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青春,就是用来追问的  一位大学老师的答问日志
青春,就是用来追问的  一位大学老师的答问日志

青春,就是用来追问的 一位大学老师的答问日志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黎保荣著
  • 出 版 社:北京:东方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6077286
  • 页数:28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内容集中在对爱情的叩问,对成长的探问,对教育的追问上,这些内容是当代的大学生关心、关注,但有诸多困惑、迷茫的部分,作者作为老师都一一进行了回答。其回答鞭辟入里,有理有据,且一针见血,指出本质,既考虑到了青年人的特点,又加入了作者理性客观的思考,并使人在温暖的同时得到深刻的认识,即使有的时候看来,这些见解有些残酷,但没有丝毫冰冷的感觉,而是一种看透现象后的本质内涵。这些内容对梳理当下大学生的关注点祈祷了点拨作用,对当下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行了合理分析,并透析其本质,让人心服口服;同时,其提供的方法,也让人充满了力量。
《青春,就是用来追问的 一位大学老师的答问日志》目录

序言 关怀的意义 1

第一部分 叩问爱情 2

一、爱之疑问 2

人生无常,爱情如何摆脱无常? 3

问世间情为何物? 6

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 11

谁是你“生命中的那个人”? 16

经得起考验的才叫真爱? 20

什么是爱情中“对的时候”? 24

男人要赚多少钱才幸福? 26

传统婚姻模式具有某种合理性? 29

什么是男子汉?谁能给你安全感? 32

你应该如何面对前任? 36

你需要“自己爱得更多”还是“爱自己更多”的人? 40

富二代,嫁还是不嫁? 43

二、爱之实质 45

爱不是控制,而是对话与安心 46

回忆是一种相遇,然而凄美 48

所有不期而遇都像故友重逢 51

对待爱情的方式 52

爱情死不了人,但爱情可以磨人——由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想到的 54

所谓“完美”爱情 58

爱情是一种病,婚姻是一种命 60

你对男人没有要求,就等于对你的未来不负责任 62

关于大龄未婚现象的对话 66

三、爱之类型 68

林徽因,一个多情或贪心的女子? 69

优秀文化人的美满婚姻启示 71

优秀的男人未必适合所有女人——从学生的一条说说想到的 76

世上已无柏拉图 78

我反对掠夺型师生恋 81

异地恋,异地也要恋 83

四、爱之分合 86

80后女作家吴瑜与“你还敢相信爱情吗”? 87

夜深人静谈失恋 91

失恋如拔牙 93

你能否原谅另一半出轨? 95

分手不是坏事 99

一个人的山长水远——做别人情感的倾听者与思考者 102

真爱没有“更好” 107

在最爱的时候结婚 111

“大学一毕业就结婚”男女有别 113

新婚姻法冷酷吗? 115

请不要相信说“爱你”的有妇之夫 117

第二部分 探问成长 121

一、青春灿烂 121

青春是一段灿烂的忧伤 122

毕业双城记 124

有一种青春精神叫“巴金”——青年节想起呼喊“我是青年”的中年巴金 125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与青春逝去又何妨? 128

什么叫朋友?什么叫成熟? 130

网络流行语和数字控 132

二、梦幻明亮 135

对待梦想的方式 136

完美是个梦,梦醒了要生活 137

若问生涯原是梦 140

何谓未来? 142

选择与等待 144

三、挫折莲花 147

挫折·刀子·莲花 148

如何驱走怪梦、噩梦 150

找工作应该警惕的几种心态 152

人生需要榜样,但不需要“人生导师” 156

你感觉温暖还是寂寞? 160

熬夜者诫 162

人生——面对诱惑的过程 164

人因困惑而成长 166

四、心本阳光 170

坚持做自己 171

物质可以很简单,内心可以很真实 173

守护你的心灵 175

星座决定人生? 178

在奋斗之外 180

享受每一天 182

快乐不如静乐、慢乐 185

照见本心与照见灵性 187

人人须是出家人 190

第三部分 追问教育 193

一、学生何为? 193

上大学为了什么?要做什么? 194

为了中学教学而否定大学创新? 197

当省级大学学生遭遇211问题 201

对大学牌子的思考 202

不要轻易弃学创业 203

考研需要协调的几种关系 205

对考上硕士的学生之忠告 208

致一位通识课的学生 210

一种米养百种学生 214

何谓“学生”? 217

二、教师何为? 219

我们现在怎样做教师? 220

看了学生的实习日记后之随想 222

关于深大校长为了学生而撤款的思考 223

是教师还是牧师?——关于学生精神与能力的问题解答 225

不认得学生的尴尬与好处 232

对模拟的所谓《退学申请》的思考 234

高考天问与高考自问 239

教授治校与学术权力 243

三、社会何为? 245

“钱学森之问”与中国杰出人才的缺乏 246

“后天很美好”的智慧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250

对小悦悦事件的15种反应的思考 254

对“80后”文学提几个问题 261

贫穷、尊重与责任 266

我们为什么都活得那么脆弱?——从马丁“回家乡工作”的情感与观念说开去 268

后记 我与学生有段缘分 272

附录 学生对本书各要素的投票情况 2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