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肾综合征出血热及并发症防治
肾综合征出血热及并发症防治

肾综合征出血热及并发症防治PDF电子书下载

医药卫生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孟靓靓,王翀主编;周生国,郝允昌,谭敏副主编;米亚南,孟昭泉,孟现伟等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金盾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8292458
  • 页数:294 页
图书介绍:内容提要:本书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病原学、发病机制、脏器影响、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治疗、护理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了重点介绍,重点突出临床诊断和治疗。该书言简意赅,内容新颖,通俗易懂,科学实用,适合可供临床医务人员阅读参考,也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及家属的必备读物。
《肾综合征出血热及并发症防治》目录

第一章 肾综合征出血热 1

一、流行病学 1

(一)传染源和宿主动物 1

(二)传播途径 5

(三)人群易感性 7

(四)流行特征 8

二、发病机制 11

(一)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感染直接作用的研究 11

(二)神经体液因素 14

(三)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14

(四)对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 15

三、肾综合征出血热对全身各部位的影响 21

(一)体表及体腔的变化 22

(二)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22

(三)泌尿系统的变化 23

(四)内分泌系统的改变 27

(五)消化系统的改变 32

(六)呼吸系统的改变 35

(七)神经系统的改变 35

(八)脾、胸腺及淋巴腺的改变 36

(九)血细胞及造血系统的改变 37

四、临床表现 40

(一)病程经过 41

(二)各期的临床表现 42

(三)特殊类型的肾综合征出血热 78

(四)小儿肾综合征出血热 81

(五)妊娠合并肾综合征出血热 83

五、辅助检查 85

(一)血常规及出凝血检查 85

(二)尿常规检查 96

(三)生物化学检查 97

(四)免疫功能检查 100

(五)其他活性因子检测 108

(六)心电图检查 109

(七)胸部X线检查 110

(八)甲皱微循环显微镜检查 111

(九)其他检查 112

六、诊断和鉴别诊断 116

(一)诊断 116

(二)早期诊断与早期定度 117

(三)临床分型 118

(四)鉴别诊断 120

七、预防 123

(一)监测 124

(二)灭鼠防鼠 124

(三)灭螨防螨 124

(四)食品卫生及管理 125

(五)加强消毒工作 125

(六)个人防护 125

(七)疫苗预防 126

八、治疗 126

(一)发热期治疗 126

(二)低血压休克期治疗 129

(三)少尿期治疗 130

(四)多尿期治疗 132

(五)恢复期治疗 133

(六)中医治疗 133

九、营养支持疗法 137

(一)调整胃肠功能 138

(二)热量及氮质平衡 138

(三)蛋白同化激素和能量合剂的应用 139

(四)纠正失水与补充白蛋白 140

(五)其他 140

十、护理 140

(一)一般护理与重点护理 140

(二)分期护理 144

第二章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症 148

一、出血 148

(一)发病机制 148

(二)临床表现 152

(三)诊断 156

(四)治疗 158

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与继发性纤溶 166

(一)发病机制 166

(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表现 170

(三)继发性纤溶临床表现 172

(四)治疗 173

三、休克 178

(一)发病机制 178

(二)临床表现 182

(三)休克的抢救 186

四、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 203

(一)水平衡紊乱 204

(二)电解质平衡紊乱 205

五、酸碱平衡紊乱 208

(一)代谢性酸中毒 209

(二)代谢性碱中毒 210

(三)呼吸性酸中毒 211

(四)呼吸性碱中毒 212

(五)混合型酸碱紊乱 212

六、高血容量综合征 212

(一)病因 212

(二)临床表现 213

(三)实验室检查 214

(四)预防 214

(五)治疗 216

七、急性肾衰竭 219

(一)发病机制 220

(二)临床表现 221

(三)治疗 225

八、继发感染 247

(一)主要原因 248

(二)常见病原体及药物的选择 248

(三)肾功能减退患者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251

(四)肝功能减退患者抗感染药物的应用 253

(五)肺部感染的治疗 255

(六)腹腔感染的治疗 256

(七)肠道感染的治疗 257

(八)尿道感染的治疗 258

九、呼吸系统损害 259

(一)急性肺水肿 259

(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265

十、心脏损害 269

(一)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 270

(二)治疗 272

十一、消化系统损害 278

(一)肝脏损害 278

(二)急性胰腺炎 280

十二、神经系统损害 283

(一)发病机制 283

(二)临床表现 285

(三)治疗 286

十三、自发性肾破裂 290

(一)发病机制 291

(二)临床表现 291

(三)治疗 291

十四、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292

(一)病因及临床表现 292

(二)治疗 29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