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系数研究
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系数研究

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系数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穆怀中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6707418
  • 页数:3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由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理论、模型与方法、全国统筹收入再分配系数实证分析、财政补贴适度水平、异地接转收入再分配效应和全国统筹方案选择及其对策建议九大部分构成,其主要内容概括为:“一核心”、“两类型”、“四模式”、“六方案”、“两检验”、“一对接”。在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生存公平劳动公平、养老保险适度水平等理论观点基础上,提炼出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核心系数模型,依据分层平均递进规律设计全国统筹“四模式”,发现统筹层次、收入差距与收入再分配系数之间的联动收敛规律,并根据“双检验”(帕累托检验和适度水平检验)和“一对接”(与省级统筹合理对接)原则,确定收入再分配系数对接的最佳模型是模式Ⅲ。模式Ⅲ原型即为分层平均统筹类型,模式Ⅲ变形即为分比例统筹类型,两者共同构成全国统筹“两类型”。依据“两类型”、“四模式”设计全国统筹“六方案”:方案1,全国平均工资模式;方案2,(全国平均工资+个人指数化工资)/2模式;方案3,(全国平均工资+省平均工资+个人指数化工资)/3模式;方案4,15%中央统筹模式;方案5,10%中央统筹模式,;方案6,个人指数化工资模式。依据收入再分配系数、财政补贴水平
《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系数研究》目录

第一章 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理论 1

一、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功能理论 2

(一)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界定 2

(二)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功能理论要素 2

(三)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应用价值定位 4

二、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差距与收入再分配系数联动理论 5

(一)收入差距和收入再分配系数内涵界定 5

(二)统筹层次收入差距与收入再分配系数联动理论要素 6

(三)统筹层次收入差距与收入再分配系数联动应用价值定位 9

三、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生存公平和劳动公平理论 9

(一)生存公平和劳动公平内涵界定 10

(二)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生存公平理论要素 10

(三)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劳动公平理论要素 10

(四)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生存公平和劳动公平应用价值定位 11

四、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给付适度水平检验理论 11

(一)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给付适度水平内涵界定 12

(二)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给付适度水平理论要素 13

(三)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给付适度水平应用价值定位 14

五、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系数理论逻辑框架 15

第二章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类型及收入再分配系数研究方法 17

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类型 18

(一)分层平均统筹类型 18

(二)分比例统筹类型 19

二、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核心系数模型 21

(一)收入再分配总核心系数模型 21

(二)收入再分配四序列分系数模型 22

(三)收入再分配财政补贴分系数模型 32

(四)收入再分配异地接转分系数模型 33

三、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宏观功能系数模型 34

(一)收入再分配“广度系数”模型 34

(二)收入再分配“深度系数”模型 34

(三)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系数”模型 35

(四)收入再分配“劳动负担系数”模型 36

四、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检验方法 37

(一)适度水平检验法 37

(二)基尼系数检验法 40

(三)帕累托检验法 42

(四)卡尔多-希克斯检验法 44

五、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数理模型与研究方法基本框架 47

第三章 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现状及影响因素 49

一、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 50

(一)中国养老保险发展历史 50

(二)现行养老保险制度框架 53

二、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实施进程 55

(一)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内涵 55

(二)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升进程 55

三、养老保险统筹层次偏低的负面影响 59

四、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影响因素分析 63

(一)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影响因素单一指标分析 63

(二)养老保险实现全国统筹影响因素综合指标测评 71

五、养老保险制度及统筹层次实施的国际经验 77

(一)美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统筹层次实施情况 77

(二)德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及统筹层次实施情况 78

(三)欧盟跨区域流转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对接的实施情况 80

第四章 典型省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计发及再分配效应 83

一、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计发及再分配效应研究框架 84

二、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分析 86

三、典型省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与市级统筹计发给付水平 91

(一)辽宁省省级统筹前后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比较 91

(二)河南省省级统筹前后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比较 96

(三)四川省省级统筹前后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比较 101

(四)甘肃省省级统筹前后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比较 107

(五)黑龙江省级统筹前后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比较 112

(六)广东省省级统筹前后基础养老金给付水平比较 117

四、典型省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前后收入再分配效应 122

(一)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前后收入再分配效应测量原理 122

(二)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前后收入再分配效应测量系数 123

(三)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前后收入再分配效应分析 124

五、基于地区间价格指数的省级统筹计发给付收入再分配效应 128

(一)省级统筹收入再分配效果评价原则 128

(二)地区间价格指数 129

(三)基于地区间价格指数的基础养老金实际给付水平 133

(四)实际给付水平的收入再分配效果评价 133

第五章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计发及再分配效应 137

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计发及再分配效应研究框架 138

二、省级统筹给付变动影响参数及对全国统筹借鉴 140

三、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给付和计发方案 142

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模拟给付水平 146

(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各方案给付水平 147

(二)物价修正后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各方案给付水平 149

五、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前后的再分配效应 156

(一)全国统筹收入再分配深度系数 156

(二)全国统筹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系数 158

(三)全国统筹收入再分配基尼系数 159

六、全国统筹物价修正方案给付水平的适度性检验 161

(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宏微观适度性检验方法 162

(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宏观适度性检验 168

(三)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微观适度性检验 173

七、基于宏微观适度区间的福利改进分析 176

(一)帕累托改进检验 176

(二)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检验 177

(三)基于“两检验、一对接”全国统筹方案选择 181

第六章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收入再分配系数 183

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收入再分配系数研究框架 184

二、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约束因素 186

(一)养老金给付约束因素 186

(二)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约束因素 187

三、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收入再分配系数原理 189

(一)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系数基本原理 189

(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收入再分配系数应用 195

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收入再分配系数测算 200

(一)全国统筹各方案收入再分配系数 200

(二)全国统筹收入再分配平均离差系数 207

(三)全国统筹收入再分配加权系数 208

五、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收入再分配系数预测 210

(一)基本假设 210

(二)全国统筹收入再分配系数预测 212

(三)全国统筹收入再分配平均离差系数预测 216

六、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系数与收入差距联动 218

(一)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系数与收入差距的横向联动 218

(二)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系数与收入差距的纵向联动 224

七、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系数收敛 227

第七章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财政补贴水平 230

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财政补贴研究框架 231

二、养老保险财政支出适度水平 233

(一)养老保险财政支出适度水平模型 233

(二)养老保险财政支出适度水平测算及分析 235

(三)国家财政支出与适度养老保险财政投入 238

三、养老保险现行财政投入水平及适度性分析 242

(一)养老保险现行财政投入水平 243

(二)养老保险现行财政投入适度性分析 246

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收支缺口补贴水平及适度性分析 247

(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不同方案收支预测 247

(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不同方案收支缺口财政补贴 257

(三)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不同方案收支缺口财政补贴适度性分析 272

五、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福利损失梯度补贴水平及适度性分析 274

(一)养老保险分层平均全国统筹类型福利损失预测 274

(二)养老保险分层平均全国统筹类型福利损失梯度补贴 280

(三)分层平均全国统筹类型福利损失财政补贴适度性分析 282

六、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不同类型财政补贴水平评价 283

(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不同类型财政总补贴水平比较 283

(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不同类型劳动负担系数比较 287

(三)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财政补贴收入再分配系数比较 294

(四)基于财政补贴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不同方案评价 296

第八章 养老保险异地接转统筹收入再分配效应 298

一、养老保险异地接转统筹收入再分配效应研究框架 299

二、养老保险异地接转现状分析 299

(一)养老保险异地接转现实水平 300

(二)养老保险异地接转现行制度 302

(三)养老保险异地接转制约因素 303

三、养老保险异地接转人口发展趋势 305

(一)省际人口流动状况及特征 305

(二)养老保险异地接转人口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依据 308

(三)养老保险异地接转人口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结果 314

四、养老保险异地接转统筹差额测算 319

(一)城乡回流人口养老保险异地接转统筹差额 319

(二)城际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异地接转统筹差额测算 326

五、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异地接转分系数测算 331

(一)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城乡异地接转分系数 331

(二)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城际异地接转分系数 335

六、养老保险异地接转统筹收入再分配效应检验 336

(一)城乡回流人口养老保险异地接转统筹收入再分配效应检验 336

(二)城际流动人口养老保险异地接转统筹收入再分配效应检验 341

七、全国统筹类型异地接转收入再分配效应评价 343

第九章 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路径选择及政策建议 345

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路径选择 346

(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模式设计 346

(二)基于收入再分配系数标准全国统筹路径选择 348

(三)基于财政补贴水平标准全国统筹路径选择 352

(四)基于省级统筹平稳对接全国统筹路径选择 353

(五)基于“双标准”与“一对接”全国统筹路径选择 353

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建议 356

(一)实行养老保险分比例全国统筹方案 356

(二)实现与现行省级统筹模式平稳对接 357

(三)建立养老保险统筹模式收敛机制 357

(四)提高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财政补贴能力 359

(五)建立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推进机制 359

(六)健全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配套措施 361

主要参考文献 364

一、中文文献 364

二、外文文献 373

三、统计年鉴及主要网站 376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