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安全
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  下
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  下

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 下PDF电子书下载

环境安全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全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华书局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01110371
  • 页数:83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八章,研究内容包括两宋生态环境变迁的纵横“两大系统”,气候、水系、生物、地貌与土壤、矿物环境“五大环境要素”,相伴随的环境灾害以及生态意识等“七大分支板块”。从讨论生态环境史入题,首先阐述了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的时空范畴和理论、方法,然后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分别论述了两宋生态环境状态、生态灾害及其变迁的历史轨迹,揭示了这一时期人与生态系统或人与自然之间的动态关系、相互作用,和其变化的基本特点与规律,总结了当时人们追求“天人合一”或“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有益经验与教训,提出了有关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切关系和谐的基础等重要的学术观点,并对两宋时期我国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要素进行了整体的评估。本书从全新的角度,力求复原和重建两宋生态环境系统变迁的客观而详细的历史断面。
《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 下》目录

第六章 两宋的地貌与土壤环境 419

一、两宋地貌与土壤环境的学术研究与历史文献 419

1.两宋地貌与土壤环境变迁的主要学术成果 420

2.两宋的地貌与土壤文献记录 428

二、两宋地貌与土壤的基本状态及其变化 434

1.地貌形态中的“三级阶梯”及其变化 434

2.地貌类型变化的基本评估 436

三、两宋黄土高原纵横沟壑的扩展 438

1.黄土高原地理的基本特征 438

2.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440

3.黄土高原“塬”的变化 441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443

四、两宋华北平原泥沙的堆积与抬高 447

1.华北平原地貌的基本特征 447

2.华北平原的泥沙堆积 448

3.华北平原地势抬高的基本估计 451

五、两宋江浙圩田与水陆范围的变化 454

1.浙西太湖流域的圩田发展与水体缩减 455

2.宁绍平原围湖造田与生态灾害 461

六、两宋南方农业垦殖与水陆环境变迁 464

1.农业生态与垦殖类型分布的变迁 464

2.南方丘陵、山区梯田出现对环境的影响 467

七、两宋土壤类型分布与土壤环境的变化 471

1.土壤类型分布与用土变化 471

2.土壤环境的变化与土质退化 477

本章小结 481

第七章 两宋的矿物环境 483

一、两宋矿冶业的学术研究与文献记载 483

1.两宋矿冶业的学术研究成果 483

2.两宋矿冶业的文献记录 486

二、两宋矿产开采与冶炼 493

1.矿产开采 493

2.矿物冶炼 498

三、两宋矿场的时空分布与变化 505

1.矿场的时间分布及其变化 505

2.矿场的地域分布及其变化 509

四、两宋矿物利用与环境变迁 517

1.矿物采冶与森林植被的乱砍滥伐 517

2.矿物采冶与地形、地貌环境的改变 520

3.矿物采冶与土地占用以及土壤退化 521

4.矿物采冶与空气、水体污染 523

5.矿物采冶与地质灾害的发生或增加 524

6.矿冶业对环境影响的基本评估 524

本章小结 529

第八章 两宋的生态环境灾害 532

一、两宋生态环境灾害研究与文献记录 533

1.两宋生态环境灾害的学术研究 533

2.两宋生态环境灾害的文献记录 538

二、两宋生态环境灾害发生的种类与危害 541

1.两宋生态环境灾害发生的种类与统计 541

2.两宋生态环境灾害的危害与影响 548

三、两宋水灾分布及其变迁特点 555

1.水灾记录概述 555

2.水灾的时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 586

3.水灾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 594

四、两宋旱蝗灾害的分布及其变迁特点 600

1.旱蝗灾记录概述 600

2.旱蝗灾害的时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 621

3.旱蝗灾害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 631

4.蝗灾的时空分布及其变迁特点 637

五、两宋疫灾的时空分布及其变迁特点 646

1.北宋疫灾的文献记录与整理 646

2.北宋疫灾的时间分布及其特点 651

3.北宋疫灾的空间分布及其特点 654

4.南宋疫灾文献的记录与整理 657

5.南宋疫灾的时间分布及其特点 660

6.南宋疫灾的空间分布及其特点 664

六、两宋地震的时空分布及其特点 667

1.地震的文献记录 668

2.地震的时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 677

3.地震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 683

4.地震的类型与危害 689

七、两宋风沙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其变迁特点 691

1.风沙灾害的文献记录 692

2.风沙灾害的时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 698

3.风沙灾害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 704

八、两宋雹灾的时空分布及其特点 707

1.雹灾的文献记录 708

2.雹灾的时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 716

3.雹灾的空间分布及其变迁特点 722

九、两宋的其他生态环境灾害 725

1.霜雪灾的时空分布及其变迁 725

2.山崩与泥石流灾害的时空分布及其变迁 733

本章小结 736

第九章 两宋的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 738

一、两宋生态环境问题的科学探索 738

1.两宋生态哲学与环保问题的学术研究 738

2.两宋对自然科学与环境保护的探索 744

二、宋人的生态哲学与生态伦理原则 749

1.宋人的生态哲学基础 749

2.宋人的生态伦理原则 751

3.宋人生态伦理观的主要内容 754

三、宋人生态意识的具体内容及其核心价值 756

1.北宋思想家的生态意识 756

2.南宋朱熹的生态思想 758

3.宋人生态意识的核心价值 759

四、宋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与言论 766

1.两宋君臣对环保的认识与言论 766

2.两宋士人对环保的认识与言论 768

3.两宋民间与僧人的环保认识 771

五、两宋保护森林植被资源的行为与措施 772

1.设置相关管理与保护机构 773

2.重视保护资源的宣传教育与法制建设 774

3.积极鼓励植树造林 775

4.注重森林的防火与防虫 780

六、两宋保护动物资源的行为与措施 781

1.禁止违时、非法捕猎 781

2.诏令罢献珍禽异兽 783

七、宋人保护生态言行产生的环境条件 784

1.两宋的人文与生态环境状态 785

2.两宋已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 787

八、两宋生态环境保护实践的特点 788

1.两宋环保措施发展的系统性 788

2.两宋环保机构设置与管理的协同性 789

3.两宋环保法制建设的进步性 789

4.两宋环保措施与边防结合的独创性 790

5.宋人的环保言行突出了人的自然性 791

6.两宋环保措施体系与当时生态系统的适应性 792

7.两宋环保措施的历史局限性 792

九、两宋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的历史启示 793

1.生态问题的本质是“人”的问题 794

2.人类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794

3.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794

本章小结 795

结语 798

参考书目 805

后记 83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