过电位 347

8.3 电解时电极上的反应 350

金属的析出与氢的过电位 350

金属离子的分离 352

电解还原与氧化 353

8.4 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354

习题 358

本章基本要求 358

第九章 表面现象 361

9.1 表面张力 362

9.2 弯曲表面 364

弯曲表面下的压力 364

弯曲表面上的蒸气压 366

9.3 液体的铺展与润湿 367

液体的铺展 367

润湿作用 368

9.4 溶液表面吸附 370

溶液的表面张力 370

吉布斯吸附公式 372

分子在两相界面上的定向排列 373

9.5 气体在固体上的吸附 375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376

吸附量的测定 377

吸附曲线和吸附等温式 378

*BET等温式 383

9.6 固体在溶液中的吸附 386

吸附等温线 386

影响溶液中吸附的一些因素 388

色谱法 389

习题 391

本章基本要求 391

第十章 胶体分散体系 393

10.1 基本概念 393

胶体概念的发展 393

胶体的基本特性 395

10.2 溶胶的制备和净化 398

溶胶的制备 398

溶胶的净化 401

10.3 溶胶的动力性质 402

布朗运动 403

扩散和渗透压 405

沉降和沉降平衡 406

10.4 溶胶的光学性质 410

丁铎尔效应和雷莱公式 410

超显微镜的原理和粒子大小的测定 412

10.5 溶胶的电学性质 413

电动现象 413

双电层和电动电位 415

10.6 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作用 419

溶胶的稳定性 419

影响聚沉作用的一些因素 420

乳化剂的作用 425

10.7 乳状液 425

乳状液的转化和破坏 427

本章基本要求 428

习题 428

第十一章 化学动力学 430

11.1 引言 430

11.2 反应速度及其测定 431

反应速度 431

反应速度的测定法 432

11.3 反应的级数与反应的分子数 433

反应机理(历程)的意义 433

反应的分子数与反应的级数 434

一级反应 435

二级反应 438

三级反应 441

零级反应 444

11.4 反应级数的测定 445

11.5 一些复杂反应 448

对峙反应 448

连续反应 450

骈枝反应 452

11.6 反应机理的确定 453

范特荷夫规则 457

11.7 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457

阿累尼乌斯公式 459

活化能 460

11.8 反应速度理论 462

双分子气体反应碰撞理论 462

过渡状态理论 466

11.9 溶液中的反应 471

11.10 复相反应动力学 476

固体和液体的反应速度理论——扩散理论 476

固体表面上气体的反应 478

阻化作用 479

11.11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481

气相催化反应 483

11.12 均相催化作用 483

溶液中的催化反应——酸碱催化 484

自动催化 485

11.13 复相催化作用 486

助催化剂、催化毒物、载体 486

催化剂的活性 487

接触催化理论 488

11.14 光化学反应 495

引言 495

量子效率 496

光化当量定律 496

光化平衡和温度对光化学反应的影响 499

感光反应、化学冷光 501

11.15 链反应 503

引言 503

链反应示例 504

链反应动力学的一般公式 508

支链链反应——爆炸反应 509

本章基本要求 512

习题 512

参考书目 5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