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实用诊断学
实用诊断学

实用诊断学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2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潘祥林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17185455
  • 页数:1068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丰富,详细论述常见症状、体征、病史采集方法、实验室检查、电生理学检查、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医疗文书书写等临床相关诊断学内容。本书特色:1.前言中将根据医学模式的转化和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发展阐述本书的“大诊断”编写思路。2.本书提出的“诊断学”概念不同于教科书中提出的以教学培养医学生和以应用为主的理念,因此本书也适用于临床医师参考。3.本书加强了临床思维的阐述,并在各篇章节中均体现了加强临床思维的理念。4.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均以选用指征、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判读、注意事项为主,而不写具体检查方法。将实验室检测结果在本书附录中列出,减少篇幅。5.本书提出临床医师基本能力(临床基本能力)的理念与主要内容,希望能提高临床医师工作能力和医疗水平,纠正只注意基本技能而忽视、放松其他能力的训练的倾向。
《实用诊断学》目录
标签:诊断学 诊断

绪论 1

第一篇 症状学与症状诊断 5

第一章 概述 5

第二章 一般症状 6

第一节 发热 6

第二节 生长发育异常 9

第三节 肥胖 10

第四节 消瘦 12

第五节 水肿 15

第六节 乏力 16

第七节 体温过低 17

第八节 胸廓发育异常与畸形 18

第三章 精神症状 20

第一节 感知觉障碍 20

第二节 思维障碍 22

第三节 注意障碍 25

第四节 记忆障碍 26

第五节 智能障碍 26

第六节 情感障碍 27

第七节 意志障碍 28

第八节 动作行为障碍 28

第九节 自知力障碍 29

第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症状 30

第一节 头痛 30

第二节 眩晕 36

第三节 晕厥 39

第四节 瘫痪 44

第五节 共济失调 47

第六节 不自主运动 50

第七节 意识障碍 55

第八节 睡眠障碍 58

第五章 皮肤疾病症状 62

第一节 自觉症状 62

一、瘙痒 62

二、疼痛 62

三、麻木 62

第二节 皮肤损害 63

一、斑疹 63

二、丘疹 63

三、结节 64

四、风团 64

五、水疱与大疱 64

六、脓疱 65

七、囊肿 65

八、隧道 65

九、粉刺 66

十、脱发 66

十一、色汗 66

十二、毛细血管扩张 66

十三、鳞屑 67

十四、表皮剥脱 67

十五、浸渍 67

十六、糜烂 68

十七、皲裂 68

十八、苔藓样变 68

十九、硬化 68

二十、痂 69

二十一、溃疡 69

二十二、萎缩 69

二十三、瘢痕 70

二十四、瘢痕疙瘩 70

二十五、色素沉着 70

二十六、色素减退 71

二十七、皮肤异色 71

第六章 眼部疾病症状 72

第一节 视觉症状 72

一、视力下降 72

二、视野缺损 72

三、色觉异常 72

四、夜盲 72

五、昼盲 73

六、视物变形 73

七、闪光感与幻视 73

八、飞蚊症 73

九、虹视 73

十、复视 73

十一、立体视觉障碍 73

第二节 感觉异常 73

一、眼痛 73

二、痒 73

三、畏光 74

四、干眼 74

五、流泪 74

六、眼疲劳 74

七、眼睑沉重感 74

八、眼睑痉挛 74

第三节 外观异常 74

一、眼红 74

二、分泌物异常 74

三、眼球位置异常 74

四、眼球运动异常 75

五、白瞳症 75

六、斜视 75

第七章 耳部疾病症状 76

第一节 耳痛 76

第二节 耳漏 76

第三节 耳鸣 77

第四节 耳痒 79

第五节 耳聋 79

第八章 鼻部疾病症状 82

第一节 鼻塞 82

第二节 鼻漏 82

第三节 嗅觉障碍 83

第四节 鼻音 84

第五节 鼻出血 84

第九章 口腔疾病症状 86

第一节 牙痛 86

第二节 舌痛 87

第三节 牙龈出血 88

第四节 口臭 89

第五节 口腔溃疡 89

第六节 口干 91

第七节 牙齿发育异常 92

第八节 张口困难 93

第九节 腮腺肿大 94

第十章 咽部疾病症状 96

第一节 咽痛 96

第二节 咽异常感觉 97

第十一章 喉部疾病症状 98

第一节 声音嘶哑 98

第二节 喉鸣 99

第三节 喉痛 99

第四节 喉痉挛 100

第五节 喉阻塞 100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症状 102

第一节 咯血 102

第二节 咳痰 103

第三节 胸痛 104

第四节 呼吸困难 106

第五节 胸腔积液 108

第六节 气胸 111

第十三章 消化系统疾病症状 113

第一节 腹痛 113

第二节 食欲异常 115

第三节 咽下困难 117

第四节 反酸与烧心 118

第五节 恶心与呕吐 119

第六节 呃逆 121

第七节 胃肠气胀 122

第八节 腹腔积液 124

第九节 腹部包块 126

第十节 肝大 127

第十一节 呕血与黑便 129

第十二节 便血 130

第十三节 腹泻 132

第十四节 便秘 134

第十五节 黄疸 135

第十六节 排便失禁 137

第十七节 肛门直肠疼痛与坠胀 137

第十八节 肛门肿物 138

第十九节 肛门直肠周围分泌物 139

第二十节 肛门及其周围瘙痒 140

第二十一节 子宫后屈后倾直肠综合征 141

第十四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症状与综合征 142

第一节 心悸 142

第二节 间歇性跛行 143

第三节 临床综合征 144

一、阿-斯综合征 144

二、乳头肌功能不全综合征 145

三、心脏X综合征 145

四、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145

五、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146

六、艾森门格综合征 147

七、二尖瓣脱垂综合征 147

八、小心脏综合征 148

九、直背综合征 149

十、胆心综合征 149

十一、马方综合征 150

十二、雷诺综合征 150

十三、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151

十四、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152

十五、主动脉弓综合征 152

十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53

十七、颈动脉窦综合征 153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疾病症状与综合征 155

第一节 肾绞痛 155

第二节 血尿 155

第三节 尿频、尿急、尿痛 156

第四节 尿失禁 157

第五节 排尿困难 158

第六节 乳糜尿 159

第七节 少尿、无尿与多尿 159

第八节 夜尿增多 160

第九节 蛋白尿 160

第十节 真性细菌尿 162

第十一节 肾性糖尿 163

第十二节 肾性高血压 164

第十三节 临床综合征 165

一、急性肾炎综合征 165

二、急进型肾炎综合征 166

三、慢性肾炎综合征 167

四、肾病综合征 168

五、妇女尿道综合征 169

六、慢性肾病 170

七、肝肾综合征 171

第十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症状 172

第一节 贫血 172

第二节 淋巴结肿大 179

第三节 骨痛 180

第四节 皮肤黏膜出血 182

第五节 脾大 184

第六节 临床综合征 186

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186

二、PNH-再生障碍性贫血综合征 187

三、噬血细胞综合征 188

四、HELLP综合征 188

五、Evans综合征 189

第十七章 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症状与综合征 190

第一节 甲状腺肿大 190

第二节 乳腺发育异常与乳汁分泌异常 192

一、男性乳腺发育 192

二、乳溢 193

第三节 性分化异常 195

第四节 低血糖 196

第五节 常见综合征 198

一、下丘脑综合征 198

二、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 198

三、希恩综合征 198

四、弗勒赫利希综合征 198

五、空泡蝶鞍综合征 199

六、Kallmann综合征 199

七、非甲状腺性病态综合征 199

八、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 200

九、代谢综合征 200

十、库欣综合征 201

十一、Nelson综合征 201

十二、多发内分泌腺病综合征 201

十三、伴瘤内分泌综合征 201

十四、类癌综合征 202

十五、脑耗盐综合征 202

十六、Liddle综合征 202

第十八章 骨关节系统疾病症状 203

第一节 上肢症状 203

一、肩部痛 203

二、肘部痛 204

三、腕痛 204

四、手指关节痛 206

第二节 脊柱症状 206

一、颈痛 206

二、背痛 207

三、腰痛 208

第三节 下肢症状 210

一、髋关节痛 210

二、膝关节痛 212

三、踝关节痛 213

四、足趾痛 214

第十九章 生殖系统疾病症状 215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症状 215

一、前列腺疼痛 215

二、生殖系统常见肿块 215

三、性功能改变 215

四、尿道分泌物 217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症状 217

一、阴道流血 217

二、异常白带 219

三、外阴瘙痒 220

四、闭经 221

第二篇 病史与病史采集 225

第一章 概论 225

第一节 病史的重要性 225

第二节 病史采集的要求 225

第二章 病史采集的方法与注意的问题 227

第一节 病史采集的方法 227

第二节 病史采集应注意的问题 227

第三章 病史采集的内容 229

第三篇 体征学与检体诊断 231

第一章 概述 231

第一节 体格检查的重要性 231

第二节 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231

第二章 基本检查法 233

第一节 视诊 233

第二节 触诊 233

一、触诊方法 233

二、触诊注意事项 234

第三节 叩诊 234

一、叩诊方法 234

二、叩诊注意事项 235

三、叩诊音 235

第四节 听诊 235

一、听诊方法 236

二、听诊注意事项 236

第五节 嗅诊 236

第三章 一般检查 237

第一节 全身状态 237

一、性别 237

二、年龄 237

三、生命征 238

四、发育与体型 239

五、营养状态 240

六、意识状态 241

七、言语状态 242

八、精神心理状态 242

九、面容与表情 245

十、体位 246

十一、姿势 246

十二、步态 246

第二节 临床综合征 247

一、Turner综合征 247

二、早老性痴呆综合征 247

三、矮小综合征 248

四、沙利度胺型短肢综合征 248

五、注意力减退综合征 248

六、焦虑紧张综合征 248

七、巨人症和肢端肥大症 249

八、垂体性侏儒症 249

九、呆小症 249

十、阿尔茨海默病 250

第三节 皮肤 251

一、基本检查 251

二、其他检查 254

三、临床综合征 256

第四节 淋巴结 258

一、表浅淋巴结的分布 259

二、基本检查 259

第四章 头部 262

第一节 头发 262

第二节 头皮 262

第三节 头颅 263

第四节 头部运动 263

第五章 颜面及其器官 265

第一节 眼 265

一、眼眉 265

二、眼眶 265

三、眼睑 265

四、泪器检查 266

五、结膜 267

六、眼球 267

七、眼前节检查 268

八、眼后节检查 270

九、视功能检查 271

十、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274

第二节 眼科临床综合征 274

第三节 耳 278

一、基本检查 278

二、其他检查 281

第四节 鼻、鼻窦 282

一、基本检查 282

二、其他检查 283

第五节 口 284

一、基本检查 284

二、其他检查 286

三、临床综合征 287

第六节 咽 288

一、基本检查 288

二、其他检查 289

第七节 喉 289

一、基本检查 289

二、其他检查 290

第八节 耳鼻咽喉科临床综合征 293

一、Alport综合征 293

二、Barre-Lieou综合征 294

三、Bell综合征 294

四、Bogorad综合征 294

五、Charlin综合征 294

六、Cogan综合征 295

七、颞骨先天性胆脂瘤综合征 295

八、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296

九、Dandy综合征 296

十、颈静脉球体瘤综合征 296

十一、舌咽神经痛综合征 297

十二、Hunt综合征 298

十三、Jackson综合征 298

十四、Kartagener综合征 298

十五、梅尼埃病 299

十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300

十七、翼腭窝综合征 300

十八、茎突综合征 301

十九、Treacher-Collin综合征 301

二十、Usher综合征 302

二十一、Wegener综合征 302

二十二、宽大开放空间综合征 303

第六章 颈部 304

第一节 颈部分区 304

第二节 颈部检查 304

一、基本检查 304

二、其他检查 306

三、临床综合征 306

第七章 胸部 308

第一节 胸部的体表标志 308

一、骨骼标志 308

二、垂直线标志 309

三、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310

四、肺和胸膜的界限 310

第二节 胸壁 311

第三节 胸廓 312

第四节 乳房 313

一、基本检查 313

二、乳房的常见病变 315

第五节 肺和胸膜 315

一、基本检查 315

二、其他检查 327

三、临床综合征 327

第六节 心脏 331

一、基本检查 331

二、血管检查 338

三、常见体征 340

四、临床综合征 346

第八章 腹部 347

第一节 腹部分区 347

第二节 腹部检查 348

一、基本检查 348

二、常见体征 353

第九章 肛门与直肠 360

一、检查方法 360

二、临床综合征 361

第十章 脊柱与四肢 363

第一节 上肢 363

一、肩关节 363

二、肘关节 365

三、腕关节 366

四、手 368

第二节 脊柱与骨盆 370

一、脊柱 370

二、骨盆 374

第三节 下肢 375

一、髋关节 375

二、膝关节 376

三、足踝部 379

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 381

第一节 脑神经 381

一、嗅神经 381

二、视神经 381

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 381

四、三叉神经 382

五、面神经 382

六、听神经 382

七、舌咽神经、迷走神经 383

八、副神经 383

九、舌下神经 383

第二节 运动神经功能检查 383

一、各肌肉的形态 383

二、运动 383

三、肌张力 384

四、肌力 384

五、联带运动 384

六、共济失调 384

七、步态 385

八、运动神经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 385

第三节 感觉神经功能检查 386

一、基本检查 386

二、感觉神经功能障碍的定位诊断 386

第四节 反射 387

一、检查方法 387

二、定位意义 388

第五节 自主神经 389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 391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391

一、基本检查 391

二、其他检查 391

三、临床综合征 391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392

一、基本检查 392

二、其他检查 394

三、妇科常见体征 395

四、临床综合征 399

第十三章 全身体格检查 402

第一节 全身体格检查的重要性 402

第二节 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402

第三节 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 403

一、一般状态及生命征 403

二、头颈部 403

三、前、侧胸部 403

四、背部 404

五、腹部 404

六、上肢 404

七、下肢 404

八、肛门直肠(仅必要时检查) 404

九、外生殖器(仅必要时检查) 404

第四节 全身体格检查的几种情况 405

一、特殊情况的体格检查 405

二、重点体格检查 405

三、老年人的体格检查 406

第四篇 电生理学检查及其诊断 407

第一章 心电图检查 407

第一节 正常心电图 407

第二节 房室肥大的心电图特征 408

一、心房肥大 408

二、心室肥大 409

第三节 常见心脏疾病的心电图特征 410

一、先天性心脏病 410

二、常见心脏疾病 411

第四节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413

一、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413

二、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414

第五节 心肌梗死 415

一、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基本图形 415

二、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波形演变及分期 415

三、心肌梗死的分类与定位 417

四、特殊部位的心肌梗死 418

五、心肌梗死的鉴别诊断 419

第六节 药物及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 421

一、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421

二、电解质紊乱对心电图的影响 422

第七节 心律失常总论 423

一、按电生理机制分类 423

二、按心电图诊断分类 423

三、按心律失常速率分类 424

四、按心律失常预后分类 424

第八节 窦性心律失常 425

一、正常窦性心律 425

二、窦性心律不齐 425

三、窦性期前收缩 426

四、窦性心动过速 426

五、窦房折返性心动过速 427

六、窦性心动过缓 427

七、窦房传导阻滞 428

八、窦性停搏 428

九、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429

十、阿托品试验 430

第九节 房性心律失常 430

一、房性期前收缩 430

二、房性心动过速 430

三、心房颤动 431

四、心房扑动 432

五、房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433

六、心房内传导阻滞 433

第十节 房室交界性心律失常 434

一、房室交界性期前收缩 434

二、自律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 435

三、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435

四、房室交接区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436

五、反复搏动与反复心律 437

六、房室传导阻滞 437

第十一节 室性心律失常 439

一、室性期前收缩 439

二、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440

三、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442

四、心室扑动与颤动 442

五、心室内传导阻滞 442

第十二节 预激综合征及其并发的心律失常 445

一、预激综合征的类型及其心电图特征 445

二、房室旁路的体表心电图定位 447

三、预激综合征并发的心律失常 448

第二章 脑电图 452

第一节 脑电图的定义 452

第二节 患者检查前的准备 452

第三节 正常脑电图 452

一、正常觉醒时脑电图 452

二、正常睡眠脑电图 454

第四节 异常脑电图 455

一、背景活动异常 455

二、阵发性异常 456

三、其他异常波 456

第五节 特殊的脑电图类型 458

一、14Hz和6Hz的正相波形 458

二、6Hz棘慢复合波 458

三、小棘尖波 458

四、节律性颞区θ暴发 458

第六节 脑电图在临床中的应用 459

一、癫痫 459

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463

三、缺氧、代谢和中毒性脑病 465

四、癫痫外科 465

五、昏迷和脑死亡的电生理评估 466

六、睡眠障碍 467

第三章 肌电图 468

第一节 神经传导检查 468

一、运动神经传导 468

二、感觉神经传导 469

三、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因素 469

第二节 重复神经刺激 469

一、结果分析 470

二、检查注意事项 470

第三节 F波、H反射和瞬目反射 470

一、F波 470

二、H反射 471

三、瞬目反射 471

第四节 针电极肌电图 471

一、肌电图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472

二、临床应用 472

第四章 脑诱发电位 473

第一节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473

一、波形及正常值 473

二、临床应用 473

第二节 视觉诱发电位 473

一、波形及正常值 473

二、临床应用 474

第三节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474

一、波形及正常值 474

二、临床应用 474

第四节 事件相关诱发电位 475

一、波形及正常值 475

二、临床应用 475

第五节 运动诱发电位 475

一、波形及正常值 475

二、临床应用 475

第五章 经颅多普勒 477

第一节 TCD频谱分析的重要参数及临床意义 477

一、检测深度 477

二、血流方向 477

三、血流速度 477

四、搏动指数和阻抗指数 477

五、血流频谱形态 477

第二节 正常经颅多普勒图的诊断标准 478

第三节 经颅多普勒图检测异常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478

一、异常频谱图像分析 478

二、参数异常 478

第四节 TCD的临床应用 479

一、高血压的TCD表现 479

二、脑动脉硬化症的TCD表现 479

三、脑动脉狭窄的TCD表现 480

四、偏头痛的TCD表现 480

五、急性脑血管疾病的TCD表现 480

第五篇 内镜检查与内镜诊断 483

第一章 胃镜检查 483

第一节 胃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483

一、适应证 483

二、禁忌证 483

三、并发症 484

第二节 胃镜检查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484

第三节 胃镜检查的临床诊断 484

一、食管病变 484

二、胃部病变 485

三、十二指肠病变 487

第二章 结肠镜检查 488

第一节 结肠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488

一、适应证 488

二、禁忌证 488

三、并发症 488

第二节 检查注意事项 488

一、术前准备 488

二、术后处理 489

第三节 结肠镜检查的临床诊断 489

一、正常表现 489

二、炎症 489

三、息肉 490

四、黏膜下肿瘤 490

五、肿瘤 490

第三章 小肠镜检查 492

第一节 小肠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492

一、适应证 492

二、禁忌证 492

三、并发症 492

第二节 小肠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492

第三节 小肠镜检查的临床诊断 493

一、炎症性病变 493

二、血管源性病变 494

三、肿瘤 494

第四章 胶囊内镜检查 496

第一节 胶囊内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496

一、适应证 496

二、禁忌证 496

三、并发症 496

第二节 胶囊内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496

第三节 胶囊内镜检查的临床诊断 496

第五章 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 497

第一节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497

一、适应证 497

二、禁忌证 497

三、并发症 497

第二节 ERCP检查的注意事项 497

第三节 ERCP检查的临床诊断 497

一、胆道疾病 497

二、胰腺疾病 498

第四节 ERCP的临床治疗 498

第六章 超声内镜检查 499

第一节 超声内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并发症 499

一、适应证 499

二、禁忌证和并发症 499

第二节 超声内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499

第三节 超声内镜检查的临床诊断 499

一、消化道管壁的5层结构 499

二、隆起性病灶的鉴别诊断 500

三、肿瘤的分期 500

四、胰腺疾病的超声内镜诊断 500

五、胆道疾病的超声内镜诊断 500

六、超声内镜在治疗中的应用 501

第七章 腹腔镜 502

第一节 腹腔镜探查的适应证 502

第二节 腹腔镜探查的禁忌证 502

第三节 腹腔镜探查的注意事项 502

第四节 腹腔镜探查的并发症及处理 503

第五节 术前准备 503

第六节 术后处理 503

第八章 支气管镜检查在临床中的应用 505

第一节 支气管镜检查 505

一、支气管镜检查的适应证 505

二、支气管镜检查的禁忌证 505

三、支气管镜检查的术前准备 505

四、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应用 506

五、支气管镜检查的并发症 506

六、支气管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507

第二节 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 507

一、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的适应证 507

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的禁忌证 507

三、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507

四、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的并发症 507

五、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的注意事项 507

第三节 经支气管针吸活检 508

一、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的适应证 508

二、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的禁忌证 508

三、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的临床应用 508

四、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的并发症 508

五、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的注意事项 508

第四节 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 508

一、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的适应证 508

二、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的禁忌证 509

三、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的正常值 509

四、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的临床应用 509

五、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的并发症 509

六、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的注意事项 510

第九章 胸腔镜检查术 511

一、胸腔镜检查术的适应证 511

二、胸腔镜检查术的禁忌证 511

三、胸腔镜检查术的术前准备 511

四、胸腔镜检查术的临床应用 511

五、胸腔镜检查术的并发症 512

六、胸腔镜检查术的注意事项 512

第十章 纵隔镜检查术 513

一、纵隔镜检查术的适应证 513

二、纵隔镜检查术的禁忌证 513

三、纵隔镜检查术的临床应用 513

四、纵隔镜检查术的并发症 513

五、纵隔镜检查术的注意事项 513

第十一章 阴道镜检查 515

一、阴道镜检查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515

二、阴道镜检查前准备 515

三、阴道镜检查结果判定 515

四、阴道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516

五、阴道镜检查的临床价值 516

六、阴道镜图谱 516

第十二章 宫腔镜检查 519

一、宫腔镜检查的适应证 519

二、宫腔镜检查的禁忌证 519

三、宫腔镜检查前准备 519

四、宫腔镜检查的注意事项 519

五、宫腔内病变表现 519

六、宫腔镜检查后处理 521

七、宫腔镜检查的并发症及防治 521

八、宫腔镜图谱 521

第六篇 肺功能检查与血气分析 525

第一章 常规肺功能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525

一、肺容积 525

二、肺通气功能 528

三、换气功能 531

第二章 肺内气体分布、血流分布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533

一、气体分布 533

二、静动脉血分流 534

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534

四、反映换气功能的其他参数 535

第三章 小气道功能的测定 537

一、小气道功能与小气道病变 537

二、小气道功能的测定 537

三、小气道功能测定的意义 537

第四章 呼吸阻力与顺应性 538

第一节 呼吸阻力与顺应性的概念 538

一、与呼吸运动有关的压力 538

二、呼吸系统的顺应性 539

三、呼吸阻力 540

四、时间常数 541

五、与呼吸频率有关的顺应性 541

第二节 呼吸系统顺应性和呼吸阻力测定的临床意义 542

一、呼吸系统顺应性测定的临床意义 542

二、呼吸阻力测定的临床意义 543

第五章 气道反应性和可逆性 545

第一节 支气管激发试验 545

一、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分类及方法 545

二、判断指标 545

三、临床应用 545

第二节 支气管舒张试验 546

一、BDT阳性判断标准 546

二、支气管扩张剂 547

三、受试者的个体差异和系统误差 547

第六章 呼吸调节的检测 548

一、通气应答 548

二、0.1 秒口腔闭合压 549

三、呼吸反射调节在不同疾病中的价值 549

四、呼吸调节的结果 550

第七章 动脉血气分析和酸碱平衡紊乱 551

第一节 动脉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 551

第二节 酸碱平衡紊乱 552

一、呼吸性酸中毒 552

二、呼吸性碱中毒 553

三、代谢性酸中毒 554

四、代谢性碱中毒 554

五、复合型酸碱紊乱 555

六、酸碱中毒与酸碱血症 556

七、酸碱紊乱对机体影响的理论基础 556

第八章 肺功能诊断 557

一、肺功能参数正常值的判断 557

二、肺功能的诊断 558

三、肺功能障碍的分级 559

四、其他相关的异常肺功能概念 559

第七篇 胃肠动力学检查 563

第一章 概论 563

第二章 食管动力学检查 564

第一节 食管动力学特点 564

第二节 食管动力学检查方法 564

第三章 胃动力学检查 567

第一节 胃动力学特点 567

第二节 胃动力学检查方法 567

一、胃排空功能检查 567

二、胃窦-幽门-十二指肠测压检查 568

第四章 胃电图检查 570

第一节 胃电生理 570

第二节 胃电图检查方法 570

第五章 小肠动力学检查 572

第一节 小肠动力学特点 572

第二节 小肠动力学检查方法 572

一、氢呼气试验 572

二、小肠测压 573

第六章 结肠、直肠肛门动力学检查 574

第一节 正常结肠、直肠肛门动力学特点 574

第二节 结肠、直肠肛门动力学检查 574

一、胃肠传输试验 574

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 575

第七章 Oddi括约肌动力学检查 576

第一节 Oddi括约肌动力学特点 576

第二节 Oddi括约肌测压检测 576

第八篇 实验室检查与实验诊断 577

第一章 概论 577

一、实验诊断学特点 577

二、实验诊断学内容 578

三、实验诊断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79

第二章 红细胞疾病的实验诊断 585

第一节 全血细胞计数 585

第二节 血液细胞形态检测 589

第三节 红细胞沉降率 592

第四节 铁代谢检测 592

一、血清铁 592

二、血清总铁结合力和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 593

三、血清铁蛋白检测 593

四、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检测 594

第五节 叶酸和维生素B12的检测 594

一、血清和红细胞叶酸测定 594

二、血清维生素B12检测 595

第六节 溶血的实验室检测 595

一、溶血的一般检测(筛查试验) 595

二、细胞膜缺陷的检测 596

三、红细胞酶缺陷的检测 597

四、异常血红蛋白的检测 598

五、自身免疫性溶血的检测 599

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检测 600

第七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检查 600

第八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601

一、缺铁性贫血 601

二、巨幼细胞贫血 601

三、溶血性贫血 602

第三章 白细胞疾病的实验诊断 603

第一节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603

一、有核细胞量检查 603

二、原始细胞检查 604

三、原始淋巴细胞检查 605

四、原始细胞与幼红细胞量检查 606

五、细胞成熟性及其数量检查 606

六、病态造血检查 607

七、单核细胞检查 607

八、嗜碱性粒细胞检查 607

九、巨核细胞的低核叶与高核叶检查 608

第二节 骨髓病理学检查 608

一、有核细胞量检查 608

二、原始细胞和细胞成熟性检查 608

三、巨核细胞异形性检查 608

四、巨核细胞移位性结构检查 608

五、幼稚前体细胞异常定位检查 608

六、肿瘤浸润性结构检查 608

七、纤维组织增生性检查 609

八、病态造血细胞检查 609

第三节 细胞化学染色检查 609

一、ICSH推荐的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 609

二、其他常用细胞化学染色 610

第四节 白血病免疫表型检查 610

一、流式免疫表型检查 610

二、免疫表型诊断的主要意义 611

第五节 细胞遗传学检查 613

一、染色体检查 613

二、染色体分析的意义 613

第六节 基因诊断 614

一、基因检测 614

二、基因检测的意义 615

第七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616

一、髓系肿瘤 616

二、淋系肿瘤 621

第四章 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检验诊断 624

第一节 筛查试验 624

一、出血时间和血小板计数检测 624

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检测 624

三、凝血酶时间和游离肝素时间检测 626

四、血浆纤维蛋白原检测 626

五、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 627

六、血栓弹力图 627

七、PFA100血小板功能分析仪检测 629

第二节 血管壁的检测 629

一、血管性血友病的相关检测 629

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检测 631

三、凝血酶调节蛋白检测 631

第三节 血小板检测 631

一、血小板膜糖蛋白特异性自身抗体检测 631

二、血小板聚集试验 632

三、P-选择素检测 634

四、血小板的流式细胞术检测 634

五、血小板微颗粒的流式细胞术检测 635

六、血栓烷B2和11-去氢TXB2检测 635

第四节 凝血系统检测 636

一、组织因子原含量检测 636

二、凝血因子促凝活性(F:C)检测 636

三、凝血酶原片段1+2检测 637

四、纤维蛋白肽A/B检测 637

五、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检测 637

第五节 抗凝系统检测 638

一、血浆抗凝血酶检测 638

二、血浆蛋白C和蛋白S检测 638

三、活化蛋白C抵抗检测 638

四、狼疮抗凝物质检测 639

五、血浆凝血因子抑制物检测 639

六、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检测 639

七、血浆普通肝素浓度检测 640

八、抗活化因子X试验 640

第六节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检测 640

一、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检测 640

二、血浆纤溶酶原检测 641

三、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检测 641

四、α2-抗纤溶酶检测 641

五、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检测 642

六、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检测 642

第七节 血液流变学检测 642

一、血液黏度检测 642

二、红细胞变形性检测 643

第八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643

一、筛查试验的选择与应用 643

二、出血病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644

三、诊断血栓病项目的选择和应用 645

四、DIC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647

五、抗血栓和溶栓治疗监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648

第五章 血型鉴定与输血不良反应的实验室诊断 649

第一节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 649

一、红细胞血型的实验诊断 649

二、白细胞血型的实验诊断 650

三、HLA抗体的实验诊断 652

四、血小板血型的实验诊断 652

五、交叉配血 652

六、抗体筛查和抗体鉴定 653

七、血小板交叉配血实验 653

八、血小板抗体检测 654

九、其他实验 654

第二节 输血不良反应的检测 655

一、输血反应类型 655

二、输血反应检测 655

第六章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657

第一节 尿液检测 657

一、尿液常规检验 657

二、尿液有形成分检测 663

三、尿液特殊成分检测 668

第二节 肾功能试验 669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试验 669

二、肾小管功能试验 671

三、早期肾损伤的检测 672

第三节 精液与前列腺液检测 674

一、精液检测 674

二、前列腺液检测 676

第四节 阴道分泌物检测 677

一、阴道分泌物外观及清洁度检测 677

二、阴道分泌物的病原体检测 678

第五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679

一、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679

二、急性肾衰竭 679

三、尿路感染 680

四、外阴及阴道炎症 682

第七章 消化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684

第一节 肝功能检测 684

一、蛋白质代谢功能 684

二、胆红素代谢功能 685

三、胆汁酸代谢功能 686

四、血清酶学 687

第二节 胰腺酶学检测 690

一、淀粉酶 690

二、脂肪酶 690

第三节 腹腔积液检测 691

第四节 粪便检测 695

一、一般性状检查 696

二、显微镜检查 697

三、粪便隐血试验 698

四、病原体检查 699

第五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699

一、肝脏和胰腺疾病检测项目的选择 699

二、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700

第八章 代谢与营养疾病的实验诊断 703

第一节 糖代谢检测 703

一、血液葡萄糖 703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703

三、糖化蛋白 704

四、胰岛素与C-肽 705

五、血清β-羟丁酸 706

六、乳酸和丙酮酸 706

七、胰岛相关自身抗体 707

第二节 脂类代谢的检测 708

一、血浆脂类 708

二、脂蛋白 709

三、载脂蛋白 711

第三节 核酸代谢检测 712

第四节 电解质与水平衡检测 713

一、水平衡 713

二、钾平衡 713

三、钠平衡 714

四、氯平衡 715

第五节 骨代谢检测 716

一、血清钙、磷、镁测定 716

二、骨代谢相关激素检测 717

三、骨代谢标志物检测 718

第六节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检测 719

一、常用微量元素检测 719

二、常用维生素检测 720

第七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722

一、糖尿病 722

二、高脂血症 723

三、骨质疏松症 723

第九章 心脏疾病的实验诊断 725

第一节 心肌损伤蛋白标志物检测 725

一、心肌肌钙蛋白I 725

二、心肌肌钙蛋白T 726

三、肌红蛋白 726

第二节 心肌酶检测 727

一、肌酸激酶总活性 727

二、肌酸激酶同工酶MB质量 727

三、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 728

四、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728

第三节 血清B型钠尿肽检测 729

第四节 心包积液检测 730

第五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731

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731

二、感染性心内膜炎 733

三、心包炎 733

第十章 内分泌疾病的实验诊断 734

第一节 甲状腺功能检测 734

一、游离甲状腺素 734

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734

三、三碘甲状原氨酸 735

四、甲状腺素 735

五、促甲状腺激素 736

六、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736

七、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737

八、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 737

九、甲状腺球蛋白 738

十、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738

第二节 甲状旁腺激素检测 739

一、甲状旁腺激素 739

二、降钙素 739

三、1,25-二羟维生素D3 739

第三节 肾上腺激素检测 740

一、醛固酮 740

二、皮质醇 740

三、雌二醇 741

四、血浆游离肾上腺素 741

第四节 垂体激素检测 741

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741

二、促黄体生成激素 741

三、促卵泡生成素 742

四、生长激素 742

五、催乳素 742

第五节 性腺素与人绒毛膜性腺激素检测 743

一、睾酮 743

二、孕酮 743

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744

第六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744

一、甲状腺功能亢进 744

二、亚急性甲状腺炎 744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745

四、皮质醇增多症 745

五、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745

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745

七、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745

八、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745

九、垂体生长激素瘤 746

第十一章 感染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747

第一节 常用血清学检测 747

一、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常用血清学检测项目 747

二、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常用血清学检测项目 748

三、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常用血清学检测项目 750

四、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临床常用血清学检测项目 750

第二节 常见病原体检测 751

一、细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常用病原体检测项目 751

二、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常用病原体检测项目 754

三、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常用病原体检测项目 754

四、寄生虫感染性疾病临床常用病原体检测项目 756

第三节 抗菌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检测 757

一、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757

二、耐药性检测 758

第四节 医院感染的检验 759

一、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类型与特点 759

二、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测 760

三、暴发流行的识别和处理 760

第五节 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 760

一、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 760

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760

三、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762

四、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763

五、戊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 763

第六节 性传播疾病的实验诊断 764

一、标本采集和运送 764

二、细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常用病原学检测项目 764

三、病毒感染性传播疾病常用病原学检测项目 766

四、真菌感染性传播疾病常用病原学检测项目 767

五、原虫感染性传播疾病常用病原学检测项目 767

第七节 部分新发传染病的实验诊断 767

一、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767

二、人禽流行性感冒 768

三、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 768

第八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769

一、血流感染 769

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770

三、皮肤感染 771

四、下呼吸道感染 772

五、消化系统感染 773

六、泌尿系统感染 774

七、眼组织感染 774

八、骨关节感染 775

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777

第一节 痰液检测 777

第二节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测 777

第三节 胸腔积液检测 779

第四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781

第十三章 风湿病与免疫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782

第一节 免疫功能检测 782

一、体液免疫功能检测 782

二、细胞免疫检测 783

三、细胞因子检测 784

第二节 自身抗体检测 785

一、常用自身抗体筛查试验 785

二、常用自身抗体诊断试验 786

第三节 HLA-B27检测 788

一、微量细胞毒法 788

二、流式细胞术法 789

第四节 变态反应病检测 789

一、Ⅰ型超敏反应 789

二、Ⅱ型超敏反应 790

三、Ⅲ型超敏反应 790

四、Ⅳ型超敏反应 791

第五节 关节腔积液检测 791

第六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792

一、类风湿关节炎 792

二、系统性红斑狼疮 793

三、强直性脊柱炎 793

四、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793

五、自身免疫性肝炎 794

六、过敏性疾病 794

第十四章 肿瘤的实验诊断 795

第一节 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 795

一、甲胎蛋白 795

二、癌胚抗原 795

三、人附睾蛋白4 795

四、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796

五、糖蛋白抗原 796

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797

七、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797

八、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797

第二节 肿瘤细胞周期与DNA倍体分析 797

第三节 肿瘤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 798

第四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800

一、消化系统肿瘤 800

二、呼吸系统肿瘤 800

三、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801

四、其他系统恶性肿瘤 802

第十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实验诊断 804

第一节 脑脊液检测 804

第二节 神经系统疾病的分子标志物 806

第三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809

第十六章 遗传性疾病的实验诊断 810

第一节 染色体核型分析 810

一、非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 810

二、显带染色体检测 810

第二节 荧光原位杂交分析 811

第三节 基因突变分析 812

一、DNA水平的基因突变分析 812

二、RNA水平的基因突变分析 813

三、基因产物水平的基因突变分析 813

第四节 产前诊断 814

一、羊水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标本制备 814

二、绒毛细胞培养和染色体标本制备 814

第五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814

第十七章 移植的实验诊断 816

第一节 HLA分型及其检查 816

一、HLA血清学分型 816

二、HLA细胞学分型 817

三、HLA DNA分型 818

第二节 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 818

第三节 移植后的实验监测 819

一、移植器官的功能监测 819

二、移植排斥反应监测 820

三、免疫抑制剂浓度监测 820

四、感染监测 822

第四节 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822

第十八章 POCT的检测与应用 824

第一节 POCT常用检测技术 824

一、胶体金免疫标记技术 824

二、免疫层析技术 824

三、免疫斑点渗滤技术 824

四、干化学技术 824

五、生物和化学传感器技术 825

六、生物芯片技术 825

第二节 POCT临床应用(举例) 825

一、血糖的POCT检测 825

二、C-反应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 826

三、尿微量清蛋白快速定量检测 826

四、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 827

五、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POCT检测 828

六、D-二聚体检测 828

第十九章 临床分子诊断 830

第一节 常用分子诊断技术 830

一、基因扩增技术 830

二、荧光实时定量PCR 831

三、其他基因扩增技术 832

四、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833

五、核酸测序技术 834

六、生物芯片技术 834

七、基因突变分析技术 835

八、基因功能研究技术 836

第二节 分子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 837

一、病毒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837

二、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838

三、真菌与其他病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839

四、单基因遗传病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840

五、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841

六、线粒体疾病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841

七、胚胎植入前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842

八、移植配型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842

九、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842

第九篇 影像学检查与影像诊断 843

第一章 概述 843

第二章 主要影像学检查的选择与应用 844

第一节 X线成像 844

一、X线检查方法的选择原则 844

二、X线防护 844

第二节 计算机体层摄影 844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845

第四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845

第五节 图像归档与传输系统 845

第三章 骨与关节及软组织影像诊断 846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 846

一、X线表现 846

二、CT表现 847

三、MRI表现 848

第二节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848

一、骨骼基本病变 848

二、关节基本病变 851

第三节 常见疾病影像学图像 852

第四章 呼吸系统影像诊断 855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 855

一、X线表现 855

二、CT表现 856

三、MRI表现 856

第二节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856

一、支气管病变 856

二、肺部病变 857

三、胸膜病变 859

第三节 常见疾病影像学图像 860

第五章 循环系统影像诊断 863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 863

一、X线表现 863

二、CT表现 864

三、MRI表现 864

四、心血管造影表现 864

第二节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864

一、心及各房室增大 864

二、心脏形状的改变 865

三、主动脉形状及密度的改变 865

四、心、大血管搏动的改变 865

五、肺循环的改变 865

第三节 常见疾病影像学图像 866

第六章 乳腺影像诊断 867

第一节 正常影像学表现 867

一、X线表现 867

二、CT表现 867

三、MRI表现 867

第二节 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867

一、直接表现 867

二、间接表现 868

第七章 消化系统影像诊断 869

第一节 消化道 869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869

二、基本病变影像学表现 870

三、常见疾病影像学图像 872

第二节 肝、胆及胰腺影像诊断 873

一、正常影像学表现 873

二、常见疾病影像学图像 874

第三节 急腹症的X线表现 876

一、胃肠道穿孔 876

二、肠梗阻 876

第八章 泌尿生殖系统影像诊断 878

第一节 泌尿系统影像诊断 878

一、正常情况的影像学表现 878

二、常见疾病影像学图像 879

第二节 男性生殖系统影像诊断 880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影像诊断 880

第九章 中枢神经系统影像诊断 881

第一节 正常情况的影像学表现 881

一、X线表现 881

二、脑CT与MRI表现 882

第二节 常见疾病影像学图像 882

第十章 超声检查与超声诊断 885

第一节 肝、胆、胰、脾疾病的超声诊断 885

一、肝脏 885

二、胆道系统 887

三、胰腺 889

四、脾脏 890

第二节 肾、输尿管、膀胱及前列腺疾病的超声诊断 891

一、肾脏及输尿管 891

二、膀胱及前列腺 892

第三节 妇产科疾病的超声诊断 893

一、妇科超声诊断 893

二、产科超声诊断 895

第四节 浅表器官疾病的超声诊断 897

一、乳腺 897

二、甲状腺 898

第五节 其他疾病的超声诊断 899

一、腹膜后肿瘤 899

二、阑尾炎 899

三、肠套叠 899

四、睾丸扭转 900

五、胸、腹腔积液 900

第十一章 介入放射学 901

第一节 血管性介入放射学 901

一、诊断性造影 901

二、血管介入治疗技术 901

第二节 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 901

一、经皮穿刺活检 901

二、经皮穿刺引流和抽吸技术 902

第十二章 超声心动图检查 903

第一节 常用超声心动图参数的正常参考值范围 903

第二节 心脏功能测定 904

一、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测定 904

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测定 905

第三节 心脏瓣膜病 908

一、二尖瓣狭窄 908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 910

三、主动脉瓣狭窄 911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912

五、三尖瓣与肺动脉瓣疾病 912

第四节 冠心病 913

一、冠状动脉超声检查 913

二、缺血心肌与存活心肌的识别 914

三、心肌梗死的超声心动图表现 915

第五节 心肌疾病 915

一、扩张型心肌病 915

二、肥厚型心肌病 916

三、限制型心肌病 916

四、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917

第六节 心包疾病 917

一、心包积液 917

二、缩窄性心包炎 918

第七节 感染性心内膜炎 919

第八节 主动脉疾病 919

一、马方综合征 919

二、主动脉夹层 919

第九节 心脏肿瘤 920

一、黏液瘤 920

二、乳头状瘤 920

三、脂肪瘤 921

四、恶性肿瘤 921

第十节 常见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921

一、房间隔缺损 921

二、室间隔缺损 922

三、动脉导管未闭 922

四、主动脉瓣畸形 923

五、三尖瓣下移畸形 923

六、法洛四联症 924

第十三章 血管超声检查 926

一、颈部血管 926

二、四肢血管 930

三、腹部和盆腔血管 932

第十四章 放射性核素显像 934

第一节 甲状腺显像 934

第二节 甲状旁腺显像 935

第三节 肾上腺皮质显像 935

第四节 肾上腺髓质显像 935

第五节 肾动态显像 936

第六节 肝胆动态显像 936

第七节 肝胶体显像 937

第八节 肝血流灌注和肝血池显像 937

第九节 脾脏显像 937

第十节 胃肠道出血显像 938

第十一节 异位胃黏膜显像 938

第十二节 唾液腺显像 939

第十三节 骨显像 939

第十四节 骨髓显像 940

第十五节 淋巴显像 940

第十六节 心肌灌注显像 941

第十七节 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 941

第十八节 心肌脂肪酸代谢显像 942

第十九节 亲心肌梗死显像 942

第二十节 放射性核素心脏功能显像(平衡门电路法心血池显像) 942

第二十一节 放射性核素下肢静脉显像与深静脉血栓探测 943

第二十二节 肺灌注显像 943

第二十三节 肺通气显像 944

第二十四节 肺通气灌注(V/Q)显像 944

第二十五节 脑血流灌注显像 944

第二十六节 脑葡萄糖代谢显像 945

第二十七节 肿瘤18F-FDG PET/CT显像 945

第十篇 病理学检查与病理诊断 949

第一章 概述 949

第二章 病理诊断的任务及重要性 950

第三章 临床医师如何应用诊断病理学 951

一、关于标本取材的规范 951

二、关于病理申请单填写的规范 951

三、关于标本固定及送检的规范 951

四、掌握病理诊断表述形式的含义 952

五、临床-病理医师经常沟通、切磋 952

六、临床病理讨论会及外科病理讨论会 952

第四章 病理学检查使用的技术方法 953

第一节 病理诊断的常规技术 953

第二节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953

第三节 病理检查时可选用的其他检查方法 953

第五章 分子病理诊断技术 954

第六章 各组织系统的活检技术 955

一、肾组织活检技术 955

二、肌肉组织活检技术 955

三、皮肤组织活检技术 955

四、肝组织活检技术 956

五、内镜活检病理检查技术 956

六、前列腺活检技术 957

七、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技术 957

八、骨髓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957

第七章 病理诊断的表述 960

一、炎症 960

二、肿瘤 960

三、癌前病变 961

四、非典型性增生 961

五、原位癌 961

第八章 各系统组织病理学诊断报告的解读 962

一、胃肠道组织活检病理报告的专业术语解读 962

二、泌尿系统组织病理活检的病理报告解读 962

三、乳腺病理诊断报告解读 962

四、神经系统肿瘤WHO新分类和病理报告解读 963

五、非神经内分泌系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理学分类 964

六、淋巴系统肿瘤分类及病理诊断报告的解读 965

七、WHO(2011)软组织肿瘤新分类的特点及病理报告书写 965

第十一篇 临床思维与疾病诊断 967

第一章 概述 967

第二章 临床思维 968

第一节 临床思维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968

第二节 临床思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969

第三节 诊断思维常用的几种方法 969

第三章 疾病诊断 971

第一节 疾病诊断的三个要素 971

第二节 疾病诊断程序 971

第三节 疾病诊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 972

第四节 临床诊断的内容和格式 973

第五节 临床诊断失误的常见原因 974

第四章 循证医学在诊断学中的应用 975

第一节 循证医学在检体诊断中的应用 975

第二节 循证医学在实验诊断学中的应用 976

第三节 循证医学在影像诊断学中的应用 976

第十二篇 病历与医疗文书 979

第一章 病历的重要性与书写规范 979

第一节 病历的重要性 979

第二节 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980

第二章 病历的种类与质量控制 981

第一节 住院期间病历 981

一、住院病历 981

二、入院记录 982

三、病程记录 983

四、其他医疗文书 983

第二节 门(急)诊病历 986

第三节 病历排列顺序 987

第四节 病历质量控制 987

一、门诊病历质量评估要点 987

二、急诊留院观察病历评估要点 988

三、住院病历质量控制的内容 988

第五节 打印病历内容及要求 989

第三章 电子病历 990

第一节 电子病历的概念 990

第二节 电子病历的基本要求 990

第三节 电子病历的管理 991

第四节 电子病历的优势 991

第四章 电子病历系统 992

第一节 电子病历系统的基础功能 992

第二节 电子病历系统的主要功能 992

第十三篇 临床医师基本能力 997

第一章 概述 997

第二章 临床基本能力的主要内容 998

第一节 体现良好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的能力 998

第二节 持续学习能力 998

第三节 医患沟通能力 999

第四节 临床思维能力 1003

第五节 疾病防治能力 1003

第六节 完成临床常规工作的能力 1004

第七节 科研与教学能力 1004

第十四篇 临床常用诊断技术 1005

第一节 胸膜腔穿刺术 1005

第二节 胸腔闭式引流术 1006

第三节 胸膜活体检查术 1007

第四节 经皮肺穿刺术 1008

第五节 动脉穿刺术及插管术 1009

第六节 骨髓穿刺术及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 1010

第七节 心包腔穿刺术 1011

第八节 腹腔穿刺术 1012

第九节 肝脏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及抽脓术 1013

第十节 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 1014

第十一节 淋巴结穿刺术及活体组织检查术 1015

第十二节 腰椎穿刺术 1016

第十三节 膝关节腔穿刺术 1016

第十四节 导尿术 1017

第十五节 前列腺检查及按摩术 1018

第十六节 中心静脉压测定 1018

第十七节 眼底检查法 1019

第十八节 机械通气 1020

第十九节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1022

第二十节 氧气疗法 1023

第二十一节 痰液体位引流 1024

第二十二节 气溶胶疗法 1025

第二十三节 结核菌素试验 1026

附录1 参考文献 1028

附录2 临床检验参考值 1038

附录3 中英文索引 105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