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建东,贾广和,盛连喜主编
- 出 版 社: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5
- ISBN:7538430903
- 页数:584 页
第一章 生态环境的自然格局 1
1.1 生态格局 1
1.1.1 东部森林生态区 3
1.1.2 中部台地平原农业生态区 5
1.1.3 西部草原、湿地生态区 7
1.2 气候格局 11
1.2.1 气候要素的地理分布 11
1.2.2 气候区划 23
1.2.3 主要灾害性气候 26
1.3 物种分布格局 39
1.3.1 分布格局的概念及研究意义 39
1.3.2 维管植物分布格局 39
1.3.3 动物分布格局 53
1.4 产业定位格局 63
1.4.1 东部林矿业区 63
1.4.2 中部农业区 83
1.4.3 西部畜牧业区 91
1.4.4 大中城市工业区 99
第二章 独具优势的生态环境 119
2.1 我国六大林区之一的长白山林海 119
2.1.1 吉林省森林生态区划 119
2.1.2 长白山林区森林资源概况 120
2.1.3 长白山森林种群结构与分布 121
2.1.4 长白山森林消长动态 123
2.1.5 长白山天然林保护工程 124
2.1.6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125
2.2 我国八大牧区之一的松嫩草原 127
2.2.1 吉林省西部松嫩草原的自然特点 127
2.2.2 吉林省西部松嫩草原的植被特点 130
2.2.3 吉林省西部松嫩草原的主要功能 134
2.3 天下粮仓——肥沃的黑土地 135
2.3.1 黑土地的主要土壤类型及形成 135
2.3.2 黑土地的肥力优势 139
2.3.3 黑土地与玉米带的粮食生产 149
2.4 地球之肾——广大西部湿地 150
2.4.1 湿地形成和演替 151
2.4.2 湿地类型和分布 152
2.4.3 湿地主要功能 154
2.5 纵横交错的江河湖泊 156
2.5.1 河流水系特征 156
2.5.2 各水系诸河 157
2.5.3 湖泊 159
2.6 关东三宝的故乡——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163
2.6.1 野生植物资源 163
2.6.2 野生动物资源 167
2.6.3 野生真菌资源 168
第三章 环境系统支撑能力的弱化 171
3.1 长白林海功能弱化 171
3.1.1 长白山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 171
3.1.2 长白山森林的主要功能 172
3.1.3 影响长白山森林功能发挥的主要因子 173
3.1.4 长白山森林功能的变化 176
3.2 草原荒漠化 177
3.2.1 草原退化 178
3.2.2 草原盐碱化 180
3.2.3 草原沙化 181
3.2.4 草原荒漠化的间接原因 184
3.2.5 荒漠化趋势分析 185
3.3 黑土地的质量退化 186
3.3.1 现行的耕作制度与黑土地土壤质量退化 186
3.3.2 现行施肥制度与黑土质量退化 189
3.3.3 水土流失是薄层黑土肥力退化的主要原因 193
3.4 水土流失加剧 194
3.4.1 水土流失类型 194
3.4.2 影响和制约水土流失的环境因子 195
3.4.3 水土流失发展趋势分析 197
3.5 湿地干涸干旱化 197
3.5.1 河川径流减少 197
3.5.2 湿地损失破坏 200
3.6 城乡垃圾废弃物的窘境 203
3.6.1 城乡垃圾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203
3.6.2 城市垃圾日益增加与处理率低的矛盾 204
3.6.3 农村垃圾肆意堆放 205
3.7 生物物种的灭绝 206
3.7.1 人类活动对物种灭绝的威胁 207
3.7.2 吉林省动植物物种受威胁状况 209
第四章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反思 211
4.1 生态环境的体制性破坏 211
4.1.1 农业经营体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1
4.1.2 林业经营体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2
4.1.3 草地经营体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3
4.1.4 地方保护主义下的工业污染 213
4.2 人口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 214
4.2.1 吉林省人口增长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14
4.2.2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16
4.2.3 贯彻人口政策的思考 218
4.3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影响 221
4.3.1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 221
4.3.2 吉林省经济发展格局 224
4.3.3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26
4.3.4 由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 228
4.4 局部发展观和短期行为的驱使 232
4.4.1 局部发展观和短期行为的表现形式 232
4.4.2 局部发展观和短期行为的危害 234
4.4.3 局部发展观和短期行为的根源剖析 235
4.4.4 树立全局观念,扼制短期行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36
4.5 开发与保护的脱节 238
4.5.1 资源开发工作的回顾 238
4.5.2 资源保护成果评述 242
4.5.3 开发与保护关系 244
4.5.4 开发与保护脱节的危害 245
4.5.5 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 246
4.6 生态环境建设与法律的相互背离 247
4.6.1 生态环境政策与法律概述 247
4.6.2 生态环境政策与法律的不当之处 248
4.6.3 生态环境政策与法律的完善 250
第五章 生态环境修复的理论思维 255
5.1 可持续发展观 255
5.1.1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理论基础 255
5.1.2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258
5.2 平衡统筹观 259
5.2.1 平衡统筹区域发展 259
5.2.2 平衡统筹城乡发展 260
5.2.3 平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260
5.2.4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61
5.2.5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 261
5.3 流域整体生态思维 262
5.3.1 流域及其生态管理 262
5.3.2 流域的生态环境意义 263
5.3.3 流域生态管理的关键问题 264
5.3.4 流域中生态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措施 265
5.4 循环发展观 266
5.4.1 循环经济 266
5.4.2 循环发展的运行机制 268
5.4.3 吉林省循环发展的可实现途径 269
5.5 近自然思想论及实践 275
5.5.1 近自然思想 275
5.5.2 近自然技术 276
5.6 灾害资源观 279
5.6.1 灾害资源观的理论基础 279
5.6.2 灾害资源观的举证 280
5.6.3 科学利用灾害资源观的对策建议 283
5.7 生态伦理观 284
5.7.1 生态伦理的不同观点 285
5.7.2 生态道德的基本原则 288
5.7.3 生态道德的行为规范 291
第六章 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管理 294
6.1 生态系统修复的原则与标准 294
6.1.1 生态修复概念 294
6.1.2 生态修复的方法与技术 294
6.1.3 吉林省主要生态短路问题探讨 295
6.1.4 吉林省生态修复原则 297
6.1.5 修复对策与目标 298
6.1.6 吉林省生态修复存在的问题 298
6.2 水资源的保护与统调 299
6.2.1 水资源概况 299
6.2.2 水资源利用现状及供需平衡展望 305
6.2.3 水资源的保护与统调 307
6.3 森林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管理 310
6.3.1 森林生态系统修复与管理的基本理论 310
6.3.2 森林生态系统修复技术 315
6.3.3 参后地生态系统恢复与再利用模式 322
6.3.4 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技术 326
6.4 草地生态系统的修复与管理 332
6.4.1 盐碱化草地的恢复与治理 332
6.4.2 沙化草地的修复与治理 360
6.4.3 放牧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377
6.4.4 割草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378
6.4.5 草地生态旅游 379
6.4.6 草地保护的保障体系建设 383
6.5 黑土地土壤肥力的调控与管理 384
6.5.1 土壤肥力调控与管理技术的发展现状 385
6.5.2 黑土地土壤肥力的调控 386
6.5.3 吉林玉米带推广的耕作制和施肥制 388
6.6 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管理 388
6.6.1 湿地的定义 389
6.6.2 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 391
6.6.3 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 394
第七章 特殊区域的生态环境保育 397
7.1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397
7.1.1 自然保护的生态学原理 397
7.1.2 自然保护区的类型规划、选建与评价 401
7.1.3 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设计 405
7.1.4 自然保护区的功能 406
7.1.5 自然保护区的管理 407
7.1.6 吉林省自然保护区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409
附:吉林省自然保护区条例 416
7.2 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与管理 420
7.2.1 示范区的涵义、特征、类型及选建 420
7.2.2 示范区建设的意义、原则 423
7.2.3 示范区建设的目标、内容及模式 425
7.2.4 示范区的功能及评价指标体系 427
7.2.5 示范区的管理机制 429
7.2.6 示范区建设的保障措施 430
7.3 开发区的建设与管理 430
7.3.1 开发区的概念、类型、分布及意义 430
7.3.2 开发区的功能与作用 438
7.3.3 开发区的管理 440
7.3.4 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444
第八章 统筹协调城乡生态环境 448
8.1 人居环境生态化 448
8.1.1 城市绿地生态建设 448
8.1.2 垃圾处理 459
8.1.3 水污染处理 463
8.1.4 大气污染处理 466
8.2 产业发展区域化 467
8.2.1 产业发展区域化的原则与依据 467
8.2.2 产业发展分区 467
8.2.3 产业发展区域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468
8.3 服务措施标准化 469
8.3.1 行政服务措施标准化 469
8.3.2 法律服务措施标准化 469
8.3.3 技术服务措施标准化 470
8.4 消费营养健康化 470
8.4.1 绿色消费的兴起 470
8.4.2 绿色消费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 471
8.4.3 我国绿色消费现状 472
8.4.4 促进消费健康营养化的措施 472
8.5 文化娱乐品位化 473
8.5.1 公众素质与文化娱乐方式 473
8.5.2 文化娱乐品位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474
8.5.3 文化娱乐品位化的保证措施 474
第九章 崛起的新兴生态经济产业 475
9.1 生态农业 475
9.1.1 生态农业产生的历史背景 475
9.1.2 生态农业的内涵 475
9.1.3 生态农业系统优化与效益 476
9.1.4 生态农业的功能 477
9.1.5 生态农业外部环境的空间调适 479
9.2 有机和绿色食品产业 479
9.2.1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概念的基本内容 479
9.2.2 有机和绿色食品产业国内外发展现状 480
9.2.3 有机和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 482
9.2.4 有机和绿色食品产业生产加工技术规范 484
9.2.5 有机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490
9.3 生态旅游产业 490
9.3.1 生态旅游产业及其现状 490
9.3.2 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前景 493
9.3.3 吉林省的生态旅游产业 494
9.4 草产业 498
9.4.1 草产业的概念和内涵 498
9.4.2 吉林省草产业建设的基本现状 499
9.4.3 吉林省草产业发展潜力与展望 501
9.5 中药现代化 502
9.5.1 对中药现代化的认识 502
9.5.2 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505
9.5.3 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基本原则、重要意义及其发展目标 506
9.5.4 中药现代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508
9.5.5 吉林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509
9.6 生态能源 512
9.6.1 常规能源与生态环境 512
9.6.2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515
9.6.3 生态能源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516
第十章 生态环境建设支撑的体系架构 526
10.1 生态文明建设 526
10.1.1 生态文明及其形成 526
10.1.2 生态文明的构成要件 526
10.1.3 生态文明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527
10.1.4 吉林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情况 527
10.2 管理支撑体系 528
10.2.1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基础设施与决策 528
10.2.2 生态环境建设管理原则 528
10.2.3 生态环境建设管理的方式与手段 529
10.2.4 生态环境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530
10.3 制度支撑体系 531
10.3.1 环境建设制度框架 531
10.3.2 生态环境制度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533
10.4 政策支撑体系 534
10.4.1 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方针 534
10.4.2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基本政策 534
10.4.3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35
10.5 法律支撑体系 535
10.5.1 生态环境建设法律的出现及其必然性 535
10.5.2 中外生态环境建设法律体系 536
10.5.3 生态环境建设的刑法保护 538
10.5.4 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法律制度 543
10.5.5 法律支撑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45
10.6 资金支撑体系 545
10.6.1 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情况和渠道 545
10.6.2 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46
10.7 科技、人才支撑体系 547
10.7.1 生态环境建设科技、人才支撑系统 547
10.7.2 生态环境建设科技、人才支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47
第十一章 综合建设工程与实例 549
11.1 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549
11.1.1 天然林保护工程 549
11.1.2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551
11.1.3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552
11.1.4 西部治碱工程 553
11.1.5 水土保持工程 554
11.1.6 湿地保护工程 556
11.1.7 人工增雨防雹工程 557
11.1.8 环境在线监测工程 558
11.2 生态环境建设与恶化的典型实例 558
11.2.1 欣欣向荣的碱巴拉生态村 558
11.2.2 一个村屯的整体搬迁 563
11.2.3 喜看“鹿乡”新变化 564
11.2.4 走“生态立市”之路的边陲城市 569
参考文献 575
- 《激光加工实训技能指导理实一体化教程 下》王秀军,徐永红主编;刘波,刘克生副主编 2017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你好,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部编 2019
- 《虚拟流域环境理论技术研究与应用》冶运涛蒋云钟梁犁丽曹引等编著 2019
- 《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探索》陈德收 2018
- 《彼得·布鲁克导演实践研究》邓小玲著 2019
- 《反思性实践》胡红梅, 2019
- 《高含硫气藏开发腐蚀控制技术与实践》唐永帆,张强 2018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长江口物理、化学与生态环境调查图集》于非 2019
- 《吉林省志 卷2 大事记》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 2002
- 《钒产业技术及应用》高峰,彭清静,华骏主编 2019
- 《现代水泥技术发展与应用论文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Prometheus技术秘笈》百里燊 2019
- 《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水利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果 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赵英编 2018
- 《药剂学实验操作技术》刘芳,高森主编 2019
- 《林下养蜂技术》罗文华,黄勇,刘佳霖主编 2017
- 《脱硝运行技术1000问》朱国宇编 2019
- 《催化剂制备过程技术》韩勇责任编辑;(中国)张继光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