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亲恩难报  唐代士人的孝道实践及其体制化
亲恩难报  唐代士人的孝道实践及其体制化

亲恩难报 唐代士人的孝道实践及其体制化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雅如著
  • 出 版 社:国立台湾大学出版中心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863500001
  • 页数:393 页
图书介绍:
《亲恩难报 唐代士人的孝道实践及其体制化》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前言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 3

一、隋唐仕宦体制变动下的士人 3

入仕方可成「士」 3

士人普遍性的宦游 5

任官须回避本籍 7

二、仕宦与事亲:欧阳詹的焦虑 10

第二节 唐代孝道研究回顾 14

第三节 研究取径与章节安排 22

第二章 生养死哀 25

前言 25

第一节 志在禄养 26

一、入仕与养亲的连结在唐代更加紧密 26

二、为养亲屈就次途或猥职 30

三、钟鼎致养,以官荣亲 36

子贵荣亲,於父於母不同 39

四、宦游与侍亲 41

五、请假省亲 46

六、仕与养之间的选择 49

兄弟分工 49

独子倍感艰辛 50

七、禄养无成的士人 52

第二节 解职归侍 54

一、唐以前解官侍亲的规范 55

二、唐代给侍制度的施行 60

三、带官侍养 65

四、给侍制度之外的侍亲需求 67

五、不得归养的困境 70

第三节 服丧与起复 74

一、经典中的居丧礼仪 74

二、三年之丧入於国制 76

三、对服丧过礼的评价 79

四、官员起复 82

限制奏请起复 85

五、起复与孝德的紧张 88

结语 93

第三章 归葬先茔 99

前言 99

第一节 归祔先茔的伦理意义 101

一、地下团圆 101

死而有知、魂居於墓 101

孝子侍親於地下 104

墓域作为「家」的再现 106

二、魂往西天,骨归先茔 108

三、归全返本 117

一体同气的身体观 117

不忘本:女儿归葬本家 121

养子归祔生身父母 123

第二节 仕宦家庭的归葬 126

一、范阳盧氏大房正言系的归葬实践 128

二、变动的先茔:移贯与士人家墓的重立 139

士族的中央化 139

张说家族两处下葬 143

崔祐甫家族权殡多年 146

支竦家族六代同迁 148

三、卜筮吉凶为祔葬带来变数 149

第三节 迁延多年的葬事 152

一、大事未毕 152

二、沈重的葬费支出 158

厚葬成风 160

统治阶层的「贫穷」 163

出嫁女协助本家葬事 166

三、拘忌葬年 168

四、仕途羁绊 175

五、战乱干扰 180

六、长期权殡的压力 183

结语 192

第四章 追赠先世 197

前言 197

第一节 汉唐间追赠先世的发展 198

一、汉魏传统 199

二、北魏变革 204

三、唐代的大赦追赠 208

封赠先世的资格 209

受赠对象与品级 214

四、个别宠贵封赠先世 218

第二节 追赠先世於私门的意义 220

一、伸孝子罔极之怀 220

二、封赠提升葬式等级 225

三、赠官用荫 236

第三节 国家提倡「以忠成孝」 240

一、太宗、武后、玄宗的忠孝论 241

二、追赠文本中的孝道论述 246

大赦文 246

封赠制书 248

谢恩表 249

结语 252

第五章 追孝与追福 275

前言 275

第一节 祭祀:示不忘先 276

一、庙祀(含寝祭) 276

身分等级制主导的庙祀 276

立庙祀先出於皇恩 284

激励士人立庙分宗 285

因家制宜的寝祭 287

影堂祭祀 290

二、墓祭 293

寒食上墓以展孝思 293

墓祭与凝聚宗族、乡党 296

宦游子孙缺席墓祭 300

第二节 追荐:救拔先人 304

一、死后世界的想像 304

人间的翻版 304

堕入地狱受报 306

二、追荐祖先融入丧事与年中行事 310

丧期内追福 311

忌日、盂兰盆节 315

委讬寺观祭祀先人 319

三、追福与孝道观念 321

等待子孙拯救的祖先 321

考道观念助长追福 323

追福报恩胜於服丧、祭祀 327

抚慰孝子亲恩未报之憾 330

结语 332

第六章 结论 339

第一节 士人的孝道实践 339

一、国家体制介入士人伦理生活 340

律令、礼典规范官员如何事亲 340

私生活须配合官僚体制运作 344

二、宦游迁转不利於士人行孝 345

三、葬亲、祭亲深受习俗影响 347

四、追荐冥福弥补孝养不及 349

第二节 士人行孝的特质 351

一、追求「忠孝合一」 351

以仕宦成就扬名显亲 351

行考须仰赖皇恩 353

二、亲恩难报的焦虑 354

馀论 356

徵引书目 359

索引 389

后记 39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