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通史 第2册 第2版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勇主编
- 出 版 社:重庆:重庆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7229063868
- 页数:640 页
第三卷 近代史(下)(1919年至1952年) 3
第一章 “五四”时期重庆的社会变化 3
第一节 “五四”前后重庆的军阀混战 3
一、“五四”前夕的四川军阀割据 3
二、“五四”前后的军阀混战 3
三、重庆民众遭受的战祸之灾 5
第二节 “五四”时期重庆民众的觉醒 6
一、学生运动蓬勃发展 6
二、爱国斗争掀起高潮 8
三、勤工俭学寻求救国之路 10
第三节 新文化运动对重庆的影响 15
一、科学与民主思想传入重庆 15
二、新文化思想的广泛传播 16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重庆 23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酝酿 27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委的成立 27
一、四川各地团组织的分散活动 27
二、重庆团地委的建立 29
三、重庆地方团的《宣言》和《章程》 29
第二节 杨闇公与中国青年共产党的创立 32
一、四川最早的中共党员活动 32
二、杨闇公与吴玉章等创立中国青年共产党 35
三、中国青年共产党的活动及历史地位 39
第三节 重庆团地委的早期活动 42
一、传播马列主义 42
二、发展团的组织 45
三、整顿作风与改组团地委 47
第三章 中共重庆地委与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的合作 50
第一节 中共重庆地委的建立 50
一、四川各地中共党组织的发展 50
二、中共重庆地委的建立 53
第二节 四川国共两党合作局面的形成 55
一、中国共产党人与国民党(左派)四川省党部的合作 55
二、中国共产党人与四川国民党右派的斗争 58
三、四川国民党的正式改组及对右派斗争的深入发展 61
四、四川国共合作的形成及其意义 64
第四章 四川大革命的高潮及失败 66
第一节 重庆民众的反帝反军阀斗争 66
一、以声援“五卅”惨案为主的反帝爱国斗争 66
二、声援万县惨案的斗争 71
三、重庆革命群众运动的蓬勃发展 75
第二节 顺泸起义的爆发及意义 79
一、顺泸起义的酝酿 79
二、顺泸起义的爆发 83
三、顺泸起义的历史意义 88
第三节 重庆“三三一”惨案与四川大革命失败 90
一、重庆“三三一”惨案的发生 90
二、四川大革命运动的失败 93
三、“三三一”惨案的历史地位 94
第五章 军阀割据及川政统一 96
第一节 刘湘割据重庆局面的形成 96
一、防区制的形成 96
二、以重庆为中心的刘湘割据势力的膨胀 99
第二节 军阀割据下的社会矛盾 104
一、经济的掠夺 104
二、政治上的镇压 109
三、各阶层人民的反抗 111
第三节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113
一、重庆各界的抗日救亡运动 113
二、地方实力派立场的转变 116
第四节 国民政府统一川政 118
一、刘湘“剿共”战争失败 118
二、参谋团入川,川政统一 120
第六章 重庆城市发展的新起点 127
第一节 重庆建市 127
一、重庆建市的条件 127
二、重庆建市 129
第二节 城市经济的缓慢增长 133
一、城市工场手工业的新发展 133
二、新兴的机器大工业开始出现 135
三、交通运输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137
第三节 市政建设与基础设施 143
第七章 中国的战时首都 149
第一节 由内陆工商城市转变为国家政治中心 149
一、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149
二、重庆区域的扩大和人口的增长 151
二、陪都的建立对重庆的影响 156
第二节 国民政府的内政 158
一、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的政策和《抗战建国纲领》 158
二、国民政府的消极抗日和亲日派的投敌叛国 159
三、国民政府的反共政策和三次反共高潮 165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战时外交 167
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 167
二、重庆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在远东的指挥中心 168
三、国民政府对日的战与和 171
第四节 人民的贡献与牺牲 173
一、川军出川抗日 173
二、人民对抗战的积极支持 176
三、重庆大轰炸 178
第八章 中共代表团在重庆 185
第一节 中共中央南方局 185
一、南方局的成立和历史演变 185
二、南方局的组织机构 187
三、南方局的工作和在重庆的活动 188
第二节 南方局在渝对外公开机构 192
一、第十八集团军驻重庆办事处 192
二、新华日报社 197
三、群众周刊社 202
第三节 地方党的重建与发展 203
一、地方党组织的重建 203
二、地方党组织的巩固和发展 204
第九章 抗日民主力量的大汇聚 208
第一节 国民政府迁渝后重庆救亡运动的高涨 208
一、各种救亡团体的成立和发展 208
二、救亡运动的开展及特点 211
第二节 国民参政会 213
一、国民参政会的历史发展 213
二、国民参政会的性质和特点 218
三、国民参政会的作用和历史地位 221
第三节 抗战时期重庆的民主党派 223
一、中间力量的大汇聚 223
二、中间力量的发展和新党派的建立 228
第十章 抗战时期国共合作的历程 232
第一节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232
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酝酿 232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236
第二节 国共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239
一、抗战初期国共两党的密切合作 239
二、冲突升级和两党关系的恶化 242
三、国共关系趋向缓和 246
四、再次危机与新的发展 249
第三节 国共关系走向新阶段 251
一、关于建立联合政府 251
二、中共七大和国民党六大,两党合作走向新阶段 255
三、美、苏等国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的作用 257
第十一章 重庆城市的第二产业(一)——工业概况 259
第一节 沿海工矿企业的内迁和迁渝 259
第二节 战时重庆工业主要行业与技术进步 263
一、兵器制造业 263
二、机器制造业 266
三、化学工业 268
四、电力电器业 270
五、煤炭石油业 270
六、建材建筑业 272
七、食品业 273
八、造纸业 274
九、印刷出版文具业 274
十、制革业 275
第三节 战时重庆部分工业典型分析 277
一、钢铁业 277
二、棉纺织业 284
第十二章 重庆城市的第二产业(二)——工业结构 288
第一节 部门结构 288
第二节 所有制结构 289
第三节 规模结构 294
第四节 地域分布结构 295
第五节 重庆工业的主要缺陷 296
一、电力缺口较大 296
二、煤炭不敷供应 297
三、能源代用品逐渐缺乏 299
第十三章 重庆城市的第三产业(一)——金融业 300
第一节 银行、钱庄的增加 300
第二节 银钱业资本的扩大 305
第三节 银钱业活动的加强与扩大 311
第四节 保险与信托业 314
一、保险公司 314
二、信托公司 316
第五节 金融市场的完善与新的金融网络的形成 317
第十四章 重庆城市的第三产业(二)——交通业 321
第一节 战时航运业的发展 321
一、川江轮运企业的发展 322
二、木船业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324
三、航道的整治 325
四、新航线的开辟 326
五、港口码头建设 326
第二节 公路事业的规范 327
一、以重庆为中心的四川公路事业的初步统一 327
二、陪都时期的公路与运输 330
第三节 战时联运和驿运 333
一、联运 333
二、驿运 334
第四节 大后方的航空中心 335
第五节 民生公司的航运事业 338
一、卢作孚和他的“实业救国”思想 338
二、民生公司的成立与初期经营 339
三、统一川江航运业 341
四、战时川江航运的中流砥柱 343
五、走向海洋与陷入困境 344
第十五章 重庆城市的第三产业(三)——商业 347
第一节 抗战时期重庆商业的繁荣 347
一、商业规模的扩大 347
二、商业资本的扩大 349
三、外贸中心地位的上升和外贸额的减少 353
四、重庆商业繁荣中的畸形现象 356
第二节 重庆商业的部分典型行业 357
一、棉货进口业 357
二、生丝出口业 364
第三节 战时重庆的物价与消费 366
一、重庆的物价走势 366
二、消费与生活 370
第十六章 战时重庆城市建设 372
第一节 市政建设 372
一、城市公路交通 372
二、城市供水 374
三、城市供电 375
四、市区轮渡 377
五、电报电话 378
六、文教卫生及其他事业 379
七、城市减灾防灾 379
第二节 重庆城市的市政管理 381
一、重庆城市行政区划的调整 381
二、战时重庆人口的膨胀 382
三、市产、公用事业的营运与市容管理 383
第十七章 战时城市经济社会组织 384
第一节 城市经济社会组织的大发展 384
第二节 抗战时期重庆经济组织及活动 386
一、部分经济组织概要 387
二、部分经济组织活动 389
第十八章 战时重庆城市经济体制与经济政策 395
第一节 战时工矿业政策和管理体制 395
一、实施统制政策 396
二、确立工矿业建设的基本方针,即“开发矿产,树立重工业的基础,鼓励轻工业的经营” 397
三、以国营企业为主,严格界定国营、公营和民营企业的经营范围 398
四、提倡和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 400
五、强化经济管理机构,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400
第二节 战时财政、金融体制的形成 404
一、战时的财政体制改革 404
二、战时重庆的财政收支状况与财政政策的实施 406
三、战时金融体制的调整与金融政策 410
第三节 交通管理机构的强化 419
第四节 商业管理机构的强化 421
一、中央政府对重庆商业的督导 421
二、地方政府对重庆商业的管理和指导 422
三、商会和同业公会对商业活动的组织与协调 422
第五节 政府对商业活动的全面管制 423
一、行政管制 423
二、物价管制 424
三、物资管制 425
第十九章 重庆行政区划与人口变迁 426
第一节 重庆建市以来行政区划的调整 426
第二节 重庆城市人口变迁 429
一、人口迁移 429
二、户籍制度 430
三、人口数量 431
第二十章 重庆经济中心的完全形成与城市近代化 435
第一节 工业中心与城市近代化 436
一、重庆工业中心的特点 436
二、重庆工业中心的历史地位 443
第二节 商业中心与城市近代化 445
一、商业中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445
二、商业中心的形成开始改变了重庆城市的功能 446
三、商业中心的形成开始改变了重庆城市性质 448
四、重庆商业的发展使重庆成为长江经济链上的重要一环 449
第三节 金融中心与城市近代化 450
一、金融中心是经济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450
二、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非经济因素 452
第四节 交通中心与城市近代化 455
一、交通中心的特点 455
二、交通中心的历史作用 459
第五节 近代重庆经济中心的特点及历史地位 460
一、近代重庆经济中心的特点 460
二、近代重庆经济中心的历史地位 464
第二十一章 大后方文化中心的形成与演变 468
第一节 大后方文化中心的形成 468
一、城市地位的变化 468
二、国共合作的背景 468
三、人口迁移 469
第二节 大后方文化中心的发展演变 471
一、第一阶段:抗日救亡文化时期(1937年7月至1939年1月) 472
二、第二阶段:文化演变过渡时期(1939年1月至1941年1月) 474
三、第三阶段:抗日民主文化时期(1941年1月至抗战胜利) 476
第三节 抗战时期重庆文化的基本特点 481
一、战斗性 481
二、大众化 482
三、广泛性 484
四、辐射性 485
五、高水准 486
第二十二章 抗战时期重庆文化的繁荣 488
第一节 教育 488
一、高等教育 488
二、中等教育 491
三、初等教育 492
第二节 科学技术 493
一、哲学、社会科学 494
二、自然科学 497
三、应用技术 498
第三节 文学艺术 500
一、诗歌 500
二、小说 503
三、报告文学与杂文、散文 504
四、戏剧 505
五、电影 508
六、音乐、舞蹈、美术 510
第四节 新闻出版 512
一、报刊 512
二、广播 514
三、出版事业 515
第五节 图书馆、博物馆及考古事业 517
一、图书馆 517
二、博物馆与考古 519
第六节 体育 520
一、抗战期间重庆体育概况 520
二、抗战期间重庆体育的主要特点 522
第二十三章 重庆工业中心的萎缩与社会经济的衰败 525
第一节 抗战胜利后经济形势的变化与重庆工业中心的萎缩 525
第二节 严重通货膨胀下商业金融的萧条与市民生活的贫困 532
第二十四章 国民党统治在重庆的衰落和崩溃 537
第一节 政治中心的转移——抗战胜利与国府还都 53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与重庆谈判 540
第三节 民主运动的兴起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543
第四节 国民党强化专制统治与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 547
第五节 旧政权的崩溃与人民迎接解放的斗争 553
第二十五章 重庆解放 557
第一节 刘邓大军挺进西南 557
一、解放大西南的战略方针的制定 557
二、西南各省的解放 560
第二节 刘邓大军解放重庆 567
一、解放重庆的战斗 567
二、军事接管 570
第二十六章 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建立和巩固 578
第一节 人民政权及各级党政群团组织的建立 578
一、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建立 578
二、中国共产党重庆各级组织的建立及发展 581
三、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建立 582
第二节 确立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新秩序 584
一、肃特剿匪 584
二、镇压反革命 587
三、解散反动社团 588
第三节 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其他社会改革 590
一、推翻延续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590
二、摧毁社会封建势力 594
三、禁绝烟毒、娼妓和赌博,改造游民和乞丐 596
四、文化、教育、思想界的改造 598
第四节 崭新的社会风貌 599
一、人民当家作主、平等、协商的政治制度 599
二、爱国、奋进、助人的社会新风尚 603
第二十七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秩序的建立 605
第一节 稳物物价与整顿财政金融 605
一、解放初期社会经济凋敝、混乱的困境 605
二、人民政府整顿社会经济的措施 607
第二节 国民经济的恢复 612
一、三年国民经济恢复的主要措施 612
二、三年国民经济恢复的主要成就 618
第三节 国民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620
一、工商业的调整组合 620
二、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体制 621
三、计划经济的雏形 624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胜利完成 626
附:《重庆通史》评论(摘要) 628
再版后记 639
- 《泰国通史 珍藏本》段立生著 2019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2卷》李曙新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7卷》张静如总主编 2014
- 《中国通史》崇贤书院主编 2016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3卷》温乐群,周良书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5卷》陈明显,李永丰,苗伟东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1卷》王令金 2014
- 《西方地理通史》文聘元编 2019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4卷》孙秀民 2014
- 《中国共产党思想通史 第6卷》郑樵,伍月,李恒 2014
- 《重庆市绿色建筑评价技术指南》重庆大学,重庆市建筑节能协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主编 2018
- 《山城龙迹 走进重庆恐龙世界》代辉 2019
- 《优选视野下的近代重庆丛书 长江激流行 法国炮舰首航长江上游》(法国)武尔士 2019
- 《重庆主城空间历史拓展演进研究》舒莺 2018
- 《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 重庆》《近代中国分省人文地理影像采集与研究》编写组 2019
- 《宋氏姐妹在重庆》杨耀健著 1986
- 《重庆市地方标准 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规范 DB 50/T 715-2016》张玉坤,李艳等起草人
- 《出版社微信公众号传播力观察报告》刘婷婷著 2018
- 《重庆三峡后续工作考古报告集 第1辑》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编著 2019
-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基于重庆龙门浩职业中学校职业化人才培养的思考》钟勤,聂勋伟主编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