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中国戏曲演进与变革史
中国戏曲演进与变革史

中国戏曲演进与变革史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中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9
  • ISBN:710401165X
  • 页数:743 页
图书介绍:出生在阶级成分中农的家庭,小农意识,地方水平。少小顽皮,懒惰,好吃,稍长又添恋色一份。善于幻想,不事农工,开车眼不够用,做医生技术不够用,当兵后门不够用,后从教十年,春蚕一只,担心到死,对工作不太安心;红烛半根,惧怕成灰,对事业不够忠诚。三十而立时仍横着,武不就,文未成,齐家治国都不能,后得天时地利人和,外加努力几分,混得一闲职功名。怀才已 遇,心神未定,实力应考,改换门庭,名调韩信故里,人留青阳家中,十多年风雨历程,混迹社会,游走官民,穿梭男女,兼顾诗文:策划编导,讲学培训,企业文化,多种活动,这里指点,那里顾问,俨然法轮大师,风水先生,官僚秉性。时过境迁,人去楼空,已浪得不少虚名,文字百万,垃圾过剩,头衔三十,无钱何妨,天性热心,有事你说话,不求都应。珍惜人情,浪费了生命,为好人奉献,也常被小人利用。坏事偶有耳闻,好事超过雷锋。浮躁时代,与我相应...
《中国戏曲演进与变革史》目录

第一编 戏曲的渊源与戏曲诸因素的发展 3

第一章 从先秦歌舞到隋唐歌舞戏 3

第一节 具有戏剧因素的祭祀歌舞——先秦傩舞与巫舞 3

一 原始歌舞 4

二 图腾与傩舞 7

三 巫觋与巫舞 10

四 从傩舞、巫舞的形式看中国仪式剧的雏形 13

第二节 戏曲形成的重要转折点——汉代歌舞百戏 16

一 汉代的歌舞百戏 17

二 《总会仙倡》与《东海黄公》 19

三 《辽东妖妇》与魏晋南北朝百戏 22

第三节 以歌舞演故事的开始——隋唐歌舞戏 24

一 隋唐歌舞戏形成的原因 25

二 《大面》、《拨头》与《踏谣娘》 31

第二章 从古优的表演到唐代参军戏的演出 37

第一节 以讽刺调笑为主的职业演员——优人 37

一 “优”及“倡优”、“俳优” 37

二 优人表演的几则重要记载 40

第二节 从政治讽谏到滑稽表演的转变——滑稽戏 43

一 优人表演的变化 43

二 优人表演的特点 44

第三节 通向成熟戏剧的重要形式——唐代参军戏 46

一 关于“参军戏” 46

二 “参军戏”的发展 48

第二编 杂剧的形成与发展 55

第三章 宋代的“杂”杂剧 55

第一节 宋杂剧的形成与发展 55

一 北宋杂剧的形成 55

二 南宋杂剧的发展 56

三 宋杂剧的分期 57

四 宋杂剧与金院本的异同 57

第二节 宋杂剧形成的社会原因 60

一 宋代都市的繁荣 60

二 瓦舍勾栏的形成 63

三 剧场观众的产生 65

四 书会才人的出现 66

第三节 宋杂剧形成的艺术原因 68

一 戏曲诸要素的成熟 68

二 对前代艺术传统的继承 71

三 向同代艺术样式的借鉴 73

第四节 宋杂剧的艺术成就 74

一 内容方面的成就 74

二 形式方面的成就 76

第四章 元代的北杂剧 81

第一节 元杂剧概述 81

一 元杂剧的发展轨迹 81

二 元杂剧的体制特征 83

第二节 元杂剧的形成与繁荣 87

一 元杂剧形成的社会原因 87

二 宋代戏、曲对元杂剧的影响 91

第三节 元杂剧的发展与变革 104

一 主唱脚色的改进 105

二 曲牌联套的变化 108

三 戏剧结构的革新 111

第四节 元杂剧的衰微 113

一 元杂剧衰微的标志 114

二 元杂剧衰落的原因 115

第五节 元杂剧的艺术成就 120

一 元杂剧的表演形式 120

二 元杂剧的音乐结构 122

三 元杂剧的剧本体制 125

四 元杂剧的题材内容 127

五 元杂剧的人物塑造 130

六 元杂剧的风格流派 131

第六节 元杂剧在中国戏曲中的地位 133

一 剧本文学 133

二 表现形式 133

三 表演艺术 134

四 戏曲声腔 134

第五章 明代与清代的南杂剧 135

第一节 明清杂剧概述 135

一 明清杂剧概略 135

二 南杂剧界说 136

三 南杂剧形成 137

第二节 明清杂剧的形成原因 140

一 明清杂剧形成的社会原因 140

二 明清杂剧形成的艺术原因 143

第三节 明清杂剧的发展轨迹 147

一 明代南杂剧的初创 147

二 明代南杂剧的繁盛 150

三 清代短杂剧的出现 153

第四节 明清杂剧的体制特点 156

一 结构体制与北杂剧的区别 156

二 表演体制与北杂剧的区别 158

三 音乐体制与北杂剧的区别 158

第五节 明清杂剧的衰落 160

一 南北杂剧题材内容的差异 160

二 案头化、主观化的日趋发展 168

第三编 戏文的产生与传奇的繁盛 173

第六章 宋代的戏文 173

第一节 宋戏文概述 173

一 宋戏文概说 173

二 宋戏文产生的时间 173

三 宋戏文产生的地点 174

四 宋戏文的发展 176

第二节 宋戏文产生的人文环境 179

一 宋戏文产生的社会环境 179

二 宋戏文产生的文化土壤 182

第三节 戏文在宋代的发展概况 187

一 初创期的宋戏文 187

二 成熟期的宋戏文 188

第四节 从《张协状元》看宋戏文的艺术特色 191

一 人物形象的鲜明性 191

二 戏剧结构的灵活性 192

三 演出形式的程式性 193

四 音乐曲调的丰富性 196

五 演唱形式的多样性 197

六 表现手段的综合性 198

第五节 宋戏文在中国戏剧中的地位 200

一 戏与曲的综合 200

二 中国民族戏剧的开创 200

第七章 元代的南戏 203

第一节 宋戏文在元代的发展流变 203

一 元代南戏概说 203

二 元代南戏作品 204

三 元代南戏作家 205

四 元代南戏演出 206

五 元代南戏形式 208

第二节 元代南戏发展的原因 210

一 内容的可看性 210

二 题材的人民性 210

三 形式的丰富性 211

第三节 宋元南戏题材内容的丰富与扩大 212

一 内容的丰富 214

二 题材的扩大 223

第四节 宋元南戏艺术形式的借鉴与创新 235

一 结构形式的借鉴 235

二 表现手段的创新 240

第五节 宋戏文与元杂剧之比较 248

一 南戏与北剧的联系 248

二 南戏与北剧的区别 249

第八章 明代与清代的传奇 253

第一节 明清传奇概况 253

一 “传奇”的由来 253

二 从元南戏到明清传奇的转变 254

三 明清传奇的分期 257

第二节 明清传奇的发展轨迹 258

一 明初传奇 258

二 明中传奇 260

三 明后传奇 265

四 明末传奇 277

五 清初传奇 278

六 清中传奇 282

第三节 明清传奇的体制及艺术特征 285

一 明传奇的体制 285

二 明传奇对宋元南戏的继承与发展 289

三 清传奇的体制 291

四 明清传奇体制的突破 293

第四节 明初“四大声腔”的竞演 294

一 四大声腔概述 294

二 海盐腔 296

三 余姚腔 299

四 弋阳腔 300

五 昆山腔 302

第五节 昆山腔的改革 304

一 昆山腔改革的人文环境 304

二 魏良辅的昆山腔改革 308

三 梁辰鱼的昆山腔创作 311

四 昆山腔的发展与影响 312

五 昆山腔的艺术特色 313

第六节 弋阳腔的流变 317

一 弋阳腔的流布 317

二 弋阳腔的变异 319

三 弋阳腔流变的原因 320

四 弋阳腔的特色与风格 321

第七节 明清传奇的艺术成就 323

一 戏曲发展的高峰 323

二 民族戏剧之大成 323

第四编 地方戏的兴起与京剧的形成 329

第九章 清代地方戏的勃兴 329

第一节 清代地方戏概述 329

一 清代地方戏的分期 330

二 清代地方戏兴起的原因 332

第二节 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337

一 地方戏的纷呈 337

二 “昆乱并奏”的出现 339

三 农村地方戏的盛行 341

第三节 清代地方戏的发展 342

一 戏曲声腔系统的形成 342

二 多声腔剧种的出现 345

三 民间小戏的繁盛 346

四 “花雅之争”的产生 347

第四节 “花雅之争”及其特点 347

一 “花雅之争”的第一次较量 347

二 “花雅之争”的第二次较量 349

三 “花雅之争”的第三次较量 351

四 “花雅之争”的特点 354

第五节 清代地方戏的艺术特征 355

一 地方戏的剧本形式 355

二 地方戏的音乐结构 358

三 地方戏的表演形式 359

四 地方戏的艺术风格 361

第十章 京剧的形成 363

第一节 “徽秦合流”阶段 363

一 “四大徽班”的进京 363

二 徽班演出的特点 369

第二节 “徽汉合流”阶段 377

一 汉戏的进京 378

二 “徽汉合流”局面的形成 378

第三节 “皮簧合奏”阶段 381

一 皮簧戏的确立 381

二 主演脚色的改变 383

三 演唱语言的变化 386

四 “老生三杰”的出现 387

第四节 皮簧戏的京化 388

一 皮簧戏京化的特点 388

二 皮簧戏京化的原因 389

第五节 京剧形成的标志 390

一 音乐体系的建立 390

二 演唱语言的规范 391

三 独有剧目的形成 391

四 表演艺术家的出现 392

第十一章 京剧的发展 395

第一节 京剧发展的社会条件 395

一 社会的安定与经济的发展 395

二 善于吸收,博采众长 396

三 统治者态度的改变 397

第二节 京剧演出的日益活跃 401

一 戏班的增加 401

二 戏场的增多 401

三 观众的欢迎 402

四 科班的出现 402

五 地域的扩大 403

第三节 著名演员的大批涌现 404

一 “同光十三绝”的出现 404

二 “老生后三杰”的鼎足而立 405

三 其他著名演员的涌现 406

第四节 剧本文学的逐渐繁荣 407

一 演出剧目的丰富 407

二 题材内容的广泛 407

三 艺术形式的鲜明 408

四 京剧作家的出现 409

第五节 京剧在上海的兴起 409

一 京剧在上海的落脚 409

二 京剧在上海的兴盛 410

第五编 传统戏曲向现代戏剧的转变(1900-1937) 415

第十二章 晚清的戏曲改良运动 415

第一节 戏曲改良的时代背景 416

一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 416

二 “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417

第二节 戏曲改良的理论主张 419

一 戏剧刊物的创办 420

二 戏剧文章的发表 421

三 戏剧观点的阐述 422

第三节 戏曲改良的创作实践 426

一 改良戏曲的剧本创作 426

二 改良戏曲的题材内容 427

三 改良戏曲的艺术形式 427

四 改良戏曲的时代意识 428

第四节 戏曲改良的演出活动 428

一 上海的戏曲改良活动 428

二 其它地区的戏曲改良 431

三 舞台演出的改良尝试 432

第五节 戏曲改良的教训及意义 433

一 戏曲改良失败的原因 433

二 戏曲改良的历史意义 434

第十三章 关于旧剧的论争 435

第一节 旧剧论争的时代背景 435

一 辛亥革命失败后的戏曲舞台 435

二 新文化运动对旧剧的批判 436

第二节 旧剧论争的发展过程 437

一 《新青年》的创办 437

二 胡适等人对旧剧的批判 438

三 张厚载对旧剧的维护 438

四 旧剧论争的开展 439

第三节 旧剧论争的主要观点 440

一 提倡新剧,废除旧剧 440

二 完全保存,全盘继承 443

三 提倡新剧,革新旧剧 445

第四节 旧剧论争的评价与影响 446

一 旧剧论争的评价 446

二 旧剧论争的影响 447

第十四章 京剧艺术的发展与革新 449

第一节 京剧审美观念的变化 449

一 剧目文学性的提高 449

二 整体配合的强调 451

三 演唱主脚的变化 452

第二节 古装新戏与时装新戏的上演 454

一 古装新戏的演出 454

二 时装新戏的演出 455

第三节 流派唱腔的新发展 457

一 京剧流派的发展轨迹 457

二 “京派”与“海派” 459

第四节 戏曲学校的创建 461

一 各地戏曲学校的创办 461

二 南通伶工学社的建立 462

三 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的创建 464

第五节 走向世界的京剧艺术 466

一 梅兰芳首次访日演出 466

二 梅兰芳再次访日演出 467

三 黄玉麟的访日演出 468

四 小杨月楼的访日演出 468

五 梅兰芳的访美演出 468

六 程砚秋赴欧洲考察 469

七 梅兰芳赴苏联访问演出 470

第六编 戏曲改革的开始(1937-1949) 475

第十五章 对戏曲改革的重新认识 475

第一节 对于“旧剧改革”的再认识 475

一 戏曲为抗战服务的演出实践 475

二 对“旧剧改革”的再认识 477

三 戏曲改革的开展 481

第二节 关于“利用旧形式”的讨论 484

一 “利用旧形式”的提出 484

二 “旧瓶装新酒”的讨论 486

第三节 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488

一 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489

二 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论争 493

三 “戏剧民族形式”的三次座谈会 495

四 “民族形式问题”论争的影响与意义 497

第十六章 “推陈出新”方针的提出 499

第一节 延安平剧研究院的成立 499

一 延安的京剧演出活动 499

二 鲁艺实验剧团的建立 500

三 延安平剧研究院的成立 501

第二节 “推陈出新”方针的提出 506

一 对“戏曲改革”的再认识 506

二 “推陈出新”方针的提出及贯彻实施 508

第十七章 戏曲改革的实践 515

第一节 《逼上梁山》与《三打祝家庄》的演出 515

一 《逼上梁山》的创作与演出 515

二 《三打祝家庄》的创作与演出 520

第二节 欧阳予倩的戏曲改革活动 522

一 抗战前的戏曲改革活动 522

二 抗战中的戏曲改革活动 523

第三节 田汉的戏曲改革活动 525

一 田汉的戏曲活动 525

二 田汉的戏曲创作 529

第四节 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的举办 530

一 西南戏剧展览演出的举行 531

二 西南剧展的两项重要内容 533

第五节 袁雪芬的越剧改革活动 535

一 袁雪芬越剧改革的开始 535

二 “雪声”剧团的成立 538

三 《祥林嫂》的成功演出 539

四 越剧“十姐妹”与《山河恋》 540

第七编 戏曲改革的新发展(1949-1965) 547

第十八章 戏曲改革的发展轨迹(1949-1952) 547

第一节 戏曲改革方针政策的确立 547

一 华北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547

二 中华全国戏曲改进委员会的成立 547

三 文化部戏曲改进委员会的成立 549

四 戏曲杂志的创刊 550

五 全国戏曲工作会议的召开 550

六 “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提出 551

七 “五五指示”的颁布 552

第二节 戏曲改革政策的实施 553

一 戏改机构的设置 553

二 戏改宣传的开展 554

三 戏改理论的研讨 555

四 戏改政策的实施 556

第三节 戏曲演出的第一次高潮 559

一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召开 559

二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意义 561

第十九章 戏曲改革的发展轨迹(1953-1957) 563

第一节 《十五贯》的成功与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的召开 563

一 戏曲移植演出的高潮 563

二 剧目贫乏问题的出现 564

三 《十五贯》的成功及其影响 565

四 第一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的召开 566

第二节 戏曲整理、改编和创作演出的第二次高潮 568

一 挖掘整理传统剧目 568

二 创作新剧目 569

三 地方剧种的繁荣 571

四 戏曲培训的开展 572

第三节 “双百”方针的提出与第二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的召开 574

一 “双百”方针的提出 574

二 第二次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的召开 574

第二十章 戏曲改革的发展轨迹(1958-1965) 577

第一节 从“两条腿走路”到“以现代剧目为纲” 577

一 现代戏创作演出的繁荣 577

二 “两条腿走路”的提出 578

三 “以现代剧目为纲”的提出 580

第二节 从“以现代剧目为纲”到“三并举”剧目政策的提出 583

一 戏曲改革工作的严重偏差 583

二 “两条腿走路”的再次提出 583

三 “三并举”剧目政策的确立 584

第三节 戏曲创作演出的第三次高潮 585

一 历史剧的创作 586

二 传统戏的整理、加工与改编 587

三 现代戏的创作演出 588

第四节 戏曲改革方针的偏离 592

一 “左”倾错误愈演愈烈 592

二 对戏曲现状的错误判断 592

第二十一章 戏曲改革的丰硕成果 595

第一节 地方剧种的繁荣 595

一 古老剧种的恢复 596

二 年轻剧种的发展 597

三 新兴剧种的产生 598

四 少数民族戏曲的扶植 599

第二节 剧目建设的成就 599

一 传统戏的整理改编 599

二 新编历史剧的创作 602

三 现代戏的创作 604

第三节 戏曲形式的革新 606

一 传统戏的加工 607

二 现代戏的创作 608

第四节 戏曲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610

一 戏曲改革的经验 610

二 戏曲改革的教训 613

第八编 戏曲创作的畸形发展(1966-1976) 619

第二十二章 一花独放的“样板戏” 619

第一节 “样板戏”的由来 619

一 “样板戏”的含义 619

二 “样板戏”的形成 620

第二节 “样板戏”的理论 623

一 “样板戏”的理论体系 623

二 “三突出”的理论 624

第三节 对“样板戏”的评价 627

一 对“样板戏”的恰当评价 627

二 “样板戏”的艺术弊端 628

三 历史地看待“样板戏” 629

第二十三章 “文革”对中国戏曲的破坏 631

第一节 党的文艺方针遭到肆意践踏 631

一 取消党的文艺方针 631

二 大搞文化虚无主义 632

第二节 戏曲事业历尽摧残 633

一 地方剧种的取消 633

二 对艺术家的迫害 634

三 戏曲舞台的萧条 635

第九编 戏曲的振兴与探索(1977-1999) 641

第二十四章 新时期戏曲艺术的复苏 641

第一节 戏曲领域的拨乱反正 642

一 “双百”方针的重申 642

二 第四次文代会的召开 643

三 受迫害艺术家的平反昭雪 644

第二节 戏曲队伍的重建 646

一 剧种、剧团的恢复 646

二 中老年艺术家青春的焕发 647

三 青年演员崭露头角 650

第三节 上演剧目的丰富 652

一 传统剧目的恢复 652

二 创作剧目的涌现 653

三 国庆献礼演出的成功举行 654

第四节 艺术教育与研究的恢复 656

一 艺术教育的恢复 656

二 研究机构的重建 657

第二十五章 创作演出的繁荣 659

第一节 戏曲剧目工作座谈会的召开 659

一 演出剧目的失调 659

二 戏曲剧目工作座谈会的召开 660

第二节 戏曲演出的繁荣 663

一 综合性演出 664

二 古装戏演出 667

三 现代戏演出 669

第三节 剧目创作的新成果 672

一 各类创作会议的召开 672

二 剧目创作的丰收 676

三 剧目评奖的开展 678

第四节 新时期剧目创作的特点 680

一 传统戏整理改编的特点 680

二 新编历史剧创作的特点 682

三 现代戏创作的特点 685

第二十六章 演出困境的出现与“戏曲危机”的讨论 689

第一节 演出困境的出现 690

一 “戏曲危机”的产生 690

二 “戏曲危机”的原因 692

第二节 关于“戏剧观”的论争 694

一 戏剧观的探讨 694

二 戏剧观论争的价值与意义 695

第三节 关于“戏曲危机”的讨论 696

一 “戏曲危机”的提出 696

二 “戏曲危机”的讨论 698

第二十七章 戏曲改革的新举措 703

第一节 “振兴戏曲”的提出 703

一 “振兴川剧”的提出 703

二 “振兴戏曲”的开展 704

第二节 戏曲会演的改进与制度化 707

一 中国艺术节的举办 707

二 中国戏剧节的举办 708

三 全国戏曲现代戏观摩演出 710

四 国庆五十周年献礼演出 711

第三节 建立和改进各类戏剧评奖 713

一 曹禺戏剧文学奖 713

二 中国戏剧“梅花奖” 714

三 中国戏剧“文华奖” 715

第四节 多渠道培养戏曲表演人才 717

一 “浙江小百花”的崛起 717

二 各类培养戏曲新人的举措 718

第五节 剧团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719

一 剧团体制改革的开始 719

二 剧团体制改革的深化 721

第二十八章 迈向新世纪的中国戏曲 723

第一节 关于当代戏曲的新思考 723

一 “戏曲危机”讨论的再度热烈 723

二 “戏曲危机”讨论的深入开展 726

第二节 戏曲现代化的探索实践 729

一 戏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729

二 当代戏曲的思想内容 730

三 当代戏曲的人物塑造 732

四 当代戏曲的创作手法 733

主要征引参考文献 73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