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混凝土科学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水中和,魏小胜,王栋民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030397249
- 页数:415 页
第一部分 基 础篇 1
第一章 现代混凝土概述 1
1.1混凝土的发展简史 1
1.2现代混凝土的组成 3
1.2.1胶凝材料 3
1.2.2集料 3
1.2.3化学外加剂 4
1.2.4矿物掺和料 5
1.2.5水 5
1.3混凝土的种类 6
1.3.1分类方法 6
1.3.2典型的混凝土品种 6
1.4硬化混凝土的性能 8
1.4.1力学性能 8
1.4.2体积稳定性 9
1.4.3耐久性 9
1.5混凝土的多尺度结构 11
1.6混凝土的用途 12
1.7混凝土的研究方法 13
复习题 14
主要参考文献 15
第二章 硅酸盐水泥 16
2.1通用硅酸盐水泥 16
2.1.1硅酸盐水泥 16
2.1.2普通硅酸盐水泥 17
2.1.3矿渣硅酸盐水泥 17
2.1.4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17
2.1.5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17
2.1.6复合硅酸盐水泥 18
2.2硅酸盐水泥的原料和生产 18
2.3硅酸盐水泥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18
2.4基于水化热的硅酸盐水泥的水化过程 19
2.5基于电阻率方法的硅酸盐水泥水化结构形成过程 22
2.6 Powers公式及基于水化度的相组成 25
2.7硅酸盐水泥水化速率及水泥水化动力学模型 28
2.8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和强度的主要因素 30
2.8.1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和矿物外加剂 30
2.8.2细度 30
2.8.3石膏的掺量 30
2.8.4水灰比 30
2.8.5养护时间 32
2.8.6养护温度和湿度 32
2.9硬化水泥浆体的组成和结构 33
2.9.1水化产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能 33
2.9.2孔和孔结构特性 36
2.9.3水的存在形态 37
复习题 38
主要参考文献 39
第三章 集料 41
3.1集料的作用 41
3.2集料的分类和命名 41
3.3天然矿物集料的矿物特性 42
3.3.1主要造岩矿物的组成和特性 42
3.3.2岩石的分类 43
3.3.3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的分析实例 44
3.4细集料的主要技术性能 45
3.4.1砂的分类及表面特性 45
3.4.2砂的含水状态 50
3.4.3砂的技术要求 51
3.5粗集料的主要技术性能 59
3.5.1粗集料的分类 59
3.5.2粗集料的技术要求 59
3.6机制砂与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进展 64
3.6.1机制砂的基本特性 64
3.6.2机制砂的生产现状 65
3.6.3人工砂应用水平 65
3.6.4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66
3.6.5国内外集料标准对石粉含量的限值 67
3.6.6存在的问题 67
复习题 68
主要参考文献 69
第四章 混凝土外加剂 70
4.1概况 70
4.1.1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历史 70
4.1.2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 71
4.1.3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71
4.2表面活性剂 72
4.2.1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与结构特点 72
4.2.2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73
4.3化学外加剂 77
4.3.1减水剂 78
4.3.2引气剂 92
4.3.3凝结调节剂——缓凝剂和速凝剂 94
4.3.4硬化调节剂——早强剂 97
4.3.5膨胀剂 98
4.3.6保水剂和增稠剂 100
4.3.7其他外加剂 102
复习题 106
主要参考文献 107
第五章 矿物掺和料 108
5.1粉煤灰 108
5.1.1粉煤灰的物理特性 109
5.1.2粉煤灰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111
5.1.3粉煤灰的火山灰反应 112
5.1.4粉煤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 114
5.2粒化高炉矿渣 117
5.2.1矿渣的物理特性 117
5.2.2矿渣的化学组成 118
5.2.3矿渣的矿物组成 118
5.2.4矿渣的反应机理 119
5.2.5影响矿渣活性的因素 120
5.2.6水泥-矿渣复合体系的水化性能 121
5.2.7矿渣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23
5.3硅灰 125
5.3.1硅灰的物理特性 125
5.3.2硅灰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 126
5.3.3硅灰在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 127
5.3.4硅灰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28
5.4其他矿物掺和料 130
5.4.1石灰石粉 130
5.4.2钢渣 133
5.4.3磷渣 137
5.4.4偏高岭土 138
复习题 140
主要参考文献 140
第二部分 科 学篇 142
第六章 混凝土微结构及其表征 142
6.1概述 142
6.2多尺度的微结构 144
6.2.1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多尺度划分 145
6.2.2界面过渡区微结构 148
6.3微观结构测试及表征方法 152
6.3.1 X射线衍射分析 152
6.3.2孔结构分析技术 153
6.3.3压汞孔结构分析 155
6.3.4扫描电镜分析技术 157
6.3.5低温量热技术 159
6.3.6气体吸附法 161
6.3.7核磁共振技术(1H NMR技术) 162
6.3.8 X射线CT技术 163
6.3.9纳米压痕 164
6.3.10光学显微镜分析技术 167
6.4微结构模拟研究进展 168
复习题 172
主要参考文献 173
第七章 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76
7.1混凝土的强度性质 176
7.1.1混凝土强度的种类 176
7.1.2强度与孔隙 177
7.1.3强度的影响因素 178
7.1.4决定混凝土强度的微观结构因素 182
7.1.5混凝土强度的尺寸效应 183
7.2混凝土在不同受力状态下的特性 185
7.2.1应力-应变关系 185
7.2.2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187
7.2.3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的关系 188
7.3混凝土的疲劳特性 190
7.3.1混凝土疲劳的有关概念 190
7.3.2混凝土疲劳破坏的过程及特征 190
7.3.3混凝土疲劳性能试验和理论 191
7.3.4改善混凝土疲劳性能的措施 194
7.4混凝土的断裂特性 194
7.4.1混凝土断裂的基本概念 194
7.4.2混凝土断裂试验方法 195
7.4.3断裂模型理论 196
复习题 197
主要参考文献 197
第八章 混凝土体积稳定性 199
8.1变形的类型 199
8.2化学收缩 199
8.2.1化学收缩的概念和测试方法 199
8.2.2化学收缩与水化过程的关系 202
8.2.3化学收缩与电阻率的关系 203
8.3自收缩 205
8.3.1自收缩的概念 205
8.3.2自收缩的测试方法 206
8.3.3起点测定时间对自收缩结果的影响 208
8.3.4自收缩机理 208
8.3.5自收缩和化学收缩的内在关系 209
8.3.6自收缩的影响因素 209
8.3.7粉煤灰对水泥浆体的电阻率与自收缩的影响 213
8.4干燥收缩 214
8.4.1干燥收缩的概念和测试方法 214
8.4.2干燥收缩的开裂 215
8.5温度变形 217
8.6弹性变形和弹性行为 218
8.6.1应力和应变关系的非线性 218
8.6.2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分析 220
8.7徐变 222
8.7.1荷载作用下材料的黏弹性及模型 222
8.7.2徐变度和任意应力条件下应变响应的叠加法 226
8.7.3混凝土徐变的特性 226
8.7.4影响混凝土徐变的因素 228
8.7.5徐变的试验方法和结果分析举例 229
8.7.6用于预测混凝土徐变的ACI公式 231
复习题 232
主要参考文献 235
第九章 混凝土耐久性 236
9.1概述 236
9.1.1混凝土耐久性的概念 236
9.1.2混凝土腐蚀类型 237
9.1.3混凝土耐久性环境条件分级 238
9.1.4影响现代混凝土耐久性问题突出的原因 242
9.1.5混凝土耐久性劣化的整体模型 243
9.2渗透性及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245
9.2.1混凝土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 245
9.2.2毛细孔渗透压力与混凝土渗透性 249
9.2.3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性 250
9.2.4混凝土渗透性评价方法 251
9.2.5渗透性与混凝土耐久性之间的关系 255
9.2.6混凝土的开裂对耐久性的影响 257
9.3抗冻性 258
9.3.1混凝土中水的冻结 258
9.3.2混凝土抗冻性经典理论 258
9.3.3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因素 261
9.3.4混凝土冻融损伤模型 263
9.3.5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 264
9.3.6混凝土盐冻 266
9.3.7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技术措施 267
9.4耐化学侵蚀性 268
9.4.1水泥浆体组分的浸出 268
9.4.2酸的侵蚀 268
9.4.3硫酸盐侵蚀 269
9.4.4酸雨侵蚀 273
9.5碱-集料反应 275
9.5.1碱-集料反应的分类与特点 275
9.5.2碱-集料反应的膨胀机理 276
9.5.3碱-集料反应的影响因素 277
9.5.4碱-集料反应的预防措施 280
9.6混凝土的碳化 281
9.6.1碳化机理与特点 281
9.6.2碳化效应 283
9.6.3碳化影响因素 284
9.6.4碳化程度检验与估计 287
9.6.5减少与预防碳化的措施 288
9.7混凝土中钢筋的锈蚀 288
9.7.1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电化学原理 288
9.7.2混凝土“中性化”对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影响 290
9.7.3氯盐对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影响 290
9.7.4混凝土钢筋锈蚀的其他影响因素 291
9.7.5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防护措施 293
9.7.6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检测方法 294
9.8混凝土耐久性设计及防护 294
9.8.1混凝土耐久性设计 295
9.8.2混凝土耐久性防护 296
9.8.3混凝土耐久性评价 297
9.8.4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发展与展望 298
复习题 299
主要参考文献 299
第十章 混凝土的性能设计 302
10.1常规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 302
10.1.1常规混凝土设计方法及其特点 302
10.1.2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304
10.1.3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方法 305
10.1.4现有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的不足 307
10.2基于性能的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 307
10.2.1基于性能的混凝土设计方法简介 308
10.2.2基于性能设计方法与传统指令式设计的区别 309
10.2.3基于性能设计方法的优点 311
10.2.4混凝土性能设计的内容 312
10.3基于性能的混凝土质量控制体系 315
10.3.1质量控制体系的构成与策略 315
10.3.2混凝土抗碳化能力检测方法 316
10.3.3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检测方法 318
10.4混凝土性能设计体系与应用现状 319
复习题 320
主要参考文献 321
第三部分 技 术篇 323
第十一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23
11.1混凝土拌和物配制的目标和影响因素 323
11.1.1强度 323
11.1.2工作性 324
11.1.3耐久性 324
11.1.4经济性 324
11.2混凝土拌和物参数的选择 324
11.2.1水胶比 325
11.2.2浆集比 325
11.2.3砂石比 325
11.2.4外加剂用量 325
11.3混凝土拌和物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326
11.3.1传统塑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26
11.3.2 Mehta和Aitcin推荐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确定方法 331
11.3.3法国路桥实验中心建议的方法 333
11.3.4基于最大密实度理论的方法 335
11.3.5吴中伟高性能混凝土简易配合比设计方法 335
11.4高性能混凝土全计算配合比设计 336
11.4.1普遍适用的混凝土体积模型 337
11.4.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两个基本关系式 337
11.4.3混凝土全计算配合比设计步骤 339
11.4.4高性能混凝土(HPC)全计算配合比设计 340
11.4.5高性能混凝土(HPC)全计算配合比设计的实例 342
11.4.6总结 344
复习题 345
主要参考文献 346
第十二章 早龄期混凝土技术 347
12.1混凝土工作性的评价技术 347
12.1.1工作性的定义和意义 347
12.1.2工作性的测定 349
12.1.3流动性的分类及选择 351
12.1.4影响工作性的主要因素 352
12.1.5改善新拌混凝土工作性的措施 355
12.2混凝土的凝结特性及其评价 356
12.2.1凝结的定义和重要性 356
12.2.2贯入阻力法测量凝结时间 356
12.2.3用电阻率表征凝结时间 358
12.2.4混凝土的非正常凝结 361
12.3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技术 363
12.3.1意义 363
12.3.2寒冷气候中混凝土浇筑技术 363
12.3.3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技术 364
12.4混凝土拌和物的其他性能和新拌混凝土的快速分析技术 365
复习题 366
主要参考文献 366
第十三章 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 367
13.1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367
13.1.1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定义 367
13.1.2混凝土无损检测的发展趋势 367
13.1.3混凝土无损检测的种类 367
13.2混凝土结构的应力波检测法 369
13.2.1混凝土结构的超声波检测法 369
13.2.2混凝土结构的冲击回波检测法 371
13.2.3混凝土结构的声发射检测法 371
13.3混凝土结构的电学检测方法 373
13.3.1电阻率法检测钢筋锈蚀 373
13.3.2电位法检测钢筋锈蚀 374
13.3.3线性极化法检测钢筋锈蚀 375
13.3.4电阻率法在混凝土水化监测过程中的应用 376
13.4混凝土结构检测的电磁波法 377
13.4.1电磁波在混凝土结构检测中的应用 377
13.4.2探地雷达在混凝土结构检测中的应用 378
13.5混凝土的红外成像法检测技术 379
13.6混凝土结构的断层扫描法 382
13.6.1 X射线断层扫描法原理 382
13.6.2反向散射微波断层扫描法的应用 382
13.7混凝土无损检测案例 383
13.7.1超声法检测混凝土裂缝 383
13.7.2雷达法检测楼板钢筋直径和分布 384
13.7.3电位法检测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 385
复习题 386
主要参考文献 386
第十四章 轻集料混凝土及抛填集料混凝土技术 387
14.1轻集料混凝土的概念 387
14.2轻集料混凝土的特性 388
14.2.1轻质高强 388
14.2.2保温隔热性能 388
14.2.3耐火性能 388
14.2.4抗震性能 388
14.2.5耐久性能 388
14.3轻集料混凝土的发展与研究 389
14.3.1轻集料混凝土的发展 389
14.3.2轻集料混凝土的研究 389
14.4轻集料混凝土的应用实例 395
14.4.1工程简介 395
14.4.2原材料和配合比 395
14.4.3轻集料混凝土施工情况 396
14.5轻集料混凝土的应用拓展 397
14.5.1内养护混凝土 397
14.5.2次轻混凝土 404
14.6抛填集料混凝土 407
14.6.1引言 407
14.6.2集料嵌锁型混凝土施工工艺剖析 409
14.6.3抛填集料混凝土方法与研究进展 410
14.6.4抛填集料混凝土的绿色高性能化机理 411
14.6.5抛填集料混凝土的应用及优点 412
14.6.6结语 413
复习题 414
主要参考文献 414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Prometheus技术秘笈》百里燊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林下养蜂技术》罗文华,黄勇,刘佳霖主编 2017
- 《脱硝运行技术1000问》朱国宇编 2019
-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韩勇责任编辑;(中国)张继光 2019
-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信息安全经济学视角》赵柳榕著 2020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中医骨伤科学》赵文海,张俐,温建民著 2017
- 《美国小学分级阅读 二级D 地球科学&物质科学》本书编委会 2016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强磁场下的基础科学问题》中国科学院编 2020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进化论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小牛顿科学故事馆 医学的故事》小牛顿科学教育公司编辑团队 2018
- 《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系列教材 旅游企业岗位培训系列教材 新编北京导游英语》杨昆,鄢莉,谭明华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