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中国奶业史  通史卷
中国奶业史  通史卷

中国奶业史 通史卷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成果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109137406
  • 页数:59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以重大事件为线索,客观、科学、全面的记载奶业发展历程,共分为四篇,分别是古代篇(有史料记载时开始至鸦片战争)、近代篇(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前)、现代篇(兴中国成立后至今)和专题篇(包括育种、繁殖、饲养管理、饲料、 卫生保健、特种奶、乳品加工、市场消费、国际合作、奶业管理十个专题)。
《中国奶业史 通史卷》目录

古代篇 2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畜牧业与奶制品 2

第一节 奶畜驯化与饲养的兴起 2

一、考古出土的奶畜遗存 2

二、远古时代饮食畜奶的起源 6

三、畜牧业的兴起为饮奶习俗提供物质基础 6

四、西周设立主管畜牧与兽医的官职 6

五、秦代颁布畜牧法律,发展牛、马养殖业 7

六、游牧民族的形成,促进了对畜奶的利用 8

第二节 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奶文化的形成与传播 8

一、醴酪起源的考辨 9

二、鲜蠵甘鸡,和楚酪只 10

三、秦汉时期文献中的奶制品 11

四、汉代“养羊酤酪”的专业户 13

第三节 北方民族饮奶习俗的形成 14

一、“羊奶育孤”的传说 14

二、郯子“鹿乳奉亲”与古代乳疗文化的起源 15

三、草原地区食肉饮奶习俗形成 15

四、蒙古族的“奶茶”溯源 16

五、蒙古草原上的奶文化 17

六、天山南北的醇香奶茶 18

七、雪域高原的传统奶制品 19

八、河西走廊千古飘奶香 20

九、裕固族饮食奶制品的习俗 21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奶业与奶类食品 22

第一节 民族融合与奶畜饲养的发展 22

一、奶畜业的发展 23

二、黄河流域的农牧交错格局 23

三、公私牧场增加,奶源增多 24

四、奶畜饲养技术的进步 25

五、奶畜的贸易 28

第二节 奶类食品的生产与加工技术的进步 29

一、奶畜取奶 29

二、奶酪制作 29

三、乳酥制作 32

四、醍醐制作 32

第三节 奶类食品饮食习俗的传播 33

一、乳酪成为馈赠珍品 33

二、曹操父子以酪饷客 34

三、吴人食酪 34

四、南人受北酥 35

五、上层社会的饮食乳品 36

六、奶类食品市场 37

第三章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时期的奶业与奶类食品 38

第一节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时期的畜牧业 38

一、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时期的畜牧管理机构与畜牧政策 38

二、畜牧区域向全国各地扩展 42

三、牛、马、羊等奶畜数量增加 43

四、牛、马、羊等奶畜饲养技术的进步与兽医专著出现 45

第二节 奶类食品饮食习俗的传承与发展 46

一、文献记载的奶类食品种类增加 47

二、敦煌文书中的奶制品 51

三、辽金元时期的乳酪食俗 51

四、饮酪之风入宋城 53

五、元朝的“阿日里” 53

第三节 奶类食品的地域扩展与利用 54

一、奶文化的传播路径 55

二、生奶流动供应方式的出现 55

三、《挤奶图》背后的故事 56

四、隋至元朝奶类食品与药疗 59

第四章 明清时期的奶业与奶制品及药疗 61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奶业与奶畜养殖技术 61

一、明清时期的畜牧管理机构与政策 62

二、明清时期的奶业 62

三、明清时期的奶畜养殖技术 63

第二节 明清时期的奶类食品种类 66

一、宫廷奶类食品 66

二、都市传统奶类食品 68

三、民族地区的传统奶类食品 70

四、青藏高原的牦牛奶制品 72

五、南方的传统水牛奶制品 73

第三节 本草药书和食谱中的奶类药疗 74

一、药疗奶类食品涉及的奶畜 74

二、药疗奶类食品的配伍与禁忌 75

三、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的奶类食品 75

四、奶类食品的滋补功能 76

五、奶类食品的美容功能 76

近代篇 78

第五章 晚清西方奶业科技的传入(1840—1911年) 78

第一节 西方奶牛和奶山羊的传入 78

一、传统奶牛业的余绪 78

二、沿海通商口岸西方奶牛、奶山羊的传入 80

三、边疆地区西方奶牛的传入 81

四、内地城市西方奶牛的传入 82

五、晚清时期西方奶牛传入中国的特点 82

第二节 奶牛的繁育饲养与乳品市场监管 83

一、晚清奶牛的杂交繁育 83

二、晚清时期的奶牛场管理 85

三、上海租界对牛瘟的处置 86

四、上海租界对牛奶棚和乳品市场的监管 86

第三节 西学东渐与晚清对西方奶业的认识 88

一、近代奶业科技的启蒙 88

二、中国最早介绍荷兰奶牛的译文《荷兰牧牛篇》 88

三、《农学丛书》第二集收入的《牛乳新书》 90

四、《农学丛书》第二集收入的《牧草图说》 91

第六章 民国初至抗日战争前奶牛引进与奶业发展(1912—1936年) 93

第一节 良种奶畜的进一步引进与繁育 93

一、北京的奶牛引进与养殖 94

二、南京的奶牛引进与养殖 95

三、上海奶牛业的发展 96

四、其他地区的奶牛引进与繁育 98

五、西方奶山羊的引进与繁育 100

第二节 奶牛饲养与乳业生产 100

一、奶牛饲养设施 100

二、奶牛饲料生产 101

三、优良牧草的引进与栽培研究 102

四、兽医服务 102

五、乳品加工 102

六、乳品贸易与销售 104

第三节 上海租界及东北殖民地的奶业 104

一、上海租界的奶牛养殖 105

二、上海租界的奶业管理机构 108

三、上海租界的牛奶棚管理制度 109

四、上海租界牧场分级与市场准入 111

五、上海租界的牛奶质量标准和市场管理 113

六、东北地区的奶畜科研活动 114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奶业科技著作 117

一、顾学裘:《牛乳研究》 117

二、吴信法:《牛乳及其制品》 118

三、金嗣说:《牛乳及其制品之研究》 118

四、《牛乳营业取缔规则》 119

第七章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奶业的曲折发展(1937—1949年) 122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区的奶业生产与科研 122

一、西南地区的奶业生产 123

二、西北地区的奶业生产 125

三、奶牛科研与教学 126

四、奶业书刊及科普读物 129

第二节 陕甘宁边区奶牛饲养 130

一、延安奶牛养殖的开端 130

二、光华农场的奶牛和奶山羊 132

三、光华农场的鲜奶配给 132

四、奶畜饲养与管理 133

五、生奶储藏与加工 134

六、延安的牛奶故事 135

第三节 敌占区及抗战后期的奶业生产 136

一、日本占领时期东北地区的奶业生产 137

二、日本占领时期上海和北京的奶牛饲养 140

三、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华奶牛项目 142

第四节 中国近代奶业遗产和奶文化形成 144

一、中国近代的奶业遗产 144

二、中国近代奶文化的形成 145

第八章 台湾的近代奶业 147

第一节 台湾奶业的肇始 147

一、台湾开埠后的奶牛饲养 147

二、日本占领台湾初期的奶牛输入 148

第二节 台湾的奶畜科研与繁育 148

一、设立相关科研机构 148

二、实施“奶牛纯良种增殖计划” 149

第三节 近代台湾的奶牛饲养与管理 150

一、奶牛饲料 150

二、畜舍设施 151

三、奶牛繁殖与推广 152

第四节 台湾畜产公司的奶业经营 152

一、企业年志档案的奶业经营记载 152

二、日本占领时期的台湾奶业发展规模 154

第九章 香港的近代奶业 155

第一节 香港奶业的肇始 155

一、迁港西方人士的“庭院奶牛” 155

二、本地农民的“水牛奶” 156

三、牛奶公司诞生 157

四、1896年的香港牛瘟 159

五、牛瘟灾害的善后措施 161

第二节 殖民地早期的奶业法律体系 162

一、关于养牛场所的规定 162

二、关于牛舍卫生的规定 163

三、关于奶牛入境的规定 163

四、关于牛病报告的规定 164

五、关于牛奶质量管理的规定 164

第三节 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香港奶业 165

一、扶持新建奶牛场 166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香港奶业的影响 168

三、香港近代牧场装备和乳品工业 169

四、奶场及奶制品的质量监管 171

现代篇 176

第十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奶业的恢复与发展(1949—1957年) 176

第一节 新中国国营奶业的奠基(1949—1952年) 176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奶牛养殖业 176

二、乳制品生产及市场管理 180

三、供给制对奶牛养殖业的推动 184

第二节 奶业合作化与公私合营(1953—1957年) 188

一、奶业改造前的基本情况 188

二、奶业合作化的具体做法 189

三、奶业合作化的发展阶段 191

四、奶业合作化的基本形式 193

五、进行奶业公私合营 195

六、奶业改造完成后的奶牛场管理 199

第三节 国营奶业企业的产生 204

一、革命根据地的奶牛场转为国营奶牛场 204

二、接管国民政府留下的公有奶业企业 205

三、通过公私合营将私营奶业企业转为国营企业 206

四、新中国投资兴建的奶业企业 207

第十一章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奶业发展(1958—1977年) 209

第一节 “毛主席批示”推动奶业发展(1958年) 209

一、农垦部王震部长受命发展奶业 209

二、动员全国力量发展乳品生产 210

三、奶牛饲养纳入国家计划管理 212

第二节 三年困难时期的奶业(1959—1961年) 213

一、困难时期中国奶业的变化趋势 213

二、困难时期国营奶业享受的政策支持 214

三、粮食短缺情况下饲料粮的解决措施 217

四、三年困难时期中国奶业生产受影响的滞后性 218

五、三年困难时期的乳制品供应 220

第三节 调整恢复时期的奶业(1962—1965年) 222

一、调整恢复奶业生产的措施 222

二、农垦国营奶牛场的快速恢复与发展 224

三、鼓励支持农村集体和社员个人参与奶牛饲养 227

四、牛奶市场从短缺到“体制性过剩” 231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奶业(1966—1977年) 233

一、“文化大革命”初期对奶业的冲击和影响 233

二、“文化大革命”中期奶业缓慢恢复和发展 235

三、“文化大革命”后期奶业再次徘徊不前 241

第十二章 改革开放后的奶业发展(1978—2000年) 247

第一节 奶业的改革探索 247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环境与奶业状况 248

二、个体奶牛养殖的兴起 250

三、国营奶业改革的初步尝试 254

四、奶业改革初见成效 258

第二节 奶业改革的“放开”与“开放” 259

一、奶业的“放开” 260

二、奶业价格调整的措施 263

三、奶业的“开放” 264

四、实施奶类项目的效果 268

第三节 奶业出现“负增长” 269

一、奶业出现“负增长”的原因 270

二、奶业“负增长”的状况 272

第四节 奶业的世纪答卷 274

一、国有奶业企业改革进入新阶段 275

二、奶牛养殖的特点与变革 276

三、乳制品进出口完全放开后的市场变化 278

四、奠定新世纪奶业发展基础 280

第十三章 21世纪的奶业发展(2001—2010年) 282

第一节 21世纪初中国奶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82

一、21世纪的奶业状况与基础 282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带来的挑战 283

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奶业发展的促进 285

四、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格局下的奶业变革 287

第二节 现代奶业格局的形成 288

一、发展现代奶业的内外部条件 288

二、奶牛养殖规模化程度提高 290

三、奶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取得重大突破 292

四、大型乳品加工企业崛起 296

五、乳制品品种和消费渠道多样化 298

六、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 301

七、奶业合作组织和行业自律的发展 304

第三节 国务院出台奶业发展的里程碑式文件 305

一、国务院31号文件形成过程 305

二、《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的主要内容 309

三、“31号文件”出台的意义和作用 311

四、“3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及积极效果 312

第四节 奶粉事件与奶业管理变革 314

一、阜阳劣质奶粉事件 314

二、婴幼儿奶粉事件 315

三、规范奶站和乳制品企业管理 317

四、奶业的管理变革 319

五、奶业向理性健康道路迈进 321

第五节 迈向奶业强国之路 323

一、中国特色的奶业发展愿景 324

二、奶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326

三、奶业发展的道路选择 328

四、迈向奶业强国之路 332

第十四章 台湾的现代奶业 334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台湾奶牛业的恢复 334

一、接管殖民地奶业资产 334

二、20世纪40年代末的台湾奶牛业 334

三、“城郊型”奶牛业的发展 335

四、成立台湾乳业协会 336

五、订颁《台湾省乳业管理规则》 336

第二节 酪农计划与奶牛业推广 337

一、创办“酪农实验区” 337

二、奶牛品种改良 339

三、推广牧草种植和农副产品的饲用开发 339

四、制定“乳业改进原则”和成立台湾乳业发展小组 339

第三节 农牧综合开发与“酪农村”建设 340

一、奶牛养殖区域的拓展 340

二、《台湾乳业发展十年计划(1965—1974年)》 341

三、奶牛生产专业区的设立 343

四、台湾人均牛奶消费量的增加 344

五、奶牛饲养的生产效率 345

六、《台湾乳业发展五年计划(1984—1988年)》 346

七、台湾乳业的分布 347

第四节 台湾奶业状况与管理措施 348

一、台湾奶业状况 348

二、开展“奶牛牧场评鉴”活动 351

三、台湾当局在奶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352

第五节 台湾奶山羊与羊乳制品 356

一、台湾奶山羊的引进 356

二、奶山羊的繁育与推广措施 357

三、奶山羊饲养状况 358

四、羊奶产销及其存在的问题 358

第十五章 香港的现代奶业(1946—1999年) 360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香港奶业的恢复和发展 360

一、划拨公地建设新牛场 360

二、牧场经营与乳品加工装备的进步 362

第二节 香港奶牛场“离城进山”大搬迁 363

一、奶牛场大规模迁移徙置 364

二、奶农的特惠补偿金 365

三、新建奶牛场及牛奶质量监管 366

第三节 最后的“香港奶农” 368

一、香港奶业的衰退 369

二、奶牛饲养业向内地转移 370

三、最后的奶农 370

大事记 372

后记 58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