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下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2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方立天著
- 出 版 社: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7802548748
- 页数:1060 页
下卷 513
第四编 宇宙论 513
小引 514
第二十三章 中国佛教的宇宙结构论 521
第一节 宇宙图式论 522
一、《经律异相》的天地说 522
二、《法苑珠林》的三界说 525
三、《法界安立图》的宇宙图式说 528
第二节 宇宙时间观 535
一、《经律异相》的三界成坏说 535
二、《法苑珠林》的劫量说 537
三、《法界安立图》的四大千劫量说 540
第二十四章 中国佛教的现象论 544
第一节 僧肇的物不真论和物不迁论 547
一、“假号不真”的物不真论 547
二、“动静未始异”的物不迁论 555
第二节 天台宗的诸法即实相说 561
一、实相的意义、内容与表述 561
二、诸法即实相 565
第三节 法相唯识宗的三自性说与三类境说 571
一、三自性说:存在的三种形态 572
二、三类境说:现象的三种类别 574
第四节 华严宗的事事无碍论 576
一、事事无碍的界说 576
二、事事无碍论的内容 578
三、事事无碍论的哲学底蕴与逻辑性格 584
四、事事无碍论的理论基础与中国特色 589
第五节 镇澄对僧肇《物不迁论》的批评 593
一、性空与性住 595
二、法住与性住 600
三、性空与实性(佛性) 603
第二十五章 中国佛教的本体论(上) 605
第一节 印度佛教本体论略述 605
一、本体“实有”说 605
二、本体性空说 608
三、本体心识说 613
第二节 中国佛教本体论形成的本土思想背景 621
一、中国固有本体论思想概述 621
二、中国佛教本体论形成的途径 628
第三节 气本原说的认同与扬弃 630
一、气与“四大” 630
二、气与因果报应及神不灭 632
三、气与心 633
第四节 道体说的牵附与会通 636
一、以道家之“道”为佛教之“道” 636
二、从“道亦虚空”到“虚空为道本” 638
三、道体遍在与无情有佛性 639
第五节 本无说的兴起与终结 641
一、东汉三国时代的本无思想 641
二、本无宗的本体思想 643
第二十六章 中国佛教的本体论(下) 650
第一节 法性实在论的确立与转向 650
一、慧远的法性实在论 650
二、鸠摩罗什对法性实在论的批评 653
三、法性实在论的理论转轨 655
第二节 “理”思想的拓展与演进 659
一、中国哲学“理”范畴简述 660
二、竺道生的理佛说 661
三、天台宗的理具说 664
四、华严宗的理体说 669
五、禅宗的理事不二说 671
第三节 心本原说的创立与发展 678
一、心本原说的提出 678
二、东晋时代心有无义之争辩与心本体说之滥觞 682
三、《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说 685
四、地论师与摄论师关于心识本原之论辩 690
五、天台宗的心本说 692
六、华严宗的真心本原说 698
七、禅宗的自心本原说 704
第五编 实践论 711
小引 712
第二十七章 中国佛教的伦理观 721
第一节 中国佛教伦理的理论基础 722
一、佛教伦理旨趣的根据——人生论 722
二、佛教伦理价值的基石——果报论 724
三、佛教伦理自觉的本原——心性论 728
第二节 伦理原则与伦理德目 731
一、三大伦理原则 731
二、重要的伦理德目 739
第三节 中国佛教伦理与世俗伦理 744
一、中国佛教与儒家世俗伦理协调的方式 744
二、佛教伦理思想为中国世俗伦理提供的新因素 753
第四节 中国佛教伦理的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 755
第二十八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上) 758
第一节 禅·禅定·禅悟 758
第二节 汉晋禅学 763
一、禅法的传入 763
二、东晋十六国时代禅法的多元融合 764
第三节 南北朝禅学 773
一、北朝禅学的五系 773
二、南朝禅学的重镇 783
三、南北朝禅学的基本特点 787
第四节 天台宗的圆顿止观法门 789
一、止观的涵义与类别 789
二、圆顿止观法门 791
第二十九章 中国佛教的禅修论(下) 801
第一节 道信和弘忍的东山法门 801
一、道信的“念佛即是念心”说 802
二、从道信的“守一”到弘忍的“守心” 803
第二节 南顿北渐 806
一、晋宋之际的顿渐分野 807
二、神秀一系:重渐修渐悟 809
三、慧能和神会:主顿悟渐修 813
四、洪州、石头二宗和五家:倡无修顿悟 820
五、南顿北渐的异同 828
第三节 如来禅与祖师禅 830
一、何谓如来禅 831
二、何谓祖师禅 839
三、如来禅与祖师禅的禅法区别 842
四、如来禅与祖师禅的历史界限 846
五、祖师禅提出的思想背景及其流传的文化意义 851
第四节 文字禅、看话禅与默照禅 853
一、绕路说禅的文字禅 853
二、参究话头的看话禅 856
三、守默观照的默照禅 858
第五节 念佛禅 862
第三十章 中国佛教的直觉论 870
第一节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重要词语的界说 870
一、观 871
二、照 871
三、证 872
四、悟 873
第二节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历史演变 874
一、汉魏西晋的禅观与般若直观 874
二、东晋南北朝禅观与空观相融合的直观方式 876
三、隋唐以来中国佛教诸宗的直觉方式 882
第三节 中国佛教直觉思维的主要特点 904
第三十一章 中国佛教的语言观 906
第一节 印度佛教语言观略述 907
第二节 中国儒家、道家、玄学家的语言观略述 919
一、儒家重社会功能的语言观 919
二、道家语言观的四要点 921
三、魏晋玄学家的“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说 924
第三节 禅宗前中国佛教语言观要略 925
一、译经、转读、唱导涉及的语言观 926
二、东晋时代著名佛教学者的语言观 929
三、天台、三论、净土诸宗的语言观 931
第四节 禅宗的“不立文字”语言观 940
一、重在不执文字的“不立文字”说 941
二、不立文字原则下的“不离文字”说 955
第三十二章 中国佛教的真理观 966
第一节 印度佛教真理观概述 966
一、早期佛教的四谛和三法印说 967
二、部派佛教的二谛说 968
三、大乘佛教的实相说 970
第二节 鸠摩罗什、僧肇和竺道生在中国佛教真理观上的奠基性作用 973
第三节 三论师系与成论师系在二谛问题上的歧异 976
一、二谛意义 977
二、二谛内容 979
三、二谛体性 980
第四节 吉藏的破邪显正说与四重二谛说 987
一、重在无所得的破邪显正说 987
二、意在言亡虑绝的四重二谛说 991
第五节 智顗的七种二谛说与三谛圆融说 994
一、与判教相结合的七种二谛说 995
二、三谛圆融说与中道佛性化 997
第六节 窥基的四重二谛说 1009
小结 1012
结语 1015
征引与参考书目 1034
后记 1054
重印附言 1057
再版后记 1059
- 《幸福的哲学 周国平人文讲演录 3》周国平 2019
- 《哲学与人生》梁琦,徐海峰主编 2019
- 《华为基因 任正非的商业哲学与华为精神》冷湖编著 2019
- 《一只猫的生活与哲学观》(美)马克·吐温著;钟姗,吴兰 2020
- 《解读西方管理哲学》谢庆绵著 2019
- 《哲学教授送给孩子们的逻辑思考课》冀剑制 2019
- 《后语言哲学论稿》钱冠连著 2019
- 《逻辑与计算机科学哲学》潘沁著 2019
-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王桂泉,徐海峰主编 2019
-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后期资助课题成果文库 民主形态论 马克思的权力阐释视角》(中国)罗许成 2019
- 《销售与口才》李天著 2018
- 《跋涉的理性 第2版》孙慕天著 2020
- 《牧童歌》(印)胜天著 2019
- 《建国政策发端》陈启天著
- 《民国春秋演义 话说中华五千年》许啸天著 2019
- 《好设计简史 上》唐胜天著 2018
- 《足球技术动作生物力学分析》李旭天著 2019
- 《围棋布局精训 启蒙篇 下》葛玉宏,郭北雅,吴天著 2019
- 《电气设备节电技术与工程实例》方大千,方立编著 2011
- 《二把手 2》唐达天著 2013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七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
- 《大学英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视角研究与创新发展》许丽云,刘枫,尚利明著 2020
- 《北京生态环境保护》《北京环境保护丛书》编委会编著 2018
-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任永进,贺志涛著 2019
- 《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机制研究》阮晓莺著 2019
-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指南》苏玉主编 2017
- 《白纻舞及其歌辞的文化解读》王俊,曹化根著 2019
- 《社会文化系统中的翻译》姜秋霞,杨正军 2019
- 《指向核心素养 北京十一学校名师教学设计 英语 九年级 上 配人教版》周志英总主编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